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王副总理热荐某书推测换马甲可能不远了 -- 隐字术

共:💬185 🌺1151 🌵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私下认为腐败问题已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阶段了

            没有大手段是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了

            以本人的亲身经历来说明这个问题:

            背景:

            家处内地县城的近郊乡镇,母亲是小学教师,基本上有80%上过学的人(年龄在35岁以下)都是母亲的学生。

            事件:

            1.大学毕业的时候要去深圳打工,在去办理边防证的时候去到了所在的派出所。因为初中同学是里面的工作人员,基本上很顺利的把事情办完了。最后统计费用:

            香烟两条:户籍警+所长各一

            请客吃饭一次:户籍警+所长+同学+母亲所在学校校长(要单位开出担保证明)

            在吃饭的时候,所长自己都说本来不应该这么麻烦收礼什么的,但是不能够开这个先例,要不然以后工作不好做了。

            2.结婚后需要办理生育证,老婆这边需要我办理一个未婚/未育证明。母亲找到了老家户口所在的计生委来办理这个事情,计生委前任主任是本家亲戚,现任主任是我妈的学生,具体办事人员是我妹的同学。而且从理论上说这个东西是标准工作流程,只要去了就可以办理的,但是还是送礼了,而且价格比前几年上涨了,300大洋。这个300元,是以结婚喜糖的形式包在一个红包里面在夜晚我老妈交给了我妹妹的同学,然后第二天给了一个手写的证明。

            3.办理护照,公司需要办理护照,给家里打电话,我老爸说这个需要找XX人吃顿饭然后问一下才能够知道。我给同学打电话求证结果只是需要本人到就可以了,但是最好还是准备请人吃饭,可能具体的经办人员不在岗。目前还在纠结中,是否需要送礼,请客。

            4.妹妹毕业后先是教书,然后通过公务员考试准备报考广播事业局,结果被人顶替了,老爸找人说理后给分配到机关事务管理局(当时刚刚成立)去了。

            5.在三讲学习的时候,省政府派人到县里进行督导。是我妹妹他们负责接待。基本上是上午到对口单位晃晃,中午吃饭/喝酒,下午睡觉,晚上找小姐(据说女的也有提出要求的)。经常在吃饭的时候因为某个菜品不对口掀桌子,辱骂。

            6.见过妹妹手中的机密级的通信录,印刷的很精美,县里基本上科级以上干部都在里面。每个人都有两个/多个手机号码,标明公用/私用/秘书用/紧急联系方式。

            7.妹妹到了年底的工作的就是陪同县委领导到京拜年,一般情况下住在五星级酒店。礼品最开始是跟车来的土特产,然后进化为购物卡。具体多少没有问过,但是我女儿出生的时候妹妹拿了两万的翠微给我,据说这是打点普通工作人员的,没有具体数目,偷偷拿了一张给我。

            8.反腐:同学在市检察院,有一年回家听说办了一件案子贪污20W,因为这个人赌博输钱多了,就挪用了扶贫救济款。因为每年需要一定数量的办案率所以就是他了。

            9.拜年:过年的时候,各个局长要去给领导拜年。基本上县里的领导都不住在县里,在市里。以前的价码据说是10万可以见一面一起吃饭?。现在的价码不清楚了。

            结论:

            在基层,目前的情况是大家人浮于事,8点上班,8点15你就找不到人了(指公检法等窗口单位,甚至于银行/邮局/电信也是这样,至于县长基本上老百姓是见不到的),然后下午3点半相关的执法部门开始集合,上街找个倒霉的弄出来晚饭钱。法律意义上的腐败已经渗透到了组织运行的各个环节,只要是具体的经办人员,有一点点的权利,如果你不收礼你就不是这个体系的人员,就会被冷落,排挤,会被人认识傻,挡路。

            基层已经没有办法用简单的反腐来解决问题了,因为如果按照法规大家都违法了;也不能够搞赦免,因为为什么只赦免他而不是我。

            只有大清洗,大量的更换新的血液才能够避免新人被污染。而新的血液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目前看来无解

            通宝推:大头大头,新手爱学习,
            • 家园 那就要非常手段啊,不过反腐是打人的棍子,刮骨的钢刀。

              要有聚宝盆要有海瑞,还要有一场战争的胜利,最高领导的支持。单人匹马去做找死罢了。就算做到了还要既往不咎,只是稍微缓和一下周期,不过不是单人匹马反谁呢?一做起来说都不知道打成什么样。洗洗睡吧。

            • 家园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哪里

              我在体制内十年了,可以明确告诉你,你说的这些90%都是捕风作影。

              • 家园 别的不知道,办护照没问题。

                我父母出来探亲时回原籍办护照很顺利。

                周围中国人很多,总有老头老太来探亲的。看了这一篇专门问了几家,不同省份,有城有乡,真没听说谁办护照被为难的。

              • 家园 按照你的经历,告诉我这是不是真的

                http://v.163.com/zixun/V5HPAEV5H/V8FQ8US98.html?v_www

                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你认为我在哗众取宠,麻烦指出来具体的细节,不要戴高帽。

                • 家园 当然是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你要我说说细节,那我就说说你提到的那几件事。

                  1.大学毕业的时候要去深圳打工,在去办理边防证的时候去到了所在的派出所。因为初中同学是里面的工作人员,基本上很顺利的把事情办完了。最后统计费用:

                  香烟两条:户籍警+所长各一

                  请客吃饭一次:户籍警+所长+同学+母亲所在学校校长(要单位开出担保证明)

                  在吃饭的时候,所长自己都说本来不应该这么麻烦收礼什么的,但是不能够开这个先例,要不然以后工作不好做了。

                  2.结婚后需要办理生育证,老婆这边需要我办理一个未婚/未育证明。母亲找到了老家户口所在的计生委来办理这个事情,计生委前任主任是本家亲戚,现任主任是我妈的学生,具体办事人员是我妹的同学。而且从理论上说这个东西是标准工作流程,只要去了就可以办理的,但是还是送礼了,而且价格比前几年上涨了,300大洋。这个300元,是以结婚喜糖的形式包在一个红包里面在夜晚我老妈交给了我妹妹的同学,然后第二天给了一个手写的证明。

                  3.办理护照,公司需要办理护照,给家里打电话,我老爸说这个需要找XX人吃顿饭然后问一下才能够知道。我给同学打电话求证结果只是需要本人到就可以了,但是最好还是准备请人吃饭,可能具体的经办人员不在岗。目前还在纠结中,是否需要送礼,请客。

                  先说这三件事,我不理解你为什么非要送礼?是不是你要不送的他们就不给你办?是不是你们那里所有的人都这么办事?

                  我在机关里当差十年了,虽然担任的不是什么显赫职务,但单位的名头比较大,所以在外人看来还是有些本事的。这些年来也经常有亲戚、朋友、同学来找我办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在我看来这些事都是他们自己就可以办到的。所以,我通常的答复就是:你们先去按正常手续办,如果他们故意刁难你,你再来找我。好像这么多年来,基本上都顺利地把事办完了。我自己这些年办理迁户口、结婚登记、独生子女证、医保报销、房产抵押贷款等等事情,也从来没找人送过礼,也从来没有过什么麻烦。

                  就以你说的第二件事来说,你是正常办事,而且有那么多关系,你完全可以正常办,你送礼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4.妹妹毕业后先是教书,然后通过公务员考试准备报考广播事业局,结果被人顶替了,老爸找人说理后给分配到机关事务管理局(当时刚刚成立)去了。

                  这件事有些蹊跷,公务员考试都是按岗位招考,你说的“通过公务员考试准备报考广播事业局”是什么意思?

                  5.在三讲学习的时候,省政府派人到县里进行督导。是我妹妹他们负责接待。基本上是上午到对口单位晃晃,中午吃饭/喝酒,下午睡觉,晚上找小姐(据说女的也有提出要求的)。经常在吃饭的时候因为某个菜品不对口掀桌子,辱骂。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清楚“三讲”是怎么回事,“三讲”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的,在县一级就是班子成员,跟县里的部门根本没关系(他们都是科级),所以不知道你说的“对口单位”是指什么。省政府派出的督导组因为饭菜不对口掀桌子、辱骂,这种事真是闻所未闻。这种事别说组织上处理不处理,传出去之后会被别人笑话死的。

                  6.见过妹妹手中的机密级的通信录,印刷的很精美,县里基本上科级以上干部都在里面。每个人都有两个/多个手机号码,标明公用/私用/秘书用/紧急联系方式。

                  这个机密级通信录根本就是个笑话,你知道“机密”两个字的含义吗?乡科级干部的联系方式还“机密”什么呀?县里的电话本,正常的印刷方式,应该县级领导只印办公电话,手机号尤其是私用手机号根本就不会印,都印到本上了还私用什么呀?

                  7.妹妹到了年底的工作的就是陪同县委领导到京拜年,一般情况下住在五星级酒店。礼品最开始是跟车来的土特产,然后进化为购物卡。具体多少没有问过,但是我女儿出生的时候妹妹拿了两万的翠微给我,据说这是打点普通工作人员的,没有具体数目,偷偷拿了一张给我。

                  县委领导去北京拜年,真是手眼通天啊!当然,因为某个具体项目到某个中央部委疏通关系也是可能的。不过,让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人跟着就有点儿莫名其妙了。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去哪个部委,就让本地哪个对口部门的领导跟着,机关事务管理局跟着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

                  9.拜年:过年的时候,各个局长要去给领导拜年。基本上县里的领导都不住在县里,在市里。以前的价码据说是10万可以见一面一起吃饭?。现在的价码不清楚了。

                  你要说局长送县长10万块我信,但要说需要拿10块才可以与县长见一面一起吃饭,这事就莫名其妙了。县长又不是住在紫禁城里,见一面有那么难吗?反正我是经常见到县长、县委书记在外面遛弯。

                  结论:

                  在基层,目前的情况是大家人浮于事,8点上班,8点15你就找不到人了(指公检法等窗口单位,甚至于银行/邮局/电信也是这样,至于县长基本上老百姓是见不到的),然后下午3点半相关的执法部门开始集合,上街找个倒霉的弄出来晚饭钱。法律意义上的腐败已经渗透到了组织运行的各个环节,只要是具体的经办人员,有一点点的权利,如果你不收礼你就不是这个体系的人员,就会被冷落,排挤,会被人认识傻,挡路。

                  基层已经没有办法用简单的反腐来解决问题了,因为如果按照法规大家都违法了;也不能够搞赦免,因为为什么只赦免他而不是我。

                  只有大清洗,大量的更换新的血液才能够避免新人被污染。而新的血液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目前看来无解。

                  因为又看到了你后面“这里说的是负责人员或者正式工脱岗”的帖子,对你这个结论实在是没什么说的了。如果你只看到社会中最极品的那个部分,那么你当然可以认为这个社会就是极品的社会了。

                  通宝推:netsouth,
                  • 家园 .........

                    ...

                  • 家园 再说了,我给你的链接你看了么?

                    你能够解释一下那个城管为什么要那么说?为什么不收礼都不行?

                  • 家园 那么你真的调查过么?

                    你要我说说细节,那我就说说你提到的那几件事。

                    先说这三件事,我不理解你为什么非要送礼?是不是你要不送的他们就不给你办?是不是你们那里所有的人都这么办事?

                    我在机关里当差十年了,虽然担任的不是什么显赫职务,但单位的名头比较大,所以在外人看来还是有些本事的。这些年来也经常有亲戚、朋友、同学来找我办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在我看来这些事都是他们自己就可以办到的。所以,我通常的答复就是:你们先去按正常手续办,如果他们故意刁难你,你再来找我。好像这么多年来,基本上都顺利地把事办完了。我自己这些年办理迁户口、结婚登记、独生子女证、医保报销、房产抵押贷款等等事情,也从来没找人送过礼,也从来没有过什么麻烦。

                    就以你说的第二件事来说,你是正常办事,而且有那么多关系,你完全可以正常办,你送礼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这些事情都是亲身经历的,并没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因为至少在我们那边(县级以下),已经形成了办事就要送礼的传统,就算你条件什么都符合,具体的经办人员都会吃拿卡要。比如说办理边防证,这个按照正常的流程,我只要提交申请了,拿上户口本,就可以办理了。但是按照条文规定,办理边防证必须需要2名或者以上的保人和单位开具的介绍信。谁能够作为保人,这个就需要经办人员来认可了,并不是说你找个人随便就可以承保的。所以在这个上面,具体的经办人员可以通过卡要获得利益,在这点上为办理事情制造难度来获得请吃等好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是官民两立造成的,经办人员已经人格扭曲,如果没有个人利益的获得,即使是正常的流程也不愿离帮你完成。这一点可能你在高层不是很了解,实际上底层的办事人员都是这样的。就算是你认识了这个人,但是你不能够给他好处,他还是会卡你的。

                    在你看来你和你的亲友办事情不需要求人,但是你何尝知道你的位置已经成为了交换的利益呢?

                    这件事有些蹊跷,公务员考试都是按岗位招考,你说的“通过公务员考试准备报考广播事业局”是什么意思?

                    这件事情的原因是,广播事业局当时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我妹妹笔试/面试都是第二,但是当时被另外一个人给顶替了,后来我父亲找人说理,顶替的这个人的家长就帮我妹妹转到机关事务管理局去了。因为我妹妹是教师,本身已经具有干部身份了,所以可以在调进机关事务管理局,并且不占用公务员考试的名额。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清楚“三讲”是怎么回事,“三讲”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的,在县一级就是班子成员,跟县里的部门根本没关系(他们都是科级),所以不知道你说的“对口单位”是指什么。省政府派出的督导组因为饭菜不对口掀桌子、辱骂,这种事真是闻所未闻。这种事别说组织上处理不处理,传出去之后会被别人笑话死的。

                    这个虽然是我妹妹讲述的,但是我认为这应该是真的。可能是三讲一类的督导组到基层去的。因为饭菜不对口掀桌子为什么会组织处理?下来的都是太上皇,谁处理谁啊?再说了是为了维护官威而已。你没有见过太多的下基层了。净水洒街,夹道欢迎,仅仅是为了领导通过的一霎那。

                    这个机密级通信录根本就是个笑话,你知道“机密”两个字的含义吗?乡科级干部的联系方式还“机密”什么呀?县里的电话本,正常的印刷方式,应该县级领导只印办公电话,手机号尤其是私用手机号根本就不会印,都印到本上了还私用什么呀?

                    你可以认为是个笑话,但是这个电话本的密级就是机密。至于要印上手机号码,你如果方便的话,可以到基层随便找一个内部通信录,基本上都是这样了。因为干部基本上都是脱岗的,如果有紧急事务的办公电话一定是找不到人的,所以要统计私人号码,甚至紧急联系号码。

                    县委领导去北京拜年,真是手眼通天啊!当然,因为某个具体项目到某个中央部委疏通关系也是可能的。不过,让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人跟着就有点儿莫名其妙了。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去哪个部委,就让本地哪个对口部门的领导跟着,机关事务管理局跟着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

                    我们那里是老区,你知道为什么送礼了吧?机关事务管理局是负责领导生活的,你能够明白在基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工作任务了么?就是领导上厕所没有纸了,也是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事情。很多情况下,机关事务管理局就是要负责领导的吃喝拉撒睡。

                    你要说局长送县长10万块我信,但要说需要拿10块才可以与县长见一面一起吃饭,这事就莫名其妙了。县长又不是住在紫禁城里,见一面有那么难吗?反正我是经常见到县长、县委书记在外面遛弯。

                    是过年的时候,或者婚丧嫁娶。这个见面往往代表不同的含义。

                    结论:

                    在基层,目前的情况是大家人浮于事,8点上班,8点15你就找不到人了(指公检法等窗口单位,甚至于银行/邮局/电信也是这样,至于县长基本上老百姓是见不到的),然后下午3点半相关的执法部门开始集合,上街找个倒霉的弄出来晚饭钱。法律意义上的腐败已经渗透到了组织运行的各个环节,只要是具体的经办人员,有一点点的权利,如果你不收礼你就不是这个体系的人员,就会被冷落,排挤,会被人认识傻,挡路。

                    基层已经没有办法用简单的反腐来解决问题了,因为如果按照法规大家都违法了;也不能够搞赦免,因为为什么只赦免他而不是我。

                    只有大清洗,大量的更换新的血液才能够避免新人被污染。而新的血液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目前看来无解。

                    因为又看到了你后面“这里说的是负责人员或者正式工脱岗”的帖子,对你这个结论实在是没什么说的了。如果你只看到社会中最极品的那个部分,那么你当然可以认为这个社会就是极品的社会了。

                    呵呵,说说上个月我刚刚看到的事情,我和老婆在承德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看见的。如果没有人的时候,柜台里面的人让外面的保洁在窗口评价机上一直的按好评,让自己成为5星员工。这个是不是极品?难道是我有发现极品的眼睛,还是你的位置蒙蔽了你的双眼?就是在北京我们见到过顶着屏幕10分钟一动不动的公务员。

                    可能你生活的地方或者你的生活中看不见这些事情,但是你不能够因为你看不见就去质疑别人的生活。我的家乡在中西部的基层,经常能够看见匪夷所思的事情,但这就是现实。中国的官僚体系或者做官的学问就是立威,让老百姓有所惧怕。如果能够吓得住就吓得住,如果吓不住要么收买要么推托。现在没有人愿意真正的了解和调查事情的本末,真正的提出来一个可行的方法。你在质疑我,这个我觉得是正常的,但是你真的看不见还是你不愿意看见呢?

                    通宝推:大头大头,
                    • 家园 我好像不用专门去调查

                      因为我本身就在乡镇基层工作过两年,可以说省、市、县、乡、村这五级的事我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我既下去检查过别人,也接待过上级的检查。今年夏天,我就跑过上百个村子。

                      中国很大,各地之间的差异,包括地方政府行政方式的差异很大,这是事实。不过,差异再大,一些基本的事情还是一样的。所以,对于你说的那些事的细节,我比较有把握判断是不是真的。

                      你说你经历的那几件事,没有任何艺术加工,那我只能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了。

                      另外,你说的那个链接我没有细看,但是以前看过新闻,所以大概内容是知道的。那件事和你说的事情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你说的事是群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而那件事是一些人通过行贿谋取额外利益,那个城管队长的理由完全是胡说八道。

                      • 家园 三个问题,1、文强你听说过吗?文强是真么办事的?

                        2、你在哪个地区?你听说过你们那有贪污腐败吗?你可否具体谈一个

                        3、您发帖时间是办公时间吗?

              • 家园 具体的不能够告诉你,只能说这些是亲身经历

                不知道你的亲身经历是什么才能够让你做出这样的断言。

                通宝推:大头大头,
            • 家园 银行/邮局/电信也是这样?

              8点上班,8点15你就找不到人了(指公检法等窗口单位,甚至于银行/邮局/电信也是这样,至于县长基本上老百姓是见不到的)

              -----------银行/邮局/电信也是这样?你确定没搞错?这三个行业我很熟,上班时基层窗口单位谁敢跑?累不死就不错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