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闲聊——酒,音乐和电影及关系 -- 普鲁托

共:💬75 🌺182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们那里自酿黄酒很正常

            浙江的农村原来大面积自酿黄酒,有时会不出黄酒直接拿去蒸馏白酒,有时先取一部分黄酒,然后蒸馏白酒。很少听说出事的。

            在德国,自己酿啤酒和葡萄酒都是合法的,但是蒸馏酒必须由专业人士进行,黑户蒸馏酒是非法的。

            通宝推:热河蛮子,
            • 家园 “有时会不出黄酒”是啥情况?

              自家蒸馏白酒很少出事,有一个原因是上面河友说的“掐头去尾”了。

              所谓“掐头去尾”,就是酒头和酒尾一般都不要。甲醇的沸点64度,乙醇是78度,所以先蒸馏出来的那部分甲醇多。如果只取中段酒,就比较安全了。

              • 家园 写得模糊了

                有的时候,做好酒之后,不取任何黄酒,直接拿去蒸馏白酒,这样白酒的量多,质量也好一点。有的时候,先弄一点黄酒出来喝或者储存,然后剩下来的酒糟拿去蒸馏白酒,自然白酒量少质次。

                其实我们温州有个特产叫老酒汗,就是用黄酒直接蒸馏白酒,度数比较高,有64度。我们浙江,还有上海管黄酒叫老酒。

            • 家园 勾兑酒精也很少听说出事的

              我说的是食用或医用的酒精。

              过去喝出事情的工业酒精(不是食用或医用)应该是工艺问题,甲醇含量过高。

          • 家园 啤酒不是自酿,当然,酒精勾兑意义就不大了,为了增香

            他们就科技与狠活了。

            • 家园 所有的酒精

              包括茅台里的,都是一级致癌物。本质没啥区别,区别就是非酒精的芳香物质。这个确实勾兑里没有,或者不一样。换句话说,也就是喝酒的无风险那部分乐趣没有了。因此打击假酒是对的。但是从饮用者角度,都不合算,为了这点味道去冒险,不值得,还不如咖啡。咖啡再贵,也比酒便宜。

    • 家园 口味无法量化

      但是可以对比,人的舌头与鼻子不会说谎,好喝不好喝,一对比就知道了。

      虽然说不同的人,对比排序还不一样,但是价格是市场筛选出来的,4倍的价格,不能说明是4倍好喝,只能说明,市场对陈年酒的需求更为强烈,有人愿意出4倍的价格来买而已。

      茅台最大的好处,我认为是喝完不怎么上头,第二天也没有什么宿醉。味道嘛,我觉得还是红酒好,适合佐餐,但红酒的麻烦是,容易上头,喝多了宿醉辛苦。

      说个搞笑的事情,过年的时候,小女的表姐带我们去一家网红店,卖加了茅台的雪糕甜点之类的东西,小女尝了一杯茅台雪糕,味道还不错,我叫了一杯茅台美式咖啡,真是一言难尽。。。。。。

    • 家园 陈年酒还有个醇化的特点吧?

      如果不加添加剂,用5年的基酒勾兑出来的口味和用15年的基酒勾兑出来的口味当然有本质的不同。

      “任何勾兑批次酒的口味儿,就是该批次品酒师的口味儿。”说的没错。但这句话等价于“任何菜肴的口味儿,就是做菜厨师的口味儿。”

      那么,同一个厨师用鲜肉和火腿做出来两道菜,味道会一样吗?

      所以,你的这个逻辑就是“所有的酒喝到肚子里都一样”的变种😁

      • 家园 厨师的例子更适合预制菜

        厨师的输出对像直接是顾客。

        勾兑师的输出对象是品酒师,品酒师的输出对象才是顾客。

        所以,决定顾客吃什么味道的是预制菜公司的品控人员,而不厨师。茅台酒同理。

        ====

        至于醇化后的各种味道变化,不论好坏,都不一定会输出厂,输出厂的一定是品酒师打高分那个勾兑方案,其他勾兑师的方案即使有一定的顾客喜欢,也会被淘汰。

        • 家园 大饭店是有厨师长的

          这个厨师长对应的就是品酒师。

          你说的预制菜也是个不错的例子。实际上绝大多数大饭店或连锁饭店里的大部分菜肴都是预制菜,否则无法保证口味一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