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你們如何看澶渊之盟 -- 匿名

共:💬236 🌺796 🌵3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现在也一样啊

                                      对台武统行不通,并非官军不够犀利。

                                      而是有人自知徳不配位,不敢动兵而已——因为那只是一次征服,不是一次解放。既不能获取台湾民众支持(大概连默认都办不到),也不能说服大陆群众付出。至于国际影响,西方本来就是对手不说了,第三世界看了一年来某国对俄国侵略乌克兰听之任之的精彩表演,大概连口头支持都不会给一句了。

                                      • 家园 这就是我说的投降主义当道啊

                                        其实我们说的是一回事,只是讲宋朝,你就认可投降主义,说当朝事,你又骂骂咧咧了。

                                        人不能双标,对北宋君臣也要骂骂咧咧。

                                        • 家园 您看到我骂哪家了?

                                          北宋的澶渊之盟,本朝的现实选择,我都说好得很。

                                          说得够清楚了吗,您不会再误会了吧。

                                          • 家园 嗯,所以我一开始就说你也是投降主义立场

                                            你没有无产阶级的立场,这是一点错也没有的。我们之间的矛盾,就是观点立场的矛盾,而不是具体枝节的矛盾。

                                            • 家园 立场是个很好的标签

                                              不过有意思的是为啥肯定澶渊之盟就不是无产阶级立场了。

                                              难道北宋的劳动人民从澶渊之盟里受损了?

                                              还是北朝不武统台湾就让无产阶级利益受损了?

                                              实际上,本朝不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才是对无产阶级有利。就和澶渊之盟是对北宋所有阶层都有利的一样。

        • 家园 还可以再细致一些:为什么宋、明的士大夫阶级是蛀虫

          或者说,为什么在程朱理学之徒眼里,澶渊之盟最合理?

          因为当中央朝廷丧失了从农耕+游牧的边缘地带的马场资源,失去极低成本获得马匹资源,进而使皇帝不能掌握足够的骑兵资源,皇帝就不得不依赖士大夫阶级来“维持地方秩序”,核心就是朝廷的税收、以及如何抑制地方”乡贤“兼并土地等恶行,这些统统由士大夫们说了算。否则,这些士大夫们就会“发现”“收税导致了民变”。

          不要以为所有民变都是底层小老百姓的自发行为——最近那部《显微镜下的大明丝绢案》已经给出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士大夫阶级是掌握挑动民变这个政治技巧的。在宋代,很明显的就是所谓的“方腊起义”。在明代,就是万历矿税下的一系列“民变”,包括我们在中学课文里学的那篇东林党人的名篇《五人墓碑记》,都是这类货色。这是士大夫阶级“制约皇权”的政治手段/技术。

          要想明白为什么到了清王朝初期、中期,士大夫阶级这种政治手段/技术就失灵了呢?为什么金圣叹们搞得哭庙“民声”,到了顺治治下就失灵了呢?根本就在于满清入主北京,朝廷掌握着快速打击部队——八旗骑兵,不仅马匹成本基本为零,骑士的训练成本也基本为零。对付东林党搞得民变,可以实现迅雷不及掩耳的高效打击——一队几百人的八旗佐领部队,就能对付上万规模的民变(更何况东林党发钱搞得“民变”最多也就上千人)。

          于是,张居正收集才六百万两银子,就成了程朱理学眼里的“贼相”。而康雍乾库存七八千万两白银,却成了“最后一个盛世”。

          结论是:只有中央掌握快速的、机动的骑兵,才能”逼“士大夫阶级缴税、以及抑制他们兼并土地的水平。

          因此,不能简单认为澶渊之盟,是士大夫阶级“无意识”地限制皇权,非常非常有可能是他们有意识地行为。更何况给辽地白银,一转手就通过“贸易”又回到了士大夫阶级的兜里。

          香不香?真香!

          通宝推:潜望镜,
          • 家园 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根本原因不在于骑兵这些技术手段,而是在于宋明统治之阶级,就是这些江南地主,或者说所谓的士大夫。比如朱元璋杀得不够狠,或者说斩草不除根,杀了一批旧地主养出了一批新地主。而作为对比,清朝初期对江南地主大规模屠杀,延迟了土地兼并,直到末年才重新出现这批利益集团。

            按毛泽东的观点,没有【犹太人】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历史研究领域,万古如长夜。

            通宝推:潜望镜,
            • 家园 唯物史观,核心就在于“唯物”

              生产力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特别是军事技术水平,是决定人类社会、社会形态的基础。廉价的马匹和骑兵,是中华大一统农业文明的非常重要的“唯物”条件。

              马导的“阶级分析”当然是纲。只是只保持在第一次WG时期那种“阶级分析”,够了吗?够吗?

              远远不够!

              在唯心史观看来,不仅会怪朱元璋“杀得不够狠”,也会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怪教员“杀得不够狠”。如此则人民大众就成了历史看客。

              此外,就是完全相信士大夫阶级所写的如《明史》,以为满清真的对士大夫阶级进行了大屠杀,这是大错特错。——不存在清初江南地区土地所有权出现过大范围转移的历史记载——相比较明初,则的确存在过”移民“、迁徙天下富户,这说明根本就没有什么满清对士大夫阶级进行过大屠杀。

              满清取代明朝,实质是士大夫阶级搞得换皇帝。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东林党的三大目标:第一,私吞的国有卫所土地获得的”合法“所有权认证;第二,实现了迫使朝廷放弃对上币的铸币权,从此再无”大明宝钞“之类的东西。第三,保持了程朱理学+科举的垄断权力,彻底将心学消灭。

              所以在清王朝灭亡后,东南文人不断围绕《明史》、编造如查良镛先人那种谎言。

          • 家园 明朝不缺马也不缺快速打击的骑兵

            但明朝在宣宗以后,五军都督府就形同虚设,军政权力被士绅地阶级控制的兵部所掌控。士绅地主阶级还不满足,宣宗暴毙,在英宗朝搞了震惊中外的土木堡之变,彻底剥夺了皇帝直接控制军队的权力。自此明朝的九边重镇,每个镇的总兵直接能调动的兵力不能超过万人,超过万人规模的军事行动,必须由士绅地主阶级派出的文官控制。在武宗朝,皇帝最后一次振作军事的努力被打压之后,军队调动的后勤完全由文官出身的地方官负责,自此明朝的军事能力近乎瘫痪。

            世宗朝,曾铣试图收复河套,被嘉靖皇帝直接弃市,其根源就是收复河套的军事行动,牵扯到方方面面,这不是一个调动几个边镇总兵就能完成的军事任务,要收复河套必须把套在军人头上的束缚措施全部卸掉,由皇帝本人全权指挥才能做到。嘉靖皇帝敏锐地观察到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必须依靠士绅地主阶级出身的文官才能安安稳稳做皇帝,如果嘉靖皇帝有整顿军务的念头,宣宗宪宗武宗的下场就是他的下场。所以嘉靖皇帝迅速做出决断,宁可把曾铣弃市,也不能整顿九边军务。这是嘉靖皇帝能活到六十岁的奥秘。

            • 家园 双华兄也是受旧历史书(包括当年明月)的影响太大

              明初的军功勋贵集团,大多数都和朱元璋一样,出身底层穷苦农民。这个团体和刘伯温代表的江南士大夫阶级——不是简单的地主,而是大地主+大海商+程朱理学科举世家这么一种“万能”的阶级,是有着很深刻的矛盾的。

              用明清中央掌控骑兵、从而对士大夫阶级“乡贤自治”的不同控制,进而造成两种数量级差别的朝廷税收。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放到唐、宋,放到秦、汉,来更深刻地理解中华大一统农业文明的演进历程。

              读明清史,最终是要理顺为什么南明、张李农民军、以及各路武装势力集团,最终被满清一统天下?为什么满清征服外蒙、新疆、西藏不是西方“新清史”所说的殖民?简单地说就是因为满清特别残暴、大规模屠杀,这是进入了严重的误区。

              关于嘉靖杀曾跣,就是不要相信《明史》和当年明月的造谣。一个力排众议、收复了越南的皇帝;一个放手任用胡宗宪、戚继光,坚持打到底、解决了倭寇问题的皇帝,会像东林党写得那样不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