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屌丝院士和傻女人 -- 混天球

共:💬101 🌺438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同学搞军方项目的?

            动辄好几个亿?2012年上海交大申请的自然科学基金总共才5点几亿,就这还是全国最多的。

            • 家园 上海交大引进的炸药奖蒙塔尼好像也就三亿经费

              但是已经被人举报得一蹋糊涂了。

              举报人不光是新语丝等网站,而且还有国外其他同行大牛,认为他的方法行不通。

            • 家园 去年还是前年的事,那会上海搞科研教育大跃进

              于是他们申请的时候,就是堆项目,不管自己行不行。——还好最后没成功。

              • 家园 市属的学校很有钱的

                杭州师范大学据说从政府那里拿了100个亿?浙江大学就苦逼的一塌糊涂。

                上海也是,市属的几个大学,包括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都从市里拿了10亿+的钱,钱多得大家都愁的要死。

                教育部直属的就北大清华最爽了,各拿40亿,其他的都是教育部不疼,地方政府不爱了。

                科大最悲催,给合肥安徽涨了那么多脸,结果学校大门口被地方政府修了个高架。

            • 家园 就算军工也没那么多啊

              那位一看就是道听途说瞎说的。牛逼如973这样的也没有几个亿。况且一个几千万的项目最后拿下来一定好多家单位一起。也不知道他的同学都是哪里来的牛人,估计是院士们的上司的上司吧

            • 家园 以社科类中经费比较多的经济学院

              网上搜索北京大学。

              外链出处

              2009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科研课题研究经费超过1300万元,是国内综合性大学经济学院中为数不多的科研经费超千万元的学院之一。

              外链出处

              2011年,经济学院科研课题研究经费超过1700万元,是国内综合性大学经济学院中为数不多的科研经费超千万元的学院之一。

              根据楼上楼下说的

              偏偏不是,而是百无一用,甚至专门开杀人药方的社科类。

              如果个人(而且跟楼上年龄相似,10年前大学毕业)在社科方面经费动辄几亿,应该中国这样的人不多,不难搜出来。嘿嘿。

            • 家园 如果是这样的那还好了

              偏偏不是,而是百无一用,甚至专门开杀人药方的社科类。

        • 家园 重大项目上当然不一样

          都有专职财务监督与管理,但小型的课题与项目就不可能专设这一块,而这些才是数量最多的。说它是灰色是指一方面管理太粗太死不现实导致一些不规范的做法成常态,另一方面是关系有点没理清,特别是教育产业化后两套体制,科研方的身份地位不清,适用的管理不清楚。这些都不是单靠严格审核能解决的。

          • 家园 重大项目也差不多

            即使是重大项目,也有很多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更何况,有没有专职财务管理跟经费的使用并没有关系。另一方面,僵化的经费管理体制也是逼着科研人员总在打擦边球的原因(各位所说的找发票报销,一大部分即来源于此)。

            这不是某一个人群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设计问题。制度、管理、审核都要跟得上才行,而现在,看不到希望。

            • 家园 估计得花点时间

              大项目上人多可能也是一个原因,不把严点经费转眼就花光了。一个管理制度不能有效贯彻实行也就等于没有,实质上也就是变灰色了。加上现在新旧两个体制也确实有点乱,可能转换完了会好些。

      • 家园 不清楚各个单位对科研经费的花费具体如果规定,反正我知道的

        类似国家基金之类的纵向课题经费花起来很费劲,比如出差,规定每人每天住宿费不超过150元,这是国家的规定,这150元的住宿费现在很多如家、7天都超过这个价格了,而且出差在外吃饭的费用是不能报销的,额外补助50元用于吃饭,现在出差在外一天吃50元也就是顿顿kfc都勉强,那么出差发生的差旅费该如何报销?科研经费里面人员费不超过10%,只能用于给研究生等非有工资收入的人发,这点钱分到每个研究生手里也就杯水车薪。如果不通过一些发票来冲账,是不是各位都认为这个超出的钱都应该自己出呢?

        • 家园 老兄是懂行的人
        • 家园 国家基金肯定不一样

          那些大的重点项目应该有专职的财务监督与管理。当时就吃一顿饭也没有细聊,凭印象说下。主要是对于大多数的课题来说都是几十百把万的小项目,没必要也不可能每个都设专门的财务,但肯定有个花费原则的。

          不过这个原则比较粗也比较死,现实中不太可能完全遵循,每个项目的特点也不一样,花销方式差异也很大。而现实中社会外部环境大家也知道,就像你上街骑车开车不可能完全不违反交通规则一样,甚至有些小路根本就没有适用的交规。所以很多事情就通过报销这块冲了,至于冲出来的钱是用来当直接花费还是间接花费还是用在自已身上了这个只有天知道,如果不是这个屌丝院士的老婆掌握了切实的证据并双手奉上的话外面的人是很难取证界定的。这个院土平均下来一年10来万真不算大钱太普遍了,而经费多真要贪的一般都是外面勾挂一个公司,什么消耗材料啊设备维修啊甚至清洁服务啊挂再多也是看不出来的,甚至查都不好查。

          但问题还不光在这里,学校里新体制的人员好多都是合同绩效制,课题立项的话大多应该是横向,带有很强的合同性质的。这无异于把科研方当成了独立或半独立的机构在看待,有委托合作的性质,那贪污公款这个罪名就有点界定不清了。国家一方面要成果心很急一方面也没精力没能力每个项目去审计也明白下面不可能是理想化的情况,一般只要不太出格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所以才说这个屌丝院士是倒霉催的,不知道是不是得罪人了还是怎么的给判得这么重。

          • 家园 现在院士在东部几大城市

            本单位年收入怎么也要三十万以上,好的能到五十万以上,根本不需要其它来源就能到这个级别。还有其它各种福利补贴。这位哥们没有当上院士,但是从这个头衔和成就,钱不会差很多。

            这位八十年代留洋的,回来至少手里攒下一些美元,当时是笔钱。如果九十年代房改,单位分房自己有了产权,按照北京现在的房产价格,至少是几百万。如果在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买几套,现在加起来千万都是有了。即使没有投资眼光,应该也绝对衣食无忧。

            虽然他这个专业开公司和兼职可能机会不多(这个有教授博导院士干,是来钱的大头),但是去为了数目这个搜集发票落个十多年,稍微冤枉了点。应该是后面得罪了别人,被暗算的马奎模式。

    • 家园 学界的腐败比官场腐败严重多了

      官场吃卡拿要还都是偷偷摸摸的,而学界你说的那些,都已经从潜规则发展到明规则了,腐败合理化了,目前学界一方面经济超级腐败,一方面思想上及其腐化,不收拾一下,真没天理了。

      草我投的,因为看不惯你把那些说得很合理的样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