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老照片】老画报上的TG潜艇部队 -- 潮起潮落

共:💬142 🌺69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借机得问个明白:SS-20操作手有几个人?

                        车上似乎没那么多座位啊。

                        • 家园 后面跟着好多车呢,从来不让上照片罢了

                          真正有多少实际操作手我也没搞清楚,我只是喜欢那辆车和导弹而已。SS-20的详细资料现在应该能在俄毛那里公开查到,您得再费点心找找。

                          -------

                          我不胡侃真能死,所以下面给您瞎说一通,权当一乐:

                          车长、无线电手(兼诸元计算手)、测发手、测发副手(两人,各盯一个测试机柜,并负责筒下端操作)、瞄准手、驾驶员(兼瞄准副手)、液压操作手;一共八人。

                          -------

                          潮大竟然给了我这通胡侃一宝推,再厚的脸皮也挂不住啊,赶紧补点儿:

                          ----

                          操作单位8人真是我个人的判断,没有切实可靠的证据。主要判断依据就是陆地机动发射弹道导弹的岗位差不多就那么多,要干的活也是固定的,人多人少全凭自动化水平。那么按照苏联当年的电子水平,把各个岗位捋一遍:

                          车长肯定是游离于各岗位之外的,毕竟就他最有经验,需要来回乱串去判断各岗位操作的是否到位。

                          无线电和诸元计算一人担着都有点费劲,但好在一般无线电只听不发(最后一刻再发),无线电手一个人戴着耳机专心算诸元应该不太难。

                          测发手老实端坐在主测试面板前,上千个(有点损老大哥的意思)仪表和指示灯需要他一人去判断是否正常,指望他再跑下去看看各测试机柜的状态是绝没可能的。

                          两个测试副手专盯车体两侧的测试机柜,眼睛要来回巡视,毕竟太长太长了;等导弹要发射的时候,还得赶紧去检查筒下部的保险栓是否同时打开。这么多工作两人干都需要反复训练,若是新部队恐怕就要配四人了。

                          瞄准手,整个车组里文化程度第二高,数学要很强,偷不到小日本计算器时很多数据要心算,千万不能再给他安排别的活打岔了,专人专用。

                          驾驶员,车一停他把档位挂到液压取力档就完事了,但是,要给瞄准打下手。具体干什么工作呢,帮着瞄准手搬大箱子,光学仪器贵重啊,沉死是必须的;搬完箱子就要负责给瞄准手遮阳挡风了,毕竟人家是宝贝,工作状态不好可不行。

                          剩下一个液压操作手,看似最没啥事,实际就他最累。车一停好,他就要检测各种仪表,用四个大支腿把车整个顶起来,调平;完事后要赶紧下来沿车跑一圈,眼见为实,顺道看看有没有漏液压油的迹象;确认无误后就要给液压系统蓄压,准备等会顶起发射筒,蓄压这事比较恶心,必须精心操作维持压力在一定范围,一旦超压那可没地方卸;等开始起竖了,液压手又要赶紧拿着线控器爬车头上,全程盯着看有没有竖歪了的迹象;竖完再赶紧跑车尾给辅助支撑充气,检查发射筒接地效果。

                          ----

                          这么看来,8人车组对SS-20来说应该是最少的了,实际情况下可能会再添加2-3人打下手,具体编制情况我就真的不了解了。

                          通宝推:潮起潮落,
                          • 家园 越看越觉得SS-20的外型有想象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设计师够牛的,恐怕很少有设计师敢做如此奇思妙想。

                            通宝推:constant,
                            • 家园 那个一体化瞄准设备好煞风景啊!

                              SS-20诞生的年代,用那玩意水平瞄准得到的精度简直就是渣,我一直以为批产型只是留了个位置没有真正装上。我看白杨的发射流程里也只是参考一下起竖前瞄准的数据,最后还是要老老实实立起来再瞄呢。

                              一看三花瓣底下那简易托架就想笑。很明显设计师一开始就没打算在这位置支撑,坚信自己做的分导级结构足够坚固,能承受弹头的重量。可东西一旦做出来,领导不干了,觉得前面悬着实在肝颤,于是勒令加上头部支撑;设计师很生气,但蚍蜉岂能撼树,于是就赌气做了个不带轨道车的简易座放那里恶心领导。想想真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 家园 还真是,看来弹头支撑与伊尔-62尾撑有异曲同工之妙:)
                                • 家园 您那张宝图里的导弹状态有点奇怪

                                  按说都支上弹头支撑了,说明该往装填装置上转运准备入筒了,而且二级前段已经装上了四个辅助支撑;可一片适配器都没装,怎么转运呢?

                                  您找到图片的地方有没有说点啥?

                                  • 家园 说是该型导弹在总装车间

                                    原文很简单:

                                    “Ракета 15Ж45 на стапеле в сборочном цеху——该型导弹在总装车间”。

                                    • 家园 就一句话还绝对是瞎说的

                                      总装车间不会把导弹装成这模样的。在这样的整弹合一状态下所有点火器、爆炸螺栓都要上弹了;得有多大胆子的人才能把处于这样一种说爆就爆状态的导弹交给军方啊。总装车间里只是把导弹分段按顺序摆好,每个分离面之间用附加电缆连着,当着监理机构代表的面把测试走一遍,全合格就分段装箱交付了。

                                      只有在存放导弹的洞库里才会把准备去值班的导弹装成这个状态,然后赶紧装筒里让车拉到不知哪山沟的待机阵地呆着,离其他导弹越远越好。

                                      我越看越觉得那真是老大哥的洞库,您看车小图边上的墙壁是斜的,这么搞的唯一目的就是抗地下冲击嘛,平地盖的厂房哪会有斜墙壁。老大哥就是豪放,整个洞库还这么宽敞明亮。

                                      • 家园 天,点评专业得令人发指啊!:)
                                        • 家园 我这属于不务正业

                                          放着忽悠人的主业不去好好培养,专攻核导弹流程这业余爱好。

                                          可能那枚导弹放在那里是为了给VIP展示,装的都是假药假螺栓。真的要是拧上了,估计都没人愿意进那屋里,太危险了。

                                          这也正好解释了为啥裸着弹体立在那儿,因为领导要看,看的是雄壮的弹体,整那么多破烂适配器贴弹体上多煞风景;万一领导再有个密集恐惧症,当场吐了都说不定。

                                          • 家园 是,有勃列日涅夫视察SS-20导弹部队的照片。
                                            • 家园 但还有些地方说不通

                                              洞库的位置是要绝对保密的,进去一次要倒好几次交通工具,每次都要转圈,每隔一段都换不同的当地司机驾驶;就是不打算让人感觉出大致的方位。

                                              依浓眉毛那臭脾气,能忍受如此繁琐的换乘?如果不换乘直来直去,那一帮狗日的克格勃、格鲁乌随从就全知道洞库在哪儿了;万一将来叛逃一个,岂不完球。再挖一洞库可真不是人干的事儿啊。

                                              浓眉毛真想看导弹,可以去部队营区的训练大厅;那里风和日丽没辐射的,所有能爆炸的装药全拆了,留个壳子训新兵,特别适合参观。

                                              • 家园 照片找到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是个俄罗斯军事论坛,有些勃列日涅夫视察SS-20导弹部队的照片,但有些照片屏蔽中国IP,得翻墙看了。照片上还有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米卡大叔”),其余的俩大壳帽,猜可能是总长与战略火箭军司令。

                                                刚才在看CCTV9的《激战一江山》,片子不错。

                                                • 家园 我暂时就不翻墙了

                                                  最近在家里翻得有点多,被善意提醒了一下;懒得和他们解释,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打擂台不是真本事,不翻就不翻。可怜我刚买了包年的账号,虽然视频流量单算,但也很值的

                                                  -------

                                                  说回那俩照片,应该就是随便在开阔地展开了一下应付勃列日涅夫视察,连发射阵地和待机阵地都不让去,基层部队还挺能忽悠领导的。(那俩阵地一定藏在密林深处,不会有这么大的开阔地。)

                                                  浓眉毛坐的那个应该是待机阵地用的测试维护车,把电缆和发射车联好后,人员可以直接在这辆车里维护、测试导弹,保证值班导弹的状态良好。不下车的好处是待机阵地一定超冷,很多需要一直监控的参数不能在发射车边上派岗盯守,那样肯定冻死人。好像浓眉毛右手边是生活区,吃喝拉撒睡全在一块儿解决;应该还没被使用过,不然后果可能很严重。

                                                  -------

                                                  《激战一江山》还真不错,我挺喜欢央视拍的这一系列纪录片,感觉其制作人和央视其他部门不是一个星球来的。可惜高清版的太难找了;我买了卫视看高清,结果发现那一系列纪录片都是720p的数据,实在很生气!找熟人去要吧,给了我一堆1080i的军事报道。我汗啊,那是官爆用的,我差不多都亲眼见过了还用得着您央视翻拍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