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神十想到的 -- 九霄环珮

共:💬54 🌺368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从神十想到的

    从神十想到的

    一直认为中国的神舟工程是一个典范(此处省略感性的歌颂的1000字)。窃以为值得思索,尽管离最终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尽管科学技术其实总是存在更高的目标。

    中国,太大太复杂,说什么都容易以偏盖全,有积极的优秀的,也有消极的糟糕的,我们总是希望好的多一些,坏的少一些,因此总结好之何为好,坏之何为坏就显得很重要。坏之为坏这里就不说了,说说好之为好吧,比如神州工程。

    神州工程,从一个普通的旁观者看来,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就有很多。第一,这是国家高层高度重视的结果,因高度重视而有大量的投入,这是显性的,因高度重视而有一种来自高层甚至全民的目光的关注,这种关注实际上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甚至监督。投入、激励、监督。这是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带来的积极因素。

    第二,一个事情的成功,物质上的投入和精神上的激励与监督固然重要,但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所以神州项目在根本意义上得益于一个传统,这个传统源于好几十年前的钱学森时代。科学技术是一个在薪火相传的基础上不断进取的事情,所以,没有一个好的传统是很难办好事情的。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在根本上和古代的师傅带徒弟是非常类似的,都需要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包括军事工程,象海军这样庞大的系统,要想正常高效运转,也是需要建立在一个优良的传统之上的逐渐积累。

    第三,在神舟工程上的具体策略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一步一个脚印的积极而又稳妥的行动方针,这是让人高兴的。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没有看到这样一个情况:先是一个不现实的宏伟目标,然后是急躁的盲目的大干快上,最后是草草的黯然收场,甚至灾难性结果。

    一个国家的事情,其实和一个人的事情是一样的,所以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个人做事情怎样才能做好?从上面总结的几条来看,可见,一需要精力的投入,即需要刻苦努力,需要认真谨慎,需要不断地自我总结,需要内省,只要这样才能极大地发挥个人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需要一个可取可靠的榜样和楷模,需要把自己纳入一个可取可靠的传统中去,切不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一个人个人天赋和创造力只有建立在一个传统的基础之上才能有实现的可能,通俗地说,就是切不可造次,忌讳的是拍脑袋作派。除了接受正规的训练,从事科学技术的需要找对导师。除了科学、艺术,想来其他方面也是类似。使徒相授,即使不能青出于蓝,跟一个大象学,大体也能学成一条狗,跟一条狗学,大体学成一只猫,可是跟一只猫学,很可能只能学成一只鼠,而跟一只老鼠学,那只能学成什么?

    第三,做什么事情,在具体的策略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至关重要,很多情况下需要拟定一个计划,然后切实地去身体力行。做事,最忌讳的,就是浮躁!

    神舟工程的不断进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高兴和鼓舞,同时,我想,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从中能领悟到一点什么,不只是我们每一个平民百姓,也包括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在各种程度和各个方面起作用的人。怎样才能做好事情?有很多事情,比起载人航天,没有科技上的复杂,但是具有其它方面的更大的复杂性,比如城镇化,能否用一种科学的稳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负责任的航天精神去对待。载人航天,出了一点事故则天下皆知,容不得人不万分小心、如履薄冰。其它事情呢,能否用同样的为天下苍生计、为天下苍生负责的心态去面对、去实践呢?

    通宝推:上古神兵,空格,珊珊一何迟,乡谊,早起的虫子,
    • 家园 只要不人为操控,凭中国人的智慧,有什么做不出来?
    • 家园 神舟工程属于比较简单的

      这个简单不是指技术上,而是指决策上。第一个简单之处是路径比较清晰,美俄两国已经趟出路子了,现在中国每一步该干什么基本上可以提前知道,像我这样的外行也知道下一步基本就是建设有人长期值守的空间站,还有就是登月。等这些都搞完了,真正的困难就来了,到底怎么决策就头疼了。第二个简单之处就是涉及的利益纠葛比较少,神舟工程带动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军方、民间都受益,皆大欢喜。少数说什么搞神舟不如给贫困山区孩子发午餐这类蠢话的人,不去理他就是了。

      其他的一些问题,决策起来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决策最大的难点,就是往往只有次优方案,没有最优方案。任何一个方案,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城镇化问题。第一个困难是没有现成的路径可走,发达国家虽然已经完成了城镇化,但经验不太好学习。最根本的一点,规模就不一样,现在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加起来和中国人口数差不多。人类用了2、300年的时间,才让十几亿人进入福利社会,能够比较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而且这还是建立在其他几十亿人不平等的基础上。如果中国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城镇化,在资源约束的前提下使十几亿人进入福利社会,这个绝对是个伟大功绩。第二个困难就是利益纠葛太多。这个利益纠葛可不是光一个阶级斗争就能解释清楚的,老市民和新市民之间可能就会有很多冲突。

      通宝推:上善若水,all4fun,普鲁托,
      • 家园 登月之后就是火星

        话说登月这个东东连老毛子都没搞成功。不过现在技术发达,特别是数控技术,不太会出现老毛子以前的火箭点火失败爆炸的问题。

        • 家园 我觉得人类到了登月这一步就已经迷茫了

          登月之前的航天技术成果,都很快地在其他领域得到了转化,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比如说,卫星技术很快带来军事、通讯、国土规划、导航等等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所有人都享受到了航天技术转化的成果,最少也是受到了影响。空间站技术也在各个领域起到了差不多的作用。

          到了登月成功之后,人类就有点儿迷茫了。登月对天文学意义很大,对于其他领域就不太好说了。大推力火箭、远程通讯等技术固然好,但到底怎么转化就成了个问题,或者说人类有点儿不知道用这些技术干什么了。火箭可以改装成洲际导弹,但能绕着地球飞三圈的导弹或者能带30吨弹头的导弹就没什么实战意义了。或许有一天世界末日之前人类逃离地球会有用,但这一天太遥远了。

          • 家园 【商榷】登月只是好戏才开了个头

            中国登月到此一游后,是不是如明朝出海逛一圈就马放南山了呢.接下来建月球基地事情太多了.

          • 家园 帝国荒野

            首先明确一点,月球在太阳系已知卫星中是非常独特的,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因为,月球的形成源于两个父母行星的碰撞。二者的主体融合为现在的地球,碎片聚拢而为月球。由于父母行星在碰撞前已经各自成型,月球主要成分来自其地幔物质,所以按比例算,月幔比地幔要厚得多,而且很早以前就冷却了。这样我猜测,月球的浅表可能存在着地球上早已消失的富矿资源(因为持续的地幔和板块运动),值得深入细致地勘探。比如,具有广阔、重要的工业应用,但是铂易与铁形成合金,虽然地球的确有大量的铂,但是绝大部分无法开采:早已随铁沉入地核。然而月球上的铂就可能更为富集。再比如,不是经常拿来说事的氦3,就是普通的氦4。氦矿于美国,好比稀土之于中国,都是现代高精尖技术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命的是,地壳氦的丰度远远低于稀土元素,而且在大约30年内,已有的氦矿就可能采竭。地球的氦仅来自放射衰变,在月球上就完全不同,除了放射衰变,还经历了四十亿年的太阳风,氦资源可能丰富得多。除了已知矿物资源,月球上还可能找到我们尚未认知的极具利用价值的新型矿藏。虽然说了这么多可能性,且未必找得到,但如果不去找,一切都是不可能。

            要开采利用月球矿藏,必须在月球上建立有自持能力的基地,我想或可成为探月工程的下一步。先搞遥感找矿:水、铁、干冰等等,再把自动和遥控机械送过去,逐次实现开采、储存、冶炼、粗加工和简单制造,慢慢扩大,转入贵金属、稀有元素的规模开采,让月球基地逐步达到经济自持,物资自持,甚至实现人力资源自持。

            从自然环境角度看,月球并不一定适合建立大量的永久居民点。不过月球非常近,其严酷的环境恰好提供一个试验场,使人类可以为了向更远的地方迁移做好准备。

          • 家园 有用,苏联在解体前造了个100吨级的激光星战飞船

            但不幸的是发射失败了,然后就没有然后啦

            苏联经济要是能再撑20年大家就能看到美苏两国几百吨几千吨重的大型战舰在外太空游弋的景象了

          • 家园 最主要的是人口压力还不大

            火星的意义在于那是离地球最近的可殖民行星,是属于环境可以改造好的那种。

            但就和新大陆其实不是哥伦布发现的那样。哥伦布以前的欧洲人(如维京海盗)即使到了美洲也没有掀起欧洲的移民浪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