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是违背体育精神?还是违背法制精神? -- 柞里子

共:💬187 🌺1180 🌵2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决赛1:0了,冠军咯
    • 家园 中宣部要多向美宣部学习-美国洋大人看不下去出手啦

      这才算文章,腥滑蛇写的连屎都不如,说它们读的“文科”,真是污辱文科二字

      腥滑蛇就是新闻界中的沈阳军区法律工作组。

      腥滑蛇这次傻X到世界有名了

      《纽约时报》:为金牌输球错了吗?

      《纽约时报》:为金牌输球错了吗?严厉自我批判,但国际舆论似乎更赞同“程序正义”。事实就是,在《纽约时报》时报发出这篇评论的同时,在奥运会自行车男子团体赛中,英国利用“故意摔倒”战术获重赛资格,并击败法国晋级。国际奥委会对此表示,英国自行车队的做法没问题,他们只是利用规则做到最好,这跟羽毛球女双事件不能相提并论。

      美国女足的老资格前锋阿比·瓦姆巴赫(Abby Wambach)曾说,“没有人因为你赢得小组第一名而给你任何奖励。”从瓦姆巴赫到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甚至包括安·罗姆尼(Ann Romney,米特·罗姆尼之妻)的賽马拉法尔卡(Rafalca),所有奥运选手的目标都是赢得奖牌。其余的一切只不过是旅程。

      那么,说到因故意输掉分组阶段最后一场比赛而被取消资格的4对女子羽毛球选手,为什么会有人对她们的策略愤愤不平?这些羽毛球选手究竟是在什么地方踏过界线、沉沦到了腐败的范畴?

      争议持续发酵组织比赛的不是她们。安排抽签的也不是她们。

      她们只是研究了呈现在自己面前的信息,再看了一看自己的最终目标,然后走上了看似最有可能让自己抵达最终目标的路径。她们得出结论,输掉那场比赛将给予自己赢得奖牌的更佳路径。相比一名在预赛中以巡航速度抵达终点的游泳运动员,或者一名为了节省能量用于决赛、而在半决赛中慢跑冲线的赛跑运动员,这有什么区别?进一步说,这与棒球运动员的“触击”(bunting)又有什么显著区别?

      德瑞克·基特(Derek Jeter)是一名打击率高达.313的职业棒球击球手。他不仅是击球手中的高手,还是棒球运动史上最优秀的游击手之一。然而在某些场合(有时甚至是在重要比赛的重要环节),基特在踏上本垒板时抱有击而不中的明确意图。事实上,如果他成功了(也就是说,如果他成功地失败了),回到休息区时还会得到队友们的祝贺。棒球和其他一些运动项目的规则,制造了失败可能成为明智战略的情形。

      就羽毛球而言,这几对选手的最终目标是清楚的:赢得金牌。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是什么?无非是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避免与最优秀的对手遭遇。这甚至算不上是“牺牲触击”,因为没有牺牲可言。在研究了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比赛安排后,这几对选手看到了一个机会:她们不需要放弃任何东西,就有望获得一些重大优势。人们甚至可以说,她们如果不抓住这个机遇才是愚蠢的。

      同样值得指出的是,所谓“始终全力以赴”的这个说法,或者你可以想象出的某个过于活跃的少年棒球队教练在赛前吐出的陈词滥调,基本上都是西式的修辞。正如英国人在过去两周里急于提醒我们的那样,公平竞争和运动员精神的概念是在这里发明的。但是,那究竟意味着什么?费力赢得一场无意义的比赛,只为加大自己此后比赛的难度?

      对某些人来说,这有违体育情感;对其他人来说,这不合逻辑。

      人们只能想象,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四年前的北京,当地人的反应会有什么不同。毕竟,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传授了一种更为世故的作战策略,强调胸怀大局,注重态势和战略,并且坚定不移地记住自己想要的最终结果。

      这几对羽毛球选手正是这么做的,而这一理论在每一个比赛项目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用。 有时候,一支橄榄球队会故意制造一个5码罚球,使己方的弃踢手有更大空间把球踢到得分区附近。有时候,一名自行车赛选手会放慢速度,以帮助队友坚持到终点。有时候,一支篮球队会让不那么优秀的球员上场,以便提高在下一个赛季得到较高选秀权的几率。

      周二,在威尔士的加迪夫,日本女足在最后一场小组比赛中故意踢成平局,下半场龟缩后场,从不推进到前场试图进球。这一战略出于该队教练的命令,他的逻辑很简单:平局意味着日本女足可以留在加迪夫,几天后在这里投入四分之一决赛。赢球则意味着日本女足不得不到苏格兰去参加淘汰赛。

      对日本女足教练佐佐木则夫(Norio Sasaki)来说,减少旅途劳顿意味着有更好的几率赢得比赛。对那几对羽毛球选手来说,输掉分组阶段最后一场比赛也是这个意思。那些抱怨买票不是为了看这种表现的球迷,没有看到运动员眼中的大局。比赛选手的主要义务是利用对自己最有利的安排赢得奖牌。她们为了在比赛中有出色表现而训练,但更重要的是,她们为了赢得奖牌而训练。周二,输掉比赛赋予她们赢得奖牌的最佳机会。如果球迷们仍然愤怒,发泄怒火的对象也应该是造成这种情形的组织者,而不是运动员。

      这种场面好看吗?当然不好看。没有人说球迷必须为故意输球喝彩。但是,我们不应该愚蠢到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有时候,这只是整场游戏的又一个部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不得不承认

        美宣部确实水平高,文笔好,逻辑清晰,举例充分,同时霸气十足,尤其最后一句,非常犀利:“这种场面好看吗?当然不好看。没有人说球迷必须为故意输球喝彩。但是,我们不应该愚蠢到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有时候,这只是整场游戏的又一个部分。”讲得非常透彻,比新华社水平高一万倍都不止!

        • 家园 鉴于影帝是带路党党魁,美宣部应该是新华社的上级部门。

          上级部门出的稿子,水平自然应该高一点,不会跟这帮自带干粮的零时工一样搞得掀自己遮羞布玩。

    • 家园 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表示,xx队为了胜利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亚当斯表示,国际奥委会也支持自行车联合会的说法。他指出:“就像我们在羽毛球事件中所说的那样,英国运动员尊重奥林匹克精神。(这次事件)我认为关键是程度以及判断的角度。竞赛规则是由各项目的联合会制定的,但在羽毛球事件中,每个人都看到那些选手突破了底线,所有人都看到她们消极比赛。而在自行车这次事件中,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英国队为了胜利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 家园 眼见为实

      看了录像以后,觉得这几个运动员确实表现不好。

      但在体育成绩商品化如此之深的情况下,特别是强烈的胜者通吃的现象,使运动员,特别是职业运动员,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尽最大可能去追求金牌。

      与其说是违背了什么精神,不如说是利益的冲突。运动员的个人利益,观众的利益,羽联的利益,组委会的利益,羽毛球运动的利益搅和在一起。最后,所有各方的利益冲突中,处于矛盾的中心而力量又最小的个别运动员被牺牲掉了。

    • 家园 体育精神?

      有朋友说过,多年后没人记得裁判的黑,只看到记录上冠军是谁,没人听被黑的人的苦,只有冠军哗啦啦的金钱落袋的声音,你们知道他评论的什么比赛吗?nba总决赛,当年湖人对76人,裁判对艾弗森那个黑啊

    • 家园 看看ESPN的无耻投票问题是怎么编的

      http://espn.go.com/olympics/

      Did you have a problem with Olympic badminton teams trying to lose on purpose in order to secure a more favorable draw?

      *

      70%

      Yes

      *

      30%

      No

      对于那两场比赛,我当然认为有问题,但是有问题并不等于就要取消运动员的参赛资格,而是应该修改比赛规则来避免类似的事情。

      所以这投票,没法投。

      另外那投票比例不知道是不是固定写在答案旁边的,我copy的时候,可没显示投票比例,但是paste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显示这两个数字出来了。

    • 家园 得了

      del

      明白的人应该可以看明白我 写的是啥。

      • 得了
        家园 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美国人要是吃这一套,中国让给他100块奥运会金牌,他把西太平洋给中国,别再在中国周边惹事,怎样?

      • 得了
        家园 别吓唬人了吧

        要是真有这么严重,直接下命令给李永波让他服从大局真打不就完了。

    • 家园 事实上奥运本事就是国力的体现

      事实上奥运本事就是国力的体现,看看到现在为止奖牌数前7的国家,刚好就是这个世界上国力最强大的7个国家。

      1 United States 18 9 10 37

      2 China 18 11 5 34

      3 Japan 2 6 11 19

      4 Great Britain 6 6 6 18

      5 Germany 5 8 5 18

      6 France 6 5 6 17

      7 Russia 3 6 8 17

      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和俄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