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扶贫免费教育医疗讲讲消费与积累的大道理 -- 陈经

共:💬470 🌺580 🌵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比起从前农民根本连进医院的资格都没有还是好多了

        再怎么样,现在起码一半人看得起病

        当初毛时代呢

        农民连进城务工的资格都没有,想去看一次病,都得慢慢到黑市上去换粮票,慢慢攒

        那可是95%的人

        就那样,也仅仅国有企业职工有医保而已

        什么集体的街道的乡镇的统统没门

        出生不好的也别想了

        仔细算算,其实也不过百分之2-3的人享受福利罢了

      • 家园 前两天温相不是说了吗?

        他身边的朋友都急着弄个国外身份。

        可见国内烂到什么程度。

        真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家园 读了您的文章,有两个反应

      一是想做一张超大的葱花蛋饼给您套脖子上,这个星期您就吃这个吧。

      二是遗憾太祖没有把文革进行到底。

    • 家园 大吃一惊

      转瞬间居然有了100多跟帖!

      陈先生的文章一直让我受益良多,今次的文章虽然“冷酷”了些,但是其实也是相当客观的。

      其实不单是消费与积累,效率与公平,经济发展与环保,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等等都是一个一个的矛盾统一体。说其为矛盾,因为现实中二者常常是鱼与熊掌的选择;说其统一,因为二者其实又互相促进。我们常常看到其矛盾的一面,却常常忽略了其统一的一面。

      比如说基建投资与教育投资。今天我们说中国的工厂是血汗工厂,剥削广大底层人民的血汗。不错,这的确是事实。因为我们的产品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这些领域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被一压再压。我们当然可以往产业链的上游走,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但即便我们真的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我们短期内,至少数十年内不能放弃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现实情况是有13亿人口,大量的劳动力要工作,要生存。这些劳动力中,又以农村富裕劳动力为主体。没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提供如此多的工作岗位?高端的产业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比如印度的信息产业很发达,但是并不能解决很多的就业岗位。以劳动力成本低廉为优势的产业则注定了是“血汗产业”。这是一个我们无奈却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看到,很多农民工通过打工,虽然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在这个过程中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教育并不是走出农村的唯一途径,更多的人是通过到城里打工改变自己乃至一个家族的命运。那基础建设和这个有什么关系呢?在中国,基础建设也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力的行业。大量的基础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给了更多农村富裕劳力改变命运的机会,从而也给了更多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机会。中国讲“生存权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首先养活大量的人口,活下去才有机会。而钱,根本的用途是消费。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意味着一个乃至数十上百以至成千上万的人获得了活下去的理由,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中国选择大量的基建投资,也正是因为它能够提供相比教育投资更大量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有长远的经济效益。这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符合的。当然这些投资有一个度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学家的问题了。

      这样说并不等于说这个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就可熟视无睹。这是一个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为了追求效率,往往要牺牲公平。为了消除不公平,政府就应该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来弥补。但只有效率上去了,政府手上才有更多的闲钱能够用于转移支付。中国政府目前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够,主要还是因为开始的时间不长,法律法规都不完善,执行力度也不够。比如贫穷人家的孩子上学,各种减免学费、奖贷学金等政策应该与学校收费同步完善,但现在做得不够好。

      各种投资,应该孰轻孰重,这个见仁见智。政府官员的考虑往往为了突出政绩而选择基建。这个中央这几年对地方有了诸多限制。朱总理在位时正是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要靠内需来维持经济增长,因此大量的基建投资,甚至教育产业化,因为要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要让人活下去。朱那几年还搞了国企改革,胆子真是有够大的。无论怎样,将教育投资与基建投资,将消费与积累截然对立起来考虑问题在我看来就比较片面了。

      人文关怀固然是要的。但解决问题还是得实事求是,虽然冷酷了点。

    • 家园 天,居然收了这么多鸡蛋,蹦出100多贴子

      争议很大啊。

      其实从道德上争议是不大的,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送花送蛋的估计判断差不多。

      但是接不接受“丑恶”的道理与事实,这个就很有个人倾向了。我把政府的考虑都讲出来了,特别是地方政府,都不是什么善人。

      我不是政府,也不是政府智囊,我只是去解释政府的考虑。政府估计也不太在乎收花还是收蛋。

      我这也不是替政府作道德辩护。政府那么多贪官,我就是想替他们辩,也辩不了。

      我提供了一个背景资料,要有人想去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得知道政府是怎么考虑教育问题的。我认为真心想为社会想点办法,不应该去与政府的考虑作道德性对抗。如果只是骂政府,保持道德压力,这个并无不可。如果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么就应该去理解社会真正的运行机制,没本事改造的话,可以看看机制内部有什么办法没有。

      有一些矛盾,这个真正运行机制是怎么也解决不了的。就如官员贪腐问题,我认为这个是无解难题。

      教育问题还算是可以想点办法的,不过再怎么想办法,教育产业化造成危害也是必然的,不符合道德也没办法。想办法不过是减低教育产业化的危害。道德总大不过现实。

      • 家园 Sigh!

        So, you can see the discrepency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I think I got your idea, but I still can not accept your viewpoint. The aristocracy get too much from the poverty and they still want more. They will lose all of theirs when this kind of exploit over its limit.

      • 家园 前一阵子还啄磨等孩子大了,是不是要送回国内去上学。

        这些天的帖子看的是触目惊心。

        以前我们小时候的情况完全不适用了。

        可能还是不把孩子送回去的好。

        • 家园 我在国内,自己没什么,但是一想到孩子的话

          我就会想是不是还是该移民出去?我是这么多年都没想出去的人真的,但想到未来,实在还是可怕。越来越失望,不说别的,光说食品安全,牛奶鸡蛋蔬菜肉类米面副食,什么都有假。让孩子吃什么?

          再看看现在中小学的教育,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根本不知道有没有在教育,纯粹应试。不如领回家自己教――如果有钱有闲的话。

          实在不想让孩子脱离祖国文化,最多送回来呆个假期,长期真的没意思。

      • 家园 如果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地话

        讨论到此为止吧。

        如果假定腐败是可以或必须接受的话,那么阁下的结论是正确的。继续对这个前提争论下去,讨论将会进入禁区。

        • 家园 请问在西西河,讨论腐败难道已经是禁区了吗?

          我并无意危害西西河,如果西西河有这条规定,我就闭嘴。

          叫他去宣传二次收费支援腐败是天经地义 好了。

          如果尚无这条规定,我实在是气满胸膛忍不下去。。

          • 家园 我的意思并非如此

            腐败是个你、我以及陈经都接不下来的题目。讨论到这里,已经变成浪费口水,有些心灰意冷而已。我觉得做不了什么,也不想直面什么,反正我逃走了。

            陈经只不过把现在发生在中国的冷酷之事冷酷地说了一遍罢了。我等碌碌且自私,隔岸观火的同时,捎带作些小善事即可,不要为搞不定的事大动肝火。

            兄台如果睡不着,请看看

            [URL]www.ocef.org[/URL]

            能为中国教育做点什么。(以前河友的推荐)

            • 家园 顶一下您

              如您说的,陈经的帖子,不过是冷静的述说了一个冷酷的现实,这就是现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

              思考是思考,行动是行动,这两样东西是不能等量齐观的。

              所以,花您一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