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新语(连载) -- 扶楠

共:💬14 🌺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新语(连载)

    首先多谢大家对前一个连载的支持,小妹这厢有礼了

    这个连载可能没有上一个快,但我会尽量赶着写的

    ---------------------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新语

    大秦帝国

    公元前221年,混战了几百年的天下终于统一了。

    这是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它的宏伟与辽阔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超越了那个时代世界上的一切国家。

    这个大帝国有个名号,至今都是那么威风――秦。

    配合着天下的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也都随之统一起来。人们再也不必为纷乱的各国文字和不一样的货币而困扰,秦俑博物馆中半球形的一件“秦权”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洗礼,仍然向我们展示了它当年象征秦王朝不可一世的权力。

    然而秦实际上早就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春秋时为西方大国的秦,却始终摆脱不掉晋的阻挡,无法在中原号令天下,崤之战更是宣告了秦东进努力的破产。时至战国,晋已然不存在了,代替它的是三个小国,然而秦却仍然以一头睡狮的样子,懒洋洋的看着东方六国你争我夺。

    这时,一个魏国人来了,后人称他为商鞅。商鞅以一个法家的气度与果断,定下了“耕战”的国策,从此秦人的生活中再也离不开这两项活动。原本在中原之西的秦就是牧马的部落,此时的他们又和游牧民族有了某种相似之处:他们平时耕种,战时则组织成一支强大的军队。

    似乎东方六国也都是这样?然而,无疑秦的政策施行的更加有效,更加严格。秦法中规定了耕种时一亩地需要撒种的具体数字,这在今天看来着实令人惊诧――秦对于耕种是这般的重视,规定的是这般的详细……

    是啊,秦对于耕种一向很重视,他们鼓励耕种,并兴修水利。

    在秦惠文王的面前,曾发生过一次争论,最终,一代纵横家雄辩的张仪败给了大将司马错。然而蜀国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伐楚跳板,他们发现了种种不便,其直接后果就是都江堰的兴建。

    除此之外,还有灵渠以及后来的郑国渠,它们都使得秦国的耕种越发的发达。

    秦人也是尚武的。他们对于战的规定丝毫不弱于耕――秦的兵士一共有二十级。秦人为了能够步步高升,奋勇杀敌。《战国策》里张仪曾描述他们: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执人头,右挟生虏。这样的秦军可谓虎狼之师。我们至今看和真人一般大小的兵马俑,仍然能感受到秦军当初的威武。

    于是魏军怕了,他们输掉了华阳;于是韩军怕了,他们输掉了野王;于是赵军怕了,他们败在了长平。

    长平之战,赵损失了四十万人,国力大损。长远来看,赵从此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实力,而六国也失去了与秦对抗的力量。

    然而长平之战后,秦却并未踏着胜利的步伐,进一步灭掉六国。

    一切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赵国蔺相如和廉颇的“将相和”不只是美谈,也是相当实用的,赵国就是凭着这个(至少是一个因素吧)抵御了强秦的侵犯。

    而秦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就在白起将要进一步攻打赵国时,收到了要他回军的命令,然而此时他还不知,长平之战是他的最后一战……

    秦国将相不和,因而浪费了一个大好的机会,但它最直接的结果,便是战神武安君白起被赐死,秦国因而失去了一位百战战胜的大将,而应侯范睢在秦军再次对赵作战的失败后不久下台。

    无疑,劝范睢辞职的蔡泽似乎口才青出于蓝,或者说,形势逼着范睢不得不如此。但提出远交近攻的范睢到底比蔡泽强了很多。不久,蔡泽很知趣的把相位让给了比他更有能力和王室更有根基的吕不韦。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子孝文王即位之后一年,薨。子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薨。于是历史就这样把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推到了政治的舞台上。

    然而,短短的五年内,秦国连换了三个王,不禁令人怀疑是否有人做了手脚。然而我们的惊疑没有人回答,历史依然按部就班的按它该走的轨道前进。

    但迷雾还远远不及此。《史记•春申君列传》中春申君最后死于一次宫廷斗。在他死后,他的妾做了太后,而他的儿子则成为了楚王――但是名义上他们并不属于他。就在春申君被杀的后面,司马迁又写了一笔:“是岁也,……,而吕不韦废。”

    这是什么意思呢?司马迁的嘴角泛起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微笑。

    然而,少年此时还并不是主角,他在舞台的深处,冷眼旁观着一手将自己扶上王位的吕不韦在台前挥斥方猷。

    他在等待,等待着一鸣惊人的那一刻。

    元宝推荐:沉睡的天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挑个小错

      商鞅是卫国人,不是魏国人,当然,在去秦之前,他是在魏国,

      灵渠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调动军队去南方才修筑的,确实有水利作用,在郑国渠之前。

    • 家园 连载九

      我们打点起万般思绪,精神百倍的来看一看眼前这个大秦帝国。

      也许,我们需要仰望它。强盛如汉唐,“嚣张”如元朝,我们也不必怀着这样一份肃杀的心情。不是因为汉唐不如秦的伟大,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来形容这种感觉最为妥当――难道,是因为秦的伟大中只有肃杀吗?或许吧……

      秦统一了全国,也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这两种事物的统一,对全民族的意义是重大的。

      一个民族何以保持自己的文明?语言,或者说,文字。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而且又都知道,除了我们的中华文明仍在延续,另外三个文明事实上已经中断了。现在在它们曾经辉煌的土地上行走的人们,并不是流淌着它们的血脉的后胤,就算是,却仿佛被洗脑一样,对自己遥远的先祖文明是那么的陌生。一个民族的人不可能完全消亡,只不过会融合到别的民族中去,而一旦这些民族的人忘记了自己的语言,忘记了自己的文字,这个民族的文明就真正灭亡了。西夏文与契丹文早已经是死文字了,只是为了解读那时的历史,我们才会去解读它,除了在历史学家的书案上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现在更多的是用来做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品。我们的中华文明一直在延续,尽管我们说着不同的方言,就拿北方人来说吧,很可能听不懂江浙地区的话。但只要我们用笔写出来,就会相视而笑:明白了。从有了小篆开始,我们的汉字经历二千二百年的风雨,从没有在根本上动摇它固有的形态“方块字”。正是有了这些千千万万的方块,垒成了我们精神上的长城,抵御住了一切野蛮入侵的破坏,使华夏文明流传了下来。我们有理由自豪,而在自豪的同时,不妨向统一文字的嬴政敬个礼。

      不过,也许他根本没有理睬我们,大概是没有看见吧,因为,他眼前还有那么多拜倒在他脚下山呼万岁的臣民――他们第一次用这样一个称号来称他们的领袖:皇帝。

      皇帝的意思是:功盖三皇五帝。赢政把自己抬高到一个非常的高度,成为这个新兴帝国无上的统治者。他不允许后人给他加谥号,因为那是“臣议君”,他的功过岂容他的臣下来评说?于是有大臣战战兢兢的问到他和他以后的皇帝怎么称呼,他痛快的说道:“我是始皇帝,以后我的子孙就是二世、三世……万世……”但实际上,赢政怀着一份矛盾的心情,他希望有万世,却又不希望有万世――那意味着他个体的消亡。赢政是想自己一直可以把皇帝当下去,所以他会命人去找仙药,所以他会对“太子”的事讳莫如深,“死”字更是万万说不得的。

      按理说,既然有了“始皇帝”,也就该有“始皇后”。可惜,遍查史书,始终找不到这位皇后的影子。始皇后到底是谁?……没有人回答。还是站在始皇跟前,亲自问问他吧,他心中或许曾有过人选。但我们是不敢开口的,只有呆立的份。谁知道他一时兴起会不会杀了我们?后位只好这样空着了。可是为什么?是后宫佳丽太多,还是怕皇后会挚肘?难道是,自己的母亲给自己带来的阴暗心理?始皇看出了我们的心思,怒吼一句:“你们敢妄揣朕意?”于是我们吓的赶快逃走了。

      始皇是个勤政的皇帝,他规定自己每天必须看完一石竹简。这是多少竹简?一百二十斤,即使到现在也有六十斤了。这六十斤的竹简,足以堆成一座小山。这样高密度的用眼,只怕始皇帝早早的就是近视眼了,可惜那时没有眼镜……

      可是勤政的皇帝又偏爱巡游,我们常看到他东逛逛西转转的记载。其实在始皇眼里,游赏的不是天下,他只是在自己的家中溜达一圈活动一下筋骨而已。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节目,内容是关于秦始皇建造阿房宫。原来,杜牧笔下使得蜀山兀的阿房宫,不过是他整个宫殿的一个小小的前殿,只相当于一个二大门。在真正的大门前,理应有华表,但人们却怎么也找不着阿房宫门前的华表。哪去了呢?最后,竟然是在秦皇岛那里发现了这样的两块巨石。这不禁让人瞠目:原来,秦始皇的真正大门,是在秦皇岛!贾谊《过秦论》中写道: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然而贾谊太小瞧始皇帝的气势了。整个天下也不过是他的宫殿而已,一座华山,一条黄河,又哪里能担当的起他的城、他的池?从这点来说,始皇才是真正的“家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现在是莫非王宫了;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而始皇帝忽然想到还有几个方外之民没有归顺。于是派出两支秦军,南攻百越,北却匈奴。南攻桂林等郡,比较顺利,使中国的版图一下子到达了南海。而北方的匈奴,却有些麻烦。

      秦人最早一直受西戎的侵扰,而后来发展起来的秦则成功的克制住他们。但匈奴代替了古老的西戎,却又比西戎强悍许多。草原民族就是有这样的优势,平日为牧民的他们,可以随时组织成一支凶狠善战的军队,比之于秦又敏捷了许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秦的长城产生了。

      中国的长城,经过最后一次维修之后,变得更加完整而坚固,而且比之于古老长城的古朴甚至是简陋,又华丽许多。人们在登月的过程中,仍然可以看到地上蜿蜒曲折的这座世界上最长的城墙。而越到后来的长城,起到的作用越趋于保守,乃至于有人埋怨起长城来,说它禁锢了人们的自由,扼住了人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其实长城不过是一座城墙,只不过长了点,它起什么作用,也是由人来决定的。今天默默伫立在西、北一线的长城,也许正在回想着当年秦军三十万人驻守时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秦时的长城,除却应该有的防御功能,更多的是用来做进攻的跳板,是一个可以进攻的体系。有了它,秦军不必千里迢迢从咸阳赶来仓促应战,这里是退守的最前端,也正是进攻的底线,秦军的前线一下子提前了这么许多。长城有若干烽火台,很远就能望见匈奴隐约的踪影,以便大家严阵以待,提前的预警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以长城为依托的秦军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似乎这又印证了“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句话。

      关于长城,还有一个孟姜女的传说。当然也只是传说而已,如果坚固的长城真要是被她的眼泪摆平了,那长城边上的那群人们又要再忙一阵,说不定又有万喜良第二、孟姜女第二,就如同始皇、二世这样的排下去,有这么多的家庭都要因她的眼泪而离散,那岂不是更悲惨?

      人们的目光更多的放在了长城上,但秦的另一个工程也很厉害,那就是直道。二千年的风雨过去了,虽然青草离离,却依然没有树木敢于染指当年被夯的很结实的直道。直道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运送粮食。三十万的军队屯扎在长城,后勤必须有保障。直道为运送粮令提供了便捷,人们称它是当时的军用高速公路――堑山堙谷的直道当的起这一名称。

      始皇“使蒙恬将三十万之??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r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无论是长城还是直道,还有统一文字度量衡,也只有秦人有这样的气魄敢于这么做,而且做的都这么好。

      也许,这才是令我们仰视它的原因。

    • 家园 唐风二女将上帖, 花之不尽
    • 家园 连载八

      现在,东方就只剩一个齐国了。

      此齐非彼齐,战国时的齐,并不是由那个接受武王封赏的姜太公的后人统治,而是在姜氏齐康公十九年(集解考证是十八年)的时候,由魏文侯为中间人,向周天子请求让齐相田完代为齐侯,得到应允后,当初晏子的担心成为了事实。

      齐侯田和只在位两年便去世了,接替他的是他的儿子,后来被谥为桓公,于是齐国出现了两个“桓公”,只是,此桓公非彼桓公。幸好后一个桓公不是非常有名,否则就乱套了。但桓公的儿子威王却是十分的有名,而人们也称齐侯小白为“威公”,又是两个易混的称号。看来,同一个国家由两种姓氏的人先后统治,于谥号上还真有些麻烦。

      齐威王发达的轨迹,和楚庄王有些类似。然而威王比庄王更沉的住气,一闲就是九年,眼看着“诸侯并伐,国人不治”却也不急。也许当时谁也不会相信,这个看来很荒淫的君王,竟会在一夜之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果然齐威王从杀阿大夫开始,励精图治,使得齐国在当时很是威风了一阵,也不枉一个“威”字了。

      继任的宣王,可能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印象,一来是经常被孟子冷嘲热讽,而且比梁惠王更可怜的是,很多有名的故事都是以齐宣王为主角,如“五十步笑百步”、“顾左右而言他”,我们在笑着的同时,都会扫一眼“王”的注释“齐宣王”,或许还会从鼻子中发出一声“嗤”;还有问题就出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上了。赶走了南郭先生的齐?⊥跛坪趸崛萌司醯帽冉嫌⒚鳌?―在中学课本里就是这么写的,当时我也很受了一番影响。但这是个美丽的错误,要知道,宣王固然比不得威王,但比其他国家,齐国还是有五十步的优势的。事实上著名的马陵之战,正是在宣王年间发生的,宣王采纳了田忌和孙膑救援韩国的建议,一战而胜,俘虏了魏太子,并使得三晋之王皆来朝齐。虽然齐?⊥跻灿泻颓匾黄鸪频鄣墓馊倮?史(后来取消帝号了),但他的这个“? 弊郑?不是没来由的。放诸历史当中,齐?⊥醵伎梢运阕鲆桓鏊赖募?惨的君主了――他是被人活活抽筋(这可不是运动激烈引起的“抽筋”,而是真正像哪咤对龙王三太子做的那样,把筋抽出来)悬持在房梁上死的。蔡元放在后面写道“死法大奇”。此说《战国策》的齐策中没有,倒是在楚策四的“客说春申君”中提到。齐?⊥醺鋈说乃浪淙豢刹溃?但也咎由自取。而齐国在燕将乐毅的攻击之下几乎一度全线崩溃,虽然后来有田单的拯救,但他究竟不是救世主,无法挽回齐国衰落的大业。个人感觉,?⊥跤行├嗨朴谔瞥?的玄宗,使国家强盛一时,又使国家迅速转入混乱。

      渐渐的,齐国也流于平庸。好在,后来各国都纷纷忙着自保,谁也无暇来和齐国过不去,于是齐国倒也过了四十年太平日子。但齐王建的头脑中,却从来没有注意过唇亡齿寒这个词,在其他五国遭受灭国之祸的时候,齐国既不跟着一起抵抗,也不跟着一起抢地盘,只是老老实实的等待。等待什么呢?

      最终,当秦军的铁蹄踏到了这片土地上时,它的人民竟然没有敢于和秦军格斗的,齐王建只好投降。传说齐王建是饿死的,有齐人听到这个消息,作歌以哀悼这位不思进取的故国主人:松耶柏耶?饥不可为餐。谁使建极耶?嗟任人之匪端!

      这首松柏之歌,既是在哀悼齐王建,也是六国覆灭的一曲挽歌。

      东方六国至此全部灭亡。六国之亡,原因多多,秦灭六国则成了后人永远的话题。无论是贾谊的三篇《过秦论》,还是苏洵的《六国论》,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都提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尤其是《六国论》,苏洵以一个文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段历史,颇具独到之处,只一句话便点到了要害:弊在赂秦。这是政治上的,但一切政治不能脱离经济,秦的耕种使他们占据了后勤的优势,自从得到了蜀国后,无疑是在后院中开拓了一个天然的粮仓。我们不能小瞧这次灭蜀,此前,秦只有东面一条路可走,而此后,蜀则成了秦进攻楚国的跳板。

      六国灭亡了,可是我们意犹未尽。秦只用了十年,就完成了统一大业,几千年来从万国千国到八百诸侯再到七国,突然间就这么结束了。

      让我们放纵一下,无视历史的存在,假设种种可能:

      如果晋国没有被瓜分,而是出来一个强势人物,那么战国会怎么样?如果楚国依然保持着春秋的强盛,会怎么样?如果齐国没有那场灾难,而是按部就班的发展,又会怎么样?

      如果晋国没有灭亡,绝不允许自己的背后有这样一个令人安不下心的虎狼之国,和秦灭蜀的道理一样,晋也将先稳定后方。事实上,晋存在的时候,秦从来都没有真正的达到霸天下的实力。由此,晋会取代秦的地位,而秦晋之战,或许是一场提前决定天下归属的战争;又或许,那时秦根本就不算什么了,因为商鞅不一定会来,耕战从无谈起。

      如果楚国依旧强盛,坐拥南方大地的楚,会不会想到西方还有个近邻,然后顺流而上呢?这样,他们无疑具备了日后诸葛亮“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为基业”的条件。拥有跳板的无疑将是楚国,秦无形中多了不少麻烦……

      如果齐国没有发生动乱,如果齐人继承了孙膑的军事思想,如果田单把火牛阵用在与秦军较量的战场上,如果?⊥醢迅献吣瞎?先生的“英明”用在治国上,如果……总之,在一切“如果”的条件下,齐国当然有统一的希望。就好比如果长平之战胜负相反,如果魏国人才不流失这么严重,如果……又是一串如果,让我们赶紧收住,假设是可以的,可太多的假设就毫无意义了。毕竟,再怎么如果,历史已经存在,一切与事实相反的假设都太虚无,既证明不了什么,更无法得到证明……

    • 家园 献花献花!
    • 家园 惊喜啊!好大的一个包子!花!
    • 家园 连载六、七

      这一篇写魏。

      三家分晋之时,魏的土地是大梁一带。用张仪的话说,就是“四分五裂”之道――这个四分五裂,与我们现在常用的意思不同,指的是四战之地。占据这样土地的国家,如果自己不强盛的话,就会搞得很被动。

      战国之初,在大家还没有全都称王的时候,魏文侯曾使魏强盛一时。这不禁又让人想起了郑国,因为郑也是先强盛了一下,然后就陷入了四面受敌的处境。

      魏国一直以来不乏人才,只是与赵国的人才多产不同,魏国人才大量外流,差不多可以称为战国最大的人才输出国。

      不过这种情况在文侯时期还不曾出现,原因是文侯自己就是一个很重视人才的国君。当时比较有名的有段干木、西门豹、乐羊、吴起。西门豹的故事广为流传,段干木师从子张,是儒家的传人,而另两位,吴起、乐羊的人品好像一直是个问题。乐羊喝了敌国用自己儿子煮的汤,吴起则是杀妻求将。听来都够让人心寒的,但前者尚可说是为了国家不计私情,而后者就是有些纯粹的利己了。但是吴起却真是难得的人才,后来人们要是称赞某位军事家,常会用的一句话就是“孙吴重生”。孙就是写了《孙子兵法》的孙武,而吴就是指吴起,写过《吴起兵法》,两人同为兵家的代表人。这是很了不起的――尽管这二位打的仗屈指可数,尤其是孙武,至今已不为人所熟知,但最初两人并称就是因为在军事理论上的成就,因而军事实践反而不用过于计较了。

      但随着文侯的去世,吴起离开了魏国到了楚国,最后也死在了楚国。他是因改革而被旧贵族杀死的,不过他自己就为自己报了仇。战国时还有一位著名的为自己报仇的人是苏秦。不过苏秦是知道自己必死,因此是纯粹的想要报仇,而吴起扒在楚王尸体上就难保不是想借此为屏障来保护自己了。

      时至魏惠王,魏国一时间比较郁闷,商鞅去了秦国,后面又有孙庞斗智,魏国吃了不少的亏,从此往日的雄风便不再了。对了,说魏惠王不如说梁惠王,魏即梁也。梁惠王是《孟子》中一个主要人物,雄辩的孟子总像是拿梁王开玩笑,比如五十步笑百步,就是笑梁王自以为比别的国君要好,实际上天下乌鸦一般黑。

      魏国的很多人才都是去了秦国,前有商鞅,后有张仪、范雎,他们都做过秦相,也都是秦比较有作为的相国,商鞅变法,张仪连横,范雎则提出了远交近攻。这三人都是因为在魏国不得志才去了别国,其中范雎和张仪都受过皮肉之苦,尤以范雎为惨。那么他们不仕于魏情有可原,问题是,后来魏安??王的弟弟信陵君在赵国一呆呆了十年,不肯回去。可见,魏国的政策真是成问题。

      说到信陵君,就要多说两句了,他是战国四公子中最贤德的一位,也是司马迁笔下最为得意的人物之一,看列传的题目都和其他三公子不同,用的是“魏公子”,在郭沫若先生的《虎符》中又是一个绝对的正面男主角,不喜欢都难。从礼贤上看,信陵确实是四人中最好的,但若论本人的才能,似乎也未必强到哪去,黄歇好歹还有说服范雎的事迹,而信陵本人的才能却多被他手下人给淹没了。尽管如此,仍然不妨碍魏无忌成为一位“偶像级”人物。不过他杀晋鄙、盗虎符,都可说是情非得已,但是当魏国被秦攻打之时,他就不该不回去了。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魏公子是不大情愿回魏国的,怕因为“前科”而被算账。但是魏国好歹也是他的父母之邦,怎能下令不许别人劝他回去呢?其实在赵国的十年信陵君的身分有些不大好办,以赵国的恩人登场还是以平原君的妻弟登场呢?最多只能算是客的身份,因为将兵救赵确实对赵有恩,但不能总以此自居,另外,身为魏公子的他,也不大可能仕于赵。最后,仍是门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就是他在赵国交游的两个人:“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这话十分在理,一旦魏国灭亡,那么信陵君也不过丧家之犬尔,因为魏是他的根本。而回到魏后的那一次带兵打仗是信陵最辉煌的一次战绩,也是他最后一次展示自己的才华。此后,遭到纵横家陷害的信陵君则是四公子中下场最凄凉的――不错,春申为人所杀是惨,但也是他过于贪心咎由自取,又哪里有信陵这般志士遭谗的心痛?在与宾客吟酒取乐之后回到自己的屋中,谁又能听到信陵的痛哭失声,谁又能听到魏公子心中那一声呐喊?呜呼哀哉……

      信陵君死后二十年,魏很干脆的被秦灭掉了,几乎没有什么波折,以至于想多写几句都无从说起。

      如果硬要多说几句的话,那么,秦打败魏,用的是“灌”这种方法,就是绝水灌城。可见魏还是输在了地利上。

      春秋时期,楚一直是大国,更是春秋中后期晋楚争霸中的主角之一。

      然而伍子胥一顿鞭子把楚平王的尸体鞭的凌乱,把楚庄王问鼎中原的威风鞭的扫地,更鞭得楚国从此一落千丈,使进入战国的南方大国楚,徒有瘦死骆驼比马大的一副空架子。

      可怜的楚,在战国时几乎无法用一场像样的胜利来重振已失去多年的雄风,反倒是在一个时期内,楚怀王一再上张仪的当,最后自己也客死他乡。讽刺的是,秦王执楚怀王要挟楚国的做法,就如同当初楚国执宋襄公要挟宋国一样,难道这是天之报应吗?在秦人以怀王为人质要挟楚国时,楚国奉立太子为王,于是楚怀王真正被自己的国家和大臣抛弃了。而蠢猪式仁义的宋襄公却幸运许多,他在不久又回到了宋国继承做他的宋公。关于襄公回国,小说《东周列国志》中有一段生动的描写,说是公子目夷逃回楚国后临时做了宋国国君,等把楚人骗的放了宋襄公后,他又请本来打算退休到别国养老的襄公回来继续做他的国君。查诸《史记》、《左传》中都没有此事的记录,本以为是杜撰出来的,却不想在《公羊传》中果然看到这样的记载,和小说中说的完全一样。宋襄公真要感谢他那个很出色的哥哥,公子目夷――《左传》里有一篇非常有名的《子鱼论战》,其中的子鱼就是公子目夷。也许“曹刿论战”比“子鱼论战”更有名,但一来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二来有个“一鼓作气”的成语,地位当然不能同日而语。相对而言,楚怀王可怜的多,他无法再回到故国,只能在秦的土地上大放悲声。然而,这又能怪谁呢?难道是楚国没有一个贤德的臣子吗?

      贯石云中有一首《殿前欢》: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写的是屈原。而在楚怀王身边,除屈原之外,还有子兰等人,他们是相互敌对。另外,很多人都相信,南后也是参与其中的,在郭沫若剧本《屈原》的后面还有若干考证,还包括南后与郑袖是不是同一个人的问题。

      在张仪如簧巧舌的鼓动下,怀王听不进去屈原的逆耳忠言,被巨大的利益蛊惑了。事实上,以极少的损失,换回极大的利益,天下怎会有如此好事呢?自然,劝人好劝,而一旦轮到自己――当人们的头当真被天下掉下来的馅饼重重砸了一下的时候,往往晕了,迷失了方向,很少有人真的能抗拒诱惑。

      于是,怀王去国千里,屈原则是被贬,在替楚王担忧的同时,也忧心着国家的命运前途。这期间他做了大量的诗,除了举世闻名的《离骚》,还有《九章》、《九歌》、《天问》。《九歌》实际算是替“巫”写的歌词,而《天问》以其问题之多之怪之宏大,真可以把人“看傻”了――其实我们今人尤其是北方人看楚辞,只怕一多半都是要看傻的,因为其中的生僻字实在不少,很多还是楚地方言。虽然“兮兮”的我们已经习惯了(至少神经兮兮这个词应该听说过),可是如果身边没本字典的话,还真不好把楚辞读通。

      最后屈原投江了,人们争相纪念他。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几千年来一直是传统。然而当传统流传到国外,被外国所重视乃至于重视到要申请成为他们的文化遗产时,我们一面埋怨着自己人的大意,却又难免一阵心痛。如果屈原地下有知,只怕不惮从鬼变成??,又要跳一次汨罗江了……

      怀王的几次失误,使得原本情况不佳的楚国,变得更为窘迫起来,接连败给秦军:二十年,秦将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

      这些在以后还被毛遂拿来“嘲笑”了一番。

      当顷襄王去世的时候,楚国太子还在秦国为质,幸好有黄歇的舍命掩护,考烈王才得已即位。于是,立有大功的黄歇理所当然的得到了考烈王对他的奖赏。也许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中最不出名的一个,但他的死却最有传奇色彩。本想以自己儿子为王的黄歇,最后就是死在了给自己出这条计策的人和自己曾经夫人的手中,而分享这份快乐的人当中,或许还有那本该喊他“爹”的孩子。

      楚国似乎在战国时一直没什么有名的大将,只在它将亡之际,让一位将军担负起保存这个苟延残喘的国家的使命。这太沉重了,沉重的任命一个人都无法完成。

      于是项燕败了。在他死后的第二年,楚国灭亡。

      但是,这个在战国时代一直沉睡的楚国,在它灭亡的时候,却终于醒来了,以其对秦的刻骨仇恨,发出一个惊人的声音: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几十年后,竟然一语成谶。

    • 家园 连载四、五

      接下来,兵锋直指赵国。

      赵,在长平之战前的战国晚期,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之下,是最有实力对抗秦的国家。

      赵武灵王,这位颇有进取之心的国君,独具慧眼的看到了匈奴人穿着合体的短衣在马上射箭的长处,于是下令让自己国家的军士也这样做――这件事和几百年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相得益彰,前者是中原民族第一次谦虚的正式向外族学习,而后者则是外族人倾心中原文化的代表。就这样,赵国军队的实力被提高了一个台阶。

      同时,赵武灵王又是一位很有胆略的英雄,身为一国之君的他,不惮身处险地,竟然假扮使者亲自去秦国“出使”,说他是孤胆英雄也不为过。不过,他去秦国出使可不是一时兴起或是游山玩水,他的目的,是想看看秦国的地形,同时,他也想看看秦王的样子。

      秦昭王和赵武灵王都是战国时期很厉害的角色,但处于敌对的两人,来不及惺惺相惜,便又回到了敌对的状态――赵王在秦王察觉之前,便在夜幕之下,大摇大摆的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但我们也要佩服一下秦昭王的眼力,他凭着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正使身后那人不寻常的恭谨,也看到了正使身上不一样的气质。可见,这两人的确是棋逢对手。

      但是,秦昭王执政共五十六年,最后平安的逝去,而赵武灵王却凄惨了很多。赵王的下场和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十分相似,同样建立大业的国君,都是因为立嗣的问题,都被关在了宫中,最后都是饿死……

      两人的较量,终于还是秦昭王笑到了最后。

      赵国从来都不乏人才,除了蔺相如、廉颇之外,还有马服君赵奢,也是一代名将。即使是平原君赵胜,在战国四公子中可排第二,也实属难得。

      和孟尝的只为一己之私而不惜让别国攻打自己的国家相比,赵胜在国家危难之际出使求救已经高尚了许多。面对尚未发光的毛遂的自荐,赵胜没有嗤之以鼻,给了他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

      诚然,与信陵相比,平原略逊一筹,但无论如何,他养的食客也比孟尝麾下的鸡鸣狗盗之徒强了很多;诚然,你可以说,接受了上党之降是平原目光短浅,但事实上,赵当时这样做就算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多半也还是得这样做――难道眼睁睁看着上党归于秦国吗?苏洵《六国论》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提到了割地赂秦,使秦愈强而六国愈弱,因而寸土必争无可厚非。何况,以当时赵国的情况来看,未必不能保住上党,但战场上偶然因素太多了,谁又会想到四十多万的大军,竟然会一战而败,只剩下几百老弱病残……

      也许赵奢的妻子想到了,她很了解自己的儿子,但是在她一再要求之下,赵王仍然无法拨开迷雾,他只看到了赵括谈兵的一面,却忽略了他谈兵的背景是在纸上。

      就这样,走马换将,按兵不动的廉颇被替了下来――尽管这时形势是有利于赵的,至少,秦是不利的。然而赵括一接手,改变了原有的僵持状态,决定出击。但他不出击又能如何呢?如果他不出击,很有可能的是赵王又会换上王括、张括,直到有一个人出击。总之,这次换将,我们不能忽视战国纵横家的作用,他们的存在,往往使历史会向一个完全相反的轨道运行。

      赵括的出击有他的轻敌在内,但他也并非目中无人,白起的厉害,他是晓得的。而他小瞧王??也并非没有道理。看看后面王大将军的战绩,不得不让人怀疑,如果真是让他和赵括对决,那么最后的嬴家会是谁呢?

      长平一役,赵输了,输的悲惨之极,与秦对抗的本钱输的一塌糊涂。

      但赵国仍是有实力的,在秦国错误的策略下,赵得以缓了一口气,于是在两年之后,狠狠的咬了秦国一口。

      然而,廉颇老矣,犯了错误的廉颇只好逃到了魏国,终因年老又遭小人谗毁见弃,廉颇再也没有回到赵国为将,在楚国碌碌无为的度过了余下的日子。一代名将这样的结局不免令人叹息。

      更令人叹息的是李牧。这位战国末期赵国的大将,他的封号是那个似曾相识的“武安君”――似乎武安君从来都不平安,先有被人刺杀的苏秦,后有被逼而死的白起,而李牧的命运也十分悲惨,他是被小人陷害而死的。赵国的灭亡有一半都是赵王宠臣郭开多的功劳。

      李牧是赵国最后的长城,随着这道坚固城墙的倒塌,自毁长城的赵国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

      尽管拥有着顽强生命力的赵国仍有公子嘉自立为代王,尽管有唐雎这样的烈士敢于当廷折冲樽俎令秦王为之拜伏,但是赵国最终仍然还是灭亡了。

      在秦的黑名单上,第三个是燕国。

      由于地理偏北,自从春秋以来,燕国一直相对太平。

      春秋时,被北戎侵扰的燕,得到了齐桓公“尊王攘夷”旗号下身体力行的携助,得到了孤竹国五百里土地,同时齐桓公又友情赠送了五十里。燕一下子成为了北方大国。

      战国时期,燕也曾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国君,燕昭王。

      这位燕昭王,被后来的陈子昂极其推崇。陈子昂写的若干诗歌,都是歌颂他的,比如有名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中的古人就是燕昭王。陈子昂感慨自己不遇,很希望当世也有一位燕昭王能够赏识他,使他能够发挥才干,其实就是说,当世没有人能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主要的还是指皇帝了。当时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这里也不细说了,与主题无关,那么燕昭王的礼贤下士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燕昭王的得位也是靠暴力手段,可是又不能怪他,因为他的父亲燕哙大发神经的学习尧舜的光荣传统,要将国家让给相国子之,于是一向平静的燕国也兴起了一场暴风骤雨。就是这次大乱,给了齐国可乘之机。即位后的燕昭王礼贤下士,诸葛亮自比管乐中的那个乐毅,便是燕昭王麾下第一员大将。

      那么燕国最大的功业也就是伐齐。那个“滥竽充数”的故事中貌似有为的齐?⊥蹙褪撬烙诖苏健>菟凳潜蝗嘶罨畎呀畛榱顺隼矗?死状甚惨。然而伐齐未完,燕昭王就去世了,于是齐国由防守转为反攻,田单对齐的功劳可以说是很大的。

      从为太子之时到去世,史书上对燕昭王的记载如是而已,要说了不起,在燕王当中的确是出类拔萃的,但要和秦昭王、赵武灵王相比,似乎还有逊色。

      一直到战国末期,眼看着秦将移兵于燕,这时燕的太子是丹,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刺杀秦王。只是荆轲其实是不想死的,在太子丹的逼迫之下也只好上路。出发前,唱出了那首有名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把秦王逼得绕着柱子转圈,然而秦王却拔不出来剑,他的大臣们也没上来相助。大臣们不相助倒好说,因为大臣上殿是不允许带武器的,慌乱之下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而秦王为什么不拔剑?司马迁说是因为剑太长了。如果我们今天没有发掘秦陵兵马俑,只怕我们又要怀疑起《史记》的真实性了。然而秦人当时的确是制造出来超长的剑,这种剑,虽然拔着很不舒服,而且还有点耽误事――如果嬴政真的因为这件事就死去了,真真可惜,不过也许我们不会替他可惜,因为如果他死的早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他后来究竟有多了不起――但是一旦拔将出来,长剑的优势立刻体现了出来,荆轲当时便被击伤。

      这次不成功的暗杀,激怒了嬴政,于是秦大举进攻燕国。正像一个词所说的一样“授首”,不过燕太子丹不是被秦军所杀,而是被自己的父王派人杀死了,也是一种悲哀的结局。

      而借自己儿子的头颅获得短暂平安的燕王,终于没能保住自己的国家,在四年后,燕国灭亡。

    • 家园 连载二、三

      九年过后,当初的少年如今已是一个年轻英武的王了。嬴政,我们从此应该将这个名字牢记,因为本章中的他,始终都是一个无法动摇的主角。

      他不再满足于或者说,他从来都不会满足于在舞台上只是个配角,他有能力要回自己的权力,有能力要回自己的国家――而且,这是必须的,对于一个将来要统治天下的王来说,这只是第一步。

      一天,一个人跪伏在他的脚下,话只说了一句,敏锐的嬴政看到了以此推翻自己当政的障碍的希望。他不动声色……

      他知道即将发生的阴谋,而且也知道,那已经不会发生了。

      阴谋的策划者是???保?那个让他隐忍了好几年的“假父”――有一个相父已经够了,然而不想自己的母亲居然会……

      嬴政极其镇定的应付着即将发生的一切,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垮了这场未遂的政变。

      ???北怀盗蚜耍?其家族自然逃不过这场大难,就连和他有关的大臣们也都被枭首。

      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嬴政命人将他的两个同母弟弟塞进了布袋之中,然后一下一下狠狠的往地上摔去。袋中发出一声声惨叫,终于了无声息,只有鲜血不断涌出,染红了布袋,染红了地面。

      母亲早已痛哭失声,晕了过去,而嬴政脸上的阴云则刚要散去。

      然而缓和了一下,他的脸色忽然变得更为阴沉:这是报复,一旦政变成功,王位将不再属于自己,而自己的生命也将被别人无情的屠戮,那么今天血染大地的就会是自己……

      母亲,为什么?他恼怒,于是将太后迁离了咸阳,迁到了雍这个地方。离开的还有吕不韦。这位在秦风光了十几年的文信侯,当初是何等风光,而今,不知他是否会想起他与子楚、赵姬还有那个八岁的孩童嬴政(当时还是赵政)初到咸阳的情景,是否会想起他把《吕氏秦秋》悬挂于大街上虽有千金之赏竟无一人能指摘一字的盛况,然而什么都已成惘然,吕不韦也只有坐在马车上,望着咸阳一点一点消失在天际……

      然而吕不韦确实是忠于秦的,面对着一个个使者,他放下一封封帛书,口中喃喃道:“不,我不会去的……”秦是他的梦想,他曾为此付出多少心血,难道要与之为敌,亲手破坏它吗?

      但嬴政并不因此而感动,身为政治家的他,有着独特的政治敏感。他也一样派去了一个使者,带去了他的一封信: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一封帛书从一双颤抖的手中飘落……

      吕不韦知道,该是自己撤底的退出的时候了,他已经没有再生存下去的意义。

      古时据说有一种鸟,叫鸩,它美丽的羽毛泡在酒中,便是世上绝好的毒药。吕不韦将一杯鸩酒一饮而尽,腹中传来阵阵绞痛……

      离开咸阳之后的吕不韦,终于没能再次回去。然而赵姬也就是此时秦国的太后,则终究被迎回了甘泉宫,代价是二十七个大臣的性命。

      本来准备和那二十七个人一起凑成二十八星宿的茅焦,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居然会说动他的王:“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咸阳,有不孝之行;蒺藜谏士,有桀纣之治。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这是这篇说辞最全的一个版本。很难想象嬴政真会对他那“假父”、“兄弟”有什么感情,真正能打动他的,是“天下闻之,尽解,无向秦者”这句话,于是,《史记》中干脆去掉了前面的累赘。

      接下来,当然是嬴政将母亲迎回。这个情景不禁令人想到了五百年前春秋初期的在郑国的那一幕,《左传》开篇的“隐公元年”中就记载了这个情形。但阴狠的郑庄公尚且对用自己实际行动感染他的颖考叔说了一句“尔有母遗,??我独无”,而嬴政似乎从来都没有什么思念母亲的表示。自然,史家可能不会记这种无聊的事情,但更有可能的,是嬴政真的并不在乎……

      ???笔录?至此似乎平息了,余波就是嬴政发了道“逐客令”。这件事在另一个人的列传中有个不同的记载,说逐客令的起因是郑国主持开挖郑国渠的目的被曝光。也许是两件事综合到了一起,或者的确是因为郑国渠,但不管怎么说,有名的《谏逐客令》被交到了嬴政的手中。写这道谏书的人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李斯。

      差不多同时被秦王政赏识的还有一个尉缭,从记载来看,嬴政对他比对李斯要好,“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但是也许是距离更近的缘故,尉缭很快就看清了秦王的为人: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由尉缭这段话,可以看出来,嬴政大概长相是很不令人恭维的,他的声色大概也比较怪异一些,豺声,究竟是什么样的嗓音呢?忽然想到狼叫……不过,尉缭话中前面这段形象描写大有以貌取人的意思,但后面所说的秦王性格,倒是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最后,得出结论,不可与之久游。千百年下,我们不得不佩服尉缭的小心谨慎,但嬴政后面显然并未怎么杀过功臣,尉缭的担心似有些多余,然而这样担心的并不只他一个人,还包括一位老将军。

      随着???笔录?的彻底平息,秦国的权力集中秦王政的面前再没有阻挡他发光的障碍物,于是,一场灭六国的大戏即将上演。

      秦王政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又经过了几年的准备工作,灭六国的宏伟蓝图正式开始付诸实践了。下面让我们先来个“六国灭亡流水账”,来看看这些国家大体是怎么被秦吞并的。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离秦最近而且是六国中最弱的韩国。

      自从秦强盛以来,尤其在战神白起驰骋疆场的那段时间,韩国被秦一口一口的蚕食,韩的都城一路东迁,最后迁到了新郑这个地方,也就是春秋时郑国的都城。

      说来韩国的命运倒也和郑国颇有相似之处――郑国夹在晋楚两个大国当中,左右为难,借用一下“朝秦暮楚”这个成语,说它是“朝晋暮楚”却也合适;而韩国则是在合纵与连横中左右逢源,当连横时,他与秦十分亲密,而合纵时,他又是攻秦的先锋。因此,尽管韩国弱小,但也是秦的心腹大患,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韩自然战不过秦,但困兽犹斗,我们看到韩国派出了两个人,第一个就是上面提到过的郑国,他主持开挖的渠非但没有达到削弱秦的目的,反而有益于秦国的农耕;第二个人,则是非常有名的韩非。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荀子,他是李斯和韩非的老师,这师徒三人都十分了不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荀子可谓为师有道,教育成功。然而,即使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被现代的史家们认作是那个时期的一位唯物主义者,但他依然是儒家中的一个大人物。也许他有过很多弟子,但最有名的自然还属韩非、李斯,而这两个人居然都是法家,从这个意义上说,荀子的儒家教育似乎出了问题。也许,荀子念着这两个学生的名字,也只得无可奈何的笑笑。

      而韩非呢,当初上历史课的时候,听到老师说他是口吃时,真的是惊讶至极。有些人并不一定有多好的口才,像韩非,先天的条件就不好,但是他很能写,笔下生花,两千多年后的我们看《韩非子》的话,也禁不住为他语言的犀利和雄辩而钦佩不已(说到雄辩,我倒觉得说过“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的孟子是可以数第一的),但同时,这位集法家之大成者的理论,有时又可以让你从心里凉到脚底的发冷颤――《韩非子》是一本可以读冒汗的书,热汗也有,冷汗也有。

      但我们读时是战战兢兢汗出如浆,而嬴政读韩非子的大作,却是汗不敢出――汗的主人自然不会战战兢兢,相反,他是十分兴奋的将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这仿佛就是他自己内心多年的思虑,那么现在,世上真的有人与自己一拍即合……然后的事,就是秦十万大军,去索要一个韩非。

      就这样,一方面是秦在要人,另一方面,韩国也想借韩非而使自己的压力减轻――不管怎么样,韩非终会有故国之情的。但韩非终于被陷害而死,虽然嬴政十分后悔,但却无法阻止毒药发挥药性。

      于是,在秦王十四年韩王称臣的下一年,秦国兴师讨伐,大举进攻。秦军势如破竹,韩国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攻势,就连韩的大地也跟着一起颤动――十五年地动了一次,十七年又地动了一次。

      第二次地动,也许有这样一个“纪念意义”: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从此,中国的版图上,再也没有韩这个国家。秦灭六国就这样跨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