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指亲美势力——文革小解析 -- 飞鸣镝

共:💬183 🌺1200 🌵3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给你一个建议也是批评。。。

        你的文风得改一改,面对史料脑补得太多,对你有利的就是真的,对你不利的就是隐瞒、篡改和伪造。这种方法不过是给自己壮胆。

        在宫本显治的问题上,主要冲突不是什么援越的“联合行动”,而是是否实质与前苏联缓和关系。毛泽东强调的是在与宫本的联合声明中必须加入暗指前苏联的“反对社会帝国主义”的内容,因而没有谈拢。

        • 家园 你完全接受了改开一派的史学观点,自相矛盾而不自知。

          在宫本显治的问题上,主要冲突不是什么援越的“联合行动”,而是是否实质与前苏联缓和关系。毛泽东强调的是在与宫本的联合声明中必须加入暗指前苏联的“反对社会帝国主义”的内容,因而没有谈拢。

          那是苏联被中国拖进越南,毛泽东怎么在那个时候和苏联闹僵?那不是两面受敌吗?你自已不也明白所谓的“反对社会帝国主义”是暗指而不是明指吗?

          联合行动是谁和谁的联合?没有苏共的参加,那还叫“联合行动”吗?可是苏联本来就是反对在越南和美国动手开战的。所以,宫本的所谓联合行动实际上是针对毛泽东越南战争的方针来的。

          然后,老毛病,完全没有出现刘、邓对这一问题的态度。

          从你的文字看,你受改开史学的影响很大,接受了其中的很多有问题的说法而不自知。例如,完全不知道抗美援越战争的重要性,所以你才会认为在抗美援越最紧张的1966年毛泽东居然还会和苏联搞僵关系。拜托,那是1969年好吧,是美国总统承认政策失败之后的事情了。

          通宝推:hwd99,
    • 家园 “亲美”“亲苏”要分场合来分析:

      亲苏:首先是十月革命的影响,目的是道路;后来除了道路,还有在理想一致基础上的建设事业上的帮助。

      亲美:从老蒋就开始,也是理想加实惠。毛时代的“亲美”,完全是经济建设的需要,是实惠的问题。

      不分清以上问题,笼统地说什么“亲苏”或者“亲美”,必定走向邪路,自然也不可能正确评价文革。

      • 家园 是啊,中共一向对巴黎公社高度评价,难道“亲法”?

        这不是笑话嘛。

        国共合作,八路军还打过青天白日旗呢,难道“亲蒋”?

        公知、买办都喜欢“亲”什么,这是他们的生存逻辑,就好像职业情妇一定要“亲”某个男人,否则活不下去。

    • 家园 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84岁老兵讲述他理解的文革

      老兵尹吉先

      是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84岁老兵。可以说是共和国得缔造者之一,文化大革命是他的亲身经历。作为一个亲历者其观察眼光很有价值

      点看全图

      当时的背景,58年成立了高级人民公社,集体劳动、集体吃饭,结果人们出工不出力,工农业减产:再加上前苏联 逼中国欠朝鲜战争的债务。换完债务后,美苏有对中国制裁,60年国家人民贫穷、挨饿。

      1959年党政分开之后,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 主管国家行政。他主张,共产主义不能穷过渡,要吸收1958年的经验、教训,吃大锅饭没有竞争力,就要受穷。59年刘少奇执政后,他取消了吃大锅饭的政策。田地、工厂承包。对农民实行“三自一包”—包是“包产到户,三自是,自留地、自产自给、自负盈亏”。

      这时农民起早贪晚 种自留地。田地承包后 农民在田地里干活时,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没有了。自留地的庄稼长得很好,农民不挨饿了,这个政策受到大部分的干部、群众的拥护,62年之后挨饿的城市工人,开始往农村跑。

      接着刘少奇为了快速的发展国民经济,58至57年被毛泽东打成的30万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右派 被刘少奇平反了,并且官复原职。 惹起毛泽东的反感和不安,他感觉 是对共产党实现共产党纲领的威胁,这30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右派 将来他们 形成权利 也是对我生涯的威胁。

      毛泽东担任党的主席,军委主席 规定 党领导枪;大权仍在毛泽东手中。

      毛泽东主张 坚持共产的党纲领,走没有压迫 没有剥削 各尽所能、按劳取酬、有福同享 有罪同遭的共产主义道路。要承包给个人,就要有穷富,有穷富 就有剥削被剥削,有剥削,资本主义社会卷土重来,与共产党的纲领背道而驰。以上毛泽东与刘少奇的两种思想 造成国家政治危机。

      62年之后 毛泽东采取的措施,树立山西大寨人民公社为榜样,让人民学习,走社会主义道路。刘少奇树立小靳庄三自一包政策为榜样。中央的两个司令部开始明争暗斗了。

      毛泽东的领导的共产党员“撒手锏”开始出动了。当农民在自留地的田边、地角种的玉米都要长穗了,把玉米全都砍断,并且说: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阻挡刘少奇的“三自一包”进行。

      这时毛泽东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及其右派,是反对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也是我让全国人民对他们实行专政的对象,你刘少奇给他们平反,将来他们有权了,我死后也会造成苏联总统斯大林总统死后的下场,就成了他们的罪人。这也是共产党的纲领将来能否成功的大问题。

      于是62年9月24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断言说:“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并强调,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判单干风,包产风,翻案风”,矛头指向了刘少奇。毛泽东想方设法阻止。

      从1959年,刘少奇当国家主席,确定的三自一包政策,全国各省、市级干部,包括中央老帅,多部分人都拥护。最后北京市委都不听毛泽东指挥了。63年毛泽东说:“北京市委针插不进,水泼不透”。

      毛泽东又听说:刘少奇要伙同他的下级官员(所说的走资派)和被毛泽东打成的30万 仇恨毛泽东的右派分子,要学习前苏联罢免‘赫鲁晓夫’的方法,罢免毛泽东。毛泽东急了。

      据说:邓小平看到毛泽东的军队势力‘各省、县共产党员的势力很大,退出启动罢免毛泽东 的会议;会议没有开成。

      毛泽东采取的办法:1966年5月4日 毛泽东在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有反党错误要撤销他们的职务。(他们都是军队的要人)

      接着毛泽东利用他的杀手锏,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通过运动,打倒了刘少奇,再给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踏上一只脚,永久不得翻身。更换了全国的领导班子。

      后果,造成国家十年浩劫。给国家经济、军事、人民的文化素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影响 直到今天还没有消除。

      要问 不用文化大革命打倒了刘少奇中国会出现什么样子?

      根据我看到的当时形式,刘少奇肯定会 协同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等人,一定会撤掉毛泽东。

      当时毛泽东是共产党的主席,他在军队,地方有强大的共产党员‘撒手锏’。

      刘少奇他们真的要撤掉毛泽东,那么中国就要内乱、内战,甚至国民党在台湾 会借此机会进攻大陆。后果不可想象。要比文革造成的后果还要坏。从这个角度去看,虽然有些人受了委屈,但是毛泽东发动的文化革命运动 还是对的。

      请点击我2015年写的:《老兵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_春生的新博客_新浪博客 老兵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_春生的新博客_新浪博客》

      上面提到了彭德怀和杨尚昆。正好再来看看杨尚昆如何看待彭德怀

      杨尚昆:庐山会议主席没料到不少人支持彭德怀

      [导读]毛泽东原来估计,彭德怀的《意见书》印发后,会引起一些人的批评和反对,而实际情况却是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情和支持。

      [?IMG]

      杨尚昆

      本文摘自《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苏维民著

      杨尚昆一生做了两件违心的事:一件是1978年11月28日,为了尽快出来工作,违心地在留有尾巴的审查结论上签了字;另一件就是在undefined会议上违心地批判彭德怀。对后者,他一直是心怀内疚的。他和我们详细讲述了庐山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特别是批判彭德怀的情况。

      7 月23日,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话,对彭德怀的《意见书》中的观点逐条批判。他声色俱厉地说,假如做了10件事,9件都是坏的,都登在报上,一定灭亡,应当灭 亡。那我就走,到农村去,率领农民打游击,造反。你解放军跟不跟我走?我看解放军会跟我走的。毛泽东把问题看得如此严重,会议气氛骤然紧张。

      7 月26日,毛泽东又以《对于一封信的评论》为题批印了东北协作区办公厅干部李云仲反映当时经济生活中一些问题给他的信。这封万余言的长信,既反映了一些重 大问题,指出在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的同时,忽视“左”倾冒险主义的侵蚀;关于农民和工农关系问题以及计划工作中存在主观主义等;也反映了一些具体问题,如指 出铺张浪费之风严重等。毛泽东对此信作了长达2500字的评论,指责信的作者专门搜集缺点方面的材料,而对成绩方面的材料,可以说根本不发生兴趣。他认为 “现在党内党外出现了一种新的事物,就是右倾情绪、右倾思想、右倾活动已经增长,大有猖狂进攻之势”。这一天,各小组又传达了毛泽东讲的几句话:“事是人 做的,对事,也要对人。要划清界限,问题要讲清楚,不能含糊。”话不多,但分量很重。一个文字评论,一个口头谈话,意思是明白的,同彭德怀划清界限,反 右!

      7月30日,迫于当时形势,我(指杨—作者注)在小组会上也不得不违心地批判彭德怀。我说《意见书》的政治方向,是反对建设时期总路线和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

      7月31日、8月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两次开会,在小范围内清算彭德怀的历史总账和思想根源。但是会议情况都及时地向各小组传达,推动了大范围对彭德怀的斗争。

      8 月2日,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开幕。毛泽东在讲话中把对彭德怀的批判提到路线斗争的高度,要求大家讨论路线是非问题。同日,毛泽东写信给张闻天,信中说“你陷 入那个军事俱乐部里去了”,说彭德怀同张闻天是“文武合璧,相得益彰”。军事俱乐部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会议期间,有人看见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曾经到 彭德怀那里去串门,这本来是同志间的正常交往,可就是有人把它当做问题煞有介事地反映给毛泽东,大概是表白自己同彭德怀划清界限吧。毛泽东就说他们是军事 俱乐部。其实,张闻天、周小舟根本与军事无关;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黄克诚是总参谋长,他们交往密切是很正常的。

      当 时给彭德怀戴了几顶帽子,说彭德怀的《意见书》是“争取群众”、“组织队伍”,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的反总路线、反党中央、反毛主席的活动”,“代 表右倾机会主义向党进攻的纲领”。彭德怀是“漏网的高饶反党集团的重要成员”,是“里通外国”、“与苏修反华相呼应”。彭德怀从维护大局出发,不得不违心 地反复检讨,承认“客观上起了反对‘三面红旗’的作用”,“造成严重后果”,但始终不承认“高饶反党集团成员”和“里通外国”。

      黄 克诚是7月17日才到庐山的。19日,黄在小组会上发言,对“三面红旗”的看法和彭德怀的观点差不多。于是有人批评他,他懵了。当晚,他跑来找我,问我怎 么回事。我把前一段会议情况向他作了简要介绍。他说不管怎么样,有些话我还是要说。23日,毛泽东讲话后,黄克诚同许多人一样,思想不通。当晚,周小舟、 周惠、李锐一起到黄的住处,议论毛泽东的讲话。周小舟说了一些过激的话,还说:“主席有没有斯大林晚年的危险?”黄克诚劝他们,有意见应直接找主席当面 谈,不要随便议论。这件事后来传出去了,就成了他们背后进行反党活动的证据。

      7月21 日,张闻天在小组会上作了长达3小时的系统发言。在这以前,胡乔木听说张闻天准备发言,特意给张打电话,要他“注意形势,少讲缺点”。但是张闻天还是按照 他准备的发言提纲讲了。他在基本肯定了“大跃进”的成绩以后,着重讲了缺点、缺点的后果以及产生缺点的原因。他肯定彭德怀的《意见书》,说:“这份《意见 书》提出了一些问题,中心内容是希望总结经验,本意是很好的。但是从各方面的反映看,不少同志似乎对彭德怀同志这个出发点研究不多,只注意了他信中的一些 具体说法,其实是肯定了成绩的。他说,成绩是基本的,这同大家说的一样。至于个别说法,说得多一点少一点,关系就不大。”他强调,“现在的问题是防止骄傲 自满、麻痹大意的情绪。要更多地看到存在的问题的一面。”他指出:“总结经验时,就不能满足于说缺乏经验,而应该从思想观点、方法、作风上去探讨。”张闻 天的发言材料翔实、观点鲜明,论述有理有据,讲后反应很大。后来把张闻天的这篇讲话说成是对彭德怀的《意见书》“全面系统地发挥”。

      还有一个小插曲。按照惯例,与会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都摘要刊登会议《简报》。那天,刊登张闻 天发言要点的《简报》刚刚准备付印,他就打电话来要求撤回。我就去请示刘少奇。刘少奇说:“人家自己的东西,要求退回去,就退给他吧。”这说明张闻天在思 想上也有顾虑。他在会上评说“大跃进”的缺点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他要求退还他的发言稿,对我来说也很为难,如果我不请示刘少奇就退给他,就会有人说我同 “教条主义者”又弄到一块去了。

      周小舟那时有些年轻气盛,加上他过去曾经当过毛泽东的 秘书,在毛泽东面前说话不大拘谨。在庐山,开始他比较活跃。7月11日夜,毛泽东找周小舟、周惠、李锐谈话,周小舟反映“大跃进”中下面干部讲假话的情 况,还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毛泽东听了不但没有表现反感,反而谈笑风生,气氛轻松。这次谈话后,周小舟就向人散布空气,说毛泽东要反“左”,引起下 面议论纷纷。周恩来听到议论,问我这是从哪里传出的话。我告诉周恩来,听说是周小舟讲的。周恩来就让我转告周小舟,不要再传这个话了。周小舟也把毛泽东找 他们谈话的情况告诉了彭德怀,并怂恿彭也去找毛泽东谈谈。彭怕当面谈不好,就写了7月14日给毛泽东的那封信。16日,彭的信印发以后,周小舟在小组会上 表示赞同。23日毛泽东讲了话,周小舟就成了重点批判对象。

      8月10日,小组会上有人 揭发周小舟在7月23日毛泽东讲话的当天晚上,在黄克诚处讲过“主席像斯大林晚年”的话。全场大哗。后来又有人揭发李锐曾向周小舟转述田家英说过:将来有 一天他调离中南海时,准备向毛泽东提三条意见:(一)能治天下,不能治左右;(二)不要百年之后有人来议论;(三)听不得批评,别人很难进言。这又引起巨 大震动。李锐当场咬定这话不是田家英说的,是他自己的想法。会议转向批判李锐,被刘少奇制止,说李锐不是中央委员,他的问题另外解决。

      庐 山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彭德怀的《意见书》是“导火索”,看来事情带有偶然性,其实不然。会议前期,大家思想并没有敞开,对形势的估计一直存在分歧, 一些不同意见遭到压制。毛泽东原来估计,彭德怀的《意见书》印发后,会引起一些人的批评和反对,而实际情况却是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毛泽东怀疑党内 有人在刮风;一些“左”派人物感到批评“三面红旗”的人越来越多,会使人泄气。担心“左”派队伍守不住阵地,有人就到毛泽东那里去告状,要求毛泽东出来讲 话。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断传来对“三面红旗”的尖锐批评;在国外,赫鲁晓夫和东欧国家的一些领导人,也连续发表批评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讲 话和文章。这一切都使毛泽东感到形势严重,必须进行反击。

      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事 先并没有经过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刘少奇对反右是有保留的。他曾找胡乔木谈话,表示对彭德怀的《意见书》可以在小范围内批判,总的部署还应继续纠“左”, 《记录》要争取发出去,让下面继续纠“左”。他要胡乔木向毛泽东反映这个意见,胡乔木说这已经不可能了。

      周恩来担心彭德怀对突如其来的严厉批判身心承受不了,就要我安排彭的夫人浦安修上山,从生活上照顾彭德怀。

      8 月1日,朱德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就彭德怀的《意见书》谈自己的看法,言词比较缓和,还没有讲完,就被毛泽东打断,指责他“隔靴搔痒”,弄得朱德下不来 台。林彪调子最高,说彭德怀“这回是来招兵买马的”,“想当大英雄”,“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又说这次解决彭德怀的问题,消除了党内可能出现分裂 的隐患和避免了经济上出现大马鞍形。林彪的话得到了毛泽东的赏识。

      邓小平、陈云因病留守北京,没有参加庐山会议。

      8月16日,八届八中全会闭幕。全会通过了《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和《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会后,从中央到基层全面开展反右倾斗争,错误地批判和处分了大批党员和干部。返回腾讯网首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