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求助】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 -- 三分

共:💬112 🌺296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求助】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

    65年请彭老总出来工作,去四川当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临走前主席刘邓总理都见了,不能算旧账一笔勾销,至少是面子上达成一致向前看。主席也留了(若外敌入侵,我认为针对美可能性更大)以后要彭回部队指挥的话头。

    为什么到了文革,彭在庐山会议上提意见的对象刘邓一个被打倒,一个靠边站。彭还是被北航造反派抓回北京挨斗了呢?而且从此之后一直到74年去世,也再没有机会出来工作。照道理文革的发生,正说明庐山会议彭对刘邓这些一线干部提的意见是合理的。为什么还要对他先斗后关,一直到死。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或者说是谁不想让他出来工作?

    是像某些人说的主席对他里通外国反党的猜忌,还是另有复杂的原因?

    通宝推:燕人,真离,
    • 家园 【商榷】根据部队在尘埃落定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对此的说法

      是质疑中央,否定中央,动摇了中央权威。

      我对那段历史完全不了解,

      我刚来西西河的时候,看到过类似的帖子,然后问了下家里人。

      家人就给了个这个评价。

      据说是部队在90年代内部学习时的总结。

      我那亲戚当时是副团,更上或者更下是怎么说的我就不知道了。

      虽然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进北京述职怎么就得出这个结论了。

      到底吵的啥内容?

      其实后面还有半句:

      你问这个干嘛,政治的事儿别掺和。

      然后又问我,要不要去部队啊,有没有对象啊。

      我说我想开坦克开飞机,但是身高不允许啊。

      张国焘就没啥争议了,另立中央,这不是瞎搞么。

      我以前看末日文,最喜欢的桥段就是面对突然的变故,

      各地政府坚定团结,解放军英勇奋战保卫人民,然后拥戴存货下来的最高行政级别者成立中央。

      我特别讨厌另立中央(包括这类行径哪怕没喊口号)。

      有本事打上主席,

      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就该老老实实按流程走。

      瞎喊口号事实分裂这不是添乱吗。

      铁手是我心中最红最红的太阳!

      ——铁手的亲密战友大G

    • 家园 前三十年的政治主线

      以俺粗浅的哲学认识,分析问题要抓主要矛盾,研究历史更要如此。只要把某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抓住了,相关问题的脉络就会清晰可见。

      前三十年国内政治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历经艰难险阻,走过尸山血海,中共终于成功塑造了新中国的国体。胜利时刻,万众欢腾,但是光彩的背后是隐忧:打江山的队伍能坐稳江山吗?

      社会层面,如一贯道等会道门组织、城市里的商人行会、农村的宗族等等大量旧社会组织势力犹存,甚至利用战后和平的喘息机会,大肆发展异常猖狂;

      技术层面,大量专业技术人员都是旧政府遗留人员,思想上、政治上可靠的不多,大多是形式所迫不得不合作;

      组织层面,一方面大量投诚起义、民主朋友等旧势力、旧思想人士拼命向党组织渗透;另一方面党内农民(贫下中农)出身为主体的党员,在胜利之后,小农思想越发蔓延;

      国家高层,伟人们的接班人问题。

      所以前三十年国内政治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是接班人问题!笼统的说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再细分又可以从下到上分成:整个社会运行体系里的接班人,组织体系里的接班人和国家领导人级别的接班人。

      旧中国变成新中国,绝不是搞个典礼,发个宣言就能一夜完成的!新中国是一个非常宏伟的历史大剧,开国大典只是一个序幕,只有培养出全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并成功接班,旧中国才会真正变成新中国!

      伟人的伟大就在于目光长远,他总能先人一步找到当前的主要矛盾,并能给出超凡的解决方案,从而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引导国家发展的方向。

      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是新中国诞生后的重要任务。这个培养不是在温室里养育,而是在社会斗争里不断淘汰、不断选拔。例如过去革命年代的功臣,如果滋生享乐思想(典型的新人旧思想)就会变成被斗争对象。这就是前三十年运动不断地根源之一。

      例如,

      58年的“反右”运动,或许可以看成:在社会生产层面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新人对旧社会专业技术人员的接班。

      四清运动,或许可以看成:在组织层面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新人对建国初期渗透入党组织内的成本不清人员的接班。

      当然所有接班运动中,搏击最激烈的还数国家领导层面的接班。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主席对自己的接班人要求非常高:

      a、政治可靠,必须有坚定的人民立场,确保人民江山不变色、变调、变味;

      b、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c、善于团结,视野开阔,用人能五湖四海,不能只用自己小山头;

      等等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挑选能接主席班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主席在选接班人,应该是当时所有高层心知肚明的事情,有资格参与的政治势力都在积极表现,大多数的政治风波因此而起:高饶事件等等,这些就不展开说了。

      回归楼主的问题:文革中刘邓被打倒了,彭为什么不能恢复工作?

      这不是很明显吗?彭被打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不是什么万言书啊,反对大跃进之类的,那些是明面上的理由。彭被打倒的根本性问题是:他是当时军中最大的实力派,他可以左右“主席接班人”问题!“,他本人又积极参与政治!

      彭被比做”中国的朱可夫“,苏联的朱可夫干了什么?干涉并决定了斯大林的接班人!而彭本人的性格又格外鲜明,没有哪个势力敢和他携手,大家都把他视为不可控的变量!只有主席才能任用他、驾驭他。

      因为彭有这个实力,所以彭要想恢复正常工作,必须等主席的接班人问题真正确认并顺利接班掌权。在此之前,任何一个有资格接班的政治势力都会阻止彭的复出,这是组织上集体的意志,即使是主席本人也无法撼动!

      真实历史就是如此,彭的问题和老干部们的大面积”平反“,是主席接班人问题彻底解决后才完成的。

      这里有一个题外话,华接班后,其实已经开始做老干部们复出工作,如”三结合“,如邓的复出。但是因为自己根基太薄弱,步子不敢太大;面对四人的斗争,某智囊却给出了”两个凡是“的方案,从此”两个凡是“就成了华的标签,让他大失老干部的人心;而华下台后,策划”两个凡是“的智馕却受到重用。

      通宝推:林三,铁手,潜望镜,青青的蓝,
    • 家园 主要是三个原因

      首先,彭总虽然主要是因为反对胡服下台,但他于胡服之间的斗争更接近于权力斗争,不是路线分歧。

      在路线上,胡服属于机会主义,一时搞社会主义比苏联还激进,要搞男女分营的集体农庄;一时又要搞包产到户,分给个人,本质是个人主义作祟,将个人利益当做衡量一切的标准;

      彭总在路线上,可能更接近于社会封建主义,他的思想是个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大杂烩,更接近过去那些有一定平民思想的农民起义领袖。自己是比较艰苦朴素的,但是对于造成社会分化的社会基础、文化等又天然接受。搞社会主义抽象上是赞成的,但具体上(比如遇到大跃进的挫折)又可以马上回到单干,思想上是跟不上主席路线的。而且权力欲旺盛,看到机会就想搞人(庐山会议就是想搞胡服)。

      所以,胡服的资产阶级路线和彭总的社会封建主义路线本质上更接近,他们之间的斗争更接近权力斗争;

      其次,文革是文化大革命,是要革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命的,这时候如果支持彭总反对胡服,就可能向社会发出错误的信号,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变成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

      第三,彭总历史上与总理矛盾不小,彭总公开骂总理是“狗婆”,意思是啰啰嗦嗦,事无巨细都管。总理应该是不喜欢看到彭总复出的。

      • 家园 彭在吴家花园的时候,曾经向中央党校的领导剖析自己的思想演化

        彭德怀从大局出发,严格解剖自己。他曾几次主动地向党校的同志谈到自己的错误。他说:我现在认识到,我这个人迟早要犯错误的,不犯错误才奇怪,因为我参加革命,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准备。参加革命前,在我的思想上,不但有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孙中山的思想,而且还有法国大革命时的资产阶级思想。我参加革命的动机是为了统一中国,统一中国是我强烈的愿望。但是如何才能求得真正统一,我是不清楚的。我没有马克思主义。参加革命前,我也没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没有根本改造,仍然用旧观点和旧经验看待新事物。他又说:在旧军队时,我一不搞女人,二不搞钱。我搞政治,别人要搞我,都没有把我搞倒,于是,我产生了自信心,把这种自信心带到革命队伍里来,就是错误的。这种自信心带有盲目性。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3/0719/c85037-22256056-2.html

        • 家园 这个说的确实有道理啊!!彭老总确实

          在思想上有一些自己的轨道。

        • 家园 勇于自我批评自我进步是搞不过善于算计别人的人的

          太祖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自遵义会议重新掌舵乃至树立威信之后,更是如此。正如抗战时期陈毅对黄克诚说过的:“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贰过。”为什么能不贰过?太祖自己给出的答案是:“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

          太祖的战略眼光和大局观也是彭不能比拟的。

          只是一味刚直不阿或自我批评,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会是怎样?彭与总理就是鲜明对比。刘卫黄之流做过自我批评吗?

      • 家园 庐山会议,彭德怀反对的明显是周刘官僚系统

        周刘之间,肯定是周的国务院系统计委系统和书记处很重要。

        刘只占有政府主席权力份额。当然,六十一人集团确实大部分和刘有亲近。

        他们在大跃进过程中确实出现了问题,但是节奏是周总控的。

        因为基本建设委员会等等,总理也是有话语权的,毛主席只是第二线遥控,他是因为高饶事件下到二线的。

        刘少奇是有一定自私性,体现不太够担当,但是还可以。

        彭老总是不是封建社会主义不好说,但是我个人感觉他的政治把握实在苦不堪言,基本不在调子上,还有一些过于独立自主。

        这是彭老总的软肋,比如,上海会议为什么不当社会主义海瑞,确实这个沉默不合理。总让人琢磨不清,当然,彭老总对刘少奇也有不太满意也是事实,应该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那类的,以彭老总的操作模式,恐怕要更剧烈,这点似乎不太好。

        改开后确实有话术宣传彭老总多么厉害。但是我个人看,他在西北的探索水平也不太好。

        • 家园 刘是二把手接班人

          周排第三,彭总的目标没理由对着老三。

          从历史上看,高绕反对胡服的时候,就有个红区党白区党的说法,胡服是白区党的代表,高绕、彭总他们都属于红区党,是长期做根据地和军事工作的,高绕反对胡服的时候就拉过彭总,彭总的态度没见有材料说如何,按照读中国文件的经验,如果有好的,肯定要大说特说,如果有不大好说的,一般就为尊者讳,彭总的情况,估计是尊者讳居多,证据就是后来主席还说过:是高绕联盟还是彭高联盟,可见高岗和彭总的关系是有点说不清的。高绕反对胡服被干翻,彭总被保护过关,心里不满意很正常,碰到庐山会议的机会,新账老账一起算,比较合乎逻辑。

          另外,主席是在53年下半年提出分一线二线,主要的触发点是斯大林的突然去世,不是高绕的问题。而主席真正让刘当家,应该是58年金门炮战以后。

          • 家园 主要触发点当然是苏联实用派的式微

            导致斯大林派的衰落,这个衰落很厉害。

            在国内是共产国际派扬眉吐气。

            彭德怀和高饶关系网上很多,彭德怀是同意高岗意见的,还有林彪,陈云和邓是阳奉阴违,事后告密,其实不是秘密,只是针对。

            周的确不是第二接班人,但是是双头另一人。是亲苏派派系领袖。

            主要冲突在于反冒进和反反冒进。

            刘少奇是错误理解跃进,便宜共产主义,徐水模式狗肉汤浇地。

            周是起义派民主派联合进攻组织,搞缓和跃进的节奏。

    • 家园 彭是山头啊。62年7000人大会一开

      彭老总就咋么味不对,结束湖南的调研回北京了。

      另外:彭是标准的毛派,跟彪帅一样。

      强如主席,也只能窝里横、搞自己派系,捎带搞搞别家。

      • 家园 仅就时间先后说,彭在大会召开前就回京了。

        1961年9月19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希望到农村做调查研究。10月下旬得到毛泽东同意后,中央办公厅给彭德怀派了临时秘书金石,协助他调研、整理材料。10月30日,彭德怀从北京出发前往湖南。11月3日,彭德怀一行人抵达家乡湘潭乌石大队为民生产队彭家围子。12月24日,彭德怀与随行人员结束调查启程回京。

        七千人大会召开时间是1962年1月11日—2月7日在北京举行。

        从次序上说,七千人大会是陶铸在1961年11月6日至10日,中央召开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上提建议召开的。当时会上讨论1962年粮食上调方案,遇到困难。陶铸提议:为了打通思想,把全国的地委书记找到北京来,开一个地委书记会议。刘少奇、邓小平当即表示赞成。

        11月12日晚,毛泽东在听取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的情况汇报时,提出要召集县委书记来开个会。改变了大会的方向,由征集粮食会议改为总结几年来的经验教训、鼓足干劲的大会。提出开一个县委书记以上的五级干部会议,毛泽东指出,好坏经验都要讲清楚。这几年各省只讲自己错,不讲中央错,这不符合事实,要用这次大会讲清楚,不要怕鬼。几年来中央在工作上犯了什么错误,要讲。中央的账要交代清楚。我们交了心,才能要求他们交心。错误的责任,第一是中央,第二是省。中央第一是改,第二是检讨。地方只要求改,不要求检讨。

        12月16日,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主持讨论中央书记处给毛泽东并中央常委的报告,在讨论这个报告时周恩来参加了,邓小平说:这个报告对缺点、错误是否概括为四点:

          一是许多具体问题、具体政策违背了毛主席的指导思想,违背了总路线,现在需要调查研究,搞一套具体政策。

          二是计划偏高、多变,打破了一切程序。

          三是几个大办,而且限期完成,把实事求是作风,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搞掉了。

          四是体制下放,造成很大混乱。

          他还说,报告前面要加上中央总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但关于上述四条,我们书记处要负责的,影响到下面出毛病。

        北京中央的这些情况,当时人在湖南湘潭老家的彭德怀是否清楚,目前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文章。猜测以当时彭的身份,直接的电报电话通信可能都是受到监视的,是不是有其他的信息渠道就不得而知了。

    • 家园 前三十年最顶级里头

      先死掉的几个,都是湖南的。

      病故的,先有任弼时,后有罗荣垣,陈赓。

      斗争中死去的,刘少奇,贺龙,彭德怀。

      再把靠边站的粟裕、黄克诚、谭政、胡耀邦、周小舟等等算上,湖南出来的大人物,就只剩萧劲光等寥寥无几了。

      湖北的林彪是自我爆炸。

      功高莫过救主,真正有救主之功的,聂荣臻(管核武器)是军队里地位最稳定,叶剑英、陈伯达都入了常。邓小平(政治上、军事上)都算是也有救主之功,三起三落。

      老帅里头,朱德、陈毅、聂荣臻、刘伯承(养病、老年痴呆?)都是四川的,还有一个杨尚昆长期掌中办。

      邓后来能再出山且地位稳固,这个地域因素不能说影响不大。

      为什么湖南老乡被斗得最狠?多少有点自剪羽翼,又不无朱元璋杀淮西功臣最狠类似因素。

      毛活着,刘彭贺都绝对不会反毛,但毛死后呢?

      毛考虑的,从来就是自己死后,这些人会怎样。

      邓讲毛,不听话的,他就会整一整。但整到什么程度,他有考虑。

      毛考虑的标准,就是自己死后,这些人会怎样、能怎样。

      会变成赫鲁晓夫的,能变成赫鲁晓夫的,那就不留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

      毛根本不相信后面的人下一代会坚持既定方针照搬不动,谁来继承也一定会适度适当改弦更张。任何有基本政治常识历史经验的领袖、帝王,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都对人亡政息有预期。越是到死都不放手,也越是预期明确。

      但他决不可能容许赫鲁晓夫一上台就挖坟鞭尸的事重演。

      所以,概率最高的,最接近的,后果就最严厉,处理最优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