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子空皆地,等子比空——21世纪的计目制围棋规则 -- 燕来

共:💬5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子空皆地,等子比空——21世纪的计目制围棋规则

    子空皆地,等子比空——21世纪的计目制围棋规则

    本文向读者朋友介绍“子空皆地,点多为胜;等子比空,目多为赢”的科学计目法(共八个分规则可供选用),可以有理由相信,科学计目法必将在21世纪成为世界通用的计目制围棋规则。

    20世纪的计目制围棋规则,如日本、韩国的计目制规则及美国围棋规则的计目法,都是“惟围空是地,子占点非地”的围棋规则;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笔者创作并在互联网络上发表了“子空皆点,点多为胜;等子比空,目多为赢”的计目制围棋规则。可以有把握地认为,“子空皆地”是关于地的概念的真理,真理具惟一性,“惟空是地”是谬误。笔者坚定地相信,真理一定能战胜谬误!

    围棋文化——源自中国,经过日本,回到中国,走向世界。

    围棋,发祥于中国。从尧造围棋到清末民初,凡四千年,中国的历史悠久的传统围棋都是“活子多胜”的围棋(活子多胜,即以生存棋子为目的)。大约一千年前唐朝时,中国围棋活子多胜的数路法通过日本遣唐使传到日本。不知始于何时,日本棋人将唐代数路法“活子多胜”的实质误解为“地多为胜”,取消了数空时扣除眼位的规定,将“活子多胜”的数路法改变为“围地多胜”的计目法。于是,日本人歪打正着,幸运地创造了“地多为胜”的围棋,但不可避免地附加上“惟目是地”(子占非地)的错误概念。

    我国宋朝,沿用唐代数路法。数路就是数活子——回填做棋后,在确认盘内两方活子数量为相等时,数一数在各自的围空中还能够生存多少个棋子。最终能够生存棋子的空点叫做路点(简称为“路”),必须保留的眼位是棋子的气而不是活子,所以数路不等同于数空。数路,要从围空中扣除必须保留的眼位。唐代数路法是“活子多胜”的算法,唐宋两朝约500年,我国都是采用活子多胜的数路法。

    到了明朝,我国棋人用还棋头数子法取代了唐代数路法。从明朝越清朝直至中华民国初年,也是大约500年,我国采用还棋头数子法。还棋头数子法在数子前先要数棋块还棋头——数一数各方棋子的块数(其实是数各方眼位的数量),若这一方比另一方多出来n块棋(即多出来2n个眼位),则每多1块棋就应还给另一方1个子。不难看出,明朝数子法与唐朝数路法,这两者都尊重“眼位非子”这个客观真理和事实,还棋头等价于扣眼位。明清围棋与唐宋围棋,一脉相承,其真谛同是“活子多胜”,其做棋计算之依据皆是“子路皆子,眼位非子”。

    中华民国初年,在段祺瑞执政的时候,日本棋人来华交流棋艺。日本“围地多胜”的计目法规则与中国“活子多胜”的还棋头数子法规则不能相容,不可避免地发生激烈碰撞。由于中国的国手技不如人,又讲不清为什么要还棋头,于是就以低手身份向日本高手学习了日本计目法规则。不久后,又改回用惯了的数子法,但为了取得与日本计目法一致的结果,取消了还棋头。从此,我国历史悠久的“活子多胜”传统围棋被湮没了,被“地多为胜”的围棋所取代。

    来源于唐宋围棋的日本计目法与来源于明清围棋的中国数子法,两者在计算胜负时会出现差异,其中最常见的差异是在先下的黑方收后时有1点之差。可以有理由认为,这1点之差的来源正是明清还棋头数子法与唐宋扣眼位数空法两者间的1子之差。2008世界首届智力运动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历史赋予中国棋界的一次统一围棋规则的良机。中国棋院为消除这个“1点之差”,向日本棋界作出让步,为了取得与日本计目法一致的结果,对中国数子法加以修正,加写了“先下的黑方收后时要贴1点”这样一条规则。但是,2008世界智运会围棋规则未能取得成功,在首届智运会之后,日本、韩国及欧美各国仍采用各自原有的规则,即便在中国,中国棋院自己举办的重大赛事也不再使用它了。

    笔者认为,为实现今天地多为胜诸多围棋规则的统一,必须要识大体、抓根本、得要领、全兼容。具体说就是,必须统一“地”的概念,承认361个枰点永远都是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兼容子空合计的数子法(此为基本算法)与等子比空的计目法(此为简便算法);必须坚持以实战来解决分歧的棋道原则。

    中国棋院编写的2008世界智运会围棋规则,坚持了“子空皆地”与“实战解决”,是合理的可用的好规则。但是它完全不具兼容性,难以在智运会结束后继续被其它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具体说就是,它独尊基本的“子空合计”数子法,排斥简便的“回填死子”计目法(而计目法被世界围棋联盟的六十多个国家或地区所熟悉所喜爱);它只有“黑收后贴1点”这惟一的选项,没有“黑收后不贴点”的选项(这使它在中国国内遭到强烈反对)。

    在这样的认识下,笔者从2000年至今,曾多次发表过计枰点围棋规则的不同版本。计枰点围棋规则是全兼容的围棋规则,兼容了基本的数子法与简便的计目法;兼容了“黑收后贴1点”(艺术版)与“黑收后不贴点”(律法版)两种规则。计枰点围棋规则之计目法是科学计目法,这是对日本“惟目是地”计目法所做的脱胎换骨的改造,它向全世界传播“子空皆地,点多为胜;等子比空,目多为赢”这科学计目的真理。

    在“子空皆地,等子比空”这科学计目的原理下,需要一部大规则来包容各种不同的计目制规则。这部大规则包含了八个分规则,它们是:

    1、棋手拥有实着(着子于盘内)与放弃的自由和权利(轮走方不下实着时,可放弃着手,无虚着也不交1子给对方当做俘虏)

    1-1、无虚着可放弃的艺术版(当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n手实着时,这方要贴n点。其特例是,先下的黑方收后时,黑方因多下1手而贴1点)

    1-2、无虚着可放弃的律法版(当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n手实着时,这方不贴点。其特例是,先下的黑方收后时,黑方不因多下1手而贴点)

    2、棋手拥有实着(着子于盘内)、虚着(着子于盘外)与放弃的自由和权利(轮走方不下实着时,可下虚着或放弃着手);实着与虚着都是着子的棋着

    2-1、可虚着可放弃的艺术版(当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n手着子的棋着时,这方要贴n点。其特例是,先下的黑方收后时,黑方因多下1手而贴1点)

    2-2、可虚着可放弃的律法版(当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n手着子的棋着时,这方不贴点。其特例是,先下的黑方收后时,黑方不因多下1手而贴点)

    3、棋手拥有着子的权利(实着与虚着),同时,棋手应尽着子的义务。轮走方下实着不利时,可下虚着,但不得放弃

    3-1、不准放弃可下虚着的艺术版(当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n手实着时,这方要贴n点。其特例是,先下的黑方收后时,黑方因多下1手而贴1点)

    3-2、不准放弃可下虚着的律法版(当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n手实着时,这方不贴点。其特例是,先下的黑方收后时,黑方不因多下1手而贴点)

    4、广义等子比目法(勿须保留俘子,勿须回填俘子与死子,休止后自由地将棋做成为“等子局面”,而后比目判胜负)

    4-1、广义等子比目法艺术版(当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n手棋着时,这方要贴n点。其特例是,先下的黑方收后时,黑方因多下1手而贴1点)

    4-2、广义等子比目法律法版(当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n手棋着时,这方不贴点。其特例是,先下的黑方收后时,黑方不因多下1手而贴点)

    包含了八个分规则的科学计目制大规则,使中国在拥有“子空合计”与“填满计点”基本算法的基础上,也拥有了科学计目的多种简便算法,不仅包容了改良了现有的日本国、韩国、美国等计目法,并提供了计目法的多样性供人们选择。它向日本、向韩国、向欧美、向全世界传播“子空皆点,点多为胜”、“等子比空,目多为赢”这科学计目法的真理。中国棋院在一次中日交流活动中悬挂的横幅上写道:“围棋文化——源自中国,经过日本,回到中国,走向世界”(笔者加写了“走向世界”这四个字),这一句话说得真好!

    在这里发表的计目制围棋规则,为抓住主要矛盾,宣传“子空皆地,点多为胜;等子比空,目多为赢”之真理,在无虚着可放弃的艺术版(1-1)与律法版(1-2)中暂不采用笔者提出的“广义禁全同”规则,仍采用人们熟知的“禁全同”或“禁还原”规则;但在其可虚着可放弃的艺术版(2-1)和律法版(2-1)中采用“广义禁全同”,读者朋友们可对“禁全同”与“广义禁全同”加以比较,鉴别其优劣。

    为节省读者的宝贵时间,笔者在下面发表这八个分规则时减小篇幅,省略掉诸如“黑先白后,轮流下子”、“棋子的气”、“气尽提子”等公共条款,着重于介绍各个分规则特殊的内容。

    网友们,您好!

    文章太长,又不能正常显示图谱,就不在这里发表全文了。

    欢迎您点击下面的地址阅读全文:

    http://pgs2.net/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390

    http://bbs.weiqiok.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457

    通宝推:然后203,
    • 家园 1-1、科学计目制围棋规则之无虚着可放弃的艺术版

      若图谱有变形不能正常显示,请进入下面的地址:

      http://bbs.sports.163.com/bbs/qipai/245609879.html

      1-1、科学计目制围棋规则之无虚着可放弃的艺术版

      本艺术版认为下实着与放弃是棋手的权利,允许轮走方无条件放弃着子权(放弃着手时,不着子于盘外,也不交出1子作俘虏)。

      本艺术版在对局过程中(从空枰至第一次休止),采用“多下贴点”这艺术化围棋的条款,当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n手实着时,这方要贴n点。其特例是,先下的黑方收后时,黑方因多下1手而贴1点。采用“多下贴点”这艺术化围棋的条款,可以不收单官而结束对局,这正是日本末代名人所坚持的主张。不去收无变无趣的单官,不去补可以不补的棋,即不去下可下可不下的棋着,就产生了“距离美”和“未完成美”,致使围棋艺术化。

      本艺术版为简化规则,不采用笔者的“广义禁全同”,退而采用中国棋院的禁全同规则,即“禁止全局同形再现”或“着子后,不得使对方重复面临他曾面临过的局面”(二者任择其一),也可根据情况,弃用禁全同,只采用原始的打劫规则(打劫时,回提要隔一手),多劫循环判无胜负。

      本艺术版在理论基础上与日本规则完全不同,但在操作层面上却与日本规则一模一样,其操作程序是:对局过程中保留俘子,对局休止后计算胜负时将各方被俘子与盘内死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填后不数子、不计公气,只数空(目),判目数较多的一方获胜。(回填做棋后不数子只数空是日本计目法的特色,其来源是中国唐代数路法。本规则采用日本数目法的计算程序时,只是按“多下贴点”的条款将填后双方棋子占据的交叉点平分给双方,同时将公共空点平分给双方,并未增加任何实际操作的手续。)

      本艺术版不同于现行计目法的特点如下:

      一、子空皆地,点多为胜

      围棋之目的为双方用棋子争夺棋盘上的361个表示地的交叉点。361个枰点永远都是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的单位是点(应昌期先生所倡)。终局后,一方棋子所占之点及所围之空点为该方所得之点;黑白子之间的空点中,由一方单独控制或拥有的(“不占不围而得”,酒宝居士语),为该方所得之点;其余为公空,双方各得其半;得点多的一方获胜。在正常终局情况下,双方所得点数之和必为361。

      “子空皆地,点多为胜”(这正是中国数子法与应氏计点法的观念),乃是关于地的概念的惟一真理。本规则是这真理旗下的计目法,与否认这真理的现行各种计目法根本不同。

      二、等子比空,目多为赢

      如前所述,终局后,清理完死子后,各方所争得的地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棋子占据的点,叫做子点,简称为“子”;二是各方棋子围住或单方掌控的空点,简称为“空”;三是各方所分得的公空(公气与未收的单官)之半。显然可知,计算胜负有“等空比子”与“等子比空”这样两种简便算法。

      “等子比空,目多为赢”是科学计目的原理,科学计目法包含广义与狭义两种。本艺术版采用回填俘子与死子的方式来将棋做成等子局面,叫做狭义等子比空法。

      本规则之“子空皆地,点多为胜;等子比空,目多为赢”,与日本规则之“惟目是地,不等手比目”及美国规则之“惟目是地,等手比目”(美国规则计目法将“目”称为“领地”)在理论基础方面根本不同。

      三、“目”的定义

      在等子局面上,各方单独拥有的空点叫做各方的“目”。具体说就是,一方的独立活棋与双活棋中该方的棋子单独围住的空点是该方的目(请注意,在有眼双活情形下,本规则认为双活棋中一方棋子单独围住的空点也是该方的目,不同于日本、美国规则之“双活无目”);双活棋中一方单独有权用子占据的点(单方权利单官)是该方的目(在认定单方有权的单官时要由权利方提出主张,另一方接受时便予以确认;另一方反对时,以实战解决之);双活棋中单方拥有的气点是该方的目;一方在劫材有利时不粘而持有的劫空是该方的目。本规则之“目”的定义,与日本规则及美国规则有着重大的不同。

      单方有权收官图:

      5○○○●┐

      4├a○●○

      3●●○●●

      2●●○●┤

      1└○○●┘

      -abcde

      如图,黑方可主张a处是其单方权利的单官,黑方在a处有1目。

      (中国围棋网棋人棋事的网友酒宝居士对单方有权的官子有大量和深入的研究,他所说的“不占而得”句非常精彩。)

      四气双活图:

      〇〇●●〇〇┐

      〇●ab●〇┤

      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

      └┴┴┴┴┴┘

      双活棋中,单方拥有的气点也是该方的目。特殊罕见情况如上图:图中的a、b两个由黑子与公气围住的空点,是黑方的气点而不是白方的气点,即它们是黑方单独拥有的气点,所以,它们是黑方的目。

      (Tom棋友论坛网友尸颤现象贴出的这个四气双活图,引起了我的注意,加以研究后我认为a、b两个空点,是黑方单独拥有的气而不是双方的公气,于是认定它们是黑方的目。在这里,我向网友尸颤现象致谢!)

      四、艺术化围棋的条款——多下贴点

      在对局过程中(从空枰至第一次休止),若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了n手实着,则这方应贴出n点来向另方作出补偿(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常见的黑方收后的情形下,即黑方比白方多下了1手实着,黑方要贴1点。)。在回填死子的做棋方式下,这方贴出n点并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操作手续是,从黑白棋子交界处取下这方n个棋子,所产生的n个空点视为未收的单官由双方平分,每方得n/2点。

      五、律法化围棋的条款——多下不贴点

      在实战解决过程中,若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了n手实着,则这方勿需贴点来向另方作出补偿。这时,在回填死子的做棋方式下,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操作手续是,从这方的地盘内取下这方n个棋子,所产生的n个空点成为这方的目,仍是这方的地。

      六、两弃为界

      1、多下贴点或不贴点的两弃为界

      以第一次两弃为界,将棋局划分为“对局”与“诉讼”两个阶段。从空枰开局至首次连续两弃中止的棋局过程,为“对局”阶段;中止后又重新开始的实战解决过程,为“诉讼”阶段。在对局阶段,要讲道德,要讲艺术性;在诉讼阶段,要讲法律,要讲逻辑性。在对局阶段,执行“多下贴点”的艺术化围棋的条款;在诉讼阶段,执行“多下不贴还”的律法化围棋的条款。

      (“两弃为界”之说法由日本池田敏雄先生最先提出。池田先生的说法是:“两弃前放弃不交俘虏,着手不必相等;两弃后放弃时要交1子给对方作为俘虏,着手严格相等。”)

      说明:

      “多下贴还”的条款使围棋对局具有艺术性。按此条款,可以不下的棋着便不去下,于是便减少了手数节约了时间,在棋形上也产生了“距离”之美感。但在双方发生分歧后,重开对局的实战只是为了解决纠纷,其性质如同诉讼,艺术性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实战解决过程中,“多下贴点”的条款不再适用,应改用“多下不贴点”这律法化围棋的条款。

      2、禁全同规则的两弃为界

      本艺术版在棋局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采用“禁全同”,但在两弃停止后即对局阶段结束后,关于全局棋形的记录要打包清零,在实战解决阶段以两弃时的局面为初始局面,重新开始,使对局继续进行,直至再次休止。简单说就是,两弃停止,信息清零;恢复对局,隔虚可提。

      说明:

      大家知道,在围棋规则走向统一的道路上,关于“打劫时,隔虚是否可以回提”这个争执了很多年却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巨大障碍。应氏规则与日本规则拒绝科学的“禁全同”规则,但打劫时允许“隔虚回提(即放弃后可回提)”;中国棋院机械地实行“禁全同”,将其奉为一成不变的教条,打劫时禁止“隔虚回提”。本规则为解决“禁全同”与“隔虚提”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坚持“禁全同”,又灵活地执行“禁全同”,通过“两弃为界”在禁全同的框架内允许“隔虚提劫”,实现了“禁全同”与“隔虚提”两者的和谐兼容。

      七、将棋做成等子局面

      对局休止后,双方就终局问题(如棋子的死活与空点的归属)达成共识时,按下述步骤将盘内棋形做成等子局面:

      (1)回填死子与俘子

      将盘内各方的死子连同保留的俘子(棋局过程中被提走的棋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若双方共下了k手实着,则填后盘内共有k个黑白棋子,占据k个交叉点。棋子所占据之交叉点,叫做子点。

      (2)将棋做成等子局面

      填后,按照多下贴点的条款,多下了n手实着的一方,应从黑白棋子交界处取下这方n个棋子,所产生的n个空点视为未收的单官由双方平分,每方得n/2个子点。

      上述两个步骤完成后,就将棋做成为两方子点数量相等的局面,叫做“等子局面”。在等子局面上,设公共气点有q个,也应平均分配给双方,每方得q/2点。

      说明:

      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手续可以简化,多下n手的一方取下n个棋子的操作手续可以省略,简化后的手续如下:回填死子与俘子后,应将盘内双方的全部k个棋子所占据之枰点平均分配给双方,每方得k/2点。于是,就将棋做成为两方子点数量相等的局面。简单说就是,棋局休止后,要回填俘子与死子,填后便可将盘内棋形视为等子局面。

      八、实战解决后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手续

      重开对局以实战来解决分歧时,棋局进入类似“诉讼”的阶段,应弃用“多下贴点”之艺术化围棋的条款,改用“多下不贴点”之律法化围棋的条款。

      实战解决后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手续分为如下三步:

      (1)回填死子与俘子;

      (2)空枰开局至首次中止时,若一方比另方多下了n手实着,这一方应从黑白棋子交界处取下这方的n个棋子,所产生的n个空点视为未收的单官由双方平分,每方得n/2个子点;

      (3)重开对局至再次中止时,若一方比另方多下了m手实着,这一方应从己方地盘内取下m个己方棋子来平衡回填做棋后盘内双方的棋子数量而将棋做成等子局面。取下这m个棋子而产生的m个空点,成为这方的目。

      九、计算胜负

      棋局休止后,要回填俘子与死子,填后便可将盘内棋形视为等子局面。在这等子局面上,各方单独拥有的空点叫做“目”。这时,两方目数之差必与两方得点总量之差相等,于是可比目而判胜负,目数较多的一方为胜方——这便是“等子比空,目多为赢”。黑先贴6.5点的对局,应从黑方目数减去6.5后,再同白方目数作比较。

      十、由数目法的结果返回到子空合计的数子法

      若棋局共下了K手实着,双活棋公气数量为q,当黑白两方的目数分别是B与W时,黑方得地的点数是B+k/2+q/2;白方得地的点数是W+k/2+q/2。于是,我们从数目法的结果得到了数子法的结果。

      (也可根据黑白两方点数之和为361,点数之差等于目数之差来算出黑方与白方各自的点数)

      在本规则的同一个版本中,“等子比空,目多为赢”的计目法与“子空合计,点多为胜”的数子法这两者计算胜负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可以有理由认为,对局结果的完整信息不是双方得点的差数(目数之差),而是各方得点的总数,因此,由数目法的结果返回到子空合计的数子法是有其意义的。

      十一、关于收后方的确认

      本规则采用的“多下贴点”条款,可以说是2008世界智力运动会围棋规则“黑收后贴1点”的升级版。“黑收后贴1点”要打个判定收后的补丁,即“判先弃方的对方为收后方”;而用“多下贴点”取代“黑收后贴1点”后,就不再存在确定收后方的问题了,这是因为棋手打将的着法虽可改变“收后”(最后的那一手实着)的结论却无法改变“多下”的事实。

      十二、关于粘最后一劫

      对局休止前,收完了单官,轮走的甲方提最后一劫时,若对方放弃,则

      1、持劫的甲方劫材有利时(劫材比对方多),可不粘劫而致使棋局两弃休止。休止后,甲方应主张在劫空处有1目,若对方同意,便达成了共识;若对方反对,便实战解决。实战解决过程中,采用“多下不贴点”条款,持劫的甲方打赢这个劫后,再粘劫,此后棋局再次休止。甲方因粘劫而多下了一手实着,做棋时可从己方地盘内取下一子而获得1目。

      2、持劫的甲方劫材不利时(劫材不比对方多,即劫材与对方相等或比对方少),应粘上这个劫,否则会因劫败而受损。

      说明:

      由于本规则以休止时的局面为初始局面来恢复对局实战解决,就使先弃的对方有权“弃后回提”,而“弃后回提”相当于拥有一个劫材,故持劫方必须比对方多拥有劫材,才算“劫材有利”。

      十三、关于“万年劫”

      万年劫:

      6●┬●○○○

      5├●●○○A

      4●●○○●○

      3●○○●●●

      2○○○┼●┤

      1○○○○○○

      ﹢abcdef

      白方提走A位1颗黑子后,如图,轮黑走

      按日本规则,这个劫白不能粘,黑不愿粘,加之放弃后可以回提,故无法解消,被称为“万年劫”。

      按本艺术版规则,万年劫可以解消。过程如下:

      黑、白相继放弃而两弃休止。休止后,黑方主张有权占有打劫处的两个枰点而获得2目(黑方提劫时,提走1颗白子可获得1目;提劫后成为持劫方,又可主张在劫空处有1目,共计有2目),白反对,于是以休止时的局面为初始局面恢复对局实战解决。则黑1提劫,白2放弃,黑3粘劫而终局。实战解决过程中,采用“多下不贴点”条款,黑方多下了2手实着,勿须贴点。这时,为将棋做成等子局面,黑方应从其地盘内取下2颗黑子,于是黑方获得2目——这就清楚地表明了黑方提劫与粘劫之着共有2点(2目)价值。

      (如有疑问,请阅两弃为界。)

      十四、关于盘角曲四

      两弃休止后,双方对“盘角曲四”的死活意见分歧时,恢复对局以实战来解决。实战解决过程中,会发生这一方补劫材另方放弃的情况,从而导致补劫材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m手棋。但在实战解决阶段,采用“多下不贴点”这律法化围棋的条款。将棋做成等子局面时,这方应从己方地盘内取下m个己方棋子,每取下1子便获得1目,这一方就不会因补劫材而损目了。

      • 家园 应为1-2

        应为1-2

        • 家园 1-2、科学计目制围棋规则之无虚着可放弃的律法版

          1-2、科学计目制围棋规则之无虚着可放弃的律法版

          本律法版认为下实着与放弃是棋手的权利,允许轮走方无条件放弃着子权(放弃着手时,不着子于盘外,也不交出1子作俘虏)。

          本律法版在对局阶段与实战解决阶段一律采用“多下不贴点”这律法化围棋的条款,当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n手实着时,这方不贴点。其特例是,先下的黑方收后时,黑方不因多下1手而贴点。

          本律法版为简化规则,不采用笔者的“广义禁全同”,退而采用中国棋院的禁全同规则,即“禁止全局同形再现”或“着子后,不得使对方重复面临他曾面临过的局面”(二者任择其一),也可根据情况,弃用禁全同,只采用原始的打劫规则(打劫时,回提要隔一手),多劫循环判无胜负。

          本律法版在理论基础上与美国计目法完全不同(前者子空皆地,后者惟目是地,美国规则计目法将“目”称为“领地”),在操作层面上也有差异(本规则可以自由地纯放弃,美国计目法要求放弃方交出俘虏),但在计算胜负时,两者具等价性。

          本律法版不同于现行计目法的特点如下:

          一、子空皆地,点多为胜

          (同1-1、艺术版)

          二、等子比空,目多为赢

          (同1-1、艺术版)

          三、“目”的定义

          (同1-1、艺术版)

          四、律法化围棋的条款——多下不贴点

          在对局过程中,若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了n手实着,则这方勿需贴点来向另方作出补偿。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常见的黑方收后的情形下(即黑方比白方多下了1手实着),黑方不因多下1手而贴点。

          五、实战解决

          对局休止后,双方协商终局时出现分歧,则恢复对局,以实战来解决分歧。

          1、多下贴点与否勿须两弃为界

          本律法版,从空枰开局至实战解决后的再次休止,全过程皆采用同一的“多下不贴点”这律法化围棋的条款。

          2、禁全同规则的两弃为界

          (同1-1、艺术版)

          简单说就是,两弃停止,信息清零;恢复对局,隔虚可提。

          说明:

          为解决“禁全同”与“隔虚提”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本规则既坚持“禁全同”,又灵活地执行“禁全同”,在其框架内对“隔虚可提”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允许“隔虚提劫”,实现了“禁全同”与“隔虚提”两者的和谐兼容。

          六、将棋做成等子局面

          对局休止后,双方就终局问题(如棋子的死活与空点的归属)达成共识时,通过回填俘子与死子的做棋方法,加之“多下不贴子”条款下平衡盘内子数的手续,按下述步骤,将盘内棋形做成为两方子数相等的局面:

          (1)回填死子与俘子

          将盘内各方的死子连同各方在棋局过程中被提走的棋子(俘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

          (2)将棋做成等子局面

          若这一方比另一方多下了n手实着,则回填后这一方的盘内棋子比另一方多n个。这时,这一方应从自己的地盘内取下己方的n个棋子,所产生的n个空点成为这方的目。于是,就将棋做成为等子局面。

          七、计算胜负

          在等子局面上,各方单独拥有的空点叫做“目”,公气所在的枰点由双方均分。这时,两方目数之差必与两方得点总量之差相等,于是可比目而判胜负,目数较多的一方为胜方——这便是“等子比空,目多为赢”。黑先贴7.5点的对局,应从黑方目数减去7.5后,再同白方目数作比较。

          八、由数目法的结果返回到子空合计的数子法

          可根据黑白两方点数之和为361,点数之差等于目数之差来算出黑方与白方各自争得的地的总量的点数。

          九、关于收后与粘最后一劫

          按本规则,在收后问题上双方不会发生争执;粘最后一劫也没有问题,该方因粘劫而多下了一手实着,做棋时可从己方地盘内取下一子而获得1目。

          十、关于盘角曲四

          关于盘角曲四,本规则可以实战解决。实战解决过程中,会发生一方补劫材另方放弃的情况,从而导致补劫材的这一方比另方多下m手棋。但本律法版从空枰开局至实战解决后的再次休止,全过程皆采用同一的“多下不贴点”这律法化围棋的条款。将棋做成等子局面时,这一方应从己方地盘内取下m个己方棋子,每取下1子便获得1目,这一方就不会因补劫材而损目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