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嘉木读诗】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南方有嘉木

共:💬61 🌺38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

                李隆基的皇位,算得上是自己挣来的--虽然他是皇亲算是占了优势,但当时李家人死了多少?

                李林甫的相位,也不是一步登天捡来的。

                李白嘛,诗仙名符其实。但不想当小官就想直接做大官,老想着终南捷径一步登天,太不现实嘛。又是玩隐居又当女婿党又是知名酒鬼,这样的人如果在当代,你会怎么评价?

                • 家园 李林甫的相位是怎么得来的?

                  李林甫的相位,也不是一步登天捡来的。

                  李林甫的相位是怎么得来的?这是一个好问题。

                  李隆基的皇位,算得上是自己挣来的--虽然他是皇亲算是占了优势,但当时李家人死了多少?

                  李隆基要不是姓李世民那个李,他就算挣一裤子屎也挣不来皇位。

                  李白嘛,诗仙名符其实。但不想当小官就想直接做大官,老想着终南捷径一步登天,太不现实嘛。又是玩隐居又当女婿党又是知名酒鬼,这样的人如果在当代,你会怎么评价?

                  唐朝的制度决定李、杜没有苏轼的命,假如唐朝科举象宋朝一般,李、杜自然也就象苏轼好好温习四书五经准备高考了,但是在唐朝考试考得好是没多大用的,所以李、杜就没往那个方向使劲。这才是历史的逻辑。

                  对比大唐最杰出的两位诗人李、杜和大宋最杰出的两位词人苏、辛,为什么后两者都做到了高官,而前两者都失意功名?难道这是巧合吗?这不是个人原因,这是复杂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这种复杂原因我简称之为“命运”。

              • 家园 你这不是抬杠吗,那李白当太监比高力士强,当贵妃比杨玉环强

                李白到京城跑官能把唐玄宗的位置跑来吗?没可能的事有什么好扯的。

                对这些历史人物评论有啥势利可讲,他们的势力都早就烟消云散了,再拍有谁搭理你?之所以很少有人说他们无才无能,是因为一般人都有存在即合理的逻辑观,不是还有人总结,小人莫不有才吗。这哥仨的位置都是人家拼出来的,如果他们一点能力没有纯靠撞大运,只可能当时别人智商都跟猪似的,那李白没跑出个皇帝来,的确令人叹惜了。

                古今中外历史上,很少有因为谁诗写得好就给安排当个领导的,难道人类都被魅惑了?莫言刚得了诺贝尔奖,怎么说也是一不错的文学家吧,也不说总理部长了,就是让他当个市长县长,你怎么看?对他有信心吗?

                • 家园 历史著名公知,大多是连乡中里正都当不好的
                • 家园 另外,关于“存在即合理”

                  “存在即合理”这个口号很多人觉得有理,在某种程度上显然也说得通,但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大体在进步,就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一种潜流,对“存在即合理”持否定态度,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应着新制度否定旧制度的过程。

                  几百年前,国家首脑只能靠世袭或者造反,现在改了,只能说明“存在”就是“存在”,没什么绝对的“合理”不“合理”,今天合理的,过几天说不定就不合理了。具体说唐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李世民、李隆基会说合理得很,要我们今天的人,就不应该说合理,唐朝还是有很多真正的人才并不能得到任用,靠门第,靠宗亲等等封建渠道上位还是主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才对李白和杜甫这样的人的命运报以同情。科举向民间倾斜是到宋朝才真正有所规模化,所以才有苏轼这种人当上大官,我可以比较肯定的说,苏轼能高中不是因为他是苏轼,而是因为他生在宋朝,假如苏轼生在唐朝,绝大的概率上,他也就是一李白,一杜甫,假如他生在东晋,他肯定就是一陶渊明,说不定连陶不如。而我们反过来观察李白、杜甫、陶渊明,假如他们当官了,会是好官还是差官,我也可以比较肯定地说,他们当官的样子应该也会和苏轼当官的样子很类似,苏轼什么样,他们就大抵是什么样。所以本人说李白,包括杜、陶,没什么不能当官的,我说这话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说的。

                  另外一个常识中的偏见,有人认为李白和杜甫他们是诗人,于是就认为他们只能是诗人,殊不知他们在古代,平民或者没落贵族子弟,写作是一个主流技艺,真正的逻辑是,因为他们智力高超,所以他们诗写得好。(插一句,为什么唐诗唐诗,正是因为唐朝开科取士,诗艺是考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才在社会上掀起广泛的诗歌热潮,人都是趋利的,象现在写诗没用了,所以聪明人都不写诗了!)但是虽然他们人很聪明,但不得录用,这是封建社会的问题所在,我们批判的对象应当是封建制度,而不是反过来嘲笑李白杜甫书呆子没本事。

                  • 家园 我看李白不止可以当官

                    酗酒放浪不过是不得其志的发泄罢聊,毛润之如果革命理想终身不得伸张,也跑不了是个放浪形骸的诗人加烟鬼。

                    李白的文字举重若轻,形式浅易却意蕴深致,但你又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几乎是神作。这一点跟毛润之的有相通之处。是其超人才智的体现,跟举世常见的酸儒有本质的不同。

                    何止是当官,我看李白从其文字里表现出来的才具,适合当个皇帝。估计李白也是因为这个郁闷了,所以天天喝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家园 当官主要看命运,不是看素质

                  就是让他当个市长县长,你怎么看?对他有信心吗?

                  就说这个例子,虽然我一点也不粉莫言,可是他当个市长有啥不能当的,你觉得他不能当,只不过说明你的思想被思维定势束缚得厉害,如此而已。

                  无所谓信心不信心,谁当市长都没有本质区别,蠢材我见得很多,我没有理由相信莫言会更蠢些。

                  比如李春城,不就是买官嘛,脸皮厚点,运气好点,不就上去了嘛,运气突然不好了,然后不就又下来了嘛。按照某些人的逻辑,难道是:因为一开始李某具备当官的素质,所以上台了,然后他忽然不具备当官的素质了,所以下台了?可笑吧,太可笑了!

                  命运是命运,素质归素质,不能说没当官的是不具备当官的素质,只能说不具备当官的命运,这是我的核心观点。

            • 家园 要论管理能力,李白很可能真不如杨国忠

              杨国忠是财政经济方面的专家,即使斥之为奸臣的正史也不想抹杀他这方面的才华:

              比如:国忠稍入供奉,常后出,专主薄簿,计算钩画,分铢不误,帝悦曰:“度支郎才也。”

              再如:时海内 丰炽 ,州县粟帛举巨万,国忠因言:古者二十七年耕,馀九年食,今天置太平,请在所出滞积,变轻赍,内富京师。又悉天下义仓及丁租、地课易布帛,以充天子禁藏。明年,帝诏百官观库物,积如 丘山……

              李林甫就更不用说了,绝对的政客之翘楚,连安禄山见了他都大气也不敢出。

              可惜这两人都把才华用错了地方,用歪了的才华就纯粹成了自己营私的工具。

              楼主说的很对,李白的才华主要体现在笔杆子上,他的出世是不得已而为之,被动远大于主动。换句话说,对于富贵,他着了相了,而庄子则真做到了无相。

          • 家园 和平时代需要中庸的人做官

            正如做股票,在上升阶段,持有是做好的策略,所以不需要激进的操盘手。而李白显然不是中庸之人,因此在太平盛世无法当官,是可以理解的。

    • 家园 李白的伟大科学预言早已经被证实了:万言不直一杯水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曾有看到: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喋喋不休说上1年,耗费的能量不足以烧开一杯水

      这个道理雄辩的告诉我们:光说不行,得动手呀

    • 家园 李白此诗有点存在主义的感觉

      由于李白的理想和现实总是脱节,导致他的某些诗中充满人生的荒诞和悲剧,充满自我和个性的声张,世人皆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这话不错的,可是他的有些诗与存在主义也是颇有印合之处的。安能摧眉折腰而不得开心,李白的诗中常常就是充满“哥才不和你玩这种低级趣味”这种存在主义式的选择题,不按照世俗划定的规则做人做事。绝大多数世人和李白的诗歌情绪所不同的是,世人心理通常是“哥很遭罪,但哥只得忍;或者,哥本来也不想这么办,但哥只能这么办。”,世人很少给自己选择,而只是默默地忍受,随大流。

      虽说李白一生不是精明人,但我还是满欣赏他的这些诗歌情绪的。特别是在那时的古代,能说出这些话,证明了他是很璀璨的一个人。

      补充一条典故:一杯水,“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孟子》

      另,“不谐”解释恐需斟酌。

      • 家园 关于你指出的两处误释:

        1. 一杯水:我觉得你是对的。杯水车薪,用这个典,“杯水”,已含微薄、无能为力之意,而“不如一杯水”,则更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愤慨。生为大丈夫,不能戎马边关,铲除奸佞,眼睁睁看着贤良见诛,却只能笔底愤慨,文字又有何用?

        2. 不谐:我这里笔滑,没怎么细想,就打了个“不能随俗”。你提醒,仔细看了“谐”字的释义,觉得这里的“不谐”其实和“傲岸”相对,是用于强调其性格上的棱角无法磨灭,做不到为他人(皇帝也不行),甚至为自己当官的愿望去做任何迁就,即使经举荐者善意的提醒,他也仍然做不到。可能他自己也挣扎过,也试图改变过,但终究是不行,所以他说是“不谐”。如果那个时代也说精神独立或思想自由的话,或这些就是其不能用以“和谐”的品质吧。在坚持做自己的孤傲及因之而必须承担的误解和痛苦,与收拾棱角泯灭个性与众人“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之间,他终究是选择了前者。以前以为自己理解这样的选择,其实不理解,所以才会有自以为出于善意的劝解或开导,现在懂了,反而沉默了。

        汉典网上一位网友对该字说得好,有助于理解该字在此诗中的用法:

        从言,从人。比者,亲附,《易》有比卦。然既为亲比,则必是一方附于一方。有开会时,众人举手附和之象。因此,谐是无差别的统一。

        外链出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