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英国的煤炭历史(读书笔记)(0)引子 -- PBS

共:💬174 🌺709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得好,您真是名副其实

                                      “纯市场调整的货币供应”哼哼,美国一个收购白银法案,导致中国一年间流出马关条约赔偿级别的白银(1934年,2.6亿元)

                                      1935年,上海就倒闭了 1065家工商企业,全国银行倒闭或者停业20家,当时中国最大的产业——纺纱业,开工量减少60%,农业产值也下降了46%,连当时美国国务院远东司的司长也都承认“我们收购白银快要把中国人的血抽干了”。

                                      美国虽强,但这些白银是服从经济规律自己流出的,可以说是不动刀枪,就把中华民国的经济打垮了

                                      • 家园 白银收购法案的效果倒更接近于货币战

                                        等于是让美元对银元贬值60-70%。

                                        明清政府遇到的问题应该主要还是政府在货币流通市场里是天然的做市商,流动性供应者,但又缺乏进行宏观干预和管理的能力。等于一个明处的庄家,被一群小散围攻不断失血。就有点像美联储搞QE,花街的机构立刻拉债券价格让联储给他们抬轿。

                                        但政府又岂是吃素的,自然变成堤内损失堤外补,用其他非常规手段把这个缺口给堵上,但结果又是进一步扰乱金融经济秩序。

                                        • 家园 问题是美国的目的并不是摧毁

                                          中华民国,却客观上起到了类似的效果,当然在抗战前急就章似的法币改革却给了国民党一个聚敛的手段,这个手段在抗战初期还是起了点作用的.我的意思是,在一个国家不能控制自己的货币的情况下,越是卷入世界经济体系,风险越大,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货币体系,只有美国这种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国家有利

                                          明清政府的问题就是如此,流入的白银数量不是政府控制的

                                  • 家园 这不是经济结构问题吧

                                    工农业关系、进出口、工业结构这样的才是经济结构,你这个帖子说的是货币和财税。货币问题还是很重要的,就像水和空气,到处都有,所以容易被忽视,但不是真的不重要。

                                    明朝受到流入白银的诱惑,但对出产这些白银的地方却并不了解,这本来就很危险,后来因为白银流入中断而受害就不奇怪了。不知道禁海和这些白银有没有关系。

                                    • 家园 好吧,我们来看看货币是怎么影响工农业结构的

                                      1 苏松重赋

                                      明代赋税最重的地方,一直是苏州、松江两府。一说明太祖迁怒于这两地居民支持张士诚所致(不确,但这两地官田面积特大,松江府超过80%土地为官田,据说前因可以追溯到宋末贾似道的公田改革)。 面积仅占全国1.7%的苏松两府居然承担了13.7%的税粮,后虽经周忱、况钟等好官的争取和裁减,江南地区的苏松、常州等府经济压力还是全国最重的,而此时的苏松已经是国家文化和工业中心,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赋税,基本上靠的是发达的手工业,进口的白银大部分是买了江南的产品,再转化为赋税北上支持京城的消费,如果没有足量的货币支持(税粮折为金花银,自江南始),江南的手工业发展不会如此迅速。(各国早期工业化的都是纺织业,苏州的丝绢、松江的棉布,号称衣被半天下)

                                      2 集中工业化和税监

                                      男耕女织是明代官方推崇的生活模式,重负压榨下的江南人民确实也是以织助耕,勉力支撑的。不过,由于货币经济的繁荣,城市集中手工业的效率明显会比散户经营要高,而且明代的税赋制度不能及时改进,工商业的地位虽低,负担也偏轻,自然会进一步促进手工业向城市集中。当然朝廷最终也把手伸到这里,不过城里人的脾气大,葛贤领导的暴打税监的民变不就是发生在苏州吗?此后,江南地区的舆论其实已经严重的和中央背离,南明不能据江南之地对抗清军,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原因之一。

                                      3 海禁就是叫银子给害的

                                      葡萄牙人东来,带来了发达的采矿技术,日本的石见银山成为远东最富裕的矿山。本来嘛,禁倭寇也就禁了,但是日本人现在有钱了,走私贸易的高额利润当然驱使沿海居民铤而走险,嘉靖倭乱规模如此之大,和沿海居民依赖走私贸易而暗中支持密切相关。而嘉靖初年,流入的白银还不够多,政府依靠货币支持国内物资转运还不是很流畅,所以明代除最后的动乱年代(崇祯)以嘉靖时期最为虚弱,南倭北虏不断骚扰。到隆庆年间,北方议和互市、南方月港开海,国家的日子就好过很多了。而此时,国内上下无不贪财,张居正的政绩,大家都是以太仓、太仆诸库丰盈来评价的,不是吗

                                      据说,在崇祯最艰苦的年代,受不了白银流失的西班牙人强制收缩了贸易的规模,加上此间马尼拉大帆船出了几次海难;而荷兰人夺去马六甲,切断了葡萄牙人从印度洋到中国的贸易,中国的工业品出口大减,政府财政断链,也是压垮明朝廷的最后几根稻草之一

                                      通宝推:赵沐浴,
                                      • 家园 我想那时的工商业不只是负担偏轻吧

                                        应该是基本收不到税,所以盐税才会显得那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工商业发展起来,国家也还是要灭亡。

                                        明朝做的一些事应该是很有远见,可惜半途而废,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可能就想到了要防范欧洲人,可惜他没到欧洲,如果他到了。历史会怎么样呢?

                                        如果没有那些白银,明朝还是用纸币,大概不会那么容易灭亡,工业革命也有可能,但就不是,真正让大多数人接受纸币的是那些天下无敌大骗子,为什么是这样?“国内上下无不贪财”?

                                        • 家园 工商业的负担还是有的

                                          但是征收的不得法,管则死放则乱。

                                          按照中国帝国早期的财税分类,大抵是农业税为主体的收入归中央政府,由司农管理;工商、矿业的收入归宫廷,由少府管理。这一思想在清中期以前一直是大家认可的。

                                          具体到明代,从初期起就有商税,当时集中的手工业者单独编成“匠户”,也是要出税、出役(应该是出役,就是免费为政府提供服务的任务最重)的

                                          但是明代后期江南城市里的这些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式的手工工场,在明初设计制度时是没有的,这些工人也大多不是“匠户”,原有的制度管不到他们的。不过工场的商品一定是大量转卖的,其实只要商税收的得法,也未尝不能从中提取合适的利润。但是,明朝皇帝把从工商业里收取财富当成自家的小金库(海外贸易也是,市舶司都有专门的管理太监,清代则是内务府的奴才管),完全不让文官政府部门插手,这样派去的税监们就成了另一个独立的衙门(收罗了一批没档次的无赖做爪牙,因为不能指望政府部门的有力合作),在当时的治理水平下,不出问题才怪

                                          结果皇帝自己钱没收到多少(大部分被税监部门自己花掉、吞掉了),麻烦惹了一大堆

                                          又,请注意常识;郑和防备的是帖木儿帝国(狂热的圣战分子),那时候欧洲人还不能威胁中国人

                                          明代江南财税折银,始于正统年间;盐税折银,始于弘治年间。那时候哥伦布还没到美洲,达迦马也没有东来。即中国选择白银为通货这个事情,是由白银合适的属性和中国经济规模和特点决定的,即使没有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人也不会回头去用纸币。

                                          早期明代用盐业专卖的利润来支持向西北边疆的物资运输,那叫做“开中法”,即商人通过为政府转运粮食为主的物资(米麦、豆、马草等等,提供军马也可以)来获得盐引(专卖许可证),这套体制在明代中期就运行不畅了。总的来看,还是大家都交钱,政府再用钱买所需物资最方便,但是:1 政府紧急要采购的东西,一定会涨价,财政总是紧张,银子总是不够用

                                          2 北京的位置就在边疆,大部分钱被吸引到了北京附近,供养这中央的官僚、贵族、太监和京师驻军,北方其它省份很难得到(可惜这些银子大部分被京城的富人-不论他们什么身份储存了起来,之后便宜了李自成和满清),北方其它省份反而因为税赋折银而受到二次盘剥

                                          除非当时世界上的银山不是在拉美,而是在中国陕西,否则中国很难利用这次的货币化来有效改善自己的经济结构

                                          (这种假设未必没有意义,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白银产自北德和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国家,1450-1490年间,捷克和匈牙利还是靠这个财富有效的把自己和整个西欧经济联系起来;在拉美海量的白银涌入之后,东欧的白银开采急剧衰落,因为成本太高,此后东欧成了欧洲的经济死角,没有太多商人肯来了;中国西北在明朝末年也是这个情况)

                                          通宝推:联储主席,
                                          • 家园 郑和的事我是弄错了

                                            当时那么小心,后来对欧洲人却没有防范,让中国受尽欺凌,实在是退步太多了。那么,在货币问题上,又有没有退步呢?

                                            我认为使用白银是一种倒退,是不得已而求其次。明朝从皇帝到平民都有问题,互相难以信任,矛盾很多,的确难以使用纸币,但白银改善经济的作用是有限的,经济规模扩大以后还是会有通缩、投资枯竭、富人因储存白银而更富、穷人因经济衰退而更穷,即使欧洲能靠美洲就金银取得成功,但中国人口更多,需要更多的投资、资源和市场,能否用同样的方法成功,有人估算过么?即使能,在当时的情况下,那些白银是掌握在别人手里,依靠那样的东西,危险是必然的,那不会是什么好主意。

                                            司农和少府的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说的话,那才是真正的糟粕,几千年都没人改革一下,实在很不应该。明清有江宁织造这样的机构,不知道他们在税收中的作用是怎么样的?他们的产品有没有在朝贡中用来赏赐的?

                                            我还是对经济史比较感兴趣,不过不知道去哪儿找这方面的资料,看起来你懂得不少,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书可以推荐?谢谢了。

                                            • 家园 江宁织造这个机构是官办手工业的典型

                                              这是古代少府系统宫廷财政机构在明清时代的后继者,但他不是征税,而是直接组织工匠制作产品,供宫廷使用,当然也用于赏赐官员、外国朝贡使节等。类似的机构还有景德镇的官窑系统。

                                              明代的财政系统是个怪物,网上有一篇“林洛”写的“明代的国库”或“明代财政浅析”是介绍明朝库藏体系的好文章,我比照黄仁宇写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看这文章,史实清楚、语言很生动,读起来蛮有味道的。

                                              就不抄人家的东西了,只是提醒一个事实:明朝的宫廷库藏是朱元璋建立的,而政府库藏却远远晚于宫廷库房建立的时间,比如最有名的户部太仓库建立于正统七年(1442,太仓另有粮库,建于永乐年间),工部的节慎库建立于嘉靖八年(1529),太仆寺常盈库建立于成化四年,也就是说本来明朝的国库就是宫廷库房,但宫廷库房虽然名义上归文官政府管,实际的负责人、经手人都是太监系统的;文官政府在原来的实物经济体系失灵的情况下,逐渐建立起一些直属于政府系统的库房,这样就有了国库和内库的区分,但是由于明代中央政府无合法的负责人-宰相,各部首长直接对皇帝报告,所以明代从未建立统一的隶属政府的中央国库,其财政运行中不仅文官政府和宫廷冲突、文官政府内部也矛盾重重,财政紊乱是拖垮明朝的重要原因

                                              通宝推:联储主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