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牛顿定律到底说的是什么?(0) -- changshou

共:💬184 🌺75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转一个维基词条,你可以看到其中传统所造成的痕迹

            外链出处

            Das Potential oder auch Potenzial (lat. potentia, Macht, Kraft, Leistung“) ist in der Physik die Faehigkeit eines konservativen Kraftfeldes, eine Arbeit zu verrichten.

            这种观念上的本质联系不是你所谓的某些“哲学爱好者”自己掏鼓的思想游戏而已。你可以去看看这个对势(也就是潜在)的定义,就是和力,功,能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

            你再反思一下在物理学中对重力势和电势差别很大的定义,但是为什么都用了同样的“势”这个词汇,这在根本上是由于这二者本来就是统一的,具有类比上统一性,可以归于亚里士多对潜能的解说。

            数学中的场论为什么可以一般性地用来不仅用来描述力场也可以用来描述电场和磁场呢。这不是随便就可以做到的,背后大有来头。

          • 家园 我引用观念史

            讲的恰恰不是“朴素”的哲学,而是牛顿物理学框架之中所隐含的哲学争论,都是sophisticated的思想家们所参与的争辩。

            关于res extensa变成当下的“朴素”观念,其嬗变本身并不朴素。现代人当作理所当然的观念在古典时代并非理所当然的。现代人的朴素观念根本上来说都是那些在既往的哲学争论中取得优胜的哲学家科学家们所沉淀下来的思想而已。其本身拥有和哲学史科学史一样复杂的源流。

            这种res extensa作为“物”或者实体的解释,本身并没有得到彻底意义上的奠基。但是在近代物理学中不加批判完全接受了它。

            经典物理学有用,具备一定的解释力,可以为一些工程技术手段提供理论支持,但是并不表明它本身是一种奠基完备,符合系统科学理念的一种思想。因为工匠传统也能做到这些,或者反过来说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很多部门已经转变为了工匠传统。

            当然,就学习牛顿力学而言,哲学批判确实是会让初学者头昏脑涨。很多问题我也是后来通过自身的学习才领悟到其中的堂奥。这些对于初学者确实是勉为其难了。可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既然物理学作为科学,具有“真理”的品质,那么傻傻上当钻了牛角尖的有那么多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真理或者知识本质上要求体系,可是当近代物理学放弃了这个目标不加批判的接受了伽利略和笛卡尔的传统,那么它也就是和“真理”没有什么关系了。

            最后,关于

            4 哲学分析和思考远不足以建立牛顿力学

            牛顿传世的那本经典著作叫啥来着?

            是不是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来着的?

            您大概又是以今人来揣度古人吧?牛顿的时代没有当代那么繁复的社会分工,哲学家圈子和数学家物理学家圈子在那时就是同一个圈子。您要是认为牛顿的那些贡献不算“哲学贡献”,恐怕他老人家搞不好要从坟里跳出来与您争辩一番吧?

            实际上当代科学体系中的大量重要分支及其理念都是一种哲学争论的成果。那个牛顿的竞争对手,提出了一个至今都是当代科学体系所力争达到的那个目标,所谓的Mathesis universalis?这算不算哲学讨论的成果?

            通宝推:弦音醉舸,
            • 家园 你的有些回复(不限于这一条)谬误甚大

              不仅在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看来荒唐,我相信在一线研究同物理学相关的哲学的哲学家也无法赞同

              我犹豫了几天,决定还是说出来比较好。不过我没有精力论战,所以不准备详述了。

              顺便说一句,在很多物理学家数学家看不上哲学家的大环境中,我自认为对哲学家还是比较友好的。所以我希望你明白,我的不给面子的语言不是对于哲学的歧视,而是因为你的一些说法问题很大。作为一个善意的建议,我建议你看一看我写的关于相对论的科普,体会一下理论物理学的思路。也想一想你的“哲学批判”能扮演什么角色

    • 家园 再逐一回一下

      当然,我不会认为自己的回答肯定对,而是觉得想想然后表达一下比较有趣。

      1 什么是力?

      人类产生“力”的概念,源于人类对“物体状态改变”这一客观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当人们发现这一现象时,就会思考什么才是导致“物体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因为人们形而上地认定,任何结果都存在原因,最后,对“物体状态改变”,人们给出了一个理性的原因,那就是“力”,这是一次“形而上”的过程。所谓“形而上”,指的是人们在寻找“物体状态改变”的原因的时候,不去找是什么在“推”,在“拉”,在“压”,在“顶”,不去找具体的施力者,而是总结出“力”,即“作用”。

      2 力为什么是向量?

      因为客观世界不是一维,所以发生在客观世界的力不是标量,只能是向量。我估计这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采用向量描述有关。

      3 牛顿三定律可以从实验和观测中总结出来吗?

      这个科学史就是这样说的吧。应该就是这样,就是“观察自然,总结规律”。

      4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一种数学模型。

      5 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一种对物质进行比较的结果。当人们观察物体的时候,也同时在比较物体,而“比较”正是观察事物的重要方式。出于某种原因,人类思维发展出多种比较物体的方式,质量、颜色、几何、气味等等都是其中之一。每种比较都产生度量。

      我觉得质量不是本质问题,根本问题是“什么是物质”,这个答案很可能是很玄妙,很可能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种谈吐方式来予以总结。

    • 家园 哈哈,最难得是第五个问题,到现在恐怕也说不清

      1 什么是力?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回答,每个孩子都有感性认识,尤其是那些爱打架的孩子。初中课本里定义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能把明白人搞糊涂。

      2 力为什么是向量?

      这个也不难解释,我打你一拳,难道是你占便宜了吗?难解释的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打你一拳,好像你并不吃亏哦。

      3 牛顿三定律可以从实验和观测中总结出来吗?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只要有点想象力并不难理解,但是牛顿第二定律就不容易了,凭啥F=ma啊?

      4 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既然地球都在绕太阳作圆周运动,在地球上怎么能有直线运动呢?因此当年一直很怀疑这种运动是否存在。

      5 什么是质量?

      这是最难理解的概念,更难理解的是重力。为什么G=M*9.8牛顿/千克?为什么是9.8而不是其它常数呢?初中时候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当时如果再深入思考一下,没准能把万有引力常数算出来。可惜人类走过这一步的只有牛顿。

      中学最困扰我的理化问题是摩尔。“物质的量”折磨了我两年时间,从高一到高二,因为想不通这个问题,我化学掉了二、三十分。最后终于想明白了,NND,不就是“分子个数”吗?一个一个数多好,非要搞个10^23,用化学老师的口头禅就是“脱了裤子放屁”。

      • 家园 摩尔很好理解啊

        根本原因是人类以前不认识物质的本质,所以质量的单位很随意地定义了一个千克而造成的。

        如果重新定义质量单位,那么就会用质子/中子的质量为基准来定义质量单位,那么摩尔数,就会是一个漂亮的整数。

        所以啊,摩尔就是一个迁就无厘头千克的一个数。

        我当年好像一下子就理解了。

        • 家园 花你,我当年可是花了两年时间才想通这个问题。

          主要还是这个定义造成的困惑:“1摩尔是所含基本微粒个数与12克的碳-12中所含原子个数相等的一系统物质的量。”

          这个定义过于追求科学的准确,却忽略了理解的难易度。其实如果课本直接说“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将6.02X10^23个原子构成的物质称为一摩尔”的话,我早就理解了。

      • 家园 全国100所中学

        99所中学的高一化学老师都有个外号叫摩尔。

    • 家园 这都是在问本质的问题

      哲学上的怀疑论者认为人不可能理解其感知范围内的本质问题。只有观察-假设,但没有本质的认识。比如两个球碰撞,发生了力的传递。但它们为啥要传递呢,不传递行不行呢。。。所以聪明人最后都去找上帝了。

    • 家园 形而上者谓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这里的形而上和西方的形而上学及本体论并非一物),从这个角度说,牛顿的三大定律是一种“形而上”的表述,这同运用数学上的高斯函数来描述客观世界某种呈正态分布的随机现象是同样性质的“形而上”。是对物理现象进行总结、上升而达到的“道”,这个“道”和客观世界本身并非一物,“道”是“人”的产物,是人运用语言和数学工具进行“形而上”的产物,其实也就是所谓的“观察自然,总结规律”,注意,我特意不说“发现规律”,而说“总结规律”,我觉得这里有一些微妙的区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