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末世悲歌----猫城记读后感 -- 暗香疏影月黄昏

共:💬12 🌺7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末世悲歌----猫城记读后感

    末世悲歌----猫城记读后感

    很少有文章让我看完以后很绝望的。

    过了一上午才缓过来劲。

    猫城记是老舍写的一篇科幻小说,虽然基本上是披着科幻的外衣,写野草与地火的故事。

    看猫城记的时候,感觉老舍跟鲁迅真是莫名其妙的不谋而合,他们对待过去的态度都是那样绝望。

    我们从他们的文章里,也能看到相似的人,相似的事情。

    1.自私狡猾的高层

    2.愚昧无知的下层群众

    3.无聊无知瞎糊弄的知识分子

    4.为了民族国家流尽鲜血,却不被理解被排斥的独行者

    5.鸦片,精神鸦片或者物质鸦片

    鲁迅和老舍都能看到黑暗,而且感觉是一样敏锐的。

    浊秽,疾病,乱七八糟,糊涂,黑暗,是这个文明的特征;纵然构成这个文明的分子也有带光的,但是那一些光明决抵抗不住这个黑暗的势力。这个 势力,我看出来,必须有朝一日被一些真光,或一些毒气,好象杀菌似的被剪除净尽。

    然而两人中充满末世之感的却是温和的老舍,而不是众所周知的‘偏激者’鲁迅。

    老舍的绝望或许是潜意识的,在《猫城记》和《茶馆》里都有所体现。

    茶馆里有一幕,店主为过去的时代撒纸钱,祭奠,送别,哀悼。

    而在《猫城记》中,这种感觉完整的写出来。

    一眼看见猫城,不知道为什么我心中形成了一句话:这个文明快要灭绝!

    读历史设若能使我们落泪,那么,眼前摆着一片要断气的文明,是何 等伤心的事!

    一个文明 的灭绝是比一个人的死亡更不自觉的;好似是创造之程已把那毁灭的手指按在文明的头 上,好的——就是将死的国中总也有几个好人罢——坏的,全要同归于尽。那几个好的 人也许 觉出呼吸的紧促,也许 已经预备好了绝命书,但是,这几个人的悲吟与那自促死 亡的哀乐比起来,好似几个残蝉反抗着狂猛的秋风。

    猫国是热闹的,在这热闹景象中我看见那毁灭的手指,似乎将要剥尽人们的皮肉, 使这猫城成个白骨的堆积场。

    有时候只有梦才最诚实。老舍说过,他写的是个恶梦。梦应该是现实的反映。那么老舍或许是梦到末世。这个梦有预见性,却没有全部应验。讽刺的是,最终改变中国的是一群崇拜马仙大神,没事喜欢自己折腾自己人的泥腿子,而不是《猫城记》里提到的大鹰和小蝎,虽然他们可能是悲剧的先驱者,不过也没见他们唤醒多少民众。

    这估计是鲁迅和老舍的不同,鲁迅的文章尽管锋利,但读起来感觉还是有信心:会流很多很多血,但是终究不会白流。

    可是《猫城记》里干脆让猫人们亡国灭种,老舍估计已经绝望到一定程度了。

    老舍总是让我想起萨苏,两个人都是皇城根下长大,都是君子温润如玉,而且对人乃至万物无差别的怀有温柔悲悯之心,还有那时不时的调皮孩子气,特别相似。

    我觉得萨苏总是对人性,对社会充满信心,他挖坑固然靠技巧,但他文章最吸引人的还是那骨子里的信心,什么时候读起来都是暖洋洋的。

    我读猫城记的时候,总是莫名其妙的想到萨苏,我心中老舍也应该是萨苏那样的人,大家可以想想,像萨苏那样的人都绝望了,那个世界会是怎样的。

    其实也提到共产主义了:

    “告诉我,什么是大家夫司基?”我好象中了迷。“那便是人人为人人活着的一种 政治主义。”小蝎吃着迷叶说。“在这种政治主义之下,人人工作,人人快活,人人安 全,社会是个大机器,人人是这个大机器的一个工作者,快乐的安全的工作着的小钉子 或小齿轮。的确不坏!”“火星上有施行这样主义的国家?”

    另一方面,总有人没事喜欢把《猫城记》硬套到文革头上,说这里面杀老师,抢图书馆的事情应验了,然后再联系到老舍跳未名湖。这个事情不好说,我不了解文革,只知道从《猫城记》里能看出老舍本人的末世情节。而老舍所看的末日,就我看来更像清末。

    那种末世,不一定是民族国家灭亡,也可能是一种腐朽的文明灭亡(另一种说法是浴火重生)。

    而老舍其实是恋旧的,他留恋着过去好的东西,然而世界又不得不剧烈改变。老舍写的最好的还是旧社会。

    这又让我想起赵树理和魏巍。

    赵树理写过疾风骤雨,文笔估计完全不是老舍的对手,但是他的文章里中粗糙而生机勃勃的活力,光芒不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是在大多数人身上闪现。而且还是一种逐步从无知阶段慢慢启蒙的闪现。你能看到星星之火在一个很普通很典型的山村里,慢慢燃烧起来。而这个山村是中国农村的缩影。。。那是个撒豆成兵的时代。

    魏巍的《最可爱的人》更是纯粹而高贵。这些文章不管文笔如何,他们像镜子一样反映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有别于猫人的时代。

    听说时代变迁,然而文章却是永恒的。

    我猜真正能永恒的应该是那些又精美又普世价值(这里取普世价值的褒义)好文章。

    这些文章写个人的命运与抗争,写爱人的悲欢离合,写人的欲望与情感。。。这些东西是普世的,任何时代都会发生,人人都能看懂,人人都能有共鸣。

    可是那些扣着时代脉搏的文章却有时效性,除非你生在那个时代,你了解那群人,否则你感受不到这些文章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猫城记》大概也扣住了某个时代的脉搏,幸而我们没有生在那样时代。

    通宝推:知其何休,波波粥,
    • 家园 老舍的末世情结可能也跟他的满族血统有关

      民国建立过程中虽未发生系统性的针对满族的民族报复,但个别的报复行为还是有的,如民军对西安满城的屠杀。但满族人肯定是有恐慌情绪的。大量的满族人取汉姓就是例子,如爱新觉罗家的姓金,老舍是舒穆禄氏,姓舒,叶赫那拉则姓叶的姓赫的姓那的都有。清末的崩溃对于鲁迅和对于老舍,恐怕意义是有差别的。老舍肯定支持民国的革命一面,但民族的一面恐怕多少是避不开的。这点在《茶馆》里面也有体现

    • 家园 献花

      ...给文章的一部分。

      萨苏那部分除外。

    • 家园 鲁迅之所以不绝望,是因为鲁迅用生命进行写作

      鲁迅燃烧自己的生命写作文字,牺牲自己温暖别人。所以鲁迅的文字激烈深刻犀利而又充满温情,犹如黑暗中的一团火光。

      老舍则属于旧文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本身并不能发光发热。老舍这样的知识分子,是时代的记录者。老舍的绝望来自于时代的绝望,萨苏的希望来自于时代的希望。

      永恒的文章有两种,一种是燃烧生命写作的,另一种则是你说的精美隽永的描述普罗大众悲欢离合的文章。

    • 家园 您的文章也很温暖

      我不仅自己经常读,还拿去温暖和鼓励一个我正在追求的女生。

      在此表示感谢。

    • 家园 我们的社会也越来越有猫城的样子了

      小孩上学第一天就能拿到大学文凭,人人都是一百分。

      和目前的教育滑坡,文凭贬值,何其如出一辙。

      • 家园 差别很大

        要说教育,我也是文凭贬值之后上的大学,但我确认在大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真正能在大学中学到工作技能的人不多,但就我身边而言还是有不少的,这些人之后都混得不错。

        • 家园 老舍那个年代,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更加值钱

          也很少有人说他们学不到东西,可当校长当老师一辈子的老舍为何会在后期写出这样的作品?其实大部分人对周围的处境都是比较麻木的,太敏感的人就很少能得到理解。

          • 家园 值钱也是相对的吧

            一个鸡蛋固然值钱,可一箩筐鸡蛋,肯定是鸭蛋值钱了。

            家乡一个中学老师快六十岁了一直任教,也算是那个年代的中学生吧,却说:那帮畜生见什么拿什么,公家的东西又邻里乡亲的说又不好说,只能由着他们彻底借走,要说人,也就那几个大学生有素质。

    • 家园 【讨论】老舍是那个时代的人

      他属于那个要灭亡而新生的时代。但是在新与旧的碰撞之中,他没有放手,因为老舍的根子在那。虽然他向往新的时代,但是根子断了,也就有了投湖。

      • 家园 其实从猫城记中能感觉到

        老舍的自杀,可能是出于性格。

        我以前读过《小麻雀》,里面是那种感同身受的悲悯之心。

        从老舍所有文章中能感觉到,他对世间万物充满感情。

        然而情深不寿。

        如果是鲁迅,他会战斗。

        如果是老舍,他会殉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