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这次刘翔事件各方的反应非常有趣 -- 联储主席

共:💬107 🌺634 🌵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的不错

            80后很特别,成长的这个时代实际上没有主流价值观官方却拼命宣传谁也不信的那套价值观。时代要求他们运用自己头脑找到自己的价值观,这就必然导致多元化的社会思想现状。

            这表现在如同刘翔这样的热点问题上观点是如此不一致,问题是中国社会对此还不熟悉不适应,以后也许就习以为常了。

      • 家园 之前就已经看过

        这个呢,就属于用一般普遍性,去解释一个难以解释的偶然“奇特”性。

        去相信这种解释所需要的信任,个人觉得只有血亲挚友才能达到。对于一个媒体包装下的公众人物,我没那个勇气去相信他和他的团队给出解释!

        之前我身边所有的人提到他都说起别再出什么岔子了,但实话说,我真没想到他还能真的能再弄一次。

        连洗地的剧本都不改,这种无条件的爱,我个人肯定是给不起。

    • 家园 可能是真伤了

      我有一个感觉,这次可能是真伤了。

      但是08年那次伤是不见得影响比赛的,心理压力作用更大。

      刘翔自己说要再回来跨栏却是一个不太明智的决定,也许他是想真的坚强一次,不过朱建华的前车之鉴还在,重归平淡更好。

    • 家园 80后需要面对一个我们已经从最前台谢幕的事实

      看到这个突然很伤心,刘翔姚明退了,泳坛的90后新星崛起了。也许在其他领域会有80后崛起的,毕竟体育就那么几年。

    • 家园 80后阿,比50、60后的优势太多了

      见证过计划经济的末尾,见证过票证制度的末尾,见证过64,几乎见证了整个改开的全过程,能够深入理解时代的种种矛盾。知识结构上比50、60的老一辈强多了。那一辈人是赶鸭子上架,西学没学好,中学也丢光,知识储备、见识魄力整体上比起80后差很多的。改开以后,多少我们父辈中的人被美国人的光环迷乱了双眼?现在在台前闹腾的老一辈中这样的太多了。而80后有着80后自己对时代的独特观审,有着自己的政治判断。有些东西,慢慢去看。

      通宝推:老老狐狸,联储主席,杨微粒,范进中举,
      • 家园 请问80后如何见证64?还是个毛孩子,懂啥呢?
      • 家园 80后分两种,一种是有个有钱或有势的60后的爹或娘,这种

        人是这个时代的骄子--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要啥就有啥;

        另一种是除了年轻、活力、健康以外一无所有的80后,仅房价、就业就会把他们的优势洗荡一空。我就见过很多这类80后,畸形的房价、工作的压力使他们不堪重负,如果是独生子女,那就更困难,对父母孝顺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家园 独生子女面对老龄化的社会压力,以及越来越深刻变化的

          世界政经形势。这种压力以及在这种压力下不堪重负者所遭受的苦难并不比老一辈上山下乡文革没书读小时候饭不够吃那种痛苦要差上一丝半点。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被时代赋予的考验,都需要相互报以同情的理解。

          • 家园 圈养的动物

            是难以适应大自然的

            • 家园 现代性的叙事下,又有谁不是圈养的?

              跑到农村就不是圈养的了?哪里有自由呢?知青下放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为了解决城市青年就业问题,不还是被时代圈养到农村里了?

              不认命的话,就不用8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代大作自怨自艾的哀鸣了。不认命的人是要接受考验,奋勇抗争的。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
              • 家园 我想你没搞清楚什么叫圈养

                简而言之,就是养尊处优

                • 家园 我早就这个问题回复过你了

                  你要是不理解那种精神层面发生的深刻洗礼,我就没什么好多说的了。

                  上一辈人受到了身体磨炼嘛?对很多人谈不上,这个被你无视了;思想精深上有长进嘛,看到的更多是自怨自艾。有人盛赞80年代是中国文学和思想的一个“黄金时期”,你放到现在再看看呢?50,60作为80年代大学生的主力,那所谓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是朝圣,是寻求精神归宿。在革命话语逐渐丧失影响力之后,这一历史进程表现的就是那一代人的迷惘。那时候例如尼采、萨特这些人,青年知识分子从那里接受的仅仅也只是反抗精神的皮毛,骨子里仍然是要朝圣,寻找上帝、寻找精神寄托的。而这些思想家本来实际上是干的什么事情?他们干的是破坏宗教的,杀死上帝的事情。

                  而之后的学潮,那一代人当时是怎么看的?就是上帝已死的幻灭感。又有几多人能够以一种系统性的理性观审去审视自己和时代的问题?有几多人真正通过重塑那一代人的政治话语,做到了真正站立起来?大多数人无非就是进入了改开之后“向钱看”的犬儒主义而已了。极少有人为这个时代的剧烈变化提供合乎时代精神的诊断。50后、60后没有自己时代的精神导师,缺乏自己时代思想深度。但是时代的运转又在不断呼唤真正契合时代的思想任务。老一辈人不能完成的任务,只好由我们勉力为之。

                  你觉得上一辈人尽到了他们的时代责任嘛?

                  我认为他们是不称职的,从我自己的父亲身上,我看到的更多不是空喊口号,就是软弱,幻灭感来临之后就是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通宝推:联储主席,
                  • 家园 你先过几天上顿没下顿,今天没明天的日子再说吧

                    仓廪实而知礼节,不是随便说说的。老百姓只关心能不能吃饱饭,子女老人过得好不好。他们只知道菜价有没有涨,工资有没有涨,都是很俗的人,不知道也没有时间关心那些神圣的事情。

                    红军长征的时候,其实并有什么路线计划,不过是如丧家犬一般四处流窜,苟延残喘,最后侥幸捡了一张报纸才知道陕北有那么块地方。伟大的事情,不过是小事的积累罢了。

                    80后痛苦程度不亚于50、60后,这我毫不怀疑,但相对而言有些无病呻吟。

                    • 家园 沉迷在忆苦里,腐化起来也更迅速。

                      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我咋没看到知礼节呢?

                      其实缺吃少穿,建国以后主粮供应不上的年头并不是很多。如果拿红军说事,上一辈缺吃缺得过红军嘛?可是红军毕竟在那种更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一种精神信念吧?上一辈大多数成长的时代,主粮还是有保证的。吃不上大米饭,红薯玉米总是有的吃的。副食品确实是单调了些。说到底很多时候都在过分渲染。而且这种比苦真的没什么意思。80年代后期,票证制度还没有彻底取消的时候,人们对那种饥饿已经就不敏感。可是到了现在还沉迷于这种感觉之中,当作一种人生资本来炫耀,你不觉得很没意思嘛?就不知道继往开来了。人生是往前走的的。

                      我在印象中就记得,你就提过饥饿、饥饿。但是要提饥饿不要跟现在比,有本事就和红军比。要比就跟厉害得比,你跟80后比饥饿,你不觉得很没意思嘛?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的主题,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的不幸。但是上一辈人日子好起来以后,不缺吃穿以后,又是怎么行动的?我们要比就拉在在同一起跑线上比,没有必要把一种无可复制的经历当作什么资产去跟人家没有的比,这样的比法没有意义。因为另一代人也可以同样以自己的独特经历来嘲讽老一代人。这样比没有结果。我的比法就是在这个不缺吃穿的时代,大家又是如何表现的?你觉得上一辈在解决吃穿问题以后的表现算得上对得起时代了嘛?

                      通宝推:发了胖的罗密欧,杨微粒,扬子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