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经济基础决定政商关系 -- 审度

共:💬4 🌺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经济基础决定政商关系

    昨晚在通察网上看了房宁的文章。感觉房宁跟hwd河友相象:对现象的描述是挺客观的。不过,怎么解决问题?抓不住重点,或者说是不敢抓吧。

    https://m.guancha.cn/FangNing/2021_10_08_609931.shtml房宁:想让官商不“勾结”,要讲信念,也要看现实(特效加上说明二字后,光说不练了😂)。

    这中提出,由于财政收入不足和工作要求,政需要商的扶持。

    引用:“于是,官商关系就变样了。刚才说“成功民营企业家背后都有干部”,现在就要加上另一句:党政干部背后常常有民营企业家。中国的官商关系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形成的,关系复杂多样,剪不断、理还乱。”

    不过,文章的核心点,不在于政商关系,在于“不少公务员入不敷出”。

    引用:观察者网:根据您调研部分公务员每月的正常支出多于正常收入,这个赤字他们是怎么弥补的?

    房宁:有三个办法。

    第一,经营活动。比如他们会炒股,搞投资理财,或者开个小店铺之类。关于这一点似乎证实了一些民间传闻,就是在一般县城里街道两旁的铺面门店,大多是公务员家开的。

    第二,一家两制。就是两口子不能都是公务员,必须有一个在体制外。在体制外多挣一些补贴家用。关于这一点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朝里有人好经商”。

    第三,家族支持。关于这一点我在调研中遇到过许多案例。和你分享一个我2006年在浙江调研时了解到的事儿。”

    房宁关于政府公务员收入低的观点,应该是符合他的观察。不过应该不符合普通群众的观察,我想首先教师就不同意。早些年教师一直对跟公务员收入之间差距大很大意见,今年中央明确要求教师收入与公务员看齐。对于一般群众,教师公务员,在所在地都是高收入高福利高稳定性群体。少数地区可能有较多数量的人收入比公务员高,比如深圳,但是深圳的公务员收入,肯定比深圳人均高。

    房宁把政商关系,简单的归于公务员收入问题,并提出提高公务员收入来缓解这个问题。坦率说,没有新意,老朱年代,高薪养廉,到现在二十年了,实践证明无效。收入不够这个问题无解,因为够不够是个动态的问题。

    我关注的倒是前面那部分:政府财政不足,需要企业支持来出政绩。土司楼事件,应该就是企支持政的一个例吧:企肯定不会无偿支持,那么只能以公共财富交换。

    政需要企支持,肯定不光财政收入问题,但财事不对等,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这又自然引出公有制问题和税收政策问题。

    房宁的整个文章,充分表达了经济基础决定政商关系。现象的描述,他是准确的。

    • 家园 浙江考公务员已经达到

      1:65已经超过有“官迷”之称的山东1:48,更是远远超过热衷进编制的东北

    • 家园 在经济发展好通常与政商合作搞得好是同一件事

      很直白地说,公务员的收入取决于当地的财政收入,保经济对政府工作人员来说就是保税源和土地转让等收入。企业纳税,政府服务企业,双方就是围绕人和财。政府是人与事为中心,不过大家都知道,没钱就搞不定人更搞不定事。

      企业基本上是财与人并重,不过一般来说很多企业是要看政府的脸色,其中之一就是税收,严格执行税法大家都知道结果。还有,企业搞得好多数都是先搞好了与政府的关系,因为这些年政府是真正的大老板。

      但是,随着土地转让收入减少,政府后续的财源真是要花力气,企业家是不是真有底气也还真要多一些时间,国内的大地产企业都值得围观。

    • 家园 无论沿海还是内地,公务员收入都不能算低

      以前说过,俺老家县城,消费全靠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全县人均收入一万八,公务员和支柱国企我个人估计人均收入在五万。

      杭州深圳之类的,肯定比当地人均收入高。

      多少算够?其实是没个头的。

      俺一直有个想法,某地区公务员总收入包,不能超出当地人均收入太多。比如当地人均收入两万,吃公粮的一万人,则这些人每年总收入包不得超出两亿,或者加20%,不得超出两亿四千万?

      通宝推:胡一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