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和氏璧的教益 -- 抱朴仙人

共:💬34 🌺37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谢宝。 现在不砍脚了,赏顿饭打发走人。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卞和故事的最后一个令人迷惑不解之处就是:这块玉既然是以卞和命名的,为什么不叫卞氏璧,而要叫做和氏璧呢?

      因为卞和体现的是和谐社会的真谛!

      几千年前的古人能具有如此前瞻性的政治智慧,佩服啊佩服!

    • 家园 创造一种声势,让买主乖乖地上门来买.真是仙人的总结,花
    • 家园 一个故事,七条教益,好好研习。谢宝

      第一个教益:凡是想做趋炎附势之徒,一是要做个有心人,坚持不懈;二是要做个精明的赌徒,瞅准机会。

      第二个教益:千万不要急急忙忙地拿一些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去讨领导的欢心,万一领导吃不准,转有关部门处理,十有八九要倒霉

      第三个教益:如果你有了什么发现或发明,可千万不要冒冒失失地把它送到科学院去鉴定,一定要先组织一个由知名专家组成的、又全是自己人的鉴定专家组。

      第四个教益:坚持到底和死不改悔在行为上其实没什么区别,只是在结果上有区别,成功了就是坚持不懈的好处,可以吹牛;失败了……既然失败了,也就别说什么了。

      第五个教益:政治资本乃是政治人物的最大诱惑,任何时候都不能抵御,比什么宝贝都有价值。不过你要是想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那可是需要很大的本领的。

      第六个教益:凡是有好东西,你巴结地送给别人,一定不受重视,真正有本领的人,是创造一种声势,让买主乖乖地上门来买,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也

      第七个教益:想要伸张正义,先要保重身体,等到对头死得差不多了,再来撰写回忆录

      • 家园 第八个是【铢钱】

        而且也是八个

        恭喜:你意外获得【铢钱】八个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虽然和氏璧的故事看了无数遍了,但从没想这么多,送花收藏
    • 家园 学习了.

      对最后的问题也困扰过,得到的答案远没有神侯的详细.

    • 家园 先献花再看
    • 家园 当时是不是名比姓更重要,比如班门弄斧

      按说人名可以换,姓却不能忘,可当时,公叔班就可叫鲁班,还有弈秋什么的。可能跟日本明治前差不多,一般人只有名。象叔梁讫、伯邑考什么的,姓都是后来根据点什么乱加上的,不是来于血统。说不定,卞就是后来起的,和才是一直有的。

      • 家园 卞是名,和是姓

        远古姓氏都是有地位的家族才有的,卞是名,和呢?

        和起源古老,传说远古时期,帝尧时有掌管天文立法的官吏和仲(远古传说时代主西方之官。尧命他居于西土,曰昧谷,观察日落,劝导农作,确定秋分的时间。),和叔(远古传说时代主北方之官。尧命他居于北方,确定冬至的时间,并据当地的情况,管理冬天储备粮食的事宜。)。

        在农业社会里,四季气候是很重要的,因此“和”是很重要的官职,地位很高,家族也很昌盛,他们的后代遂以其官职中的“和”为姓。因此“和”姓是以官名为姓的。

        春秋楚国卞和发现了和氏璧,于是卞和的后代都以次为荣,于是都以“和”为姓

        拒魏书官氏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的贵族素和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和”,和姓后来在代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代郡望。

        通志氏族略:羲和,尧时掌天地之官:和仲和叔因此为氏;晋有和徂父,汉有和武;又后魏有和素氏,改为和氏,五代有和凝。

      • 家园 整理的资料

        司马迁在《世纪。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字仲尼,姓孔氏”。考证史实,这是司马迁囿于西汉时的习惯造成的疏忽。其实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子姓,孔只是他的氏。

        在封建宗法制度盛行的西周,关于姓氏有一套相当严密的制度。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氏则是由姓衍生的分支。每个人一生下来,姓是早就确定好了的。但氏只有贵族才有,因为氏是辨别贵践而为贵族独有的标志。在以男子为中心的周代,男子作为氏族的主体和当然代表,只称氏而不称姓。

        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姓氏制度也发生了混乱。秦的统一,基本上结束了西周封建宗法制度,旧的氏族和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姓和氏开始合二而一。经过秦末大乱,社会进入西汉,姓和氏就完全融为一体。正因为如此,处于西汉中期的司马迁写《史记》时便不那么注意先秦时代姓和氏的区别了。他在写作《孔子世家》时也就发生了不该发生的疏忽。

        闲翻《左传》,发现春秋时晋国有一位大夫的称谓竟达九种之多。这九种称谓分别是:会、季氏、武子、士会、士季、随会、随武子、范会、范武子。一时弄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不同的称谓指的都是同一个人。仔细检索,方才弄清原委:原来这位大夫前后曾有过三个氏:士、随、范。士,出自其祖先曾担任过“士”的职务,是以官名为氏;随、范分别是这位大夫先后受封的两个采邑,是以封邑为氏。其余的,会为名;季为排行;武为谥号。原来,那九种称谓只不过是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而已。看来,读书还是仔细一些为好。

        • 家园 呵呵,鲜花真快,这样都能骗到。我又找了一个,通俗版的

          中国人的姓名,姓在前面,名在后面,和多数外国人不一样。如今人人有姓有名,有的人还有字,但有字的多是一些老年人,年轻人很少听说有字的。字有可能要归于消灭。姓、名、字这种结构,历史已很悠久,但先秦时期并不如此,中国人的姓名有一个演化过程。

          在这里,我们谈一下古人的“姓”和“氏”。

          先说姓。先秦的姓不是后世的姓,这是首先必须弄清楚的。先秦的姓,很多学者认为与远古的母系制度有关系,是氏族(或部落)的标记。由于它标志一个人由哪个氏族出生,故称“生”;由于当时知母不知父,所以要加上“女”字边,写作“姓”。当时的姓也多有一个“女”字边,如姜、姚、姬、赢、妫、姒等等。可见,姓的起源与氏族有关。古代姓的数量并不太多,而且有些在商周时就已经灭绝了。

          先秦时男子虽有所属之姓,如周人姬姓,秦人赢姓,但并不是把姓加在名字上面。有的历史小说或历史著作称周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秦始皇为赢政,是不符合史实的。

          这种意义上的姓,到秦代以后就基本上消失了。

          先秦的人除了姓,还有氏。氏是家族的标志。姓因生而定,是不变的;氏则因家族而分,是可变的。以什么为氏,有几种办法。列国公族多以“孙”系氏,有的因出于公室,就称公孙氏;有的因出于王室,就称王孙氏。有些以所居官职为氏,如司马史、司空氏。有些以所封地名为氏,如韩氏、魏氏、赵氏。不过,当时人更多的是以祖父的字为氏,如齐文公之子字子高,其孙就以高为氏。可见,氏和宗法制度有很密切的关系,只要分立家支,就要命氏。

          先秦时,男子以氏与名字联称,如孔子为孔氏,名丘,故称孔丘;秦始皇以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生于赵国首都邯郸,故名政,以赵为氏,称赵政。

          后世所说的姓,就是先秦时的氏。

          氏,是从姓分化而出的宗族分支,周王本人又不用分化出去,不需要另有一个氏自我标志,当然无氏,氏多是他封给别人的。

          战国礼乐崩坏,连庶人、野人也可以自己找个氏。反而“姓”的独特用法被湮没了。古老的贵族,像秦这样的王室,应该还留有这种用法。但姓氏不分,已经是主流,到秦汉时就完全无别了。

          战国以前只有女性才称性,那是界划婚姻范围的标志,男人一般称氏,这是自身这一宗族分支的标志,也是地位、身份的象征。

          先秦的所谓姓一般都产生于氏族时代(仅一例,周武王封舜的后人胡公“妫”姓,也仅是对原有“姚”姓的代替),因为姓的分化、产生是扩大部落通婚范围的需要,而文明时代以地域划分国民,不同血缘的人群同住一地,不再需要分化姓的分支来扩大通婚的范围。故而文明时代之后少见原初意义的“姓”产生。而这时候的古老的“姓”倒可以“由此得到社会的优越地位”(吕振羽语),姓还有聚合最大范围的父系宗亲的作用。

          而氏是姓族的进一步分化,往往以这一分支始祖的字或官职、封邑等命名,表明这一分支源头的政治地位,不再是婚姻的界限,也可以标于名前。所谓“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便是如此。三代之后,姓氏不分。姓的用法一如“氏”。

          另外,姓不一定是母系氏族时代的产物,就中国先秦历史来说,姓多在父系时代产生,如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各以为姓。事实上,父系氏族时代早期仍然是“知母而不知父”的,按摩尔根的说法,父系氏族只是个人世系以父系为准而已,在早期与母系并无多大不同。而当时兄弟的妻子就是我的妻子,孩子生父的兄弟都是孩子的父亲,孩子本人和他的母亲都是搞不清生父是谁的

          周王室无“氏”,是因为不需要。全天下独一无二的这家人,姓之外何必再以氏名之?但周王室的小宗子孙、小宗之小宗、小宗之小宗之小宗,繁衍枝蔓,必然是各有其氏的,否则不易区分。

          氏的出现,其实就是社会生活复杂化的体现。人类的活动范围大了,旧的氏族同血缘集团被打破了,分工复杂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仅仅以血缘维系了,这时候就需要标注血缘的“姓”之外的将人与人区分开来的方式,氏于是产生。只见“氏”的来源,氏于封国、居住地、官职、尊称、字号、日常事物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就反映了社会的发展。

          周代命氏一般以王父字、官职和封邑三项为大宗。对于王和诸侯来说,情况有些特殊,因为他们掌握完整的公共权力,更愿意自己是君而少些父的色彩,以便于统制;但是他们又不能完全不是父,否则世袭制度下其继承人何在?于是,他们的氏,就形成了很独特的所谓“国氏”。

          先看诸侯。

          国氏一般包括上下两代以内亲属成员。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外应该另立新氏(以三大宗为最多)。公子、公孙都有被另立新氏的例子,其中公子活着就被分出去立氏的情况比较少(意味深长啊)。

          国氏当然以国为氏,所以全称应该叫鲁侯X、晋侯X,他们氏内的成员则如上叫公子、公孙。诸侯之外的成员也有简称做“鲁X”、“晋X”的。

          王有些特殊。

          全称应该叫“周王”,但是情况特殊“周”不唯一,周公也在用,所以单用“周”起不到氏“别贵贱”的作用。所以周王的“国氏”是“王”。他的氏只包括上下两代以内亲属,王之子叫王子、王之孙叫王孙。

          国氏在女儿出嫁的时候比较清晰,文献、金文往往以“氏加姓”称呼(别婚姻),比如王姬、齐姜,例子太多。

          国氏之所以特殊,在于其作用是:一方面保证王侯自己氏族有一定数量的最近亲属成员,作为王、侯位子继承的候选人;另外一方面,继承候选人不能太多,否则乱政。说开去中国古代君主多妻,其政治伦理意义上就是为了保证君主有一定数量的直系继承人,但是不能太多妻。妻妾太多既荒淫又容易发生宫廷事变。所以儒家既讨厌妻妾成群的荒淫君主,又竭力赞成男人为留后娶妾。我这说的是长期以来的历史实际,不是《周礼》之类书呆子编的白日梦。

          周代800年历史上有一个继位重要的现象,大家大概没有注意,那就是无论宫廷争斗多激烈,已经立氏的成员绝无回来篡位的例子,绝无。

          当然,象曲沃武公、田氏代齐之类则属于彻底推倒重来。这些已经不单是内政了,因为需要周天子重新册封。实际上等于另外开国了。这恰好说明了为什么国氏要限制两代――尽可能保证直系继承,隔开较远的旁系觊觎君位。

          与一般氏对成员不加限制不同(一般贵族发生继承纠纷,私事、无须大操心,有礼法约束。就算内斗关系也不大),国氏之所以严格限制成员世系,就在于限定继承人候选圈子。

          所以我认为周王以“王”为氏。

          至于秦兄以为“氏”必须全体成员都可以完整加于私名之上的理解――王之子以“王”为氏,对外其氏是王(子)哦――其实是混同了国氏和一般氏的区别,毕竟天子和诸侯是几乎拥有完整主权的,这与一般贵族完全不同。

          再扯远点,武王活着的时候就把“鸡蛋”封为周公,不惜以国号赐于,是不是早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本事了得,先给点甜头把他弄出去,以绝了他抢成王位子的念头?哈哈,说故事哦。

          通宝推:忧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