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新中国初期的政治与经济问题 -- 语迟

共:💬393 🌺4437 🌵15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恰当的话,84年为什么都解散了?
                                  • 家园 84年要引进外资,搞私人资本主义,就要拆农业集体化;

                                    而50年代里,引进苏联的大工业,要搞国家资本主义,所以农业集体化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伴生,必须的。TG在50年代要搞工业化,要么靠民族资产阶级,搞私有制的资本主义;但是,中国当时的民族资本家都身单力薄。引进苏联的大工业资本是比较快,比较宽的建设中国的路子。于是中国就走上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路,算是历史的选择吧。

                                  • 家园 政治操作,行政命令,286搞一刀切也不止解散公社这一次了

                                    现在只要是当年顶住压力没分地的公社,都比全国其他村庄生活水平好太多了。

                                  • 家园 解散了然后呢

                                    有不少顶住一刀切不解散的,活的还不错。

                                    解散过了十几年三农问题开始冒,李昌平村官当不下去打工去了。

                                    水利等公地建设长期失修。底层收购很多不在本地村民手里,靠产能过剩压利润,农业浪费污染严重。

                                    ---------------------------

                                    也不能说完全取消,公社取消,集体所有还在

                                    • 家园 好像不解散前就不存在问题一样

                                      不知道你是否经历过那个年代.

                                      而我直观的印象,包产到户后,大部分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是直线上升的.不知你是否承认这一点.

                                      而生活水平的上升在我认为,并不源于分田.而在于分田后把人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农民可以百花齐放,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在人民公社时期,即使你再勤劳,再能干,想给老婆孩子改善生活,你能有什么办法,你能教教我吗?

                                      • 家园 你最后还是扯到感受了?

                                        当然有的改善了,公共建设好了,自家粮食也多打,产出率也高。如果想办法搞些副业也是允许的,就是搞副业卖钱,那也是公社挣钱大家分,比你单打独斗效益好。

                                        你要个案吗?比如鲁冠球

                                        “1969年,正好有个机遇,中央有个文件,每个人民公社,可以搞一个农机修配厂。我和6个人一起办起了宁围公社农机厂。”这是在铁桶般的统购统销年代,挤进“计划”的第一道缝隙。宁围公社农机厂的任务是为公社周边提供配套生产的农具。

                                        “1969年这条路走对了,把那个‘红帽子’戴上了。”鲁冠球告诉本刊记者,“乡党委委员跟我讲好条件的,60块一个月,很好。我拿了5个月,后来说乡党委书记的工资才53块钱,好,减掉我7块,可以可以。”

                                        只要能保证粮食供应,当时政府也不会阻止下边搞副业。

                                        • 家园 当然改善了?

                                          在1958年,推行人民公社的第一年,粮食产量就大幅下降。一直到1965年,人均粮食产量才恢复到1956年的水平。

                                          至于你举例的个案,正好说明了在那个年代,这种事实在是稀少的不成比例,你居然把这当成正面例子?笑死人了。

                                          • 家园 学术讨论心平气和,不要带有情绪,这样对讨论问题不好

                                            最近中央文献出版社陆续出版的《毛泽东传》《毛泽东年鉴》你有空可以看看,中共的决策以及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决策他们的方向为什么是这样,依据是什么。

                                            建国之后,1949-1972年中国的国际地位是逐步上升的,安全形势也逐步得以改善。这些都是我们先辈做出牺牲换来的,料敌从严也是不得已。不能机械的拿现在的中国宽松国际国内形式来指谪前人。

                                            1949-1972,没有外敌入侵中国,没有世界大战,不代表当时的美苏是和平主义者,相反是因为中国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中国是强大的和平力量。这些都是要消耗中国有限的物质资源,所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是很难得以提高的。

                                          • 家园 你不引用数据还好,一用就出错。

                                            58年是粮食增产,丰收。

                                          • 家园 转进真神妙

                                            你的原话:“在人民公社时期,即使你再勤劳,再能干,想给老婆孩子改善生活,你能有什么办法,你能教教我吗?”

                                            前边你不是说个人没改善途径么,给你途径了你又转进说粮食产量说个案了。

                                            你凭啥说你经历过就是普遍现象,别人经历过就是个例?我告诉你鲁冠球既不是个例也不是搞的最早的。具体决定权下边各级政府和公社生产队管理者很多。公社成员好歹是有所有权的,再难改善也强过在没股权的私有制工厂或农场里。

                                            合作化52年就开始推,你怎么不说56年产量是合作化的结果呢。

                                            本来靠天靠地力吃饭,不修基建,不搞化肥粮食产量就是这个德行,全球气温高地力足多打点,年景不好虫害温度低地力消耗了少点,还按照你的市场经济办以死人多也坚持“道德”的话,倒是笑不出来,哭都哭不出来了。

                              • 家园 给合适的报酬。。。真是何不食肉糜,报酬哪里来?

                                57年前没人民公社,不过集体化,合作社可是一直在搞,可不是单纯的一家一户。就新中国这点可怜的底子,产出还不够吃的,1953年二季度末,由于小麦未能按计划调入,当时北京面粉价格又明显低于邻区,致使面粉外流严重、库存锐减,一度仅存8万担,连维持三天销量都不够。为了稳定首都市场,中央从西安调一部分原计划供应抗美援朝的面粉进京。第三季度形式更加严峻,当季小麦销量已达粮食部原计划供应全年总数的44%,为此,北京市委于1953年10月12日,向中央和华北局上报了《关于实行面粉计划供应的初步意见》的请示文,10月31日经中央批准,颁布了《北京市面粉计划供应实施办法》。自此,各种粮票开始出台,在全国流通。

                                当时中国还需要偿还朝鲜战争时欠下的贷款(包括军队换装的费用);军队还要继续进口武器弹药;进行工业化必须购买设备,引进技术。

                                陈云在决定采取“统购统销”方针时曾说:“我现在是挑着一提‘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中间要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为了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他列出8种方案,最后选择了统购统销。对于统购统销可能出现的问题毛泽东列举了17条,陈云在17条之外又加了一条:“有意想不到的毛病。”但是如果不这样做,陈云预测:“那我们就要恢复到大清帝国、北洋军阀、国民党的那个办法。就是进口粮食,向美国、向加拿大、向澳洲买粮食、买麦子。一年进口300万吨。我们的外汇有多少呢?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向香港出口的青菜、猪鬃、大豆,加上侨汇,总计不过3亿美金,大概能买300万吨粮食。如果把这些买了粮食,那我们就不要建设了,机器也不要搞了。工业也不要搞了。那时也有一种后果,我们也要挨东西,挨什么呢?挨飞机炸弹,挨大炮,还要加上挨扁担。你搞得不好,帝国主义打来了,农民扁担还会打你。”(参见《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4,202—216页。)你倒说说,不搞人民公社,统购统销搞建设的钱从哪里来?没钱就不搞建设了?等靠要能等来一个强大的中国嘛?对于农民问题,你去看看梁漱溟晚年是怎么说的吧,当年梁漱溟和毛泽东可是为了农民问题在政协扩大会议上当场争论。人民公社就是实现统购统销的工具,同时人民公社以低成本覆盖了农村福利,医疗,七站八所,也是值得借鉴的,包产之后,七站八所基本解体,近年旱灾,当地一点自救能力都没有。

                                当年又不光农民在贡献,全国各个阶级,哪个没有贡献?当年的上海凤凰自行车厂,1958年至1990年,该厂累计生产自行车4500万辆,占全国自行车社会拥有量的七分之一。为国家创利高达25.5亿元,相当于该厂1990年固定资产净值的21倍。从1958年至1990年,上海手表行业累计生产手表5448万只。全行业实现利税102亿元,相当于1990年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的39倍。(当年的利税可是一分不少全给国家的)大三线建设,全国铁路建设,两弹一星,哪个不是占用了”无偿“的劳动?

                                通宝推:阿蒙2008,独立寒秋HK,joomla,土八路,喝点红茶上会网,Leono1,删ID走人,看山,关欣,西门飘飘,梓童,星海潮生,黄河清,铁骑边塞,知其何休,bayerno,西安笨老虎,李根,发了胖的罗密欧,三笑,贼不走空,大汉铁骑,一介书生,年青是福,燕人,天狼星,明心灵竹,
                                • 家园 所以说把 中国今天的成就不是某几个伟人领导的结果

                                  而是广大劳苦大众一起牺牲换来的

                                  把这个归功与某几个人英明决策

                                  实在是很不恰当的

                                  没有老百姓的牺牲

                                  这样的成就那里能来

                                • 家园 极是,如果换做现在,需要花费多少钱呢?

                                  如果实行利益驱动的模式,成本就高的没法执行下去。

                                  以前修铁路,依靠铁道兵,缺少重型机械,很多情况下就靠着铁道兵的战士们肩扛人抬。除去材料费、机械费等,可以说人工费拆迁费的成本很少。拿一个成昆铁路为例,如此恶劣的地形地貌,要支付多少钱才可以修建出来这么一条铁路?前几年被耽误的京沈高速铁路,预算增加了好几百亿——沿线光拆迁的成本就提高了多少。

                                  农村当年需要修建水利设施。都知道兴修水利可以促进农业生产,都江堰一个千年工程养活了多少人。可作为单个的农民,未经组织,能够修建起遍布全国的水利设施吗?同样的,修建这些水库水坝的成本放在今天来看也是一个天文数字,那可是几万个水库啊。通过把农民集中起来,把这些工作以低得多的成本也完成了。

                                  在各行各业也是那样的。用行政的手段,去掉了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昂成本,各行各业不需要支付高昂的专利费,也不需要为引进人才支付高昂的成本。如果需要用今天的办法算一笔账的话,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 家园 有理有据
                                • 家园 小岗村严主任的思维方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