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舌尖上的蛮夷 (1) -- 石头布

共:💬136 🌺720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抬个杠,这个食物的加工精密程度怎么确定界限?

        比如白水煮肉和红烧肉之间,为什么就能确定红烧肉是过度加工了呢?

        • 家园 基本上所有近代以前的各国烹饪小吃与没冰箱关系很大

          比如腌制,干制,灌肠,与烹调的多数,与食物的不新鲜有很大关系。现代人已经完全没必要吃了。

          在保鲜的能力有了根本性改善之后的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些食物本来应该都过时了,但是一两代人之内,人的口味还是受幼年时的影响很大,比如谁说的那个最爱吃妈妈的饭就是这个道理,人的口味上幼儿时养成的(话说什么习惯不是,因为那时人的大脑神经网路在构造中)。

          因此可以预见的,一百年后的食物加工肯定失去了许多民间传统烹饪的“精华”。如果真是对烹饪有研究的同学,应该都会同意这样一个原理,不论在精妙的烹饪,也比不上新鲜的食物的口味,这个是个真理。反过来说,历史上烹饪名扬天下的地区,无不是物产丰富的地方,多到不需要保鲜,只吃新鲜的。到了吃“羊肉泡馍”都成了名菜的地方,物产之贫乏与保鲜之艰难已经可想而见了。

          • 家园 是也不全是

            许多偏好可以上溯到几百万年的进化。

            举例来所, 腌制品中的亚硝酸胺盐,来源是降解食物中的硝酸盐。全世界的人爱吃, 是因为亚硝酸盐可以分解出ON2, 人吃了有兴奋神经, 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腌制食品被全世界喜爱一定有他的深刻的生理学基础。

            我相信几百年后的人一定还会喜欢这些食物。

        • 家园 话是这么说

          若不加那么多糖和盐,肉的质量很容易判断,胃口也会恰如其分。

          另外,脂肪过久地暴露在高温下会氧化。

          话是这么说,但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这种东西偶而为之并无大碍。但上升到文化和民族自豪感的高度就过了。

          • 家园 【商榷】旗帜鲜明地反对饮食的原教旨主义

            话说当年猿人都是生吃食物的, 那是绝对的纯自然、无污染, 可惜营养吸收效率低,人的大脑都长不大, 只活个二三十岁就死了。可见原教旨的自然不是好东西。

            后来他们学会了用火, 烧熟了再吃。原教旨主义者不乐意了。但是,腹泻少了, 寄生虫少了, 营养上去了,寿命也长了,结果学会用火的这一支猿人进化出较大脑容量的, 最后他们席卷了全球。

            后来大伙儿发现,放盐味道更好,因为体内需要盐, 服从身体的号召就是身体好。但早年晒盐没有被发明前盐是昂贵的。蒙古只有贵族才敢大口吃盐,清朝的盐价一度相当于100斤大米。粗茶淡饭不仅仅是因为喜欢,更多的是因为吃不起。到今天欧美的餐桌上还有盐罐, 似乎是彰显贵族身份。。。。

            从盐开始,世界各民族开始了他们的调味品大赛。。。。。。记住, 凡你所好, 必你所需。

            这么说我可以畅饮畅食? 非也。几百万年的进化给了你分辨身体所需的本能,但是进化不管25岁以后的事情。因为25岁的原始人已经基本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接下来不过抚养而已。自然选择的威力从来不管40以后的事情。任何想活过40岁的人都要明白, 你是逆天行事,再崇尚自然就是与虎谋皮了。什么糖尿病,是胰岛体过劳,高血压?是血管中充斥来自动物的胆固醇沉淀而已。

            中国人早早发明了陶瓷,开始了煮这一伟大进程。相对于烤,煮利用水的良导热性彻底地把食物煮熟了,消灭了细菌和几乎绝大多数寄生虫,大大改进了食物的安全性和可消化性。中国的历代疆域面积只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25~1/50,却一直繁衍着人类20%的人口, 这说明中国人的饮食中一定隐藏着密码。我认为坚持大规模食用谷物,坚持煮熟这两条一定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在种族生存竞争中,身体高大未必是优,智力是一个重要因素,人口是另一个重要因素。黑人、白人和东亚人的体内雄性激素依次递减, 而种族平均智力和荷尔蒙负相关,倒是身高和肌肉力量倒是正相关。另外,有观点认为, 和身高相关的身体素质与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况有关。日本人改善了早期的营养状况,现在平均身高已经超过了中国。难道我们可以说,人种可以如此改进?当然不是,人种的改进是基于基因突变的。没有了自然选择,人类的进化早就失去了方向。从能量利用角度,直接吃谷物和吃牲畜效率相差6倍。同等面积的地方能养育的人吃谷物的要多得多。欧洲及中亚之所以人道不昌, 就是因为不爱吃谷物,过分吃肉食。要养活一大帮人就要发动战争去抢,战争结果消磨了人口,最后整个欧洲人口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之上。

            按照道金斯的观点,一切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繁衍后代, 传播基因。那么人口数量就是个种族的成绩单。在这个成绩单上,中国大部分历史时期名列第一,印度现在名列第二,黑人名列第三, 倒是白人,恭陪末座。

            基于这个名单,中华饮食, 理当冠绝天下。

            通宝推:Lioncat,伪叔叔,雪域骑兵,老虎尾巴,弦音醉舸,
            • 家园 不是原教旨主义,是拿来主义

              从人几十万年的经验拿来:靠对食材的味觉。

              尽量不加调味料、转基因,几周的时间,味觉就会逐渐告诉你要吃有机的、要吃一定的肉、要吃新鲜的。。。这比任何营养师的建议都更量身定制;

              发挥一下:

              食品工业以垄断集团的利益为核心的,而不是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

              有机食品、靠对食材的味觉就是这个的“反弹”。

              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在温饱解决后,首先是食品安全,其次是健康有活力,远的可能还有长寿。

              有机食品、回归味觉都是为了这些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当然,食品工业如果能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是可以安全的。比如食品加工中的豆腐、干酪制作,比如适量的化肥。但在食品工业被垄断的今天,消费者很难做到这些。

            • 家园 严重同意

              吃的都好,生活好。。。一切都好。。。

            • 家园 ”逆天“靠的是”修行“,不是中华饮食

              逆天一直以来是华夏文化中一种深层次的渴望。就个人而言,俺是相信道家修仙有着相当的事实基础。食野果饮山泉式的蔬果素,乃至餐霞饮露的辟谷,似乎最早是从道家典籍中流传出来的。但那是修行有成者提升的法门。没有那个道行却强行模仿,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修行是因,食素辟谷是果,不可颠倒因果,本末倒置。

              中医据信起源于修仙门派,是帮助根基未成者祛除疾病,回到“平人”的水平,再去修炼升级。《伤寒论》少阴篇有朱鸟汤和猪肤汤。朱鸟汤用到生鸡蛋黄(一定是生的,不能做成蛋花汤),猪肤汤用到猪板油。除此之外,《伤寒论》还用到许多“血肉有情之物”以增强疗效。这就提示我们,没有修炼到百邪不侵的程度,就该吃啥吃啥,别装那个大头蒜。

              修仙是个人的修行,发展改进人类生存质量的科技以及医治各种疾病的医药,则类似于一种群体的修行。根据统计,从1850年到20世纪下半叶的100多年内,欧洲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激增了三十几岁。按1977年人口年鉴,欧洲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达72岁。这个时间段,包含了你说的“为了抢肉吃打到人口凋零”的两次世界大战,也覆盖了工业革命的大发展阶段。没听说过欧洲人在那期间对食谷素食感兴趣,但大面积的欧洲人口完成了你所说的“逆天”过程。而前面天天吃糠咽菜的岁月,不用担心累着胰岛体,也没有动物胆固醇来堵血管,能活到知天命的岁数的没几个。

              若想安享天年,须得顺天知命。顺应天命也是达成逆天不可动摇的基础。天命尚且不知就妄言逆天,何其可叹!

            • 家园 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啊~~教坏了别人你负不起责任

              人类的脑容量的变化,不能单纯的和怎么吃、吃什么联系在一起吧?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脑体积约为400立方厘米。200万年前的能人,开始制造劳动工具,脑容量达到600-700立方厘米。几十万年后出现的直立人,懂得采火,能使用符号,脑容量增加到了900立方厘米左右。生活在距今3万到25万年前的智人,脑体积更是高达1200立方厘米。但在最近的2万年的时间里,男性头盖骨的平均体积由1500立方厘米下降到1350立方厘米,减少的那部分体积相当于一个网球,女性头盖骨体积减少的比例与男性相当。如果“吃”是决定脑容量的主导因素,那么“五谷为养”可是直接导致了人类脑容量的减少?!这可是关于人类存亡的大问题噢

              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归因于激素水平就是对中国人民的侮辱。人类的智慧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动物学的范畴,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本民族的文化传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完全无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讨论中国人智力的问题,就是对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亵渎。

              心脑血管疾病这池水可太深了,不能简单归纳为“高血压,是血管中充斥来自动物的胆固醇沉淀而已”吧?

              人类的肠胃就像一个大发酵罐,把吃进去的东西统统分解成比较简单的营养成份,吸收进血液,然后再根据需要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现在可没有证据说,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大部分来自动物食品。这些黏糊糊的东西,其原料同样可以来自植物性饮食。所以,素食者同样会有心脑血管疾病。

              单说来自动物的胆固醇。因为在西方人的饮食传统中,鸡蛋是胆固醇的主要来源。所以每天吃2个鸡蛋还是吃10个鸡蛋,一直是争论比较多话题。近年来的多个独立研究综合显示,对一般人群而言,鸡蛋的进食量和心血管疾病没什么相关性。新版美国人膳食指南就显著提高了鸡蛋的推荐摄入量。比较惨的是糖尿病患者,吃鸡蛋越多,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大。

              对the China study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疾病对于面粉的摄入量有着强烈的正相关,甚至比对动物性蛋白摄入量的相关性要强得多。在坎贝尔本人及其同事的多篇文章里,都提到过这个问题。问题更大的是面筋,这组植物性蛋白可以在一些人身上造成乳糜泄等一系列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大概由于和他鼓吹的“动物性蛋白是万恶之源,植物性蛋白都是好的,全素饮食是最健康的”不太合拍,坎贝尔在他的the China Study(中译本叫救命饮食)一书中就没费心提这事儿。

              真要关心心脑血管健康就不能光盯着胆固醇了。就像鸡蛋的例子,糖尿病可以把普通人的健康食品变成糖尿病人的催命符。血糖水平异常可是非常伤血管的。单单是糖尿病前期(据说中国有1.5亿),就能使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增加2倍以上。

              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快速与国际接轨,以米面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已经开始成为麻烦制造者。这一事实甚至成为美国人的反面教材:

              一般而言,中国人多吃碳水化合物,辅以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他们的心脏病的发病率很低。把一个一个的个案汇总在一起,一些饮食专家就断定,中国心脏病的低比率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的结果,并把这一观点传到西方。在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癌症协会、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中,“碳水化合物对身体有利”这一观点都是重要部分。

              ……

              像许多移植的东西一样,这一点在国外表现也不太好。即使我们尽量减少脂肪,多吃碳水化合物,我们整个国家也正在变得更胖。

              ……

              为什么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对我们的影响与中国人不同?平均来讲,中国人的体重比我们轻,他们的运动量比我们大。体重和运动——新的证据显示,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对两类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即对瘦的、运动的人和超重的、久坐的人来说,其影响不同。因此,只是简单地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并不能保护人不得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而这些事情中国人也了解了。例如,在北京,在过去的几年里,因办公室工作代替手工劳动,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依然很高,所以,糖尿病上升了400%。

              理想化的 “啥都吃点儿,啥都别过量” 好像效果也不匝地:

              根据中国糖尿病协会最新调查发现,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全国糖尿病人接近一个亿,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且超越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

              ……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占失明的40%—50%、慢性肾功能衰竭的30%、心脑血管病的50%和截肢的60%。

              其实欧美近年来营养学上的一些研究和实践,总结出许多解决现代人健康问题的有效手段。咱们只需要把头从人家几十年前搞出来的“馊饭”中抬起来,去芜存菁,稍稍学习一下,就有机会使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得到巨大改进。

              通宝推:南云北望,
              • 家园 脑容量的变化和饮食之间的关系

                在你的文字中也承认几十万年的直立人开始了火的使用,脑容量也大大地提高了,看起来和我的观点并不矛盾;

                至于2万年前到今天的平均脑容量下降,有几个重要原因:

                1. 现代人的观念改变,病弱小孩也会长大,甚至生子,拉低了平均脑容量;

                2. 出现了小脑容量的基因突变也不会被淘汰,就是我所说的自然选择动力消失

                3. 由于分娩困难,人类的脑容量出生的时候是很小的, 此后慢慢长大。人在母体内颅腔不能完全发育,所以孩子生下来颅骨卡在后脑勺,而额头那里是空的,孩子的颅骨愈合得越早,脑容量也就越小。而现代人的营养改善后,颅骨愈合可能提前, 导致脑容量变小。

                另外, 据资料外链出处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系教授菲利普·拉什顿(J.Philippe

                Rushton)在美国心理学会2005年6月出版的《心理学、公共政策与法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对不同人种的认知能力差异进行的30年研究”的调查报告。报告说,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测定表明,东亚人智商最高,平均值为106左右;白种人次之,约为100;美国黑人为85;撒哈拉地区的黑人为70。通过磁共振成像得知,人的智商高低与脑容量是正相关关系,大脑容量与IQ值的系数比为0.4,大脑容量越大,智商越高。因为容量大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网络,处理信息的速度更快。一立方英寸的大脑可包含百万个脑细胞。在发育成熟后,东亚人的大脑比白种人的大,白种人又比黑种人大。因此大脑容积可以解释IQ的得分差异。

                拉什顿(Rushton)的研究共用了四种方法来测量三个不同种族人的脑容量,磁共振影像、验尸时检测脑重量、内分泌脑颅容积以及外部头颅测量,三个种族脑容量的体积分别是:黄种人(1364cm^3)、白人(1347cm^3)、黑人(1267cm^3)。

                外链出处

                东亚黄种人还是相对于白人有1.26%的优势, 黑人7.65%的优势。如果没有基因上的差距的话,难道饮食方式没有贡献?

                至于高血压,地球人都知道和食肉强正相关,用素食也会高血压是洗不掉的。我没有看到过一例素食、不胖又罹患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人体自身确实可以合成胆固醇, 除非功能紊乱, 根本不会出现胆固醇过高的现象。拿单个例子否定不了整体趋势。

                说到鸡蛋的胆固醇, 为什么吃鸡蛋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认为在鸡蛋中另有能溶解胆固醇的物质存在。 这才是吃鸡蛋问题不大的根源, 但也仅仅是问题不大。刘少奇死于脑干有弥漫性小软化灶,而他的营养标准是每天7个鸡蛋!天了, WG用鸡蛋杀人。。。。。。

                楼主倡导的饮食方式并不是未来时, 而是现在时,是对传统饮食方式的反叛, 是对“蛮夷”饮食方式的推崇, 既然他戏谈一回, 我也稀饭一回, 徒作一笑而已。至于将来的饮食, 就不是我所能揣测的。

                • 家园 过于认真就进套了,

                  脑容量的大小决定因素似乎没有公认结论,当然不排除最新研究者认为:“皮尔斯说,我们试着证明脑容量的不同,并不是说在高纬度地区生活的人们的智力更高,而是脑容量的大小与视力好坏有着必然的联系,他们对眼睛视力的要求致使脑容量变大。研究认为,这或许正是因为大脑的视觉中心因窥视带变宽变大造成的结果。”这个研究能解释为何尼安德特人脑容量大的原因,也能解释极地生活的人群脑容量大的原因。但也有研究者发表文章认为大脑与运动需求的关联,运动能越发达,大脑容量越大,自然界有最典型的举证物:海鞘--当在海水中浮游的时候,海鞘大脑发达,但当海鞘固定海底岩壁时,会自动将大脑消化掉。我自己的理解,可能大脑容量的变化与工具的发达也有关联,当工具越发达,同时需要应对的自然险恶度下降(应激因素减少),大脑网络就会越趋向于精练,就有理由减少掉冗余信息处理部分。最近更有学者发表言论,说信息如同食物,食物吃得越多,就身体越大,而当信息“食物”越接受的多呢,大脑也就越大,呵呵(大意),结论是胃大脑小,脑大胃小,一般情况难以兼容(这个好像是与一神教教义趋同的),哈哈。

                  • 家园 回答正确──病是吃出来的,智力不是

                    俺不是想给谁下套,只是演示了一下,从真实可靠的事实出发,使用陈王的逻辑,得到荒诞的结果。这说明陈王的论证是不能自恰的,说“以谷食为主的中华饮食给中国人带来智力优势”就是个忽悠。

                    悲观派:人脑萎缩成事实

                    专家们指出,人类变得越来越“笨”已经是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比如,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在寒冷的户外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大脑袋”具有足够的优势抵御严寒,让自己生存下来。同时,那时人们以猎物为主食,吃的是兔、鹿、狐狸和马的肉,头盖骨“够大”是为了应付咀嚼的需要。如今的食物吃起来越来越不费劲,脑袋也就随之停止增长。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在婴儿死亡率较高的远古时代,只有脑袋“大”的婴儿才能存活下来。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婴儿死亡率逐步降低,脑袋“小”的也能存活。久而久之,“大脑袋”失去生存优势,人类的大脑容量也就越来越小了。

                    乐观派:智力进化上台阶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家约翰·霍克斯博士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成果表示,“大脑体积减少并不必然意味着人类智力退化,这反而是人类进化的一种表现”。他介绍说,人类的个体终其一生也不过消耗其不到五分之一的大脑总容量,而大脑却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人体自身的能量。在过去的2万年间,人口数量飞速增长,人类进化速度也加快了百倍,大脑利用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大脑袋”消耗了更多的“大能量”。这时,人类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的需要,在进化过程中导致脑体积越来越小。较小容量的脑袋消耗较少的能量,更易于人类完成自我发育。

                    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功能”的角度分析人脑容量减少的原因,不同意将其视为“人类变笨”的现象。美国密苏里大学的认知科学家大卫·格里利和德鲁·贝利进行的一项研究成果同霍克斯博士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认为,人脑的发展同距今1万到1.9万年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地区人口密度较低时,人们头盖骨的平均体积显得稍大,但当某地区的人口密度越来越高时,头盖骨的体积就会缩小。也就是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并且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人类不再需要“风餐露宿”那般艰苦劳作就能生存下来,而是日益专注于一技之长。这样,脑部的某些其他功能开始退化,大脑体积也就降低了。格里利说:“坦白地讲,我们的祖先同我们并不在同一个智力或者创造力水平上,他们缺乏类似的文化支持。所以,不能说人类脑袋体积小了就开始变笨。毕竟,智力是个比较神秘的话题。”

                • 家园 你的大部分观点实在经不起推敲

                  楼主倡导的饮食方式并不是未来时, 而是现在时,是对传统饮食方式的反叛, 是对“蛮夷”饮食方式的推崇

                  石头布所提倡的是对远古人类饮食方式的回归。那时候,还没有“华夏”和“蛮夷”之分。要说年头儿,可比你说的“传统饮食方式”久远多了。

                  至于2万年前到今天的平均脑容量下降,有几个重要原因:

                  1. 现代人的观念改变,病弱小孩也会长大,甚至生子,拉低了平均脑容量;

                  这说得不像话。你是假定2万年前的古人类,小孩儿生下来以后,都拿手掐把掐把颅围,再拎拎斤两,太小了就拿出去扔掉?!

                  3. 由于分娩困难,人类的脑容量出生的时候是很小的, 此后慢慢长大。人在母体内颅腔不能完全发育,所以孩子生下来颅骨卡在后脑勺,而额头那里是空的,孩子的颅骨愈合得越早,脑容量也就越小。而现代人的营养改善后,颅骨愈合可能提前, 导致脑容量变小。

                  你是说现代的饮食方式导致了人类的脑容量总体下降。因为“大脑容量越大,智商越高”,所以现代人脑容量下降,则智力也很可能下降。

                  为什么没有一家婴儿食品厂开发出某个产品纠正颅骨提前愈合的问题?一句“本产品可提高婴儿脑容量和智力”,厂家就可以数钱数到手抽筋

                  东亚黄种人还是相对于白人有1.26%的优势, 黑人7.65%的优势。如果没有基因上的差距的话,难道饮食方式没有贡献?

                  你问谁呢?所谓智商的差异,更有可能文化传统和教育起了决定性影响,比如美国黑人和撒哈拉地区黑人的巨大智商差异。又如美国白人在饮食上与美国黑人更接近,但智商上与亚洲人接近,用饮食决定论说不通。至少,从你提供的数据,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饮食的作用。

                  高血压和超重/肥胖、年龄是强正相关,这应该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常识。

                  至于高血压,地球人都知道和食肉强正相关,用素食也会高血压是洗不掉的……人体自身确实可以合成胆固醇, 除非功能紊乱, 根本不会出现胆固醇过高的现象。

                  你看,你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人体代谢功能紊乱才是高血脂症的真正原因。而把问题归结于食物中的胆固醇,是上世纪50年代一个未经试验证实的假说,现在已经被欧美学界所抛弃了。

                  我没有看到过一例素食、不胖又罹患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拿单个例子否定不了整体趋势

                  两个问题:

                  1、把肥胖的素食者排除在外,有什么正当的理由吗?

                  2、听起来你是一名医疗工作者,并且经验丰富?如果是这样,最起码,能告诉俺统计的样本数吗?

                  我认为在鸡蛋中另有能溶解胆固醇的物质存在。

                  很有创意的想法

                  刘少奇死于脑干有弥漫性小软化灶,而他的营养标准是每天7个鸡蛋!天了, WG用鸡蛋杀人。。。。。。

                  两个问题:

                  1、能提供刘少奇病逝前的血胆固醇值吗?

                  2、高血胆固醇是脑干弥漫性小软化灶恶化的唯一确定原因吗?

                  抱歉,非相关专业,求科普。

                  • 家园 我当然知道楼主指的蛮夷是“回归”

                    也辛辣地指出,难道你们想回归30几岁的平均寿命?

                    如果现在就大规模试行楼主的饮食方法,卫生问题就没法保证, 绝对是人类的浩劫。真的要大规模推行, 一定是未来。这也是我断定是饮食的未来时。

                    自然的方法并不是好方法, 是因为进化只管40岁以前, 40岁以后的逆天岁月,要靠自己, 要靠人类本身的知识积累。人体对脂肪的根植于基因的本能偏爱,让人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然而, 对于哺乳动物而言, 一生都处于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的状态, 脂肪是多好的能量补充对象啊。

                    至于脑容量的变小, 说实话我有点不以为然。一个孤立的研究报告, 也不到从那儿能看到全文,特别是现代人脑容量的分布状况, 很难做出详细的回复。我列举了3个可能的原因导致脑平均容量变小。

                    我不是医学研究者, 你也不用盯着我要数据。

                    华夏的饮食是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经验累积,中国的历代人口就是明证。要想反叛或改进提高是可以的,但要拿出干货, 似是而非的东西不管用。

                    • 家园 “回归”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螺旋上升式的进步

                      首先,俺并不想贬低农耕社会的伟大功绩。农耕社会支持了庞大的人口,使之定居下来产生了巨大的群体智慧。这些都是当今科技文明的基础,也是我们能讨论“回归”、实践“回归”的基础。

                      俺很同意你关于人类失去进化方向的观点。

                      一个很搞笑的例子就是当今美国的国民健康状况。上实际60年代,人们发现堵住心脑血管的东西里,富含胆固醇。于是美国农业部搞了个膳食金字塔,号召人们吃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以期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可二三十年过去了,心脑血管发病率不但没有降下来,还搞到美国2/3的成年人超重/肥胖,还有大量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

                      很实事求是的说,最近十来年,“回归”在欧美学术界比较热乎的原因,就是这些学者发现自己拍脑袋想出的“进化方式”会带来灾难,而不得不低下头老老实实向“自然”学习。

                      俺还同意你关于人类想要健康长寿要靠本身的知识积累的观点。

                      但这和“回归”一点都不矛盾。古人类很短的平均寿命,主要是由于伤病或者被猛兽猎食。现代医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人们在实践“回归”的时候,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这些文明成果。现代的冷冻冷藏技术更是“回归”的物质基础,使得实践者不会因为食物中毒很快挂掉。

                      举例来说,在世界范围内很多人可以经常去享受日本料理生鱼片,并认为营养丰富、易于吸收、味道鲜美。发生卫生事故的报道极为少见。这是因为原料都经过深度冷冻,既保鲜又可以杀死所有寄生虫。

                      但我们的知识足够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要妥善利用储存于基因里的智慧。

                      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超级肥胖者的报道。他/她们无法控制食欲,每天要吃掉几人份食物。过量食用的食物常包括汉堡,皮萨,薯片,糖果,碳酸饮料等。但俺从来没有听说过,某个超级肥胖者是吃单纯的动物性食物而使体重狂飙的。(这里对肥胖说得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凡是造成肥胖的都会增加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

                      为什么会这样呢?俺有一个假说:人类的基因里有全套妥善处理动物性食物的手段。过量的动物性食物——比如打到了大猎物,储存不了只有赶快吃下去——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经常出现。能活下来的古人类,必然是既能从食物中吸收精华,使自己强壮,又不会胖得跑不动路,最终成为天敌的食物。

                      正如人体的自愈能力是所有现代医药的前提和基础,懂得利用基因的智慧才能使追求健康的努力事半功倍。当代的科技的加入,使得“回归”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完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进化过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