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林风清逸

共:💬30 🌺208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年代:【南宋】 作者:【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最近偶然看到这首词,不禁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的愁想必是很多的,最大的愁是什么呢?他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愁是什么愁呢?

    多年前,那个时候我还算是聪明敏捷、不曾像如今一样迟钝木讷的时候,曾经提过的一个问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君何不身归之?”

    想到这里,我忽然理解了辛弃疾欲说还休的诸多愁滋味之中一个最大的愁滋味了。

    南宋制度,北归之人,例置江南,不得近北地。惧叛也。

    南宋宰相史浩名言:“中原必无豪杰,若有之,何不起而亡金?”史浩是什么人呢?宋孝宗的宰相。史浩还是什么人呢?他的儿子史弥远,权倾天下,南宋朝廷号称“满朝朱紫贵,尽是四明人”,说的是满朝高官都是史弥远的亲戚同乡。史弥远甚至到了杀死当朝宰相韩佗胄,斩首献给金人,为金人立下大功的地步,而宋宁宗在韩佗胄死后多日还不知情,等着韩佗胄认错求情。后来宋宁宗因为韩佗胄不肯服软,同意处决韩佗胄的时候,韩佗胄已经死了很久了。

    就是这样的宋朝。

    辛弃疾就是在这样的宋朝蹉跎一生!

    辛弃疾是什么人?

    辛弃疾生于1140年,时为金熙宗天眷三年,宋高宗绍兴十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21岁的辛弃疾招募两千人,加入耿京所部义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完颜亮兵败北归,辛弃疾乘机南下联络宋朝,得到宋高宗嘉奖。反悔时,耿京为叛徒所杀。辛弃疾于万军之中擒获叛徒,绑缚临安。

    就是这样一个辛弃疾!

    这就是一个班超、霍去病一样飘扬辽远的豪杰啊!

    但是他从南归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北上了,甚至连靠近边境的机会都没有了。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41岁的辛弃疾预料到自己因为“刚拙自信”就要被弹劾去职,提前在上饶兴建了隐居地。果然辛弃疾就被弹劾了,于是在此去职闲居11年。期间写了这首词。

    唐朝李贺写过一首诗,是这样说的(节选):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君何不身归之?以天眼不开故耳。

    君何不身归之?唯不能耳。忠于君则不能走,忠于事而无所凭。羁络天下豪杰以等死,此宋也。当此之世,愁之极也。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唉……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卿本佳人,奈何做官!

    通宝推:铁手,桥上,空中吴钩,
    • 家园 只能是一声叹息,赤胆忠心却无用武之地。时也,命也。

      历史没有假设,如果辛弃疾当时揭竿而起,自立为王,结果会如何?如果辛弃疾生于元末朱元璋的时代又会如何?就好像墙要塌了,你一个人在那儿顶着,难以扭转大局。

      • 家园 捡了芝麻丢西瓜,因小失大的的宋朝

        齐有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得之。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 ,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宋人,宋人,唉!

    • 家园 稼轩虽豪,不能免愁,然终以豪气当之

      “啼鸟还识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这是兄弟别愁;

      “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这是朋友思愁;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是孤独之愁;

      “但将万卷平戎册,换得邻家种树书”,这是壮志难酬之愁;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是人生苦短之愁。

      所以稼轩说了,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然如果仅仅是愁,就不是辛老子了,就是李后主了。稼轩的境界就在于有豪气能销愁苦。

      “千载后,百篇存,但无一字不清真”,这是自信的豪气;

      “看试手,补天裂”,这是决绝的豪气;

      “谁共我,醉明月”,这是无奈的豪气;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明志的豪气;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连隐居了都要发发豪气。

      所以稼轩虽然一生不得志,却豁达豪放,留给后人一个熠熠生辉的爱国者之心和无数的好词。

      唉,人生路难行,困难重重,抑郁不得志、挫折困难在所难免。这些年我也是遇到了好多艰难险阻,每每想到稼轩,这么大的才华,这么大的抱负,无法实现心中理想但始终充满希望,笑看人生。我遇到的一点点阻碍又算得了什么呢?

      稼轩虽愁大,终以豪气化之,虽难以企及之,愿学一二,乐观面对未知的未来。

      通宝推:桥上,红军迷,唐家山,strain2,李根,林风清逸,
    • 家园 不谈家国,仅从个人心态角度分析

      比较符合人的成长历程。

      年轻时热血满腔,觉得天下无事不可为,想要忧愁都办不到,只能装一下。

      年纪大了,始知世事难为,困难很多,做成一件事不容易,忧愁很多了,可以感慨一下了;刚要开口,却觉得多余,世事本来就不容易,困难本来就多,这是平常事,有什么必要说出来呢?

    • 家园 这估计也是防备侯景再现吧?

      一直有个说法:有一次辛弃疾和朋友喝酒喝高了,说了些有异志的话,那朋友酒醒了骑马就跑,怕他追,到了一个三岔路口下马躲入旁边看;等辛弃疾找了个方向去追之后,再打马从另一条路狂奔逃脱

      真的假的?

      如果是真的,这事说明辛弃疾真有曹操孙权的志向,被人知道了是要灭对方口为安的。南宋的做法是有道理的

      他愁的可能真是“天下无事”,没法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法南面登基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都是那则故事是真的,不然辛弃疾的形象就只是一个不得志能写词的英雄而已

      • 家园 帮你举证

        《西湖游览志余》载:“后十数年,幼安帅淮,同甫尚落落贫甚,乃访幼安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幼安酒酣,因言南北利害,云: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饮罢,宿同甫斋中。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遂中夜盗其骏马而逃。”

        • 家园 看到这里觉得他反而真没有造反的意思

          那个三岔路口都追出来了的故事看来是后人附会的

          就这里他说的那些话,无非是对北南双方利弊分析而已,对首都地形谈谈看法也没啥出格的地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没有啥问题

          至于那陈亮觉得要被杀人灭口,还讹人钱财,其实都是他自己一厢情愿,辛给了钱也许是同情他也许是不想另生枝节,说明不了啥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看辛弃疾的词豪放大气,要真偷偷做了一辈子造反打算却最后也没实施,是不可能一直这么写下去的

          林兄:宿同甫斋,其实是“宿同甫于斋”,典型的使动用法,和周瑜安置蒋干仿佛

          《宋人轶事汇编》引赵溍《养疴漫笔》:“陈同甫名亮,号龙川。始闻辛稼轩名,访之。过小桥,三跃而马三却,同甫怒,拔剑斩马首,推马仆地,徒步而进。稼轩适倚楼望见之,大惊,遣人询之,则已及门,遂订交。稼轩帅淮时,同甫访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酒酣,稼轩言南北之利害,南之可并北者如此,北之可并南者如此,且言钱唐非帝王居,断牛头之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之水,满城皆鱼鳖。饮罢,宿同甫于斋,同甫夜思稼轩沉重寡言,醒必思其误,将杀我以灭口,遂盗其骏马而逃。月余,致书稼轩,假十万缗以纾困,稼轩如数与之。”

          通宝推:林风清逸,
        • 家园 至多不过谈一下军事地理,何况就是一段子……

          就这……

          补全了看吧:

          后十数年,幼安帅淮,同甫尚落落贫甚,乃访幼安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幼安酒酣,因言南北利害,云: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饮罢,宿同甫斋中。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遂中夜盗其骏马而逃。(边批:能杀马必能盗马。)幼安大惊。后同甫致书,微露其意,为假十万缗以济乏。幼安如数与焉。

          就不说辛弃疾帅淮这事儿有多晚了(如果去镇江也算的话)。就是真的,也不过是谈一谈军事地理。这算什么破事儿,值得要灭口。看起来更像几个军迷扯闲篇,年龄控制在二十岁左右,大点也不过三十来岁。

          还是一篇闲书里记的。后来冯梦龙将他选到了《智囊》里。

          这个段子破绽不少。比如说辛弃疾帅淮,辛弃疾一直没有机会对北作战。唯一的机会是晚年守镇江。如果这个时候算的话,那已经是开禧年间,陈亮早死了。比如说二人饮于治所,醉后却移宿陈亮斋中。这个斋要是陈亮自己的,与前文陈亮远来拜访不符,要不是自己的,他们在治所喝酒,醉后却跑老远睡觉,不太合理。比如能杀马必能盗马,技巧上二者无关,书生喜欢用延伸法夸大自己的能力,敢发怒就敢杀人,敢杀人就能上阵,敢能上阵就能做大将军。比如说陈亮讹辛弃疾一大笔钱,还特么写信,还在信中微露其意,这种机巧之处,小谋算甚多,小有利也甚多,典型的故事会风格,典型的酒桌上的胡吹大气。跟大富翁在五星级酒店请客,这五星级酒店居然在迎宾大厅门口倒厨余垃圾,流浪汉就在门口翻箱倒柜捡垃圾的段子有的一拼。

          这段子,就是拿捏小痛脚诈点儿小好处,俗人想象一下占便宜的事,就是看着一乐,当笑话看就行了,别台当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