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保守的革命者――在杨振宁荣休晚宴上的讲话词 -- 不爱吱声

共:💬105 🌺103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本来就是高能物理那一块的

                李就是从高能物理这块出来的,他当然用这个community的惯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知道吧?李政道建议搞得,一直归高能物理所管。

                杨振宁倒是搞统计物理比较多一点,因为这块有些地方对数学要求很高。

                • 家园 老兄的惯例定义怎么一会一变

                  一会是字母顺序,一会又是贡献为准。

                  李政道之所以在意排名就是因为他一直按字母顺序的惯例发文章。

                  李的排名其实是第一作者惯例:就是说第一作者的贡献是大于等于后面作者的贡献。

                  我就知道一个教授,以前是搞高能物理的,发文章就是按字母顺序来的
                  李就是从高能物理这块出来的,他当然用这个community的惯例

                  老兄的“惯例”到底是是什么意思啊?

                  • 家园 跟你说话咋就这么费劲呢

                    李他们高能物理这块的惯例就是:如果大家的贡献相等,那就按字母顺序排;如果有人的贡献远大于其他人,他们的惯例是特别把他提到第一作者。大家都管这叫字母顺序惯例,但实际上它暗示的是贡献顺序。

                    知道了吧,字母顺序只是个名称,它不代表全部。

                    再加一句,其实真正的署名惯例是文章的主导者(给钱的大老板或者主要贡献者或者占强势地位的合作者)决定什么才是惯例。

                    • 家园 你说的是一大堆作者的情况

                      现在是李杨两个人。方舟子例举的22篇李杨合作的文章,照你的逻辑,要么李贡献大,要么李与杨贡献相等,就没有杨贡献大的。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再说了,既然你已经硬拗解释为这22篇都是李带着杨做研究的(你的原话:“但李能在22篇文章里都按字母顺序排,就说明了这些文章他是占主导地位的。”)。

                      不是和我说话费劲,是你说话不注意逻辑。人家李自己说的是按一般物理文章排名惯例,你非把一般物理硬说成是高能物理,然后又改来改去,顾前不顾后,反正在一篇帖子里说得通就行。不管了,大家看明白就行。

                      • 家园 我估计李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别的惯例

                        那个年代高能物理估计是最大的一个圈子了,所以他把高能物理圈子里的惯例当成一般物理的惯例。

        • 家园 不要因人废言:老兄似乎没有读方舟子的博客

          里面对老兄的观点基本都有辩驳。我做个文抄公吧:

          《李政道答〈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问》(收入《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李政道答〈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问及有关资料》,季承、柳怀祖、腾丽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2004年04月第1版)中,李政道对此事是这么说的:

            “1951年我和杨振宁都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合写了两篇统计力学的文章,对相变现象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带头的第一篇论文有两个定理,主要是我证明的。我们完成这篇论文之后,杨振宁要求如果我不在意的话能不能把他的名字放在我的前面,因为他比我大四岁。我对他的要求很觉吃惊,因为这并不是一般物理学界合作的习惯。习惯的排名次序是按合作者姓氏英文第一个字母的顺序来排列。但由于事出突然,当时虽感到很窘,但勉强答应了。稍后,我看了文献,察觉这样做是不对的。当我们写第二篇论文时,我把一些文献给他看,以说明年岁大并不是排名的考虑因素。而且,我又解释,第一篇文章里的两个定理,主要是我证明的,可是我的名字却排在了后面。这样,杨振宁被我说服,同意我的意见,于是第二篇论文名字的排列次序便倒过来了,虽然在第二篇论文中只有一个定理,而其最后主要的一步是杨振宁想出来的。1952年,《物理评论》上刊登了这两篇论文,其署名次序出现了与惯例不同的情况:……”

          。。。。。。

            第二种反对意见是,物理学界的“惯例”是只有当合作者的贡献相等时,作者署名才按姓氏字母排序,不如此排序就意味着贡献不相等。但是这并不是李政道所说的“惯例”。从上引李政道的话可知,李政道认为的“惯例”是不管合作者的贡献大小如何,都应该按合作者姓氏英文第一个字母的顺序来排列。事实上,李政道本人并不认为他和杨振宁的贡献相等,而是认为第一篇主要是他做的,第二篇主要是杨做的。杨、李合作的23篇论文,能说每一篇两人的贡献都均等吗?在只有两个作者时,别人又如何知道是按字母顺序排的,还是按贡献大小排的(只不过贡献大的作者碰巧字母顺序也在前)?

          在物理学界,当时(以及现在)有很多人在发表论文时,署名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点和生物学界很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做。李政道自己在当时和他人合作写论文时,就几次违反他所谓的“国际惯例”,让自己成为第一作者:

            TD Lee, R Christian. Phys. Rev. 94, 1760–1767 (1954)

            TD Lee, K Huang, CN Yang. Phys. Rev. 106, 1135–1145 (1957)

            TD Lee, J Steinberger, G Feinberg, PK Kabir, CN Yang. Phys. Rev. 106, 1367–1369 (1957)

            上面这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循“惯例”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后。李政道自己定的“国际惯例”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遵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杨振宁呢?

          一、从上引李政道的话可知,李政道说的惯例是“一般物理学界合作的习惯”,并非如邢研究员所说的特指基本粒子物理学界。

          • 家园 我没说清楚?

            按李政道的惯例,如果他的文章没有按字母顺序排,那就一定是按贡献大小排的。所以他和杨的文章如果杨放在第一位了,那就相当于告诉别人杨的贡献比他大。如果他的名字不按惯例比别人靠前,那就是他认为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贡献是他做出的,他不想和别人分享均等的贡献。

            “杨、李合作的23篇论文,能说每一篇两人的贡献都均等吗?”当然不是每一篇两人的贡献都均等。但李能在22篇文章里都按字母顺序排,就说明了这些文章他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按照惯例,即使别人不认为两个人的贡献都均等,但决不会有人认为杨的贡献比他大。这才是李有底气的原因。

            你要查查,就会发现杨的很多文章都是只有他一个作者的。如果他比李贡献大,又不想李把名字放在他前面,他大可以自己发文章,没必要和李合作。

            • 家园 老兄是强辩了啊

              最荒谬的是这段

              “杨、李合作的23篇论文,能说每一篇两人的贡献都均等吗?”当然不是每一篇两人的贡献都均等。但李能在22篇文章里都按字母顺序排,就说明了这些文章他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按照惯例,即使别人不认为两个人的贡献都均等,但决不会有人认为杨的贡献比他大。这才是李有底气的原因。

              你自己还是改改吧,这样写法毫无底气。

              • 家园 李政道说不合作,怎么后来还共同发表了那么多?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这是方舟子引用的,瞭望东方周刊原文。不过这篇有争议的论文是第一片,1952年;李和杨合作发表论文一直到62年啊?

              • 家园 一点都不荒谬,物理政治就是这么回事

                李为什么一直抱怨那篇杨挂第一作者的文章?因为按照他自己的惯例,那篇文章杨的贡献比他大。他百般强调他是不甘心出第一作者的,即使有人相信,那也是私底下的。假设那篇文章可以颁发一个nobel奖,得奖的只会是杨而不是他。当然他这样嚷嚷出来的结果就是两个人谁也得不到奖,如果这个奖只能发给其中一个人的话。类似吴健雄就是这样的例子。

                有些人对排名的执著是你不可想像的,因为他们认定排名暗示了各自的贡献。有人把写好的文章发给合作者(其实文章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他做的,文章也是他写的),合作者所做的唯一改动就是把自己的名字调到了第一位。这样的例子我知道的不是一个两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