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茗谈92》:搭桥 -- 本嘉明

共:💬60 🌺202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茗谈92》:搭桥

    上周末陪儿子去买了几件T恤和衬衫,做工面料都不错,回来仔细看了一下,是这样的:

    品牌 / 产地

    Chaps/巴基斯坦

    Nautica/香港

    Calvin Klein/中国

    Rebel Lious/葡萄牙

    Perry Ellis/越南

    选衣服的时候完全是随机的,只看款式和尺码,试穿时也没有注意产地。这里面涉及大中国区(中国,香港)生产的,仅占1/3。联系到本届珠海航展的大量国产武器系统的露面,以及造价至少1.2亿美元的056轻护成批生产(第一批就至少7艘,同类型舰,俄产至少贵30%,西方的就不提了),可以说,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一个新境界,而永远告别了“2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时代。

    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家看一看,今后几年,中国经济中明显的不可测因素,负面因素,会不会成功地阻击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我看事在人为,不要被困难吓倒。

    简单一句话:中国经济旧有增长机制的退出,能不能由增长的新亮点进行“及时弥补”?

    这个不好说,要讲科学规律,强扭的瓜不甜。但中国的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大,就算新的增长点一时还不成气候,中间搭搭便桥,过渡一下,以待变化------这个手段,TG还是很不少的。

    其实准确讲,2008以后的4万亿,甚至于说2003以后的高房价,都有这种“搭桥过渡,临时凑合”的痕迹。一旦过了河,新技术革命起来了,新经济增长点成形了,那么再“过河拆桥”也不迟。现在河可还没过完呢,大家对拆“高房价”这座桥,不要幻想太大。

    就目前说,除了房产,汽车,技术密集的工业产品(包括军品)外销,其他还有什么桥呢?

    “调动民间资金,投入地方建设,自我管理,自我增值”,这就是一座大桥。民间资金无处可投,只好炒房炒股炒绿豆,只要给政策,多数人还是愿意投在“收益稳妥,光宗耀祖”的家乡建设上的。这桥上可以跑的车,就多了。

    比如,“三铁”(地方铁路),可以“以大铁的技术和管理为范本,以大中城市既有的二铁网络为圆心,利用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实力雄厚的财政条件,放手发展东部地方铁路”。

    开发时,我们设想,比如某县整个三铁工程预算100亿,则由中央向该省定向发行“三铁国债”25亿人民币。这笔国债基本会由省里100%转交该县包销,如果是经济落后县,革命老区,那么省里分担一些。

    国债发行完毕,国资委以回笼的25亿现金为股本金,投入建立“县铁路公司”。“县铁路公司”总注册资本49亿,国资委占51%,其余24亿在当地招股。开工后,公司再陆续向银行贷款50亿。

    在未来,铁路营运后,国资委的投资(就是国有股),既可以长期持有,坐看升值;也可以逐步退出,套现。但国有股一旦选择逐步退出,就自动触发“双层股东制”。比如说,营运3年后,国资委(或授权的具体金融机构,如“国开行”)决定卖出一半股份给当地自然人投资者(即在该县发售“县域股票认购证”,然后抽签),此时原本简单的“(铁路公司)单一股东制”,自动转换为“双层股东制”,国资委的股份,为P股,每股有二份投票权,一份分红收益权;其余地方上散户投资者为Q股,每股始终为一份投票权,一份分红收益权。

    就是说,随着国有股逐步退出,国资委的收益权应声稀释,但首二次稀释,国资委掌握的投票权始终是稳稳的51%(每卖出一半国有股,余下国有股的投票权就翻一倍,但只能翻两次,此后正常稀释)。当地投资者接过股份,只相应接过了收益权(自动签约,把应属投票权委托给国资委),分红的利益没有受损。而国资委则可以用已溢价的套现收益,提前回购铁路国债,减轻国家(财政部)负债,还有盈余则转移到中西部开发新的“三铁”项目。

    这个“双层股东制”,在美国很平常,Warren Buffett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公司,Google公司,都是这样,以确保创始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掌控(当然美国P股比较大,每股有10票投票权)。但在美国,这个股东权益结构,是公司一成立就固定的,我们这里则改为:只有国资委打算卖出股份时,才临时触发。这样,如果国资委始终连1股都不出售,那就仍然是常规的单一股东制,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在这个构想下,不论三铁营运后收支状况如何,都能应对。如果暂时亏损,国有资本就不撤,党中央跟乡亲们在一起,怕啥?如果像金山卫铁路线那样,爆满大赚,那就国有资金逐步撤出,第一次卖出P股12.5亿股,第二次卖出6.25亿股。如果Q股的股权很分散,那么P股可以大胆地进一步卖出,投票权虽然低于51%,但仍足以掌握相对多数。

    这个模式,不单单适用于“三铁”,比如小飞机(三航),“全国物流箱统一标准”,中专以下教育单位逐步私有化(各地因地制宜,宜公则公,宜私则私),蘑菇寨,在南海长期逗留的驿船队,大都市的“共车公社”,都可以引用。总之,手有金钢钻,脚踏大把的未开发资源,就不怕搭不起通天桥。

    本嘉明:茗谈(91):蘑菇寨

    本嘉明:茗谈(72):再说“小火车”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中国经济萌发“质变”

      http://nx.people.com.cn/n/2012/1216/c212079-17870416.html

      来自人民网,说今年开始,内需正式超过外需了。

      这篇文章说,今年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份额中,消费占55%,投资占50.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

      ,而且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105.5%,外需为-5.5%,此一事情是否能够成为长期趋势?会有什么影响?小弟觉得以后内需若能支持经济发展,大概可以看做中国经济政治突围的第一步。本大能否评论下。

      • 家园 其实没有变化

        “保增长,稳物价,调结构”,这三者本质上是有所冲突的。即便主政者自恃大能,自以为有足够的资源可以齐头并进,结果也会是悲剧收场。这就必须“有保有弃”。

        2013年,大家很清楚了,“保增长”肯定是敬陪末座,那么谁坐头把交椅?

        我看中央的意思,是“调结构”先代理一阵子班长,一旦民情动荡,“稳物价”这个副书记立刻顶替上岗,取代“调结构”。

        这样一种状态,注定了“调结构”是底气不足的,不可能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劲头。所以从“尽可能保障现有的利益既得集团的利益”的前提下,“调结构”不大可能调得狠,毕竟第一没有1990年代的被迫无奈的大环境(国企严重亏损),第二没有江朱那样的狠角色。

        这是一种“鹿行”,不是一种“虎跃”。所谓“鹿行”,就是临深履薄,进退犹疑,看似咬住了方向,行进中一旦有风吹草动,四面八方皆可逃之,口号可以震天响,实则毫无原则地保命(保政治生命)要紧------这么一种官场的市侩气。

        这个大局下,中国所谓“经济萌发质变,不再依赖外贸”,就是一句空话,“不能示之以能”罢了。每家老百姓真正有多少底子可供消费?只不过想升官靠海外市场不灵了,才攀附内需的吧?居民收入不增长,贫富差异扩大,怎么挖内需呢?目前的数据,只能证明外贸弱,不能证明内需强。没有“老百姓收入丰厚而且可持续”这个物质基础,你怎么大刀阔斧一往无前地抓内需,也是硬拗。

        我对本届内阁的寄望,暂时只有三个:

        一,针对“网购”的发展,抓好“微物流”的全国统一规格流程,车同轨。

        二,放手让地方发展“三铁”。“三铁”的本质,就是“本乡乡亲自己的铁路”,自资,委托代建,自管。这条路走通了,走出经验了,县域的小(自来)水厂,煤气厂,中专技校等本地市政项目,都可以逐步民营,或民资参股。

        三,“三网”融合,务必有实质成果。

        其他的,让老百姓满意就行,怎么办都好。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人物,所谓“德”,就是“让老百姓顺气”;所谓“才”,就是“给老百姓管饭”。领导们能德才兼备是最好;再不济,至少要管饭。中国人民如今也就是“喝厚粥,气不顺”的初级阶段,先抓好哪样都行,反正群众只要记住一个总原则,“问题都是民族的,成就都是组织的”,不要念反了就行。

        • 家园 所谓继续摸着石头过河的说法便是

          还没有认准了一条道走到黑。

        • 家园 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叫不负责任,在西方仍能影响中国经济,而且满怀敌意的情况下,任何冒险都只有死,他们不会给中国这个机会。

          我怀疑你把所有的事都搞倒了,你看起来认为中央政府只是个麻烦,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中央政府,他们的作用就是解决长远和全国性的问题。通胀问题,地方政府更愿意关心GDP,就算造成了通胀,那也是全国的,谁能说清楚他有多少责任?通胀低了,中央政府控制的中央银行可以多发行人民币,你说谁更关心通胀?调结构关系到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但显然会付出代价,地方官任期有限,真的会比中央政府更关心这个问题,不是更关心GDP?最后,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关注,经济还能不能发展恐怕都是个问题,不管什么发展,分光卖光吃光用光自己也大捞一把然后出国,对某些地方官是不是更有吸引力呢?

          你说让地方政府发展铁路,但问题恐怕是他们没有兴趣。中国铁路赚不了什么钱,但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税收,而税收主要是交给了中央政府,所以最关心铁路的也只能是中央政府。就算地方上修了铁路,不要忘记铁路要和其他的铁路连在一起才更有用,这会产生多少矛盾、扯皮、官司,你有没有一个概念呢?

        • 家园 但愿在一段时间内内需能够真正成为救命稻草

          让朝廷上下能够把老百姓放在眼里,多代表下中国人的利益就好了。当下嘛,肯定是老兄分析的样子了,积重难返。

    • 家园 中国公司法规定同股同权,这样干不行
      • 家园 股权防止因下轮融资而稀释

        这在国内的vc界也是有很多办法的。

        况且还有“黄金一股”的提法,就是国资委象征性拥有一股,但这股拥有一票否决权。在我的提法里,首先,同股是同权的,只是部分国有股“内部上市”时,接手的自然人新股东自愿签协议,将该股的表决权委托给国资委20年,自己只获得收益权(当然这类“残缺股”的溢价会稍低),也可以自由转让此“残缺股”给下一个合资格投资者(比如说本地户口)。

        其次,国有股最多拥有4倍的表决权,比如说想维持51%的表决权,就必须保持13%的实际持股。你有了13%的投入,才能跟小股东们站在一起,选择最佳决策。“黄金一股”的提法,我是反对的,官僚们可以因此乱来而没有损失股本的风险。

    • 家园 绝对的好主意,但似乎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现在很多大型国企都是这个国有-私有股份双轨制了。但中国股市的特色之一:分红少,导致持有股份不必然产生收益。(这一点当初买了国有三大油的人应该知道得很清楚吧?)

      现阶段实行这样一个好方案的结果就是:乡亲们持有了大笔流通股,然后只能期望股价上涨(假如这种情况存在)抛出套利;国有股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公司/项目管理者蛇鼠一窝?)对小股民的利益放任不理(“都是国家的钱干我P事”);管理者因为只需要讨好国有控股部分就完成任务,所以可以大肆挥霍企业资金、人为制造年终资金不满足分红条件的状况。最终就成了典型的principal-agent problem(这个中文怎么翻译?)

    • 家园 现在的高速公路不是都上市A股了,效果如何?
      • 家园 每个省辖市注册一个“市级铁路公司”

        股份不上市,因为“本地化”的特征明显,盘子又小。股份印成精美的股票凭单,在本地城乡户籍的自然人或者本地注册的企业法人之间可以自由买卖,只要过户时到相应政府单位办手续交“印花税”即可,温州炒房团就免谈,市场不准入。

        多个“市级铁路公司”(可以跨省)自由恋爱,自愿组合,互相交叉持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可以申请公开上市。

        每个“市级铁路公司”管理所在“地级市”区域内所有的市内地铁,城镇轻轨,乡间三铁,管理统一,信号统一,后勤保障统一。

    • 家园 此处有宝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没人监督,就是老鼠看粮库

      反正,死的是股民,老鼠们都移民到叶子国了。

      垃圾可以包装的比什么都好,但打开包装之后呢?

      • 家园 对本嘉明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其实可以写一些现实点的东西来泼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其中的空子来钻。

        或者换个思路,我们可以假设亿元对应部级干部,千万元利益对应局级干部。对一个有实权的部长,看他有没有办法从本嘉明设计的这一套东西里面为自己的利益攸关者谋取上亿元的好处,并且顺利脱身上岸。

        • 家园 给个题目给你做看看做得出来吗?

          18大提出人民收入10年后倍增,看来还容易吧?

          拿何不食肉糜来分析:

          中国每年屠宰6亿头猪,出栏重100公斤/头,出肉率75%,总计每年产猪肉450亿公斤,按人口14亿计算,人均33公斤/年,每天不过1两半。

          如果猪肉消费倍增达到60公斤/年,每天3两猪肉而已,人均增加30公斤猪肉,按每公斤猪肉需要4公斤粮食转换,中国需要额外1.68亿吨粮食进口才能满足。加上目前每年进口6000万吨大豆,总计每年2.28亿吨的粮食进口。

          那么这个缺口怎么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