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奥斯曼之死 -- 赫克托尔

共:💬76 🌺685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奥斯曼的第一件新政是收拢核心区啊

        当时他管的地区里的民众可不仅仅只有穆斯林呢,和咱天朝的天子登基大赦天下或者赐民一级爵性质是类似的,那些银币可不是阿拉伯人自己生产的,罗马帝国的那个是仅限于军人的优惠。

    • 家园 同看成奥特曼的举手
    • 家园 我也看成奥特曼了

      话说曾经看过一张碟,六个奥特曼大战

    • 家园 。。。看成奥特曼之死了
    • 家园 【原创】3 奥斯曼的当选

      奥斯曼死于656年6月,享年有多种说法:82, 89, 90, 75, 63, 86,按82岁的说法,他生于574年,比穆圣、阿布伯克尔略小一点,比欧麦尔略大,他们4位都生于570年代。相比之下,阿里就年轻多了,生于公元600年左右,是他们的儿子辈。

      奥斯曼身材中等(medium stature),大骨架、宽肩膀,相貌英俊(possessed a handsome face),胡子头发浓密而发育良好,胡子呈现红棕色(reddish-brown in color)。美中不足的是脸上有天花留下的麻子,走路罗圈腿(walked bowlegged)

      奥斯曼是最早皈依伊斯兰的人之一,是资深党员,组织能力也不错,穆斯林社团饱受麦加人欺侮被迫渡海迁居埃塞俄比亚时,正是奥斯曼带队。624年,迁居麦地那不久的穆斯林在伯德尔(Badr)对麦加人发动进攻,打响了穆斯林武装反抗麦加人的第一枪,也是伊斯兰历史上首次圣战(jihad),史称伯德尔圣战(Battle of Badr)。不过当时奥斯曼的妻子、穆圣的女儿拉基娅(Ruqayyah bint Muhammad)病重,奥斯曼没有参战,战斗结束后,穆斯林军返回麦地那前,拉基娅去世。

      穆圣很欣赏奥斯曼,拉基娅死后,把另一个女儿乌木-库勒苏木(Umm Kulthum bint Muhammad)嫁给奥斯曼,奥斯曼因此成了唯一娶了两个先知女儿的人,被称为“佐努-依恩”。奥斯曼也很重视和穆圣的联姻,早在皈依伊斯兰之前,他已经娶妻生子,长子叫阿慕尔(‘Amr)。阿拉伯人名字中,经常有“阿布-xx”成分 ,阿布或阿比(Abu, Abi)意为【xx的父亲】,xx通常是此人的长子,这种起名法叫昆雅(Kunyah),奥斯曼因此也叫【阿布-阿慕尔】,阿里因长子叫哈桑,也叫【阿布-哈桑】。奥斯曼娶的第一个穆圣之女拉基娅没留下儿子就去世了,第二个穆圣女儿妻子乌木-库勒苏木为他生下一子名阿卜杜拉(`Abdallāh),奥斯曼因此自称“阿布-阿卜杜拉(Abu `Abdallāh)”。回历4年、公元625年,这位先知的年仅6岁的外孙阿卜杜拉,被公鸡啄伤眼睛,死于伤口感染,穆圣亲自主持这孩子的葬礼祈祷(funeral prayer),此后乌木-库勒苏木再无生育,最终穆圣的孙辈只有法蒂玛与阿里生下的2位外孙哈桑、侯赛因。

      在阿布伯克尔(632--34)、欧麦尔(634--44)两朝,奥斯曼一直是权力核心圈成员,是两位哈里发重要谋士。阿布伯克尔病重之际,告诉奥斯曼说自己任命欧麦尔为继承人,奥斯曼马上找到欧麦尔,向他宣誓效忠,因此赢得了欧麦尔的极大信任。行军打仗显然并非奥斯曼所长,阿布伯克尔、欧麦尔从未让奥斯曼上战场,欧麦尔朝的10年是哈里发国大扩张时代,获得兵权的核心党员却不多,只有叙利亚道行军元帅或北方面军司令艾卜-欧拜德-伊本-哲拉哈(Abu Ubaidah ibn al Jarrah)、伊拉克道行军元帅或东方面军司令赛耳德-伊本-艾比-瓦嘎斯(Sa`d ibn Abi Waqqas),他俩分别赢得雅穆克河谷、嘎底西叶战役的辉煌胜利,摧毁了东罗和萨珊波斯的野战军主力。他俩能脱颖而出获得领兵权,各有各的原因。艾卜-欧拜德是阿布伯克尔、欧麦尔的铁杆亲信,久经考验的伊斯兰革命家和伟大的穆斯林战士,穆圣去世前没留明确指示谁做继承人,只让阿布伯克尔代替自己带领穆斯林做礼拜。穆圣去世后,麦地那本地的辅士(helper, ansar)偷偷开会,打算拥立一位麦地那人做社团领袖,而随同穆圣来麦地那发展的迁士(Emigrants, Muhajirun),当然不能容忍辅士的密谋,作为迁士的重要成员,欧麦尔和艾卜-欧拜德强闯辅士会场,连哄带吓,迫使辅士们承认阿布伯克尔为哈里发,从此阿布伯克尔、欧麦尔、艾卜-欧拜德组成哈里发国最高三人团,阿布伯克尔因而明确指定欧麦尔做下任哈里发。

      欧麦尔上位后,多方提携艾卜-欧拜德,让他到最重要的叙利亚战场打仗,此前主持叙利亚战场的大将穆阿维叶及其哥哥、穆斯林早期最伟大的两位将军—阿慕尔-本-阿绥、真主之剑哈立德,都受艾卜-欧拜德节制,欧麦尔更明确表示会在死后让艾卜-欧拜德接班,就是说三人团中的阿布伯克尔、欧麦尔、艾卜-欧拜德将轮流坐庄,可惜艾卜-欧拜德在叙利亚死于瘟疫,打乱了欧麦尔的计划,欧麦尔只能让最可能做哈里发的6个人组成选举委员会选哈里发。

      主持萨珊波斯战场的赛耳德-伊本-艾比-瓦嘎斯是另一种情况,与阿布苏富扬、穆阿维叶父子、阿慕尔、哈立德等旧党人物相比,新党要员的整体军事素质明显不高。相比之下,新党中的赛耳德做过穆圣的私人保镖,在早期穆斯林社团和麦加人的冲突中,赛耳德负责穆斯林祈祷过程中的安保工作,与旧党发生肢体冲突,成了第一位为伊斯兰流血的人,在军事领域,赛耳德肯定资历最老。即便如此,赛耳德在嘎底西叶战役过程中的表现也很可疑。开战前,赛耳德和萨珊统帅鲁斯塔姆(Rustam)都拖拖拉拉,使节往来不断,耗时长达1年左右。根据欧麦尔的要求,赛耳德每天都要向欧麦尔写信,详细汇报前方动态,并严格按照欧麦尔的回信指令执行,等于赛耳德只是欧麦尔的传声筒。就在大战前夕,赛耳德还得了坐骨神经痛(sciatica),不能站也不能坐,只得让随从把自己架到战场附近的一个屋顶上,趴着指挥战斗,整个形象十分不雅,因此战后许多战士对他的表现提出质疑。

      嘎底西叶、哲鲁拉战役后,伊拉克战场再无重大战事,赛耳德成了库法总督,负责东方战事,欧麦尔对赛耳德的信任显然不如对艾卜-欧拜德,一面让他做库法总督,一面派人去两河口附近营建巴士拉,将东方分为库法、巴士拉两个军区,分了赛耳德的权。赛耳德在库法总督任上也没呆长,被欧麦尔撤换了,理由是赛耳德不能带领库法人做礼拜。穆斯林每天要做5次礼拜,赛耳德大概是年龄大了,砍掉了1次礼拜,遭到库法人的投诉,只得黯然下课,我的前文《从一桩桃色事件看早期哈里发国》说过此事。

      赛耳德从库法黯然下课,失去兵权回到麦地那,依然是哈里发国政治核心人物。做礼拜之事可大可小,哈里发国也是穆斯林社团,哈里发以下的军政领袖,都有带领手下做礼拜的权利和义务,阿布伯克尔即位的最重要理由,就是穆圣病重期间让他代替自己做礼拜。尼哈旺德战役前,统帅努尔曼在做礼拜问题上暗讽资深将领穆基赖不虔诚,让后者无地自容。赛耳德受到的指控相当于他对宗教的态度有问题,属于立场问题,由此彻底失去了继任哈里发的资格。

      欧麦尔遇刺之后,指定了6人选举委员会,他们是:奥斯曼、阿里、埃及方面军政委左拜尔、泰勒哈、阿卜杜拉赫曼、伊拉克方面军前司令塞耳德。他们都是古莱氏人,只是支系的远近不同而已。阿拉伯人的婚姻不忌讳辈分,也不在乎同姓通婚,比如穆圣就把女儿嫁给堂弟阿里。这6个人更有复杂的姻亲关系,都能套上关系,比如从父系上说阿里和奥斯曼都是阿卜杜-玛娜芙的后代,论姻亲,奥斯曼娶了穆圣2个女儿为妻,与阿里是连襟。在6人委员会中,奥斯曼和阿里是最有力的竞争者,所谓选举,就是看其他4人选谁,4人中的泰勒哈还不在麦地那,开会的只有5人,就看赛耳德、阿卜杜拉赫曼、左拜尔选谁了,结果奥斯曼当选,令阿里及其支持者很恼火。关于奥斯曼胜选的原因,我的看到的中文史料都语焉不详,《塔巴里史》第14、15卷提供了很多线索,我总结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作为奥斯曼对手的阿里是大热门、大热灶,自以为肯定当选,如果他当选,左拜尔等人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比如前文提到的穆基赖在欧麦尔遇刺后找阿里套话,阿里自信满满的以为哈里发的宝座非己莫属,夸奖了一番欧麦尔。与其拥立阿里,左拜尔、塞耳德等人不如拥立相对冷门的奥斯曼,奥斯曼为了感激自己的票肯定会做出利益让渡。

      2. 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阿里自己也承认。《塔巴里史》第14卷153页,阿里说人们都希望古莱氏人当选,古莱氏人的各分支也希望本支系当选,但是古莱氏人认为,如果阿里所在的哈西姆家族当选,此后哈里发将永远属于哈西姆家族,其他支系将永远失去机会。(the people are looking to Quraysh, while Quraysh r also looking to their own house. Quraysh say that, if Banu Hashim r put in authority over u, the caliphate will never leave them; but so long as it is in the hands of clans other than Banu Hashim of Quraysh, u will pass it around among yourselves)

      3. 奥斯曼年事已高,选举时已经70岁以上,似乎行将就木,阿卜杜拉赫曼等人也在70岁左右,阿里才40出头。如果奥斯曼当选,其他人还有做哈里发的机会,阿里比其他人小了20岁以上,阿里上位就意味着其他委员永远当不成哈里发了。

      4. 奥斯曼是权力核心成员中最富裕的人,也许没有之一。《塔巴里史》第15卷157页,奥斯曼自述:我在穆圣、阿布伯克尔、欧麦尔朝,非常贪婪(in the time of the Messenger of God, Abū Bakr, and `Umar, and at that time I was avaricious and greedy),积累了大量财富。欧麦尔性格严厉,生活简朴,奥斯曼却追求享受。《塔巴里史》第15卷253页记载,奥斯曼注重个人仪表,把他漂亮的胡子染成橘黄色(saffron his beard)。

      230页记载,有个见过欧麦尔和奥斯曼吃饭的人回忆说,每天晚上,我都看见奥斯曼的餐桌上有羔羊和精面粉制作的美食,我从未见过欧麦尔吃过老羊肉之外的肉(Every night, I saw on `Uthmān's table lamb and things made with fine flour. I never saw `Umar eat anything made of, nor any sheep save old mutton)。奥斯曼还是第一个食用筛过面粉(sifted flour)的哈里发。此人对奥斯曼如此说后,奥斯曼回答,愿真主怜悯欧麦尔和那些忍受过欧麦尔统治的人所经历的忍受(God be merciful to `Umar and to those who endure what `Umar used to endure)。第66页记载,奥斯曼说了一番自己的施政方针:我不能迫使人民做禁欲者,我只要求他们关注真主的戒律,并走温和适度的生活路线(I cannot compel them to be ascetics; rather, I am required to summon them to heed God's commandments and to follow the path of moderation)。

      经过前两任哈里发12年的扩张,生活艰苦的穆斯林或阿拉伯人,无论是奥斯曼、阿里等贵族,还是基层战士,缴获大量战利品和不动产,生活大大改善,再指望大家过清苦的日子已经不现实。欧麦尔的严苛行政固然有利于哈里发国的扩张,也让穆斯林们觉得过于苛细,阿里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都接近欧麦尔,大家都不想再过欧麦尔朝的日子,自然不愿意选阿里。奥斯曼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符合大家的期待,于是性格温和软弱、追求享乐的奥斯曼,就成了大家的共同选择。

      5. 奥斯曼贪财好货,就有性格弱点,这样的人容易被下属控制和操纵,符合选举委员们的利益,只是他们没想到,奥斯曼的确容易控制,但能控制他的人,并不是委员们,而是他的亲族。

      阿里本以为哈里发非己莫属,却大倒热灶,愤恨之情溢于言表。除了奥斯曼、阿里之外的4个委员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阿卜杜拉赫曼。委员会6个人是偶数,欧麦尔已经想到可能出现选票旗鼓相当的局面,为此专门表态,如果两边选票相等,那么阿卜杜拉赫曼选谁,谁就当选,相当于阿卜杜拉赫曼有2票。《塔巴里史》14卷157-58页记载,选举结果产生后,阿卜杜拉赫曼作为委员会主席,站在穆圣站过的讲坛(minbar)上,让奥斯曼坐在讲坛下一级台阶上,要求信众对奥斯曼宣誓效忠,阿里不表态,阿卜杜拉赫曼引用《古兰经》48:10:“背约者,自受背约之害;实践与真主所订约者,真主将赏赐他重大的报酬。”迫于《古兰经》和舆论的压力,阿里才宣誓效忠,一场选举危急暂时结束,却也种下了不和、分裂的种子。

      欧麦尔的哈里发地位是前任阿布伯克尔指定的,奥斯曼则是6人委员会选举产生的,他必须回馈委员们,从此6人委员会成了哈里发国政治局。奥斯曼之外的5人中,头号反对派肯定是阿里,他的威望太高,还是穆圣最亲近的人,更是先知仅有的两个外孙的父亲,人气远非其他5人能比。其余4位委员中,最有影响力或奥斯曼最大支持者当属阿卜杜拉赫曼,但阿卜杜拉赫曼于回历32年(652--53)去世,终年75岁,这一年距离奥斯曼遇刺只有3年。阿卜杜拉赫曼去世之后,哈里发国失去稳定器,各种矛盾全面爆发,并在奥斯曼遇刺后陷入全面内战。

      通宝推:光年,
    • 家园 猛一看奥特曼之死

    • 家园 【原创】古莱氏人的家谱

      奥斯曼出自北阿拉伯人,祖上可以追溯到被亚伯拉罕赶出家门的庶长子以实玛利,阿拉伯文做易司马仪(Is’mail),中文史料也做亦思马因。穆圣和四大哈里发中的3位—欧麦尔、奥斯曼、阿里,都出自北阿拉伯人中的古莱氏人(Quraysh),这个家族得名于穆圣的6世祖古西-本-卡劳布(Qusai ibn Kilab),此君获得了看守天房的权力,从此古莱氏人成了麦加的统治家族,有钱有地位有宗教特权。阿布伯克尔的支系比较远,是古西-本-卡劳布的爷爷Murrah的后代,如果把古西视为古莱氏人的始祖,那么阿布伯克尔不属于古莱氏人,不过从古西向上再追溯两代到Murrah的话,穆圣和四大哈里发都是一大家子,阿布伯克尔属于广义上的古莱氏人。

      古西-本-卡劳布有2个儿子很重要,一个是阿卜杜-欧萨(‘Abd al-‘Uzza),他是欧麦尔的曾祖或4世祖。另一个是阿卜杜-玛娜芙(Abd Manaf ibn Qusai),他是穆圣、阿里、奥斯曼的共同祖先。阿卜杜-玛娜芙儿子中与本文有关的有2位:

      哈希姆(Hashim)—穆圣、阿里、阿巴斯的祖先;

      阿卜杜-舍木斯(‘Abd Shams)—奥斯曼、阿布苏富扬、穆阿维叶、麦尔旺的祖先。

      阿卜杜(‘Abd)是常见阿拉伯名字的成分,意为“xx的仆人”,舍木斯(shams)意为太阳,《古兰经》第91章叫《太阳(晒姆斯, shams)》,晒姆斯是舍木斯的异译,阿卜杜-舍木斯意为“太阳的仆人”或“太阳神的仆人”。欧麦尔的祖先阿卜杜-欧萨(‘Abd al-‘Uzza),意为欧萨的仆人,欧萨是阿拉伯人曾经崇拜的女神,穆圣早期传教时,为了调和真主安拉的独一地位和现有的阿拉伯诸神,声称欧萨等3位女神是真主的3个女儿,有向真主求情的权利,后来穆圣放弃了这一教义,《古兰经》53:19-20说:“他们告诉我吧!拉特(Al-Lāt)和欧萨(Al-'Uzza),以及排行第3,也是最次的默那(Manāt),怎么是真主的女儿呢?”625年,穆圣与麦加人的伍侯德战役中,麦加人在战斗口号中自称“欧萨的信徒(O people of Uzzā)”。穆圣的祖先阿卜杜-玛娜芙名字中的玛娜芙(Manaf),也是一位传统女神,她的偶像只能由女性祭祀和照管。

      阿卜杜-欧萨、阿卜杜-舍木斯等名字,可见当时的阿拉伯人崇拜太阳等自然神和传统神明。穆圣的父亲叫阿卜杜拉(Abdallah, Abd Alladh)意为“安拉的仆人”,说明早在穆圣建立伊斯兰教之前,安拉只是阿拉伯人崇拜的诸神之一,或者是诸神的统称,伊斯兰教建立之后,安拉才成为独一无二的神,舍木斯/太阳神不再具备神性,欧萨、玛娜芙更彻底失去了以往的地位。

      哈西姆和太阳的仆人阿卜杜-舍木斯为了争夺麦加克尔白的控制权发生冲突,恩怨波及子孙,直到穆阿维叶推翻阿里、哈桑父子成为哈里发,建立王朝。

      太阳的仆人阿卜杜-舍木斯生子倭马亚(Umayyah),也叫伍麦叶,再分两支:阿布-阿绥(Abī al-`s)生阿凡(`Affān)生奥斯曼,阿布-阿绥另一子哈克木(Hakam),即奥斯曼的叔叔,下文中他的戏份不少,是奥斯曼最信赖的人之一,生子名为麦尔旺(Marwan),史称麦尔旺一世,是日后倭马亚王朝麦尔旺支系的始祖。

      倭马亚另一子名为哈勒卜(Harb),生子阿布苏富扬(Abu Sufyan ibn Harb)。阿布苏富扬是倭马亚之孙,更是穆圣的头号、最顽固的敌人,没有之一,老牌反革命分子。阿布苏富扬有个出色的儿子—穆阿维叶,倭马亚王朝的太祖。穆阿维叶及其子、孙3代为哈里发,穆阿维叶的孙子穆阿维叶二世短命早死,阿拉伯帝国再度陷入内战,帝位转入麦尔旺支系。最终被阿巴斯王朝推翻的倭马亚王朝,就是麦尔旺支系。穆阿维叶与麦尔旺一世都是倭马亚的曾孙,所以这个王朝叫倭马亚王朝,不叫穆阿维叶王朝。就亲属关系来说,奥斯曼与麦尔旺的血亲更近,是堂兄弟,同出一个祖父阿布-阿绥,与穆阿维叶关系较远,同出一个曾祖倭马亚。

      哈西姆(Hashim)生阿卜杜勒穆台列卜(Abdul Muttalib),即穆圣的祖父,我估计穆台列卜(Muttalib)也是传统神明,但没查到,存疑。阿卜杜勒穆台列卜儿子中与本文有关的有3个:

      阿卜杜拉—穆圣的父亲,穆圣出生前即去世;

      艾卜塔列卜(Abu Talib ibn ‘Abd al-Muttalib)--穆圣的叔叔,生子阿里,娶了穆圣的女儿法蒂玛,生子哈桑、侯赛因;

      阿巴斯(al-Abbas),是日后黑衣大食阿巴斯王朝的始祖,我会继续写《阿巴斯革命》,讲述他和他的家族。

      大家可能看着比较乱,其实我也乱,没找到合适图床,没法发图,只能写出几个重要人物的谱系,相对容易看懂:

      1. 阿布伯克尔:古西的祖父Murrah为第1代的话,阿布伯克尔是第8代。

      古莱氏家族

      2. 欧麦尔:古西生阿卜杜-欧萨(‘Abd al-‘Uzza),生xx,生赫塔卜,生欧麦尔。欧麦尔是古西的5世孙,Murrah的7世孙。

      古莱氏家族之哈西姆家族

      3. 穆圣:古西生阿卜杜-玛娜芙,生哈西姆,生阿卜杜勒穆台列卜(Abdul Muttalib),生阿卜杜拉,生穆罕默德,生女儿法蒂玛。穆圣是古西的6世孙、Murrah的8世孙。

      4. 阿里:古西生阿卜杜-玛娜芙,生哈西姆,生阿卜杜勒穆台列卜(Abdul Muttalib),生艾卜塔列卜,生阿里。阿里是古西的6世孙、Murrah的8世孙、穆圣的堂弟兼女婿,生哈桑、侯赛因。

      5. 阿巴斯:古西生阿卜杜-玛娜芙,生哈西姆,生阿卜杜勒穆台列卜(Abdul Muttalib),生阿巴斯。阿巴斯是古西的5世孙、Murrah的7世孙、穆圣的叔叔。

      古莱氏家族之倭马亚家族

      6. 奥斯曼:古西生阿卜杜-玛娜芙,生阿卜杜-舍木斯(‘Abd Shams),生倭马亚,生阿布-阿绥,生阿凡,生奥斯曼;奥斯曼是古西的7世孙、Murrah的9世孙。

      古莱氏家族之倭马亚家族之麦尔旺支系

      7. 哈克木、麦尔旺父子:古西生阿卜杜-玛娜芙,生阿卜杜-舍木斯(‘Abd Shams),生倭马亚,生阿布-阿绥,生哈克木,生麦尔旺一世。哈克木是古西的6世孙、Murrah的8世孙。

      古莱氏家族之倭马亚家族之穆阿维叶支系

      8. 阿布苏富扬、穆阿维叶父子:古西生阿卜杜-玛娜芙,生阿卜杜-舍木斯(‘Abd Shams),生倭马亚,生哈勒卜(Harb),生阿布苏富扬,生穆阿维叶。阿布苏富扬是古西的6世孙、Murrah的8世孙。

      以Murrah为第1代的话,欧麦尔、阿巴斯是第7代,奥斯曼、麦尔旺、穆阿维叶是第9代,阿布伯克尔、穆圣、阿里、哈克木、阿布苏富扬都是第8代。

      阿拉伯人或穆斯林的早期权力之争,圈子很小,都是古莱氏人的内讧。

    • 家园 奥斯曼之死实际上是麦加和麦地那两派长期矛盾积累的总爆发

      之前为了麦加的统治权两派多次刀兵相见,彼此之间的成见很深,穆圣和前两任哈里发用政治手腕软硬兼施压制住了,但到第三代随着蛋糕越来越大以及麦加的倭马亚氏贵族在外不断的扩张就职,就再也难一碗水端平,奥斯曼和阿里分别成为各自一派的首领,火并是迟早的事情。奥斯曼的被刺杀主要导火索正是因为他大批任用自己无能或者是有黑历史的麦加亲戚。

    • 家园 静等拜读王子大作

      王子的涉猎面还真是广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