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要润,回忆我这幻灭的2022 -- hansens

共:💬467 🌺5856 🌵4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走的好

      虽然帮不上什么忙,河里的大家在信息上至少可以提供一二。

    • 家园 见他人成功润走,心澎湃深夜难眠,复起改歪诗

      楼主出身科学院,在首都两套房,锦衣玉食。一朝气闷,便可把他乡做故乡,飘然而去。

      联想到过去的文人,只是感慨自己红颜易老,富贵不长。哪里知道我们世代搬砖的,一辈子孤苦发愤,也摸不到红颜的一丝,碰不到富贵一毫。少的是抖音上的屌丝翻身,多的是,”努力四十年,也不能和妳坐在一起喝咖啡。“把《好了歌》改如下,略舒惆怅:

        陋室空堂,多年灰满床。

        衰草枯杨,蚊蝇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房梁,旧纱今仍在蓬窗上。

        哪有甚脂曾浓、粉曾香,但只得两鬓成霜。

        不惧黄土陇头埋白骨,只恨从未帐底卧鸳鸯。

        无金箱,无银箱,终日劳作难逃谤。

        不叹他人运不长,只知自己气直丧!

        训有方,基因怂也难作强梁。

        容颜丑,都难承流落在烟花巷!

        不嫌纱帽小,哪怕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梦求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润罢他登场,惜贫贱无缘离乡。

        甚荒唐,需叩首才得为他人作嫁衣裳。

      通宝推:呆头呆脑,麦喀士,张燕,燕人,
      • 家园 老兄,你太有才了

        我看了你的”歪诗“,有种很特别的感受,咋说呢?

        就跟旭日阳刚唱《春天里》的感觉差不多。穿成千上万皮裤的汪峰唱这歌,感觉是中产怀旧,烂大街的娘娘腔。那会没有信用卡现在有,那会没24小时热水现在有,所谓老无所依都是扯淡,凡尔赛远大于苦难,我们底层当然没啥共鸣。但是两个光膀子民工,特别是四十多的老王这么一唱,他肯定现在也没信用卡更没24小事热水,连电风扇都没有,老无所依简直是马上就到达的日子,我们立刻共鸣了:这歌火了。

        你这个改写,也是类似,特别是最后一句,

        甚荒唐,需叩首才得为他人作嫁衣裳。

        现在疫情,一般人想找个工作让人剥削,真的是要磕头作揖。

        通宝推:渔人出海,
        • 家园 不敢和明星比

          能跟旭日阳刚比的,大概就是他们落魄的时候一袋榨菜吃五个馍,我吃六个。

    • 家园 好帖子。我也跟风讲讲大洋这边的类似情况

      我住的地方亚裔很多,留学生还有教授学者等,我本人不在大学工作,但孩子的亚裔朋友中有很多教授子女。

      新冠开始时的那个新年,我借着儿子好朋友的关系,被邀请到中国人新年聚餐,除我之外,其余十来个成年人都是教授和配偶。因为不是一个圈子的,我也不是习惯一直沉默的人,所以有时我颇为尴尬地找话题。我提起了一个前些时候报上看到的他们领域的中国学者被FBI调查后来判刑的事,他不是我们这儿的,但我确信他们都是互相知晓甚至认识的。屋里一下子沉默,有个教授想顺着我的话题说下去,但欲言又止,很快另一个人将话题转开。现在回想起来,那天的聚会整个相当压抑,Covid登陆美国是早晚问题,除此之外很多人心里还压着另一块更大的石头。

      时间快进到三年后的今天,当时在场的六七个教授中,我知道的四个中已经有两个永久辞去美国的教职,一个去上海交大,另一个回国创业。其它两三个因为没有孩子圈的交集,所以我一点也不知他们的现状,也有可能他们中还有一两位海归的。回国的那两位其实过去十多年夏天经常回国进行学术交流,完全合法的事,但现在不行,接着做下去100%会被FBI找上门。

      因为小孩教育的关系,这两个教授都是单身一人回去。其中一个的儿子与我儿子在初中时是最好的朋友,但现在很少跟我儿子在一起。我好几次很关心向我儿子问起他,我心里是怕他因为家庭原因而产生自闭等心理问题,还好,我儿子说那孩子一切都好。

      学术圈之外,离楼主话题近的有圣迭戈退休华裔学者因为物业费纠纷被警方乱枪打死在自己公寓内的事。

      如底下河友所言,人生都有不顺的时候,都碰到过很不讲理的事,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家庭好,重点要往前看,另外也不能天真,别的地方就是一片净土。

      通宝推:广宽,梓童,hattie,真理,铁手,白浪滔天,GWA,大神盘古,桥上,死扛着,东山之石,流江河,漂漂2号,夜如何其,mhymark,唐家山,菜根谭,盲人摸象,方恨少,一着,方平,心有戚戚,
      • 家园 同意,每个地方,无论中美,都有好的不好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

      • 家园 美国警方:4名中国公民在俄克拉荷马大麻农场内“遭处决”

        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21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西北部一处大麻农场发生一起杀人案,4名中国公民(三男一女)“遭到(枪击)处决”

      • 家园 忍不住多句嘴:我非常不理解选择长期两地分居的人。

        俺有个兄弟,本来是考清华的,语文没考好,被俺校收留。他和俺班次富的智商比其他人高一个量级。毕业后去了米国,博士毕业后一路做到大公司的经理。

        他太太在另一个大公司,也很牛,后来得到了一个expat到加拿大的机会。米国大公司,到了一定级别以后如果还想接着往上升,必须有expat的经历,但是一般expat都是到第三世界,发达国家的expat机会非常难得。

        当时我问他怎么打算,他说,“辞职、到加拿大再找”。

        结果他们公司不舍得他,让他到大家拿以后远程工作。就这样,他一边开会一边揉面、工作中间抽空接送孩子、送孩子上辅导班参加活动,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expat期间,他家老大被美国前三的CMU计算机录取。

        他家老二童言无忌,和我说:“爸爸每天穿着睡衣工作,连衣服都不用买,只挣不花,实在是太好了”。

        ---

        我以前的会计师(第一代大陆移民),非常出色,用十几年时间把一个事务所经营到不错的规模。后来先生失业,在美国找到了工作,先生到美国不到一年,她就卖了事务所去美国了。

        美国的税法比大家拿复杂得多,她又年近5旬,到米国撑死了找个地方打杂,基本就是把事业放弃了。其实她的事业比她先生强得多。

        ----

        这种例子非常多,比如最近,一位非常出色的江苏姑娘(本科孵蛋、研究生藤校、毕业直接进硅谷大厂),为了和先生在一起拒绝了升职的机会。

        ——

        我一直脚的,一家人在一起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孩子学龄的时候。原因之前说过:

        国内外一个比较大的不同是人口密度。国内一栋高楼的人口,可以支撑一个便利店;一个小区的人口,可以支撑一套基本的民生设施;楼下可能就能买到现成的馒头大饼猪头肉。国外不行,大人上班、孩子上学,买菜、上辅导班、参加活动大都需要长途奔袭,而且呢,一不像国内那么容易找伴(人少)、二是法律不允许13岁以下的孩子自己在家。一个人带一个学龄儿童,不上班还好,上班的话真的很难。

        再就是国外人工比较贵,国内给物业打个电话的事这边往往要亲历亲为,而其中的大多数事情是需要男人干的。

        见过不少人,国内有很好的机会,因为将就孩子放弃了。

        这边教育孩子的路子和国内不同,小学期间主要以体育锻炼为主,文化课往往从5、6年级以后才开始抓。所有只要孩子过了三年级,回国学习就跟不上了。故而我见过一些人,明明国内有很好的机会、或者在这边过得不如意,为了孩子留下了。

        你说的这些教授,无论选哪边都很正常,选择两地分居是图什么呢?

        ——————

        @六十年代 不是截图,是亲身经历。

        当然我那个同学说话比较过分。他说,他在垃圾桶里捡了一套(《治国理政》),单位领导搬家时扔的,连包装都没拆,一看就是发的。

        通宝推:大神盘古,
        • 家园 为了孩子,放弃自己,只怕将来怨念

          为孩子付出太多,将来就会潜意识地要连本带利讨回来,徒增矛盾。

          看看各个国家的离婚率,再加上技术的发展,家庭解体就在眼前。至亲至疏夫妻,何况孩子。呆在一起矛盾就多。庄子早就看透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说得粗俗点叫提起裤子不认账,是为逍遥游。

          人呐,照顾好自己就行了。现金付帐,财货两清。给自己平添义务责任,自己给自己加戏,只是感动自己而已,到时候没有回报又怨天怨地,何必呢?

          不恋红尘,不沾因果,云淡风轻。所谓家庭孩子,正如缴税,法律规定如此,老实缴税,不惹麻烦。也没必要缴个税把自己感动了,以为自己多么道德高尚。

          • 家园 不是指孩子,指的是伴侣。正常人20多岁结婚,活到70多岁,

            和伴侣一起的时间大约50年。相比之下,一个人正常18岁离开父母,孩子也在18岁左右独立。

            我不觉得生孩子是多么神圣的事情,也不觉得不生孩子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觉得生孩子养孩子是了不起的事情的人,压根不配生孩子。

            对我来讲,一个孩子就是一笔债务。既然生了,最起码要保他(她)一辈子衣食无忧、活得像个人似的,否则当初就不该生。等把一笔笔债务还清了,才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但是伴侣不一样。

            年轻的时候,一起支撑一个家。其中一个人生病(出差、失业。。。)的时候,家里还有另一个人可以依靠;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接送孩子的时候可以一个早上班一个晚下班。。。

            年老了则是相依为命的伴,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老人是无法忍受单独生活,这个能陪伴你的人只能是伴侣。

            所以我脚的,对于一个人来说,伴侣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孩子放飞之前,由于年龄小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把优先级提高是必要的。但在整个生命长河中,伴侣才是最重要的那个人。

            • 家园 但是伴侣可以换啊,你看施罗德约翰逊默克尔

              人家都没有什么从一而终吧?既然是伴侣,合得来就过,合不来就分,工作都可以换,伴侣也可以换哪。

              你看你对于伴侣的描述

              年轻的时候,一起支撑一个家。其中一个人生病(出差、失业 ...)的时候,家里还有另一个人可以依靠;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接送孩子的时候可以一个早上班一个晚下班 ...

              年老了则是相依为命的伴,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老人是无法忍受单独生活,这个能陪伴你的人只能是伴侣。

              虽然你说孩子的优先级不需要很高,但是 “年轻时候” 那一段,完全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而老了则是作伴。这里看不出有什么逻辑关系伴侣必须是同一个。

              台湾很多国军老兵,被年轻姑娘骗走棺材本,可见慰籍老人还是挺容易的。开发个软件,机器人伴侣来陪伴老人,才应该是未来的趋势。

              • 家园 你咋不说泰王有后有妃、外加庞大后宫呢?这个世界上还是普通人多

                你这句话恰恰证明了换伴侣的风险:

                台湾很多国军老兵,被年轻姑娘骗走棺材本

                从年轻开始,一起养孩子、一起经历了风雨的伴侣才是最可靠滴。养完了孩子觉得不合适就换老伴,是有可能被雷劈滴。

      • 家园 还是那句歌词

        You can check out any time you like

        But you can never leave

        自己与家人能Run,说明至少还年轻、有体力能check out。经济也有一定基础。我们当年出来,不过是一个行李箱,顶多几千美元。

        Run了,适应期之后,自己与家人安定下来了,父母也老了。

        上周五一位清华的同事早上突然请Emergency。今天一问,是在北京的老母紧急送ICU。家中独女,唯有老父,且因为疫情,不能陪床。北京的医生还算不错,给打了个电话。

        我这边一对很好的邻居,小两口国内复旦,美国博士,一个在大药厂,一个在高露洁。而且都入美国国籍了。去年这个时候,男的从美国辞职回上海。女的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干脆从高露洁辞职,三月份带着两公婆与两孩子回国。那一天我去送的。

        结果人送而未走,飞机起而未落 ---- 当天正逢上海疫情封城第一天,机场不能落地。这下子连家都不能回了----房子已经出租了。

        女邻居携老拖小,在美国某个小城辗转了两周,期间数不清的扯皮。。。最后是美国航空公司讲人道,给解决的问题。

        今天刚刚从学校里参加完学校的Halloween Parade,还寻思着怎么今年没见着孩子最好的两个邻居玩伴呢?才想起,那两孩子已经在上海过了节了。

        活到这个年龄,又有几个人,说只是为自己活着的呢?那小两口其实非常不喜欢习,国内家庭条件很好。用他父亲的话说:我国内开的车比儿子在这边还好。小两口一毕业就买房,应该是国内父母支持的。但是父母因为疫情,在美国滞留两年多,老人跟我说过:国内带来的药都吃完了。

        人间处处是围城罢了。无论安家何处,心安就好。

        通宝推:脚踏单车,领班军机,陈王奋起,铁手,衣香楚楚,大神盘古,桥上,老老狐狸,达雅,张燕,流江河,菜根谭,盲人摸象,方恨少,dfindy,心有戚戚,GWA,
        • 家园 这样的人不喜欢习就对了

          中国人的领导人犯不着让美国人喜欢,都已经是外国人了,不喜欢可以不回。

          通宝推:丁一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