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略评建国以后各位领导人 -- 金口玉言

共:💬88 🌺1039 🌵8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和你讨论问题,很舒服!

                      即使意见有所不同,也可以理性的讨论,感谢兄弟!

                      兄弟的分析很棒,不过,刘储君虽然没有直接批评太祖,但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评价,在明眼人看来,形同公开间接的否定太祖确定的三面红旗。

                      这从太祖高度赞扬林三虎的讲话稿,却批刘的讲话是农民的说法,清晰地看出太祖的好恶。

                      “三面红旗”是太祖发起并大力提倡的,其背后的号召力与政治权威性不言而喻。太祖通过整肃反对“三面红旗”的高级领导干部,让中央和地方的人明白“主席权威不可撼动,不可动摇”的道理,以一种规训、威慑的方式巩固个人的权威。

                      张素华的这本书,我看过,个人以为,七千人大会是继庐山会议整倒彭老粗之后,太祖面临的又一次重大权威考验,也是文革兴起的重要起爆点之一。

                      • 家园 在当时

                        如果主席的权威没了,在四面强敌围绕的情况,下面有权有势的人,绝对是一盘散沙。然后就是全国一样,然后就重复一百多年来的命运。就看看这几年的样子就知道得差不多了

                      • 家园 改变人的观点,确实很难。

                        三面红旗是指:

                        1、“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指制定和执行快速赶英超美的经济计划,。

                        3、人民公社化:将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人民公社,进行集体生产;

                        第一条,讲的是搞建设要多快好省,恐怕无人反对,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第二条,与浮夸风密切相关,正是浮夸风,导致不切实际的经济计划,毛在58年春夏也和刘一样支持过这些经济计划,此后毛首先看出浮夸风,首先批评浮夸风,纠正这些不切实际的经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计划,也就是毛所提倡的大跃进,是大家无从反对的。要说反对,主要是反对不切实际的大跃进,毛才是反对者,而刘邓才是推动者。80年代初,邓主持工作以后,再一次搞洋跃进,计划进口物资搞建设,从文革后期56亿美元进口建设计划,当时还在执行,跃进到800亿美元计划,进口物资规模超过当年国民产值。于是,缺美元成了邓的跃进计划的致命问题,致使已有的建设也受到影响,只能推迟完成。后来邓支持朱鎔基制定的挣美元的出口导向政策,拿财富换美元,贻害至今。没有毛的反对,估计刘邓在那个时代就会搞出另一个大跃进。当然,邓将洋跃进责任归结到华国锋的头上了。

                        第三条:对人民公社化,刘确实有很多意见,58年的共产风,将人民公社变成共产主义,刘的促进作用很大,一直持续到年底,并在60年春继续发作;毛在58年春夏也很迷惑,就是前面所说的,毛也头脑发热;但从58年11月2号郑州会议公开讲话开始,就公开批评共产风和浮夸风。60年后,刘从极左的共产风转到极右的三自一包,不直接反对人民公社(基本制度还在,土地还是公社所有,农民承包)。毛则主持制定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以及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完善人民公社制度,从根本上制止了共产风;

                        改开时代宣传的历史,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至于张的书,在信任主流媒体,相信主流媒体宣传之下,是不会有多少收获的。

                        • 家园 观点改变其实不难,我没去德国常驻之前,立场极右!

                          在德国待了三年多,讯息量陡然增大了无数倍,立场反而转为中左,变成了TG的粉丝。

                          为啥呢?主要是常识起了作用。正因为在国内生活过多年,TG的集权体制固然有很多弊端,但是,像BBC或是CNN那样抹得一团漆黑,甚至出现很多不值一驳的大笑话,俺就开始了反思。

                          对太祖的成就,俺一直很敬仰,但是,俺坚决反对造神。

                          成就都归于太祖,过错都像林副统帅说的那样,都是没学习好,没领悟好,没执行好,这怎么可能呢?统帅头脑发热,部下们跟着一起发热,甚至热到要爆炸,不可能只责怪部下们不懂方针。

                          那个时代,大家限于见识问题,属于典型的共犯结构,大家都立过功,也一起犯过错。俺们后人要做的是,把功和过区分清楚,总结经验教训,以后再不犯类似的错,这个才合乎常理。

                          • 家园 还是将邓的徒子徒孙的污蔑当历史

                            明明造成危害的浮夸来自59-61年刘邓的头脑发昏。毛的头脑发热是58年春夏的事情,此后主要是来降温的。你这里还是重复刘邓徒子徒孙的发热论,相信邓的徒子徒孙,将主要责任栽赃到毛的身上。

                            你这里隐含的意思,毛从来没有放过权,还是用权利斗争的眼光看历史。 历史不是这样的,在红军时期,毛在亲手建立的军队里,多次将领导权交出去。共产党不是军阀,是靠思想组织起来的,不是私人的领地。

                            • 家园 以公司的管理举例,会更清楚一些!

                              太祖是华夏公司的董事长兼保安总队长,刘SIR是第一副董事长兼CEO,周相是名义上的总经理(实际上的公关部经理兼保安副总队长),老邓是执行行政副总。

                              董事长提出了大跃进的目标,刘邓明知不妥,但是不敢违逆董事长的意图,故意把大跃进搞成了大大跃进,为的是不想在董事长面前丢分,失宠。

                              58年,董事长发觉情况不对,提出降温,不能发热。

                              刘邓都是老油条了,心里有数,董事长表面那么一说罢了,三面红旗竖起来容易么?谁当真谁是傻X。

                              于是,刘邓继续搞大大跃进。

                              董事长手眼通天,每天必看文件,岂能不知这三个家伙依然在搞大大跃进?

                              可是,董事长没有严厉批评大大跃进,比如说,直接下令:谁敢再搞大大跃进谁下台!这个才是统帅的责任所在,嘴巴上踩了刹车,其实没有实际下脚,依然存有成功的侥幸心理。

                              反证,刘邓揣摩清楚了董事长的心思,实际上还是要搞大跃进滴。

                              结果,后三年,出大事了,饿死了人。董事长说:都是你们不听俺滴,这下好了,出事了吧?

                              刘邓想推卸责任,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实际上,他们俩没错,都是董事长指挥无方,造成了人祸。

                              明明是共犯结构,太祖起了头,刘邓紧紧跟上,甚至超过了界限。但是,两方都不想承担责任,饿死人要上史书的道理,谁都懂!

                              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刘邓没检讨,太祖却被迫做了自我批评,实际是检讨,太祖怎么可能想得通咧?

                              另外,兄弟,别喊口号,俺一听见这些,脑袋就疼!

                              • 家园 河里有毛主席的检讨,不看就在这边乱说

                                【整理】有人说,毛某人不罪已?得,亮个东东大家伙儿瞅…… [ ★双石 ] 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3907981

                                关于彭德怀,你好好看看这个帖子和以前八一大楼里面的讨论,

                                【整理】新版建国后毛年谱中关于庐山会议部分记载(节录) [ ★双石 ]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3981757

                                一分史料说一分话,不是瞎想想就可以的。

                                张素华的《七千人大会》我也看过,现在东西看多了,反而觉得101讲的也没错啊,老毛设想搞的大跃进,是修养、凳公他们实际搞出的饿死人的大跃进吗?怎么解释,柯老跟老毛跟的紧,他上海就搞得不错嘛。

                                柯庆施领导的上海工业大跃进

                                1958年,上海工业总产值计划为153.93亿元(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比57年的118.51亿元增长35%。当年工业总产值实际增长了50%,达到177.79亿元。

                                1959年上海工业总产值计划增长40%,实际增长了45%,达到257.87亿元。

                                1960年,因全国农业生产大幅下滑,上海轻工业的农副产品原料供应减少了41.8%,轻工业总产值从59年的142.86亿元下降到135.5亿元,上海工业总产值只增长了20.3%,达到310.17亿元。

                                三年大跃进,上海工业总产值从57年的118.51亿元增加到60年的310.17亿元,增加1.6倍。其中重工业增长4.1倍,总产值达到174.6亿元,比重从57年的29.1%上升到60年的56.3%。轻工业增长61.2%,纺织工业增长24.4%。

                                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税总额从57年的25.52亿元增长到60年的90.62亿元,增加2.55倍。

                                全员劳动生产率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从57年的8105元增长到60年的15914元,增加96%。

                                钢铁工业:

                                1957年,上海钢产量为51.8万吨。58年8月,中共上海市提出当年上海的钢产量要达到120万吨。这个指标比一九五七年上海的实际钢产量增长1.3倍,超过了全国钢产量要求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当年钢产量实际增长136%,增至122.26万吨。

                                59年钢铁生产指标为165万吨,实际产钢179.15万吨,实际增幅为46.5%。

                                60年钢产量增幅为40.6%,钢产量达到251.94万吨,比57年增加200万吨,增长了386%。

                                机械工业:

                                1958年,制造成功12000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1960年,设计生产255立方米高炉、10吨转炉、50吨平炉、2300毫米轧机、5万千瓦火车发电机组,年产2.5万吨合成氨设备、年产50万吨水泥设备、4吨载重汽车、凤凰牌轿车和27马力拖拉机等产品,并形成以电站设备制造为主的闵行工业区、以重型机械制造为主的彭浦工业区,以汽车制造为主的安亭工业区,奠定上海机电工业发展基础。

                                其他工业部门的新产品也不断涌现:

                                仪表工业试制成功国内第一批半导体晶体管和国内第一台10万倍电子显微镜,化学工业试制成活性染料。造船工业制造出5000吨海轮,轻工业试制成手表、照相机。长江仪表厂工人王林鹤经过300多次失败,终于试制成1万伏和5万伏高压电桥,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国第一枚液体燃烧火箭,于1960年9月发射成功,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通宝推:黑色眼睛,老老狐狸,
                              • 家园 你这才是神话毛

                                什么毛手眼通天都出来了。毛很难说了解具体情况,实际上,就是三年困难时期,中国到底死了多少人,估计毛至死不清楚。按照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由民政部与国家统计局合编的《中国灾情报告》第267页记载的统计数据: 1959-1961年非正常死亡104万。如果毛在66年之前了解到这个情况,估计文革就会早点开始,刘邓就不可能干到66年了。

                                就是了解具体情况,毛也不能象你所说的一言九鼎。例如,邓子恢主张包产到户,这是毛一直反对的,在文革之前,一直在高层。毛也没有办法将其赶下去。

                                刘邓在文革前开会,曾不让毛发言,毛举着宪法要求发言,到了你这里,是刘邓看毛的脸色行事,你这样赤裸裸地颠倒黑白,是有意栽赃诬陷毛吗?

                              • 家园 没啥“刘邓明知不妥”,也没啥“搞成了大大跃进”

                                董事长提出了大跃进的目标,刘邓明知不妥,但是不敢违逆董事长的意图,故意把大跃进搞成了大大跃进,为的是不想在董事长面前丢分,失宠。

                                一是大家都没啥经验,凭着一股热情上来就干;二是建国时由军队层层命令体制移植过来的管理体制,信号失真和放大,形成负反馈,惹出来大事儿!

                                所以,七千人大会上,太祖认为是“民主集中制”出了问题。

                                然也。

                                • 家园 老彭的下台是为了啥?你的说法解释不通的。

                                  老彭当年仅仅是私下里写了万言书,讲了很多的基层实际困难,这个就是正向反馈了。

                                  太祖当时并未直接发作,三天后才勃然大怒,直接把彭给揪了出来,但是阻力很大,直到林副统帅上了山表了态,这才整个逆转。

                                  有了彭的悲剧例子,刘邓只恨执行得不够,而不是不执行,结果成了大大跃进,惹了大祸,这个才是那三年大饥荒的远因。

                                  • 家园 月经贴了,不把全部档案解密,是很难扯清楚的

                                    7月31日下山,就不会开八届八中全会,彭就不会下台。

                                    • 家园 这么丑的事,TG只要在台上,不可能完全解密滴!

                                      当年,如果不是陈掌柜反对,江后的小命当时就不保。想杀江后,邓是想彻底推翻毛的地位,幸好陈掌柜的头脑很清醒,阻止了邓那么干。

                                      斯大林死后,赫光头彻底否定了斯大帝,把丑事都掀开来,还要踩上N脚。个人以为,这是苏共垮台的远因。

                                      此后,TG对于太祖的看法,就是和稀泥,官定:七功三过。实际上,就是实用主义猫论的翻版,让毛左(零过十万功)和极右(负功一万过)两派都不满意,又都无可奈何。

                                      标志性的事件:

                                      1、袁腾飞谩骂太祖,被毛左狠批,但依然活得很滋润,写书、讲演赚着大钱,没有身陷囹圄,或是掉脑袋。当时的朝廷打左灯向右转,很明显。

                                      2、炎黄春秋,被勒令交给中国艺术研究院(隶属于文化部,立场偏左)主管。如今的朝廷要干大事,又受蜀王的影响,需要收紧舆论,略向左转了一些,但是,经济持续性地向右转,这个没变。

                                      总体而言,TG是沿着打左灯向右转的路子前行,在中间摇摆。

                                      • 家园 经济政策是真正的指标项

                                        看看国企私有化是否实质性和大面积的推开就知道本质了。

                                        • 家园 这个要辩证的看!

                                          一般性质的日用品竞争行业的国有企业,其实可以私有化,不过,不能贱卖或是白送给管理阶层。

                                          对于银行、重化工、能源开采、高端的机械制造、国防军事工业领域的国有央企,绝对不能搞私有化。尤其是金融领域,这个是最要害的领域。

                                          我原来提过看法,国有五大银行,不许私有化,利率可以偏低一些,但全额保障存款本金和利息。屁民的存款,也许是实际负利率(计入通货率),但不至于损失太多的本金。

                                          民间私营银行,可以高利率,但是,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旦破产,单一客户只赔偿五十万,适合喜欢投机的家伙去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