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历史的十字路口——三国时期(一) -- 学习要定心

共:💬516 🌺5582 🌵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键是曹丕也太短命了,只坐了六七年位子

                  然后曹睿也短命,只坐了十三四年位子。

                  结果司马懿当了一次又一次的顾命大臣,生生由普通影响力变成了朝廷股肱……

                  • 家园 曹丕一个伪君子

                    他死之日,他老娘去看他尸体,结果看到曹操巨多小老婆在场——这帮婆娘很明显在曹丕手里实现了再就业——卞太后大怒,一声没哭就走了。

                    然而,就是这个霸占庶母兼有杀害兄弟曹彰嫌疑的人渣,在大臣面前却表现的极有修养,从来不发火,顶多不接受建言,从不因言罪人,活脱脱唐太宗第二,所以三国志对他评价极高,说的他就快是个三皇五帝再世了。

                    内中要害在于,他这个皇帝实在当得憋屈,一个伪君子人渣硬是被逼成了圣人,原因就是他一点不敢得罪王朝的根本世家大族们。

                    • 家园 可能是道德方面

                      有些做得好,有些做得不好 ---- 人无完人嘛

                    • 家园 我看他是两不着调

                      外部不能得到满足,内部就无法无天

                      人毕竟是一种生物,精力充沛而不得发泄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实现了有精力而不使用的现象,则此人必死,必然出现渐进式的衰弱。我有一段时间就是这种类似的状态,事情不让做,走又不让走,枯坐一天又一天,然后还不断追责,结果只经过很短暂的时间身体就变得很虚弱。后来刚一放开,状态就好起来了。

                      曹丕这种情况,即位前为了夺取位置,受到挟制,被外部的对手窥破了弱点,结果付出了极其重大的代价。最后得到了一个徒有虚名的位置。他所付出的极大,所获的极少。执政以后,表面上大权在握,其实简直就是个汉献帝,而且还有苦说不出。这样说吧,其实从汉献帝之后,一直到南朝灭亡,南朝这一系的王朝都是强臣弱君。一直到北朝灭了他们,这个死循环才算宣告结束。

                      • 家园 北朝也没好哪去啊

                        西魏八柱国出了多少皇亲国戚啊,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要到武则天了

                        • 家园 对,北朝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北朝部落出身,本身就是各种权贵集团。所幸他们自己也是这样出来的,手中本来就掌握着重兵,所以可以较好地抓权,而社会也很理解这种抓权行为。

                          贵戚大多是部落—军功系统的,和汉魏南朝的文学系统不是一回事,所以北朝虽然也经过了多次斗争改朝换代,始终有军事权贵出来掌握局面。而军事贵族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和了解出身较低的人才的思想状态。南朝在这方面虽然有军事高官但是没有足够的军事贵族。

                          武则天真是杀的人头滚滚。太宗高宗武后这一系列都够厉害。

                      • 家园 看他这段丑行

                        《晋书》: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基情四射!

                        不过辛毗颍川世家出身,在朝中具有强大影响力,因此曹丕安排他领衔表演劝进之事。前述基情表演,只是曹丕向颍川集团表示亲近讨好而已,并非曹丕前卫。

                        魏王侍中刘廙、辛毗、刘晔、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髃、给事黄门侍郎王毖、董遇等言:“臣伏读左中郎将李伏上事,考图纬之言,以效神明之应,稽之古代,未有不然者也。……”(三国志 文帝纪 附文)

                        • 家园 曹丕根本就不能做主事人

                          他完全就是被形势推着走,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形势之内,而完全没有看透形势以及改变形势的能力。

                          在那个时候,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借助宗室,剥夺他们的兵权政权,使他们无力干涉帝位,然后要求他们不断察举寒素人才,然后借助朝中自己的几个心腹,保护这些人才,领导这些力量,从而形成以贵戚为耳目,而寒素为爪牙的政治集团,从而与那些世家大族抗衡。

                          此外还要利用后族来强化内朝,控制宗室,这样,去其害,用其利,然后可以形成比较稳固的多方共治的政治局面,自己手里再掌握几支比较精锐的近身武装力量,大事可定。

                          其实孙亮才是三国时代真正有能力的新君啊,可惜被全家的废物给坑了。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真正有所作为的是孙皓

                            所以我才说他是个了不起的君主。曹丕是个混子,刘禅是个混子,高贵乡公是个倒霉蛋,只有孙皓做的最好。

                          • 家园 可惜这厮私心太重

                            他原本就是靠阴谋上位,登基后对世族大家步步退让,硬是以一个伪君子的内核扮演了一个圣君的角色,而且还倾情出演,演出效果极佳,因此获得了掌握话语权的世族大家们的一致好评。三国志里面盖棺论定,把他评论成了跟三代圣君同级的人物。

                            不过正因他心里有鬼,所以根本不敢采用你给它的建议,借助世族大家之外的力量来对付世族大家,如他爹用的宗室(夏侯氏、曹氏后继无人,夏侯楙曹爽就是代表)、如两汉用过的外戚、如东汉用过的宦官、如他爹用过的特务(在世族大家反对下,他自己给撤出了,程昱的孙子程晓在这事上下了功夫,上过奏疏)

                            晓,嘉平中为黄门侍郎。时校事放横,晓上疏曰……於是遂罢校事官。(《魏志十四》)

                            宗室曹冏上书《六代论》给执政的曹爽,建议重用宗室,深根固本,被一样私心极重的曹爽无视了。

                            《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注引《魏氏春秋》载宗室曹冏上书曰:“臣闻古之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故疾风卒至而无摧拔之忧,天下有变而无倾危之患矣。”“冏,中常侍兄叔兴之后,少帝族祖也。是时天子幼稚,冏冀以此论感悟曹爽,爽不能纳。”

                            《文选》注引《魏氏春秋》:“曹冏字元首,少帝(曹芳)族祖也。是时天子幼稚,冏冀以此论感悟曹爽,爽不能纳。为弘农太守。”

                            • 家园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这让我想起了李世民的一句话: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曹魏不可谓无人,可惜其主不能用。

                              • 家园 人才很多,可惜屁股坐在那一边

                                人才要靠培养,培养机制,是靠家族传承的儒学学术,家族庄园管理过程中提供的管理锻炼能力,高门大族之间交游中相互吹捧提供的社会影响力。

                                而能够提供这个土壤的,只有高门大族,这个土壤长不出来中央集权的人才,只能长出主张“小政府,大世家”,“虚君实大族”的人才,所以哪怕高门大族的领袖上位做了皇位,高门大族这个整体也会把这个位子上的原领袖架空,变成任由高门大族左右的可怜虫。司马家就是实例,南朝各代君主不过是这个悲剧命运的反复重复。

                                甚至武人寒族出身的陈霸先刘裕都不能例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