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供销社如何帮助乡村振兴?未来供销社在乡村里面的定位? -- 保监六局

共:💬49 🌺253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以前以为drg是终点,现在看来是我错了

          以前我认为很多事情是基于“人”而推动的。也就是一旦某些(或某类)人(或组织)不在了,难免人亡政息。

          现在我有些触动。具体到社会,社会是由生产力推动的,而社会组织是可以超越当前生产力阶段的。当一个先进的组织,具有超前的思想,辅以生产力的进步,是会主动推动社会变革的。也就是,只要指引的方向正确了,在具备了足够变革的生产力产生的时候,其变革本身会被物质所推动,也就是所谓大势所趋。这个时候,少部分人的思想及行为是无法改变什么的,发展的巨大惯性会碾压一切。

          这个改变就在当前。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无疑是先进的,乃至超前的。既往政策,通过社会调查和研究来人为推动,而现在,调查和研究通过社会化大数据可直接获取(当然还是要辅以现场调查及研究),其更精准,更时效。相应的,基于这种大数据后的政策将更有效。

          为什么以前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是因为在当时的生产力环境下,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计划经济从顶层人员配置,到实施,到具体生产消费,都没办法做到精准管理,还不如交给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

          但现在时代变了,同时市场化的弊端出现了:市场化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其资源配置方向当然是功利性的。这个时候,一定程度上恢复基本生活层面的国家计划调控,就是可行的了。

          这种事情只要起一个头,后面的发展就由不得单个某个领导或个人了,整体社会变革就会变成是数据与物质所推动的了。

    • 家园 我提供一个观察点

      这个点应该是从属于供销社的基本定位之内,但文中可能不方便谈。

      五、未来供销社在乡村里面的定位?

      本来就是畅通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的定位。

      资本操控三农,除了大斗进小斗出之外,还有一个通过操控供需状况来侵吞资产,这个也是传统的兼并手段。这些事我在河里就多次说过了,手法多样,典型如突然推高价格诱导多生产,然后反手把价格打到地板甚至刻意不釆购(也不允许其他渠道),诱发农产品生产者陷入困境。供销社保证上通下达,可以相当程度的减轻资本控制的危害。

      我一直说要恢复供销社,根本上最大的作用,就是恢复对基层经济生活的控制,从而恢复对基层政权的真正控制。重建基层供销社,肯定会受到狙击,也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过程中肯定有许多事情出现。这是一个阳谋,关键在于态度坚决不。这几天的食堂风波,说明资本很清楚公有供销体系的重要性,可能也说明在共产党内部,恢复公有供销体系的共识度不高。

      另外多事一下:西西河一向反对全文转载,虽然近来全文转载的案例渐多而且也是似乎没有被封,我个人还是希望如果转载的话,加以说明和转载者的好。

      通宝推:东山之石,心有戚戚,
      • 匿名 哈哈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市场经济靠混沌赚取差价,纯公有制没有这种牟利的空间啊。作为公有制成功过的代表作供销社,如果铺天盖地回潮,哪里还有广大市场经济弄潮儿们长袖善舞上下其手的空间哦。让体制内共识重新搞供销社,岂不是断了很多的可描述和不可描述的财路了

      • 家园 多次拷贝粘贴

        字句都重叠了。转载都不能认真点😁。

    • 家园 供销社这样国有商业流通企业

      问个问题。

      供销社国字号,家大业大,最大问题是运营成本高。高调现身,不过说明市场上多出一个竞争者。如果实行商业化管理,竞争力不如纯粹的商业企业,会通过政府补贴吗?或者政府会采取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减少竞争吗?

      我这是对假设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

      • 家园 底层利润也不小,估计不需要补贴,是介于集体制和国有制之间的机

        机构,本来是集体制和公有制之间的过渡机构,在今天不是。

        不过,在今天既然是介于集体制和国有制,应该有竞争力!

      • 家园 请教一下本家大哥

        供销社“运营成本高”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说?怎么推算?怎么定性?

        补贴怎么判断合理不?言必称外国的话,国外的各种各样对企业和个人的补贴也是很多的。

        中国国企的经营,多点赚钱好还是少点赚钱好。

        • 家园 想当然么

          供销社是有中央和各省机关架构乃至县基层,高级官员们都有行政级别,好大人力成本。

          同样的流通企业,国企各种费用过于私企,这个是经验。不过我没有看过他们的财务报告。

          我不是质疑补贴。我的意思是补贴的来源是财政,占国家预算。

          国企的存在当然是赚钱,为国家利益增值么。多赚少赚要看市场情形和领导者的动机吧。没有关注过。莫非有相关法律和规定制约?

          • 家园 不是为了赚钱

            是为了维护经济稳定。

          • 家园 攻击国有的指向就是效率低腐败大,真是这样吗?
          • 家园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供销社的“好大”人力成本跟差不多的私企同类型比起来怎么样呢?单纯这么说高低没什么意义。

            国企的各种费用大过私企,我同样也没看过他们的财务报告,所以没这个经验。那么,这个经验是怎么得出来的?除了财务报表,有对比过是相同或相近的产品和服务么?

            我们做工人的,对某人东西定性,是需要有基准的,不然小马过河,天鹅拉车。

            至于补贴,肯定是财政出的的才叫政府补贴吧?象样点的国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贴补,并不能认为拿国家财政补贴的就是坏人坏事。

            国企有点难,赚钱利用特权垄断暴利,不赚钱又说经营无方腐败效率低。我倒不是问赚不赚,是问赚多点好还是赚少点好。国家按理说没有规定国企赚不赚钱吧,但国企赚不赚钱肯定只看市场情形和某些个领导的动机。

            我是个生产工人而已,层次水平并不高。从小就看惯了国企腐败无能低效的说法,看惯了私企代表人类所有光明的说法。但是多年来来我觉得这些说法跟现实很违和。所以向大家包括本家大哥请教。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恒大补贴也不少

              效果也不行。

              私企未必没有补贴!

            • 家园 国企腐败是学习私企来的
            • 家园 这话很极端的

              【看惯了私企代表人类所有光明的说法】

              谁这末说,可以吐他一脸吐沫星子😁。

              既然市场化了,供销社这个全国性的庞然大物(所以成本大,想想北京的供销总社机关)是否能竞争过地方私企(私企可以裁人减少成本的),还是走着瞧吧。和下面达雅老师说得一样,我认为是需要特殊政策的。

              供销社与中石化这样的企业性质不同。它的生意不关于国计民生的根本。在新中国早期,百废待兴,资金缺乏,供销社作为国有商业企业,对于各地农产品的流通,活跃市场,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起到相当作用。目前商业和社会流动资本已经如此发达,农产品零售市场已然成型。我可以想到供销社的作用是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减少价格波动。在大数据支持下这能够做到,但是需要财政预算。具体数字则。。。想想英国前首相的财政预算的失败,魔鬼在于细节之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