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马前卒:长征八十周年总结 -- 万年看客

共:💬68 🌺1370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

                我感觉在春秋以上“种”、“种族”还有更特定的意义,不仅是家族而已。当时是有特定的种族占据上层的,后世已经开始颠覆了,尤其是从理论上已经颠覆了,陈胜的话应该是有特定的针对性的。

                • 花!
                  家园 那我替老铁约稿

                  请桥上老师浅谈先秦中国的民族与种族问题

                  • 家园 您出的题目太大了,我没有能力谈。

                    不过我之所以提出那个观点,是因为我正在一点点翻译《左传》,其中有多处提到当时王侯将相的出身,以及他们所在的族群,您可以慢慢看,算是我的广告吧。

          • 家园 “为什么不是我”之后,“为什么是我”

            这个提问,种是绝对不能解答的。这就会带来对于种的否定,然后……我就有点步子太大了,不知道应该怎么替古人去想,一不小心就超越时代了。

            陈王说出了蕴含了超越时代理解的话,可是并没有谁超越时代。天子、龙种也许朝堂上更像个仪式、工具,可还是存在了。带来的启迪?民贵君轻是先秦时代就有的,而帝王的神化似乎是汉朝时候加强的。在很长的尺度上也似乎没有什么启迪

            既然时代条件下王侯将相是社会的必然形态,剥削、温和的剥削恐怕也是吧。

            解甲哥也是被商榷了

            • 家园 政治说到底,关乎的是人心。

              我看到您编辑前的回复了,您大概是出于善意改了个委婉的说法。其实,我觉得您改之前的说法并无不妥,反而更准确的指出了问题,我这里逻辑是不统一。

              我认为这种不统一,起自于理想和现实的不匹配。比如红军队伍,这支军队的理想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新社会。但实际上,参加这支队伍有多少人的初衷是养家糊口或光宗耀祖?

              主席作为辩证法大师,看到的是对立统一,红军将士的个人目的和共产主义理想存在对立,但他们的阶级感情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却是统一的。主席准确的抓住了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取得了革命的成功。革命历程上,有很多人专注于“不统一”,对矛盾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造成了很多悲剧。

              但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初步成功之后,矛盾就又发生了转化。当年的红军将士,很多人觉得革命目标已经完成了,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了。山河可改,人心难移,从土地革命到建国,思想教育不可谓不多,然而结果还是这个样子。

              中学的时候学历史,看到八大、九大的首要议题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觉得虚泛,不能理解为什么执政党的重要会议不讨论如何治国,却讨论哲学问题。后来才渐渐明白,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是不接地气的哲学问题,而是决定中国发展方向的、提纲掣领的大问题。

              辩证法的要害,在于矛盾的判断,这是需要能力水平的。水平跟不上,无法准确地判断矛盾,就难免觉得这是由着性子,强词夺理,说对立就对立,说统一就统一。其实我读史的感觉,很多老干部对主席就是这看法。

              我这篇回复,口气有点大了,似乎自居于水平高,而把您的疑问归结于水平低。我主观上没有这个想法,而所举例子以及矛盾的判断,是抄主席的。相对于主席,我们的水平都很低,这点您想必可以接受。

              但是说到未来呢,我也很迷茫。主席超越了时代,但主席为我们铺好了到达共产主义人间天堂的康庄大道了吗?作为一个相对渺小的思想者,我显然不能真正完全地理解主席伟大的思想。我自己从主席思想那里得到最重要的启迪是自强不息,以保证自己不忘初心,别被这世界改变太多。至于改变世界,我早就认识到我并不是那种强人了。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我甚至有点恼火了

                这么长我觉得不像是在解释您的不统一,这里的“来自于”,我有点捋不顺

                好吧,我接话茬凑凑你的意思:

                当了红军干了革命的,很多都是从活不下去、吃不上饭开始的。真正要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恐怕不多。据说36年西安事变之前,老蒋一面让红军和张杨消耗,另一面偷偷勾兑“招安”。没有老毛的决心与视野,恐怕这个招安十分有吸引力,这次革命的浪花似乎很容易被招安平复。这样的话,方腊式的革命动员就会十分苍白,而陈胜的革命宣言则更加彻底。甚至后来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也是一个出发点

                是这个理解不?

                那这就不能说不统一了,矛盾不同嘛

                • 家园 我都糊涂了。

                  我看来一眼原文,并没有“来自于”字样,您说的大概是起自于吧。我的问题怎么能是起自于您呢?这我没明白您理解成什么了,似乎有很深的误解。

                  这些且不论,说回问题,不举例子,就事论事。方腊描述的是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或者说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各安其位的社会;陈胜则描述的是消灭阶级的社会。当然我这么解读不一定十分公允,您只要觉得我这个解读不是强扭,而且按这个解读陈胜比方腊要先进,我们就算达成共识了。

                  • 家园 的确是沟通不顺畅

                    包括我的来自起自。可是“我”字也没有包在引号里阿,于是我加上了逗号。唉,惭愧

                    • 家园 我好像又有点明白了。

                      理想和现实的不一致也可以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吧,我有,陈胜、方腊,主席等英雄人物我看也有,一般人应该都有,也许某些宗教人士会没有?

                      共产主义理想,或者我庸俗化一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理想,这个应该是很基础很本能的,每个人小时候都应该有过类似的想法。只不过把这个理想放大到社会层面,并且建立一套理论体系,那就是伟大思想家做的事了。

                      而且老实说,伟大思想家们的工作,我其实还完全理解不了。您可能也被问过这样的问题吧:相信共产主义终将实现吗?对此我的回答是,尽管共产主义的标准论述我现在还能背下来,但我实际连共产主义是什么样的都想象不到。

        • 家园 马督工出道时可是“共产主义”者

          现在据说仍然领导着“少年中国”

          是共产党打入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打入共产党,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 家园 点睛之笔

        这附二才是点睛之笔,让人忽然之间开阔视野。好好。我宝推。我上花。

    • 家园 附一:论西安事变不是偶然

      外链出处

      不要说什么张学良脑子发热,不要扯什么偶然事件救了共产党,小张必须服从地方军阀的历史行程,他不抓蒋介石才是小概率事件。换了他爹张作霖处理同样的局面,怕是下手还要再早一点。

      先不说张学良,几百年前的吴三桂为什么主动造反?为什么造反后会主动出击?第一个原因是清朝即将巩固中原,如果等大清再搞定西北(噶尔丹)和东南(台湾),必定要来消化自己这个旁系军阀。第二个原因是他这个最强的外系军阀被封到了最穷的云南,财政上靠中央支持才能养兵。

      顺治十七年,云南省俸饷九百余万,加以粤闽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余万。邻近诸省挽输不足,则补给于江南。

      所以,只要清朝皇帝翻脸,吴三桂闭门自守也当不成西南王。与其守上几年,等部队拿不到军饷自行溃散,不如提前打出去,起码手里还有主动权。

      【历史⑨课】中国历史地图の重绘详细版

      吴三桂起兵形势

      军阀的心思都是一样的。到了民国中期,只要国民党中央军决定“毕其功于一役”地剿共,剿共区域内必然有军阀会反蒋,而率先反蒋的军阀肯定是对地盘控制最弱的那个。为什么呢?首先因为中央军剿共之后一定会去收拾他,其次没有固定地盘的军阀要仰赖蒋介石的财政支持,所以屡屡被赶到剿共前线。这样的军阀死的最快,怨气最大,危机感最深,也没有守住地盘慢慢发展的退路,当然会选一个好机会拼死一搏——我说的不是张学良,而是蔡廷锴、陈铭枢。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十九路军的独立建国事件:

      参加过一二八抗战的十九路军何止是消极怠工,他们在第五次围剿的高潮阶段宣布福建独立,反蒋建国!蒋介石的防线出现了漏洞,还被迫从正面抽调部队进入福建对付十九路军,为此把众多主力的侧翼暴露给中央苏区。

      ……此时中央红军尚有5万骨干,如果积极配合十九路军,完全有可能打破蒋介石的封锁,甚至可能直接重创蒋介石政权。但是,当时毛泽东并不在红军领导层,博古李德等高层领导战术上崇尚硬碰硬,战略上拒绝和十九路军合作,坐视蒋介石镇压福建事变再回来围剿,浪费了最后一次立足南方的机会,只能选择战略转移,走上长征之路。

      这和张学良的反戈一击像不像?都是国民党全力剿共,都是调集兵力企图一举全歼红军的前夕,都是在蒋介石的背后狠插一刀,都差点带来国民党的总崩溃。之所以两者这么像,是因为军阀的想法都差不多,在类似的环境下当然会做出类似的选择。

      十九路军本来是参加北伐的粤军,南昌起义的时候还差点被共产党拉走一部分,但很快被老领导陈铭枢带到了福建,名义上服从蒋介石,算是勉强有了个根基。中原大战前后,蒋介石只控制四大集团军之一,西有冯玉祥,西北阎锡山,西南李宗仁,哪个都有可能要他命。所以蒋介石给十九路军的待遇还不错,十九路军先后在济南打败阎锡山,在湖南打败李宗仁,在郑州顶住冯玉祥,巩固了自己中央系支流的地位。但紧接着就被调到江西剿共——打的很艰苦。陈铭枢在回忆录中这么写:

      “对红军作战不易;十九路军长期转战,兵力渐感疲敝;东北自万宝山案发生后,日军蠢蠢欲动,强邻压境,东陲堪虞;蒋对军事指挥,亦复低能,加以私心太重,赏罚不明。”

      红军这边的记录,就是著名的“高兴圩大战”。毛、彭、林精锐尽出,企图一举吃掉十九路军,结果啃了硬骨头,损失三四千人没拿下来。而蔡廷锴也死了2000多老兵,伤了元气,赶快退走。但没等十九路军恢复过来,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被调到上海打日本人,打的依然很凶,以至于在中学历史课本能占大半页。等到蒋日和谈,十九路军回福建,任务是从东面继续打共军的中央苏区。打到1934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掏空家底准备干掉共产党。就在这关键的当口……十九路军反了!

      十九路军为啥反?因为蒋介石始终无法把这支粤军“中央化”,而十九路军也始终视自己为一个独立的军事团体,有资格占一个省割地称雄。

      19路军指挥陈铭枢:蒋介石军事指挥低能

      十九路军内部尤其是“三巨头”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之间有着紧密的“个人关系”。十九路军上层除戴戟(安徽人)等少数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广东人,而且蔡廷锴与区寿年、沈光汉、谭启秀等几位师旅长还都是广东一个县的(罗定)。早在1907年,陈铭枢与蒋光鼐就一起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为该校第二期同学。后来两人又一起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和保定军校。长期的同学和共事,使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陈铭枢对蒋光鼐一直以兄长视之。大约在1917年,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已相聚于林虎部的“肇军游击第一营”。此后,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十九路军的前身虽然屡经改组,但军官们始终保持紧密的个人纽带。到1927年宁汉分裂时,十九路军的“团体”意识已相当强烈。

      地域关系的欠缺以及陈铭枢的思想复杂也是十九路军与蒋介石关系中的隐患。十九路军是以广东人为主体的军事集团,亲历福建事变的陈祖康甚至断言十九路军“绝对不信任广东以外的人”。蒋介石对陈铭枢的粤人身份也有疑虑,怀疑他已成为粤籍元老胡汉民在“军队之人”。与蒋光鼐、蔡廷锴等较单纯的军人不同,陈铭枢兴趣广泛而思想复杂,这也不利于维持他与蒋介石的关系。

      这样一支自成体系的部队,和蒋介石粘在一起只能靠利益关系。蒋介石看重他是因为始终有强劲的外敌,十九路军则需要从蒋介石那边拿到财政支持。现在蒋介石已经压倒了冯、阎、李各路军阀,与日本人谈了和平协议,只剩下共军还没摆平,眼看就用不着旁系军队帮自己打仗了,再加上十九路军一贯相对左倾,陈铭枢蔡廷锴终于下定了决心。就在第五次围剿的高潮阶段,十九路军作为最靠近共军的围剿部队,果断割据福建,反蒋独立建国。他们成立了一个“中华共和国”,最高政权机构是“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执政党是“生产人民党”,以陈铭枢为总书记。国旗是红蓝两色中间夹着五角星,意思是老子不国不共,算独立势力,希望能在国共之间左右逢源,起码也要待价而沽。

      当然,左倾的军阀也还是军阀。对于十九路军要给自己刷一半红漆的做法,蒋介石在军事上全力对付,政治上则远不像对红军那么重视,甚至可以说鄙夷,颇有“别给我装了”的意思:

      福建事变蒋介石为何判断19路军难坚持:干部钱多

      “此次师出无名,其军心必动摇,干部钱多,必不如前之肯牺牲”。——《电呈预防西南异动及应付闽变之刍见》

      所以,推断十九路军为什么独立,意识形态是一方面,归根结底还得从军阀利益上分析。这支部队离开了自己起家的地盘,很靠近蒋介石政权的统治中心,又不肯融入中央军体系,当然担心蒋介石击败红军就来搞自己,造反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他们和吴三桂一样,都未控制能自筹军费的富庶地区(福建为穷省,每月仅从广东方面就接受20万银元的接济),都没有闭关自守的选择,所以必须选对手最脆弱的时候,主动出击以求挽回局面。这就是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的根源。

      看了吴三桂和陈铭枢这两个前辈,张学良的选择就很顺理成章了。东北军也离开了起家的地盘,西北的地盘也不足以养兵,国民党还赶着他们去剿共,矛盾本来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偏偏共产党还很扎手,先是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狠揍过东北军,然后徐海东带25军过路也在东北军身上刷了1000多条枪的装备,最后中央红军到陕北,四战四捷,吃掉东北军3个师,中央军直接就砍掉了这三个师的编制,停发军饷。(东北军总共只有十几个师的兵力)换了你是张学良,你反不反?如果共产党不进攻,你会不会主动打红军?蒋介石跑过来威胁你,说不剿共就交出地盘,你抓不抓他?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四十二--东北军围剿红军的四大惨败

      王以哲,何柱国这些高级军官认为,现在东北军没有地盘,补给军费全部靠南京提供。中央提供给东北军的军费很低,一个师仅有3万元,大约是中央军一个师的四分之一(中央军整编师每月军饷12万)。之前老萨在说杨虎城因为对冯玉祥提供军费不满,导致杨冯决裂的时候曾经分析过:一个师3万元的军费顶多只能保证士兵军官吃饱肚子,加上给与少量的军饷。这点点军饷用于士兵养家是肯定不够的,也造成了东北军家属几乎无法生存,境遇极惨。东北军士兵一方面因为不战逃出东北老家,被全国舆论抨击,造成全军情绪极为低落,另一方面由于随军家属无依无靠,更是兵无斗志。

      最后还要回到毛选第一卷的总结: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怪现象必定伴着另外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其实类似的事件之后还发生过一次——高树勋投共。那是1945年9月的事情,日本刚刚投降,国民党对共产党还有绝对优势,不是1949年大决战后望风而降的状况。但国民党为了反共,更为了消耗其他军阀,逼着老西北军打头阵,企图让华北解放军和这些杂牌军同归于尽。结果高树勋没地盘、没出路,没补给,果断带着新8军和上万地方部队投共,刘伯承因此痛快淋漓地赢了一仗,吃掉了高树勋的上司孙连仲。

      总而言之,红军之所以能在旧中国站住脚,原因不是西安事变之类的偶然事件,而是因为红军看准了旧中国的社会结构,通过科学分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长征后,红军被四五家军阀三面包围在陕北看似凶险,实际上在政治上很安全。无论蒋介石在哪个方向策动剿共,被送上来当炮灰的地方军阀都必然和中央军发生矛盾,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军事冲突。有十九路军的例子在前,只要东北军或其他军阀还占据着西北地区,我可以推断,就算没有一个西安事变扣住蒋介石,XX事变也是迟早的事情,比如说入晋的中央军就绝不会与和阎锡山长期“和平共处”。所以,在远离蒋介石统治中心的西部地区,蒋介石通过“围剿”来消灭红军是不可能的。

      通宝推:黄锴爱李莹,camper,天白,bayerno,流沙河,普鲁托,桥上,PCB,年青是福,迷途笨狼,图灵,高中三年,孟词宗,独立寒秋HK,C狂飙行者,归雁入胡天,光头佬,老陈70,mezhan,盲人摸象,李根,
    • 家园 三,农民士兵的毕业旅行

      一 为吃饭而来,为革命而战

      2004年,新华社和北京青年报采访了76位老红军,他们惊奇地发现,但问到当年为何要参加红军时,没有一个人回答“为革命”或是“为了共产主义”。相反,几十位老人异口同声地回答:“为了吃饱饭”。

      这一点得到了同时代其他视角的佐证。二方面军长征路上曾经捉住一个懂中文的英国传教士薄复礼,他随着红军走了几千里后被释放,期间曾经为红军翻译军事地图。在薄复礼的回忆录中也提到了当年红军招募士兵的场面:

      一次,我们听到他们在征收新兵。

      问:“你为什么要参加红军?”

      答:“因为我们在家吃不饱饭。”

      问话是千篇一律,答者也几乎是异口同声

      正如前两篇总结所说,红军不是天生的,红军士兵也不会入伍就变成共产主义战士。之所以苏区遍布大半个中国,之所以长征经过十几个省处处有人参军,首要原因倒不是共产主义理想吸引人,而是中国农业社会的旧秩序已经濒临崩溃,自耕农破产,佃农食不果腹,流民死于沟渠。红军不需要对共产主义做过多的宣传,只要打土豪分田地,给普通百姓一条看得见的活路,就能在军旗下聚集众多没有出路的青年。当年李自成也是这么做的。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红军只是一支对穷人格外友善的军队,为他们打仗或许可以多换一碗饭。然而,从入伍第一天起,这些青年就会接触到闻所未闻的教育。进入红军之前,他们多半是闭塞山村的文盲,但只要在红军中服役几年,相对当时中国大多数人口,每个红军战士都是见闻广博,能读会写的“知识分子”。前面提到的那本薄复礼回忆录也提到了这些战士的生活细节。

      透过小孔,我们看到红军又在建立他们的“列宁室”。每到一地,不管停留时间长短,“列宁室”是必建的。所谓“列宁室”,就是红军读书学习的一个地方,有时利用房子,有时就自己动手临时建。八根竹竿或树杆做柱,绿色的树枝和竹枝编在一起作墙,屋顶上铺上稻草就算天花板。这个地方就成了他们看书学习或集体活动的地方了。

      红军希望长期留在这里,我看到勤奋的红军战士除了忙着打草鞋、补衣服之外,还抓紧时间学些文化知识,听关于共产主义原理的党课武装思想。每个排还经常召开会议,会前先选一个议题,要大家做准备,开会时,大家踊跃发言,特别是新兵,在老兵的鼓励下,讲自己受地主剥削的亲身经历。每次发言之后,排长做总结,重申主要观点。

      两年后,红军到达陕北。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则从另一个角度记录了“列宁室”和其他教育娱乐活动:

      红军士兵……每天的时间表包括:起床后即进行一小时的早操;早餐;两小时的军事训练;两小时的政治课和讨论;午餐;一小时的休息;两小时的识字课;两小时的运动;晚餐;唱歌和开小组会;“熄灯号”。

      每一个连和每一个团都有列宁室,这里是一切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团的列宁室是部队营房中最好的……卫生连的列宁室里,我看到人体各部分的泥塑模型,说明某些疾病的影响,人体的卫生,等等。

      室的另一角是用来学识字的,这里可以看到每个战士的笔记簿都挂在墙壁上指定的木钉上。有三个识字班:识字不到一百个的一班;识字一百到三百个的一班;能读写的字超过三百个的又是一班。红军为每班出版了自己的课本(以政治宣传作为学习材料)。除了政治训练以外,每个连、营、团和军的政治部都负责群众教育。他们告诉我,在一军团中,只有百分这二十左右的人依然在“瞎子”班,这是中国人对完全不识字的人的称呼。

      ……每个室也都有墙报,由战士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定期出版。这至少比一般列宁室的“藏书”要及时得多,后者主要是标准的中国红军教科书和讲义,俄国革命史,各种从白区偷运进来或夺取而来的杂志,以及中国苏维埃出版物,如《红色中华》、《党的工作》、《斗争》,等等。

      ……预旺堡二师三团二连列宁室的九月一日的一张墙报是有代表性的。它的内容包括:共产党和共青团每天和每星期的通告;两篇新识字的人写的粗糙稿件,主要是革命的勉励和口号;红军在甘肃南部获得胜利的无线电新闻简报;要学唱的新歌;白区的政治新闻;最使人感到兴趣的也许是分别用来进行表扬和批评的红栏和黑栏了。

      ……红军有他们自己的许多游戏,而且不断地在创造新的游戏来。有一种叫做“识字牌”,是帮助不识字的人学习他们的基本汉字的比赛。

      从斯诺的采访来看,不计晚上的分组讨论和音乐活动,红军实际上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2小时体育训练,2小时军事训练,2小时政治课,2小时文化课。至多只有一半时间在做传统军队的“正事”。就算在行军途中没有驻地的这些硬件,红军也要想尽办法实施教育。比如说在每个士兵背上悬挂条幅供身后的士兵学习,然后定期轮换行军队形让士兵识字阅读,就是当时的中宣部长张闻天想出来的办法,一直沿用到六七十年代。

      中国是一个人均土地少的农业国,劳动生产率很低,供养一个士兵就算不发军饷,也要七八户农民的全部剩余产品才够。所以,对当时的社会而言,这样“使用”青年人的时间已经不仅仅能用“善待”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奢侈和浪费。在红军根据地之外,大多数军队要么让士兵在作战之余充当苦力,要么放任自由,作为他们上阵打仗的奖赏和压低军饷的补偿,只有“洋学堂”里的学生才可能过上和红军战士类似的生活。

      然而,红军心甘情愿地“浪费”一半时间去改造士兵的思想。他们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领袖一样,相信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刺刀会更锐利。红军的教育首先让士兵了解山村之外的大世界,再分析个人苦难和世界秩序的联系,最后树立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信心,教给他们改造世界所需的文化知识。几千年来从未有人如此关心底层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精神生活,红军因此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新型军队的轮廓,把农民起义破坏性的“洪荒之力”变成新时代的建设基石。这就是红军和旧军队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新启蒙时代的开始。

      二 岂知塞北江南,而今真叹河山阔

      无论中西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就是并称的教育方式。在缺乏书籍、影像资料的古代,长途旅行比今天更不可取代,甚至可以说是建立正确世界观的唯一手段。许多民族的史诗乃至精神支柱就来自一次次的远行。比如说犹太人乃至基督教世界到现在还要每天引述摩西的十诫,用“出埃及”、“ 分开红海”来形容伟大的创举。

      古希腊文明有三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其中色诺芬的代表作是《长征记》,记录了一万个希腊雇佣兵从亚洲腹地艰难回乡的亲身经历;修昔底德是雅典的将军,带兵东征西讨,还为了积累军事经验而到西地中海世界旅行;那个直接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历史》的希罗多德更是见多识广,东面深入亚洲,西面到了西西里岛,北面穿越黑海到俄罗斯大平原,南面深入沙漠寻访金字塔,从而建立了那个时代最完善的人文世界模型,为希腊文明找到了自己的历史定位。

      随着各个文明的成熟,统治集团开始有意识地给未来的统治者准备远行机会。中古儒家官僚进入翰林院就有了高级官僚预备队的身份,得到的第一个实职往往是远方省份的“学政”,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职位可以让他们在不负责太多实务的情况下长途旅行,增加阅历,为将来正式处理军政问题做准备。到了近代,随着西欧文明逐渐掌握了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权利,欧洲尤其是英国中产以上阶层的子弟形成了毕业旅行传统,在就业前要去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游历一番,认为这是制造 “绅士”或“女士”的必要工序。著名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就曾经在《帝国的年代》中这样回忆自己的家庭:

      1913年夏天,有一个年轻女孩从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的一所中学毕业。对那时的中欧女孩来说,这是相当不寻常的成就。为了庆贺她毕业,她的父母决定送她出国旅行……

      而在欧洲第一强国、统治世界200年的英国,上层社会对这个传统尤其看重:

      英国人的教育旅行传统

      1670年,英国天主教神甫拉塞尔斯的《意大利之旅》在巴黎出版。在书中,拉塞尔斯杜撰“大旅行”一词,以指称为教育而进行的旅行,并系统阐述了其功能和价值。在拉氏及其他学者的宣传下,“大旅行”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为更多的社会阶层所接受,成为时人称作“幼熊”的青年人教育的顶点和“成年礼”。18世纪,富有的士绅子弟通常会到欧陆旅行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通常,他们会在一名私人教师和数名仆从的陪同下,学习语言,研究艺术,探幽访胜,享受自身地位所提供的闲暇。

      就整个社会而言,英国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建筑等众多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或多或少都受益于他们在欧陆的体验。总之,旅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既让践行者增加了见闻,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推动了欧洲思想、制度和文化的传播扩散。在这个进程中,英国逐渐丢掉了岛国特性,变得更加开放。

      当然,一直到21世纪,这种经历对于普通年轻人来说都是绝对的奢侈品。虽然新一代学生的生活压力已经比他们的父辈小得多,近来的“慢就业”概念依然遭到全社会上下的普遍抨击。“Gap Year”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更是匪夷所思。只有那些非常确定自己会进入社会统治集团的年轻人才会自信地设计旅程。

      然而,就在80年前的中国,十几万名参军后才认识自己名字的农村年轻人打起背包,向自己闻所未闻的广阔天地行进。他们走出熟悉的稻田丘陵,一路上踏过高耸入云的雪山,穿越深达数公里的峡谷,和十几个民族结盟或作战,喝过世界上最香醇的美酒,也曾吃掉自己的战马以通过茫茫沼泽,路侧随便一条小山谷都是几十年后的著名风景区(如黄龙、九寨沟)。整个旅程的神奇程度超过任何史诗电影,拍上七八部《魔戒》级别的电影也不会缺乏素材。

      当然,更重要的经历是红军穿越了众多平凡的乡村和城市。

      我们今天从事后的角度观察,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是大势所趋。但在当年那些普通士兵的局部视角看来,革命胜利在一开始并不是确定无疑的事实,而仅仅是自己不得不投身的一场地方性运动。但是,当农民战士进入繁华的商业城镇,穿越公路铁路和山间小路,走过无数个和家乡神似的小村,他们最大的发现是大多数中国人和自己一样,在不同的地方过着贫困的生活,渴望一个温暖富庶的新世界。可以设想,对于几乎从未离开过家乡的红军战士来说,这会产生多么深刻的精神冲击。

      从一个普通红军的视角来看,长征前政治教员反复讲述的阶级压迫,曾经只意味着故乡小村的地租和高利贷,现在摆在面前的数亿人的日常生活。更何况一路上都有和自己一样的穷人加入队伍,处处都有农民为打土豪带路,几千里外居然真的会有上万同样头戴红星的军人前来迎接……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红军战士不再是当年那个只期盼分田的普通农民,而是和苏维埃领导人一样,对革命胜利拥有强烈的的期盼和信心。这是红军大学校的第一次“毕业旅行”,是农村革命者领导这个国家的序幕。

      前面的描述绝非我在几十年后的臆测。打开30年代编写的红军长征回忆录原始版本,当年那些好奇的目光和变化的心思跃然纸上,让读者感同身受:

      今天听说是向粤汉路前进了。同志们听到当然是兴奋的很,因为一方面是道路铁路边上,总不致有这几天这样的高山爬……尤其是那些没有看见过铁路的同志,更觉得有味道,因为可以开开“洋荤”——看铁路“究竟是铁的还是泥的石头的呢?”

      同志们高兴起来了,唤叫起来了,“呀!到了大地方了,赶快看铁路去!……

      ——童小鹏(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后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有钱的富人们,正在筹备过年,羔羊美酒陈列着,靠着浑白的炭火,吃着上熟如玉的白米,“贵州也不错”,这是我个人的思忖。

      正在思索的时候,“红军先生沾个光,讨个钱儿,我们是干人儿。”咦!这是什么一回事呢?使我好不惊奇,原来是一个枯瘦如柴脸似周仓样的青年男子与二个十八岁的姑娘,裤也未穿。难道是不穿裤打破封建吗?我怀疑的追问着!某同志回答道:不是呵!他是可怜的穷人,靠挖煤赚饭吃,所以满脸都是黑,弄到几块钱又被王家烈(贵州军阀)苛捐抽去了。

      你不知道吗?干人儿就是我们湖南所谓的穷汉哩!阶级分化这样显明,使我进一步的认识。到现在我还记得“红军先生,我是干人儿”哩。

      ——张震(红三军团营长,后任军委副主席)

      到遵义已经将近黄昏了。萧队长说:“我们乘这个机会,带学生逛街,省得明天学生籍故请假出来逛街。谁不想看看遵义全城情形,忘记了腿酸,忘记了疲倦,整起队伍,齐着步伐,从新城到老城,从大街到小巷,将遵义走个遍。”

      ——何涤宙(红军大学教员,40年代失踪)

      四川的县城,在以前只是生长在彭县,读书在成都,到成都路过新繁,以及离开四川时由岷江船行,实际上岸到了乐山、宜宾、泸州、江津、重庆;一共九处,进得冕宁而十……

      ——李一氓(红军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后任中纪委副书记)

      将要到达山顶的地方,捧着一大块草地,黄金色的水一滴滴的流下,矮草把泥泞伪装得很好,好多人都踏到泥巴里去。这半里远的草地,费了一个钟头才通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现在是尝着这个滋味了,西北方向的远山,都积满了雪,好像是银世界,蔚青色的树林,夹杂其间,更把这个银世界映出特别洁白可爱。东南方是千百里的绿草起伏地,连一根树都没有,宛如太平洋的怒涛向我奔来,大家欢喜欲狂,忘掉了疲劳。

      ——周士第(干部团指挥科科长,后任成都市长,防空军司令)

      芦花城到瓦布梁子,沿黑水东下,计三日路程。一路只闻水声,不见人迹,黑水两岸皆峻岩绝壁,望之生畏;绿草道上,人烟稀少,感无限寂寞。当时,已疑我到了《西游记》里什么地方!头天我们到了以念,彭司令员在那里住,闲谈半晚,毫不疲倦!

      ——贾拓夫(总政治部白军工作部部长,唯一走完长征全程的陕西人,后任国家计委副主任)

      甚至随行的外国传教士薄复礼也记录了红军战士在好奇中获取见闻的细节:

      看守们知道我在贵州住过,急切地问我:“你到过石阡吗?”

      我告诉他们:“到过,那里有温泉,水就像火烧过一样热。”

      他们又问:“水是从哪里来的?”

      我答:“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

      他们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当然,这种事情耳听为虚,眼见才为实。对于那些从未经过的人来说,地下水是热的,实在是奇闻。

      要注意,无论是在30年代就留下文字回忆录的红军成员,还是负责和传教士交流的士兵,在红军乃至全中国都已经是文化水平最高,见闻最广的一批人。从回忆录来看,他们能写出水平很高的文章,之前也曾走南闯北,但在长征途中依然是惊奇万分。对于那些几乎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农民士兵来说,长征必然是更教育人的一次“毕业旅行”。事实证明,这些红军战士“毕业”后的成就很值得赞叹,几十年后,毛泽东说全国最核心的一批干部就是几百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可见长征淬炼了多少淳朴的农民战士。毛泽东60年代发动大串联,鼓动年轻人“经风雨见世面”,70年代再次发动全国军民长途拉练,经常号召部队参与外部政治活动,应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长征的影响。

      三 年轻的军队 成熟的士兵 理性的信仰

      这几天是长征会师80周年,读了许多纪念文章,看到最多的关键字是“信仰”、“意志”、“精神”,形容红军战士大多是“单纯”、“激情”、“年轻”。我承认这些描述都不算错,的确红军是一支充满精神动力的年轻军队。但是,严格说来,年轻只是表象,信念只是结果,如果把这两点当做决定性要素,那么,中世纪欧洲的“儿童十字军”、现在中东的IS武装应该是世界上最有战斗力的军队,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

      红军战士的确有信仰,坚信自己从事的是正义事业,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胜利,但这不是宗教性的盲信,不是纯感性的好恶,而是他们理性而冷静的选择。

      20世纪初的中国,旧制度在帝国主义的冲击下摇摇欲坠,人口已经接近了传统农业能养活的极限,社会的总危机即将到来。从普通农民的视角来看,地租高,手工业被外国工业挤兑,军阀的枪炮越来越不可反抗,破产和战乱时刻都要夺走他们的生命,旧士绅和新官僚却既不打算解决物质问题,也不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只是一味的剥夺。

      在这种现实下,苏维埃政权分土地解决眼前的经济问题,共产党干部告诉他们人人平等,红军连队耐心地提供前所未有的教育和娱乐,最后还带他们打了胜仗,击败了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军阀士绅,他们当然有理由相信共产主义——实际上共产主义是他们唯一看得到、摸得着的美好未来,红军是他们唯一能体会到尊严和成就感的群体,苏维埃俱乐部是他们唯一能打篮球的地方,中国没有任何其他地方能给底层人口提供类似的物质-精神生活。

      等到走完了长征路,半个中国的阶级矛盾和大好河山都成了眼前的现实,个人的苦难和梦想居然和整个国家、整个人类的命运一起共鸣,这简直是人生最完美的形态。红军士兵必然会为已经得到的这一切而战。坚定程度远远超过创业的商人捍卫自己公司的控制权,也压倒高三考生对高考分数的狂热——战士们追求的是独一无二的美好生活,是自己和国家的现实目标,而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与之相比,宗教信徒不过是对现实失望而寻找新的“虚拟现实”,最多与vr游戏的玩家相当,怎么能和红军战士的现实选择相提并论呢?

      说红军官兵很年轻也是对的——平均只有22岁,军长一般不超过30岁。但是,从心理成熟度和做人的担当来说,他们绝对远远超出自己的生理年龄,尤其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年轻人。从文化水平看,他们识文断字,能写能算,几年后就要分散到整个日占区当基层干部;在阅历方面,他们见过生离死别,走过千山万水,打过土豪,发动过土改,这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促使年轻人飞速成长。更何况在红军早期的战斗中,他们挑战过最强大的敌人,执行过最不可能的任务,活下来的战士当然自信而勇敢——并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种自大和悍勇,而是在明确目标,清楚实力对比前提下的冷静决策,哪怕党中央要他们出境打败超级大国,他们也只会默默地研究对方的作战风格,追求最大的胜利可能。

      其实,把信念和激情当成本质的人不止是今天的网文作者,当年的很多红军领导人也不太清楚自己胜利的原因,以至于盲目崇拜“革命精神”和“自发的勇敢”,以为红军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自己的战斗力。长征出发之前,本来红军已经损失到不足五万,为了“壮大革命力量”,也为了带上苏区的笨重财物,中央苏区临时“扩红”数万,最后带着八万多人的队伍出发,貌似声势浩大。可湘江一战,这些未经训练,未经教育,也从未经小规模战斗锻炼的“淳朴战士”一哄而散,反而涨了敌人的信心,拖累了主力,最后过江的基本还是久经锻炼的那些老红军。

      同样在这个时期,博古领导的中央军委对军事决策绝对保密,从普通红军到军团长都不知道下一步的战略动向,部队完全没有对远征做宣传动员。结果,行军离根据地越远,红军越迷茫,士气明显下降。等到局势不再允许和二、六军团汇合,短期内没有进入老根据地的可能性,连中央军委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了。许多基层干部私下猜测,开始为分散打游击做准备,不愿再参加大兵团作战。若非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改变了战略,开始宣传新的运动战方针,让基层单位有了盼头,中央红军最可依赖的士气因素几乎要丢光。

      与之类似,四方面军在张国焘自立中央南下后也经历过类似的士气下降阶段,在南下和北上之间犹豫的时候更是出现众多逃兵,许多四方面军将领甚至开始仿效旧军队的军阀作风来控制部队。而二方面军在整个长征中都非常明确自己的目标,对普通战士也做了政治动员,从湖南走到陕北,兵力几乎没什么损失。再后来,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时一度撤销了各单位的政委,对统一战线抗日也缺乏细致的宣传,于是就有走过长征的高级干部以为党放弃了革命目标,不辞而别,回乡种田做生意去了。可见红军的“信念”是一个很符合唯物主义规律的指标,需要明确的目标和细致的政治工作来保证,绝不会是天上落下一道圣光、红军剧团唱几首歌就能在士气上压倒敌人。

      当年长征精神的形成,对于今天的中国依然有指导性意义。上个月我幸运地参与了军委政治部网络舆论局组织的长征纪念活动,随“我们的长征在路上”参观团走了七八处军营,和海、陆、空、陆战队和边防官兵都有直接的交流。我惊奇的发现,和十几年前我对军队的印象不同,即便在步兵一线连队中,十八九岁的年轻士兵也远远不是主要的作战力量,在许多单位甚至不算重要的组成部分。步兵战车上的射手、轮机舱里的修理兵、海防工事的炮手几乎都是服役过两三期以上的士官。海空军单位的士官化程度更深,许多舱位走过去,每过一道门就能看到一个比船长年纪还大的资深士官。生于1981年的我,居然能在基层单位看到许多同龄人,甚至某些士官要让我称一声长辈。

      这说明中国军队已经基本完成了职业化转型,十八九岁的义务兵虽然还将长期存在,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主要是充当辅助力量和士官的预备队。除非发生世界级的大战,否则中国未来可能会像美国一样,长期维持一支士官比例过半的职业军队。实际上,2007年的时候,士官数量已经超过了义务兵,现在恐怕要到60%或更高。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士官人数已占士兵总数一半

      据介绍,目前(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的士官人数已占士兵总数的一半,高技术部队达到70%至80%。士官中的85%分布在基层和作战、训练一线岗位。

      就在十几年前,对于大多数军人来说,军营生活还只是青少年阶段的数年插曲,能在部队提干或当士官(志愿兵)固然好,但留不下也无所谓,二十岁出头走出军营,一切事情都可以从头开始,人生往往还更精彩。现在士兵真正成了一个职业,就必须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军人的心理问题。我和这些士官交流,发现他们和军营外的同龄人差不多,最操心的问题也是职业前途、子女升学、家庭娱乐、父母就医这些琐碎杂事。许多士官家属不足随军标准,抱怨夫妻两地分居;地方转业政策不完美,担心退伍没出路;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怕教育有偏差,外出驻训时间太长耽误了装修房子等等。过去在新闻上看到类似的矛盾,主角往往是艰苦地区的军官,现在则开始向大多数士兵转移。

      而且军营再也不是一个信息上的“无菌区”。基层士兵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以至于每天训练前都要由专人收缴。在休息时间,看得出那些只能上军队内部政工网的电脑几乎没人用,但手机游戏、微信朋友圈、八卦新闻和军营外面一样普及。如果政治工作还像当年那样瞄准年轻而单纯的义务兵半大孩子,还把军营当做意识形态上的世外桃源,怕是效果有限。

      当然,最近几年调整军人待遇,大幅增加士官的工资福利的政策很受欢迎,把许多业务骨干稳定在军营。但是,人作为高等动物,在饿肚子的时候或许只有一个诉求,吃饱了以后有则会有一百个诉求,涨待遇之后的问题完全可能更复杂。好几名部队的技术骨干曾在交流中表达过相似的问题:

      “现在待遇是不错,一个月七千多块,外出驻训还要多……但退伍后落差太大了,回去就算运气好给个事业编制也是工勤岗,上街巡逻一个月两三千……我答应,媳妇也不答应啊”。

      可见仅从经济角度看,涨工资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手段。

      这时我们应该回顾一下长征时期的军队思想建设。当年的共产党抛弃了旧统治集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唯上智下愚不移”的过时思路,认定新时代的精神生活属于所有人,认定文盲农民也需要利益、尊严和事业成就感,所以能通过阶级利益做动员,用细致的政治工作在底层社会激发最强的信念和创造性,打造一代成熟理性的革命军人和行政干部,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夺取政治工作主动性的宝贵经验。

      今天的基层政工干部面临的挑战更大。他们刚刚走出军校,就要和年龄不比自己小的一批士兵打交道,就要应付21世纪成年人的复杂生活,不可能再用“热血”、“报国”等简单概念来制造战斗力,不可能唱几首红色歌曲就保证士气和忠诚。对此,解放军必须承认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承认军队的平均年龄和阅历在增长,承认军人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提出了新需求。

      在认清现实的前提下,政工干部自己得先融入21世纪的现代化生活,对当前的所有社会现象包括网络思潮都有合理的分析和解释,能从细节上讲清党军队的政治目标,再用细致的工作把军人的日常琐碎生活和宏观政治目标连接起来。这样,一支职业化军队才能继续保有革命时代的信念和勇气,才算是继承了长征的政治遗产。

      在全文的最后,我决定还是引用一段曾经被收入中学课本的文字,借以佐证自己的观点: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第三篇完)

      对长征胜利80周年的总结结束了。如果要做一个“总结之总结”的话,我最想强调的是两个词:“唯物主义”、“科学规律”。

      这三篇总结,第一篇从自然地理、国际形势和政府财政的角度分析了红军汇集于陕北的原因,说明历史趋势比决策的偶然性更重要;第二篇抛开以一方面军为中心的视角,分析了各支红军之间的配合,指出红军的团结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政治上坚持阶级立场,组织上积极进行内部磨合,才能不断推进。第三篇采用长征基层官兵的视角,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讲述红军战斗意志的培养历程。

      三篇文章的共同结论其实是同一句话:军队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抛弃一厢情愿的唯意志论,设计完整的物质-精神套餐。否则的话,在错误的地点建根据地多半守不住,空谈团结必然出现分裂,至于不结合日常生活高喊信仰,则会被成年人嘲笑为小孩子的游戏。现在许多人读革命史,视革命口号为无所不能,说起革命组织就认为纯洁无暇,谈到革命领袖就觉得生而知之。这种唯心主义定性分析不可能从历史中得到任何借鉴,更不可能推动今天的历史行程。

      通宝推:夜如何其,黄锴爱李莹,camper,天白,四四方方,决不倒戈,脚歪不怕鞋正,PCB,C狂飙行者,走在河边的驴,邻居大哥,mezhan,Lioncat,kiyohide,石狼,豪哥的江湖,沧溟之水,李根,迷途笨狼,胡一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