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皖西乡村亲历记 -- lmylqh

共:💬222 🌺2219 🌵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拿俄罗斯做例子啊,怎么这种以前的公知的剪裁都能信。。。

            差点以为回到20年前了。

            给你贴个表。苏联解体的惨状以前河里早就讨论过了。

            俄罗斯历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千吨)(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俄罗斯统计年鉴2009,458页)(译者注,此表中1970年,1980年和1990年的数字仅代表当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Р.С.Ф.С.Р)的粮食产量,并非全苏联的粮食总产量)

            点看全图

            苏联一解体,各种产量断崖式下降。

            再给你几个网址去看看,俄罗斯自己统计的数据,1995年你敢说俄罗斯人生活的好?

            再看这里:http://www.gks.ru/bgd/regl/b08_14p/IssWWW.exe/Stg/d1/05-18.htm,这是包括下水和猪膘油的肉类,以及牛奶和奶制品消费产品每人消费(左边是包括下水和猪膘油的肉类,右边是牛奶和奶制品),第一行是俄罗斯联邦的。1990年,包括下水和猪膘油的肉类,人均消耗75公斤,到2000年只有45公斤(中国2016年人均肉类消耗量59公斤,离苏联当年的水平还差不少);1990年,牛奶和奶制品消费,人均消耗387升,到2000年只有215升。这下降的还不明显吗?

            1990年俄罗斯统计在栏的牛为5880万头,1992年为5320万,2001年俄罗斯牛只有2730万头。这也证明俄国人均肉食量也在下降。

            吃得少了,出口粮食又不罕见。人家印度一天只吃一顿饭,不照样出口粮食。

            通宝推:呆头呆脑,老老狐狸,
          • 家园 当时的农民是否都是涸泽之鱼不是因为少数几家感觉吃不饱饭而

            慢说八十年代初,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有些偏远山区温饱还是有问题呢。不知道您从哪方面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农村不实行分田单干农民们就只能等死待毙?再次强调一下,您个人的生活经历是否与全国大部分农民的情况一致是没有被证明的,至少与我七十年代在农村生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生活的地区不同。

            机械化问题的影响现在是非常明显的,大部分农田被零碎分割根本就不可能实行大面积机械化耕种。你说你家农村实现机械化了,可能只是各个农户自己请的耕种机。就是这样也只能一家一户的操作,与几百亩土地整片的操作比较效率高下立判。至于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修建整理,这些如果你做过农民就不会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吧。

    • 家园 值得思考

      谢谢楼主实事求是的分享。

      发现一个现象,类似的帖子貌似容易引起左右之争。一边会说不愿再回到过去,一边会说那是积累时期,而且吃不饱还有其他原因。

      然而似乎很少有人仔细思考过下面这些问题:

      1.集体制的效率确实不如包干单干吗?

      2.南街村是集体制,为什么又比较成功?

      3.南街村那样的例子为什么那么少?

      第一个问题,如果要实事求是地回答,集约化农业生产形式要比单干先进,效益也应该更好,这是理论上来说。一味否定集体制站不住脚,饿肚子经历也无法否定经济规律。有过饿肚子经历的河友请见谅!

      第二个问题,不管答不答得上来,无法都认的是,集体制可以成功。

      第三个问题,同样的环境,少数成功,多数不太成功或者完全失败,说明什么问题?主要可能还是运行问题,更确切地说,带头人或者干部的问题吧。

      本人没有做过调查,不过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精神境界、才能要求都特别高,这个没问题吧?前三十年的干部,估计大多数精神境界问题不大,那就很可能是才干方面的原因?毕竟凝聚人心共同发展是一项高难任务,现在亦是如此。

      有没有这种可能,是不是当时我们的各级干部没有足够能力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因为从河友们的帖子来看,好像主要还是有效组织生产的问题,化肥和储备粮问题另当别论。

      感觉一概否定和肯定两种观点都不可取。

      可以反对组织低效的集体制,但是一棒子打死集体制,那就是和农业经济规律唱反调了,发达国家的农业可不是每户人家小小块发展。如果又要集约又要个体,那就只能搞土地兼并了,这个方向就不用讨论了吧。

      包干让很多人吃饱肚子,这个事实不容否定,说明集体制没搞好,需要改善。

      包干第一村,把人家省财政厅下来的干部都累死了,还差南街村几条街,这个时候如果还唱包干的颂歌,怎么唱都要跑调的呀。

      河友共同努力,把西西河建设成一条辩证的河,也许不会有这么多口水仗了😄

      通宝推:铁手,普鲁托,天马行空,
      • 家园 南街村例子少是因为其他的都被强制分掉了

        南街村这种硬扛着没分的都是有特别强势而且成绩斐然上下威信都很好的带头人,并且带头人与村民都坚决不愿意分才有可能不分的。当时全国不愿意分的村子其实还不少的,但是中央的政策是不分就换村干部,顶不住的就只有分了。

        • 家园 优秀的带头人难得呀

          高干大梁生宝高大全,哪个不是农活利索为人正压得住场,还愿意为集体奉献,宁可自己吃亏

          这样的人才如果自己干,绝对也可以风风光光干出一段事业来,受苦受气当队长、村长,河里这么多人,自己拍胸脯保证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

          六亿神州尽舜,这毕竟是个美好的愿望呀

          你举的南街村的例子,我想起来华西村好久没人提了,搜索了一下居然是:

          [URL= https://new.qq.com/omn/20200414/20200414A0NIVD00.html] 中国第一村风光不再,宣告破产,负债达400多亿,是谁的华西村?[/URL]

          可惜,华西村的富裕只是暂时的,现在的华西村风光不再,面临着负债上百亿和转型堪忧的困境,开始走下坡路。如今华西村被告知负债400多亿元,不禁让人嘘叹不已。

          但是,自从华西村的村支部书记吴仁宝在2013年去世后,华西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停滞了,债务的增长也在不断加快

          当然,这篇文章也可能是反动派的污蔑,但吴仁宝去世后,华西村发展降低,河里都许久听不到它的名头是事实,也间接说明了农村发展不容易,高水平带头人难得。

          所以大多数农村无法继续走大集体的道路是个很无奈的事情:人才难得

          1950年代初期,刚经过抗战、解放战争,人口有不少损失,大部分农村家庭劳力少,生产资料也不够,大家组织互助组互相帮忙是先进的;等1970年代,解放前后大量出生的孩子也都成年了,劳力其实不是问题了,生产资料也有相当积累了,各家基本上都可以独力承担了,人都会有私心,我觉得这是大集体搞不下去的一个现实原因

        • 家园 我乡我邻2

          这个人是我的一个远房堂叔,行二,本来我应该叫他二叔,但小时候,我总是不愿在人前叫他二叔,如果是在背后和小伙伴提到他,更会直截了当叫他外号--老母猪,叫时一定不能被他听到,不然一群小孩会被他打个遍。他之所以有这样难听的一个外号,是因为父亲是公办教师,家庭环境优越,父母宠爱,所以从小顽劣不堪,像农村养的老母猪一样--懒、脏、横。从一年级开始,他就没考过几次及格分,总是要靠他父亲的面子不留级,就这样勉勉强强混到初中毕业,回到生产队干活,地里活他不愿意干,又靠父亲面子去放牛,他放牛也不好好干,往往把黄牛当水牛养(我们那生产队水草多而旱地草少),不久之后,生产队就死了一头黄牛,每家都分到一大块,小孩子像过年一样开心,那是唯一一次我们小孩子觉得有他也很好,可惜生产队后面就不让他放牛了,我们再也没能吃到第二顿牛肉。

          无业之后,他游手好闲了好几年,总是干一些当时别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挖洞捉蛇,捉住后扒皮套在木杆上晒干,非常吓人,奇怪的是我们这些小孩一边怕,一遍还特别想看他捉蛇,那时我才知道毒蛇是住在无水的旱洞里,他父亲也不反对他这样做,有一次还夸他晒干的蛇皮做二胡好用。和人一起打鸟,有一次他们把一只猫头鹰用烧热的犁铧烤熟吃掉,我们在旁边看着都怕。还喜欢买蚊香炒米毒鱼,我们那如果有鱼塘被毒翻,一般就是他的杰作,这件事非常招人恨,村人发现后往往指桑骂槐的诅咒,他们一家人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吃鱼。我们那里都用他教育孩子---如果像他那样,一定会变成光棍、五保户。

          然而,事实无情的打了乡邻一个重重的耳光。有一年这个人突然变成了公办教师。他父亲听说可以接班,没到退休年龄就找医院的熟人病退,火速让他接班,大概也知道如果不这样,他这辈子就完了。变成教师后,穿上皮鞋衬衫,居然让人耳目一新。但可惜的是他只能上小学低年级的课,你知道,小学4、5年级的数学应用题还是很难的。

          其实,那时他家有四个儿子都可以接班,偏偏选了他,在当时,我是小孩子,没看出有什么问题。后来,四个孩子都成家立业、分开来住。一开始,几家都抢着要老人住到自己家里,毕竟他还领着一份退休工资,好景不长,老人患病,不能自理,其他三个儿子一致把老人往老二家送,认为他接班占了便宜,理应照顾老人,老二的老婆是个医生,非常强悍,将他们打了出去,没办法,请乡邻协调决定轮流照顾,不久病死,死后四个儿子又打了一架总算完结。我们那里都用这事劝说老人---如果像他那样处事不公,一定会不得好死。

          这个堂叔,现在已做到小学校长,我回老家,见到他,总要尊敬的问候一声:二叔好。

      • 家园 温铁军以前一直说的隐晦,最近好像直接说出来了

        包产到户,农民好像得了田,实质上农民的医疗,上学,养老等,都被作为包袱甩掉了。

        • 家园 医疗,上学,养老等包袱没被甩掉。

          因为对农村来说,国家就没背过这些包裹,倒是2000年后医疗、养老捡起来背了一下,就这也用力不多。

          医疗,我前面说了,赤脚医生看病是要钱的,吊水吃药,治疗一次总要一两块钱,现在看太廉价了,但那时一般农民连这钱也拿不出,所以不是小孩生病都不会去看病,60岁左右的老人生病一般会象征性的请赤脚医生看一下,好就好,不好等死。那时我们那没有因为看病倾家荡产的,因为既没有家产也不会去看。我的印象中我们大队除了家有工作人或靠得住的亲戚,大部分人从未去过医院,就像前面有个河友所言,乡村生乡村死,生死更多的是随缘。我和我妹妹中间差四岁,是因为中间有个弟弟几个月大时夭折,我母亲在世的时候常埋怨我父亲有一晚听到屋外的呼喊声并答应了,认为这招来不干净的东西带走他。如果真像某些人描述的治病不要钱,她会不带小孩子去治疗吗?实际上他们连公社卫生院都去不起,那里收费比赤脚医生贵多了。也许有些人不是农村出身,用城市公费医疗来想当然,如果这样就不要替农民选择道路。

          教育,80年代之前,一般农民家庭小孩都会上小学,那时也要交学费,只是比较少,但问题是没钱啊,我家就是借钱让我上的一年级。小学毕业,上初中的,和我年龄相当的大约是一半左右,以前肯定更少,初中毕业后上师范和中专文革中不是靠考试,要靠关系,肯定轮不到一般农民头上,倒是文革后靠考试,人人有机会,所以我们那时做梦都想上师范、中专,师范、中专上学不用花钱,出来还能挣钱啊。至于高中,我们村在我90年代初考上大学前所有上高中的可以用两只手数完,文革前有两个没考上大学,称为老高中生,乡亲们总觉得他们比我们后来的高中生更有才学,文革中有一个,人家有路子直接推荐上大学,一般农民根本不会上高中,光高中住校吃饭都供不起,另外你上高中如果不能推荐上大学有什么用,拿个高中文凭回家到生产队干活,性价比也太低了,而且本来也上不起。文革后80年代有几个,一般是家里条件好的,后来他们也没考上大学,我是我们村第二个上大学的,但上学时亲戚朋友普遍不赞成,因为一般家庭90年前后供养一个高中生也接近于倾家荡产。虽然这样辛苦,相对来说,教育上总算还是给了一个机会,不像以前,教育对农村一般小孩就是上上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和大学那是人家的事。所以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包袱被甩掉,相反是打开了一部分枷锁。还有,我遇到老婆后才知道他们城里考中专有多容易,只要不是白痴,几乎人人可以,我几个姨姐都是中专毕业入厂,他们实现我们的梦想居然那么容易,难怪有人怀念过去,毕竟现在他们的孩子要和那些以前不屑一顾的农村人一起竞争。

          养老,如果你说生产队分给老人一份饿不死的口粮是养老,那你根本没把农村老人当人,养老养老,连饭都吃不饱也叫养老,有病不能看叫养老,如果这样,现在的许多虐待老人罪都可以取消,那些人做的并不比生产队对老人更过分,而且就这份生产队分的口粮,也是社员种的,和分田后有什么区别,国家背过养老包袱吗?倒是现在,农村有点养老的意思,有饭吃,生病能治,部分富裕地区农民也能跳跳舞。

          通宝推:北纬42度,胡一刀,醉寺,
          • 家园 赤脚医生不好说 -- 有补充

            大部分是不要钱的,日常多用土方中药,上面也会免费送器械。要钱的不是用了数量有限的抗生素就是特别复杂的处理,就算你不要,人家也会送鸡蛋给你。接生也是如此。这里吊水显然就不是一般的病了。当然这或许是所谓地区差异。

            上学是机会平等和教改后的花费,这个不用多提。五保供养就更别说了。

            别小看这些开销,想想八九十年代接生花多少,学费花多少,吊水花多少,送葬花多少?传统红白喜事是怎么回来的?是有钱办了,还是没钱办?

            当然医保和现在是没法比,但现在这些也是前十年才建立起来的,还要各种补钱,也不是什么都管。

            为什么知道?因为我家上两代都是干这个的。我也做过医保和扶贫相关的打杂。改开前,医生很穷。有回乡的退职救济也不够用。而改开之后,乡村医生都富起来了。原本是赤脚医生的,现在还享受每年4800-9600的补贴。

            现在河里流行说半天也不信你的,贴个证件总能证明点什么吧。

            点看全图

            说点题外的,这也是为什么支持中医。要知道他们原本都是西医。中医治疗都是在乡下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学会的。有医生手册也有药用植物手册。当然,也看地区植物的分布水平,有些地方先天不足也没办法。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图片不知道怎么没了,补充一下 -- 补充帖

            移动平台可以看到,是修改问题吗,这里再发一次

            点看全图

          • 见前补充 4708936
          • 家园 那时候城里人挂靠国营或集体企业上,农村人其实是挂靠在

            人民公社上的准集体企业职工。 城里人的医疗上学养老靠自己所在的企业,也不是靠国家。农村那时候的养老等靠的是人民公社。看看大寨南街村现在怎么解决农民养老的,一般的人民公社一直发展下去应该不会比现在的大寨差。

            当年农民日子过的苦,因为他们在和城里人一起为国家的工业化积累着资本。城里人工资17年冻结不长,日子一样艰难。那时国家经济工农一体,农民工人都是入股的,农民的贡献不比工人小。打个比方,如同一场战役,城里工人打攻坚(装备待遇自然稍好一些),农民打阻击,打胜后同样有功。国家工业化成功后,工人农民同样有资格直接间接享受各种福利。可惜,分产到户如同让农民买断退股,有点类似后来城里人买断下岗。只不过农民拿到的不是补偿金而是生产资料土地。农民此后也没从国家拿到多少福利,这当然是被甩了包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