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穷则思变富必亡 -- 给我打钱87405

共:💬115 🌺694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紧跟着1、2、3的是4吗?

      张三跟我说,好多人没素质,坐公交坐地铁就是拼了命的抢。

      我说:你跟他们一样。

      张三说:我并没有抢啊!

      我说:他抢,你让他滚开,是这意思吧?所以说一样。

      张三就不说话了。

      我说:你不要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在说,你让他滚开,他不会滚开的,你这个思路是无效的,解决不了问题。

      张三说:那我就多挣钱……

      我说:然后找个僻静的地方远离这些人,是这意思吧?

      张三说:你都知道了呀。

      我说:不是你这一个人这么想,其实你这种想法也是跟别人学来的,我当然就知道了。但你这种想法仍然是不可行的,属于幻想。

      张三又沉默了。

      我说:正确的思路只有一条,教育,有人他不知道跟别人和睦相处就得教育他,你为什么要躲着这个正确的思路呢?

      我又说:现实中的情况更为复杂,我大致给你说说:有一些人,不管通过什么手段,他占据了很多资源,好比一共六条车道但其中有一条是他专用的,所以多数人的人均资源就变少了。又由于多数 人当中有一部分人他很原始,他一看资源少了他就会“奋勇争先”,这样一来就会引发其它人的不满,好比大家都在排队,但有一个人他从队伍的后面往前挤。队伍中的其它人,比如像你这样的,要么就是“挤回去”,要么就是“我挣点钱,以后找个僻静的地方躲起来”。

      问:我最开始提到的那个把一条道占为自己专用的人,他会怎么想?

      他会很高兴的,因为你们已经把他忘了,把他这个万恶之源给忘了。你不要老觉得忘本指的就是不忘初心,忘本指的一切忘记了问题的根源在哪。所以,他会他在专用车道上哈哈大笑,在他来看,你们就是一群傻Boy,在剩下的车道中打架。

      他不光会笑,他还会“表扬”某些人,“挤”,他要表扬,“挤回去”,他还是要表扬。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你刚刚说的第二种思路,“我挣点钱,然后我躲着”,他也会表扬,因为他正好需要廉价、免费甚至倒贴的劳动力。你钻进了牛角尖,一定会被他榨干的,你的财富自由梦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你看到某些幸运儿实现了财富自由梦,那根本就不是小概率,而是完完全全的一出戏。先把钱发给张三,张三自觉幸运,自觉实现了财富自由梦,再把钱从张三的兜里拿走。因为你们不会在乎张三,不会在乎所谓的实现了财富自由梦的张三后来怎么样了。就算有人好奇去打听了,他听到的大概就是张三挥霍无度把自己作死了,所以他会继续做财富自由梦。

      N多人最笨的地方就是缺乏常识。如果仅是【原始自发】的不守秩序,其实并不会闹出多大的动静。好比说年龄特别小的小朋友他们是不知道守秩序的,他们能闹出多大的事来呢?所以,【一定】有人在使坏。这涉及到第二个常识,教育一定是有正有邪的,有好的教育也一定有坏的教育,所以我一直说,只有发生了真正的学习劳动才行。

      人类社会,从古自今,总有人他在“坚持”搞坏的教育,鼓励抢,鼓励抢回去,鼓励“我挣点钱然后找个僻静的地方”。你以及你们,给人卖了都不知道。

      我相信你听了我这番话之后,仍然无动于衷,“我管不了,我也不想管”。哈哈哈,你有没意识到你这等同于说“折磨我吧,弄死我吧”?一个人到了这样的程度,还有什么可救的呢?

      你不去平天下,就会有人来乱天下,这事很简单。

      最后,我祝张三好运。

      还有一些话,我没有跟张三讲的,我给大伙说说。

      我最开始提到的那种人,把6条车道当中一条据为己有的,我管他叫王五吧。王五成功的让其它人打起来了,所谓的三条出路,“抢”、“抢回去”、“我拼上几年挣点钱再躲起来”,对吧?所以王五的【资本】就会越来越厚,他的专用车道从一条变成了两条,再接下来又变成了三条、四条、五条。到第六条的时候王五犹豫了一下:“对我来说,第六条也是唾手可得的,我为什么不要呢?”一个声音说道。另一个声音表示反对:“给那些傻Boy留一条吧,看他们天天互喷互殴不也挺有意思的吗?”但犹豫了一会儿,王五还是拿定了主意,第六条也得归他。

      于是,多数人已经没有活路了,只有可能起来造反。

      这个过程就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王五一开始并没有弄到一条专用车道,他只是占了一点点小便宜,好比第一只蚂蚁在河堤上啃出了一个小洞。只要他得了手,他就会越捞越多,因为他不是原始自发的,他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干。

      为什么会说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不是所有制?在使用权,可是使用权是没有办法剥夺的。名义上,所有的车道【可以】不在王五名下,但他就是有使用权,所以最后结果不是一样的吗?

      正确的方案只有一个:他有组织的搞坏教育,你有组织的搞好教育,对吧?只有这一个,对不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几千年以来有人故意给解读错了。这八个字的真实内涵恰好就是有人有组织的搞坏教育,水,也就是老百姓,就会成为他们的工具人,这叫覆舟。如果你明白,你有组织的搞好教育,老百姓就不会成为他们的工具人,至少可以保持原始状态,这样就实现了载舟。几千年以来故意有人歪解这八个字,本身就是有人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搞坏的教育的证据。

      对于个体而言,你可以不学好,但你不能学坏。怎么才能做到呢?你投胎在穷乡僻壤,你就做到了,所以为什么说屠狗辈可靠?问题是现在想当穷人都很困难了,因为有网络,有手机,那些搞坏教育的人就顺着网线爬进大家的脑子,让大伙三选一:抢、抢回去、我拼几年命挣点钱然后躲起来。一名【真正】的原始人,其实挺自在的,就跟小朋友一样。但在座的所有人,你们已经不是了,你们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被王五给控制 住了,王五已经钻到你们的脑子里去了。过去确实会有幸运儿,那会儿没有网络,穷乡僻壤王五嫌远懒得爬了。现在还有吗?现在已经没有第三条路了,不是正就是邪。总幻想存在第三条路,已经走在邪路上了。

      说一个我的猜想。

      光可能是邪恶 的化身。

      我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几千年以来,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离不开太阳,我们需要光,可如果这是一个巨大的牛角尖呢?

      光,一直被人类认为是有益的,只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觉得太强烈了,所以你会抹防晒霜。天文物理学家认为光是没有用的一种存在,我的看法更为“激进”:光不仅无用,反而有害。

      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光造成的,所以我们总在飞蛾扑火,似乎就是这样。我们看到的一切有可能全是扭曲了的,没有光才能看到真相。

      光有可能是沿曲线传播,而并非是直线,这是因为光的速度太快了,在小尺度中你就会认为它是沿直线传播。并且你会据此推出一个规律,它在所有尺度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如果有一个星球,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但你会认为它距离你很远。

      近在咫尺,你却认为远在天边,你会还有信心吗?你不会有。

      有没有意识到同样的事在人类社会中发生?比如,你认为成为一名科学家是遥不可及的事。

      我一直很好奇人是怎么学坏的。没有天生的好人,也没有天生的坏人,大家生下来都是原始人。人类的初民也没有现在这样的老师,那人是怎么学坏的?学好,是跟天地学的,对吗?对此,我们是有铁证的。那么,学坏呢?也是跟天地学的。

      所以,我们人类所认为的黑夜才出来活动的蝙蝠其实代表着正义?我用蝙蝠当比方或许会让人产生误解,因为蝙蝠的视力并不差,所以我要解释一下,我的意思是说,有许多人类讨厌的动物,它们感知世界万物的主要方式就是(非光)探知运动,不是我们人类这样的【看】。

      有一个问题一直都有争议,人为什么会害怕毛毛虫?我的猜想是,苍蝇、老鼠、蝙蝠、壁虎、毛毛虫等等这些动物知道真相,而我们人类却把幻象当成了真相,所以天然就会厌恶它们。

      如果光在大尺度当中当真是以曲线传播的,那么我就有一个进一步的推测:宇宙中有轨道,我们还没有发现的轨道。这些轨道有点像磁悬浮列车的轨道,所以光才会有那么快的速度。如果这些轨道像螺旋线那样把地球给围起来了呢?

      点看全图

      光的波粒二象性有可能是我们搞错了,光没有二象性,光是沿曲线传播的,永远沿曲线。只不过因为光传播速度特别快,所以我们人类一直到今天也无法测量出其实发光物并不在直线方向上。

      我上了初中之后就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因为正方形看起来比较扁。原始的人很容易欺骗,可有没有发现,最容易欺骗的就是他的眼睛?

      绝大部分魔术都是靠欺骗观众的眼睛。

      某个所谓的幸运儿,他是主播,收入惊人,他实现了财富自由,这都是你看到的,但另一些事也很容易让你看不到。有没有想过,让你看到需要主观刻意,叫你看不到其实非常省力?

      把聚光灯打到某某身上,你就会看见某某,但只要把这灯移开,你就看不见了。聚光灯先打在张三身上,再移开,又打在李四身上,再移开,又打在赵五身上,这样,就可以制造神话,对吗?因为你会自动形成规律感:重复出现。

      想想看吧,如果有一名“魔术师”他处心积虑的要让观众【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自己】认识到一种规律,他是不是很容易得手呢?

      打个不恰当 的比方,某位老师,他挑了一名学生叫张三,他在张三身上投入很多,张三果然在某些竞赛中,比如高考,取得好成绩;这某位老师,又如法炮制,他又挑了一名学生叫李四,李四也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这位老师会不会成为名师?一定会的。于是许多人登门拜访,想请这位老师教自己的孩子。老师对大家说:“我可以收,但丑话说在前面,我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么多孩子我恐怕 顾不过来。”家长会是什么反响?家长会说:“辛苦老师了,孩子交给你了。”

      这名老师,充其量,只有能力一次带一名学生,并且,对学生的资质还是有要求的,并且,他只能让这名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这些大家看得见吗?大家看不见,对吗?所以这名老师可以大摇大摆的“丑话说在前面”,当着家长的面说【真话】,但家长就会上当受骗。

      我现在把这名老师换成一家公司,把学生张三、李四等等,换成主播,收不入菲,是不是会有N多人挤破头要来当主播?

      就算这些叫张三、李四的主播真的收入很高,但和你有什么关系?你认为这样的事,就是如同1、2、3……后面跟的是4,对吗?可只有1、2、3,这里没有规律。

      光,有可能在干一模一样的事。

      在小尺度中沿曲线传播的光你是看不出来的,也测不出来,所以你会【自己】发现规律,1、2、3……你坚持,接下来是4。但接下来不是4,接下来没有了。

      你难道没有发现,现实世界中,那些个名师、名校,只有头两次吗?后面没有了。

      但你坚信有,因为你坚信是有规律的,1、2、3,后面必定是4。所以,当你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收入之后,你会怎么样?你会认为是你自己的问题。你会认为是你自己不够卷,你只要再卷一下你就能得到回报 了,但根本就没有,根本不存在4,只有1、2、3。

      老庄有可能犯下了极其可怕 的错误,他们无条件相信天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自然规律。1、2、3是人弄出来的,自然有可能造假,后面不是4,后面什么也没有。可是,自然规律真的那么可信吗?

      还有一种可能,老庄并没有弄错,他们知道天道当中也有骗人的,但他们不能直着说,直着说他们的书就被烧掉了。

      通宝推:林三,
    • 家园 我为什么说孔孟的水平要差一些?

      就拿孟子来说罢。孟子有几篇文章大家是很熟悉的,一个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有一个就是《舍生取义》。因为大家都很熟悉,原文就不贴了,我来讲讲孟子他不行在哪。

      先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的意思就是说有内忧外患是好事,否则就是【恒亡】。恒,死定了。一国没有内忧外患,死定了,一人没有内忧外患,死定了。但你不得不承认,读后有这么一种感想,“我咋觉得孟子这个人有病呢?受虐狂吗?”

      有人他是这么理解孟子的内忧外患的,“你不要管他有没有病,你必须得承认,没有内忧外患就是恒亡。”但这个理解说服不了人,“凭什么这么说啊?历史是这样的以后就是这样的吗?你得给我解释原理啊!”前面这个人给气跑了,“杠精!我杠不过你,我跑还不行吗?”这是其一。

      其二,有没有发现孟子这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似乎前言不搭后语。他在前面写的是“舜发于畎亩之中”,这不是在讲家贫得勤吗?你的原生家庭不富裕,但不要紧,我给你举几个例子看看。接着孟子又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不是,他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如果我投胎在贫寒之家,我赚了是吗?

      “对呀,孟子这个人有大病!原生家庭不富裕,他说这叫天大的好事,这就是铁证。”

      先不要管孟子到底有没有病,我们来看文章。“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之后,他写的是“人恒过,然后能改”,最后收笔就是【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你看你看,妥妥的有病啊,孟子这个人就喜欢搞PUA。”

      莫急莫急。我说的是,孟子笔锋拐来拐去,这三段是怎么衔接上的呢?有明显的拼凑感啊。

      你看第一段完全可以独立成文,家贫得勤,我再加一段,为富需仁,这不挺好的吗?

      第二段也可以独立成文,但如果是我,我不会这么写的。我还按我的方式来写:人,没有天生讲理的,人不会无缘无故的讲理的。他吃亏了或者他是得了好处他才会讲理,为什么呢?人性使然,人生下来就无师自通的趋利避害了。比如说,一朵蘑菇,看起来让人垂涎欲滴,你本想去摘来吃,结果张三比你快一步,捷足先登,他先搞到手了,然后很快就死了。所以,你一开始被吓坏了,等你缓过劲来了,你就开始总结经验教训了,一、好看的蘑菇【一定】会吃死人;二、万事【一定】不能抢先。你自认为这是真理,你就这么办了。办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不对劲,并不是所有好看的蘑菇都有毒,有毒的蘑菇有些长得很丑,说白了,好看不好看跟有毒没毒关系不大,这是一;并不是争先就一定是坏事,有时候争先是好事,争先不争先跟好事坏事关系也不大,这是二。所以第二段的中心思想就是,没有人天生讲理,吃了亏或者得了好处才知道讲理,所以结论不就是:人得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嘛,你不能揠苗助长啊。这不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这么个结论了吗?

      第三段先不说了,我就想问一句:这第一段“家贫得勤”跟第二段“没有人天生讲理,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怎么能成为一篇文章的?如果能,那么他的逻辑一定是这样的:有人他搞错了,他认为如果出身贫寒那就没有机会了。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你不要急,你要慢慢给他讲道理,他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嘛。

      “对呀,孟子根本不讲逻辑,他就是在搞PUA,他的意思就是说,你应该感谢你受的苦,有人骂你你需要发自内心的感激他。如果孟子不是在搞PUA,那么他一定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大家都知道的吧?就是受害人对罪犯居然产生了好感。所以,孟子,要么就是他在搞PUA,愚民,要么就是他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他被别人PUA了,接着他成了罪犯的打手?

      这是真的吗?

      老实说,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孟子到底是个什么人,他到底安的什么心。我只能这么来假设:孟子有好心,但不会办好事。他说话说不利索,说得含含糊糊不清不楚,所以别人会质疑他。他说话不行其实说明他水平不够,他跟老庄不是一个层面的。

      我自告奋勇替孟子改一改:

      这人呐,天生就是趋利避害的,但没有人天生讲理,所以他会犯很多错误,如果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就不会把自己给弄死了,如果他水平再高一层,他是活得相当快活自在的。

      (第一段我就要把这个交待清楚。)

      总有一些人他搞错了,他觉得他认为如果出身贫寒那自己就没有机会了。事情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这样的,比如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还有一些人他也搞错了,他总认为如果家境富裕他就一定是活得风生水起的了。事情 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这样的,皇帝的儿子投胎投得好吧?可为什么王朝会覆灭?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是永生的?

      所以呢?所以我们要学会总结经验教训,不能妄下结论,不能是看到有人吃了好看蘑菇死了就认定了一切好看的蘑菇都是有毒的,不能是看到有出头鸟被打死了就认定一切出头鸟都是在自寻死路。千万不能妄下结论。

      不能妄下结论,这是其一。其二,这么多经验教训,总结得过来吗?这个我弄明白了,那个我还没得及总结就撞上了呢?岂不是白干?

      我们得冷静下来,把事情 理一理:所有人,他不吃亏他不知道某某事不能干,他不得好处他不知道另一个某某事他必须要干。是不是这样的?有没有疑问?所以问题来了:你现在很饿,你面前一棵果树,结满了果子,但这个果子你从未吃过,你吃,还是不吃?

      “你怎么天天给人出这种难题呢?!你天天叫别人左右为难!”

      这是我干的吗?你确信这是我干的吗?

      “你为什么不能换一棵桃树呢?”

      等等,你不要回避问题嘛,是我有这个本事,让你很饿,非吃不可?是我有这个本事,故意在你面前放一堆果子,但你从未吃过?

      “那……确实不是你干的,你要有这个本事,我肯定你能祸害不少人,你这个人很坏的,我是很清楚的。”

      这就对了嘛。所以,谁干的?

      “老天爷干的呗。”

      这就对了嘛,老天爷干的。所以,老天爷他故意折磨你?他图个啥呢?

      “他……他这么折磨我,他有快感啊,他让我饿,我非吃不可,他又给我一棵从未见过的果树,他看着我左右为难哈哈大笑。”

      你是认真的吗?

      “嘿嘿,我说着玩的,老天爷他不认识我,他对我没有兴趣,一丁点兴趣都没有,你看太阳 就是这样,它自己要爆炸,你再看地球也是这样,它自己要转。”

      这就对了嘛。所以呢?

      “所以我肯定就能赶这种事啊,我饿得要死我非常想吃,但我又不敢吃,因为没有吃过,我怕给毒死了。”

      这就对了嘛,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

      我已经替孟子改好了。问:有没有PUA之感?

      所以说,假设孟子是好心人,他主要是想告诉大家,得未雨绸缪,你总能赶上新鲜事 的,新鲜事一来,【如果你没有对策,提前有对策】,你就左右为难了。你看现在手机不就是这样吗?你用还是不用呢?不用好像不行,用的话有一堆骗子,左右为难。但他不会说话呀,他不会说人话啊,他出来的话给人一种PUA感,“受苦受难其实是赚了”,那别人就是不接受的呀。李德胜说“感谢”日本鬼子,那是打了引号的,李德胜不搞PUA。

      孟子为什么不会说人话呢?好话经他一说就变味了呢?半桶水,他是个半桶水嘛。

      我不是在怪孟子,你怪他也没有用,你拦不住的,他就是要出来说的。我只是在讲,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其实一生都在成长,要不然为什么会说活到老学到老呢?你一开始读孟子的文章,你盲信了,你没有看出来他这个文章给人一种PUA感。这不要紧的,你继续学习你早晚会发现的嘛。或者是你一开始读孟子的文章,你完全不能接受,这么浓的PUA味谁受得了呢?这也不要紧的,你继续学习,你读到老庄了,你已经不在乎孟子到底是安的什么心了。

      再来看孟子的《舍生取义》,这篇文章在语文课本里叫《鱼我所欲也》。大家不要笑啊,不要笑,严肃点。

      《舍生取义》这篇我讲得快一点。这一篇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异曲同工”,都是孟子写的,他不会说人话,他告诉大家“你得去死”。

      “哈哈哈,笑不活人,这种文章怎么好意思 拿出手呢?”

      不要笑,不要笑,严肃点。

      我也替孟子改一改:

      人呐,天生就是趋利避害的,但是,何为大利何为大害,这可不是容易 搞清楚的问题哦。

      你就看小朋友吧,他要吃糖,他觉得这是大利,他还躲着吃,每次都整袋的往嘴里倒,这样就算让人发现了也抠不出来,他已经咽下去了,虽然没有尝出味来。他不知道,这其实是大害,人的牙齿可不是可以轻视的呀,它是消化系统 的一部分,它出了问题你整个消化系统都会出问题,你消化系统出了问题你这个人就活不舒服活不自在了。所以如果认识清楚了,不存在左右为难,不存在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是好是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怎么可能 左右为难呢?

      “你这个话我就不是太认同了,你的意思就是说我的脑子 不行所以老纠结呗。那我问你呀,就你刚刚说的,我很饿,但有一棵果树,长满了果子,可我没有吃过,我吃还是不吃呢?”

      不吃肯定死,吃了或许能活,吃还是不吃?

      好,我已经替孟子改完了。问:我有没有要你去死?

      孔孟水平一般般,你不要跟他们纠缠不休,向前走,不断的学习劳动,不断的发展壮大,很简单的。

      怎么样?又开眼了吧?尤其是我的有些读者,你现在知道你身上的蛮劲是怎么来的了吗?

      我们中国有一些人,主要是年龄比较大的人,他们很信奉艰苦朴素,认为这四个字能解决一切问题,他们信奉的艰苦朴素就是老和尚住深山老林里顿顿豆腐白菜,问题在于深山老林没有豆腐可吃啊。

      这个艰苦朴素又是从哪来的?就是从孟子的内忧外患来的。这种人吧,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口是心非,他天天给你讲豆腐白菜的大道理,但是他自己又受不了,他要吃肉他要喝酒的。他是不是口是心非,跟那些大坏蛋一样呢?他不是的,他就是脑子 不行,他学了个半截不学了,自以为懂了。

      信奉艰苦朴素的人往往同时信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别人听了心里直发毛,“我的天呐,这是要我去死吗?”这还是从孟子那里来的,舍身取义嘛。好好的为什么要人去死呢?你要讲清楚嘛。远古时期,大家都不知道啥能吃啥不能吃,一开始没脑子,就派一个人去试吃,这个人可能就给吃死了,后来有脑子 了,不用派人去试吃,找只兔子试,这就不用死了呀。都21世纪 了,怎么动不动就叫别人去死呢?前面的人白死了吗?前面死了人,后面就不用死人了呀,人是会进步的嘛,总想出来更好的办法嘛。我这不是讲感恩学,我在讲发展,发展起来有的事就不用死人了。但恐怕 还有一些事也得先死一点人,这也是有必然性的。

      什么才叫艰苦朴素?就是说,你不要去搞浪费,花很大精力花很多时间涂脂抹粉,这是一个内涵;另一个内涵 就是说你要坚持 学习劳动,不要天天做躺赢的白日梦,【正确的】学习劳动对人是有好处的,不是PUA你。现在条件好了,不是过年才能吃饺子,想吃我就可以吃,这叫奢侈浪费吗?如果这叫奢侈浪费,你干脆回原始社会好了。什么叫奢侈浪费?你吃一半倒一半,你为了显得 丰盛。

      什么才叫一怕苦二不怕死?就是说,办法总是比困难多,总能想出来办法的,你想不出来,别人能想出来,你很多人想不出来,有一个人能想出来就行了;你现在想不出来,以后能想出来。所以重点在于【不怕】,怕有什么用呢?怕能解决问题吗?不要老是畏难。搞不定你就继续学习劳动,不要钻牛角尖,坐那冥思苦想,你不断发展壮大,无意中你就学会了,你就想通了,之前解决不了的问题你现在能解决了。

      21世纪了,21世纪了,21世纪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愚昧、野蛮、落后了。孔孟水平很一般,你21世纪的人你必须 要超过他们。我们必须从孔孟的身上汲取经验教训,这两个人,要么就是学了个半桶水就出来晃,要么就是生吞活剥,明明自己并没有理解,但强行背下来,强行发挥,这就是死记硬背。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学。

      为什么历朝历代包括今天总有人说一代不如一代?

      为什么历朝历代包括今天总有人说一代不如一代?其实这个问题特别的简单,我只需要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但我写少了的话有人他就不信,他非要看长篇大论,因为他觉得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特别复杂。我今天不想“迎合”这些只认字量的人了,我三言两语讲给你讲清楚:

      第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越来越专业化。

      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一个大族就是赵氏,后来三家分晋其中一家就是赵氏。赵氏的先祖,我说的是在晋国发迹的先祖他就是个司机,开战车的。有人说了,“我明白了,他给晋侯开车嘛,晋侯怕死啊,所以得赏他一个大官啊。”呵呵,太呵呵了。赵氏的先祖是个司机,但他那个司机是综合性极强的司机,怎么选马,怎么喂马,怎么把马匹组合在一起哪一匹在哪个位置,怎么叫马与车合体,怎么叫马车跟人合体,全是他一个人干的。那会儿不像现在这样分工精细化,那会儿很“糙”的。这就好比有一个人,他又买菜、又洗菜、又切菜、又炒菜最后还洗盘子,除了种菜他全包了,他综合能力强不强?

      你稍微读一点书就知道我们中国古代的官员那就是一肩挑啊,民生经济他负责,宣传教育他负责,抓贼断案他负责,有时候他还要负责打仗,现在我们省长都干不了这种活,为什么呢?分工越来越细了。所以,古人相较而言,综合能力更强,统筹能力更强,他比较容易胸怀天下,但是,过于综合就意味着不够专精,这就是俗话说的,样样都行,但样样都不行。今人恰好就反过来,专精却不够广博,所以今人确实就容易钻牛角尖。所以,不存在一代不如一代,而是发生了变化。

      第二、胜必骄、败必馁是普遍长期存在的现象

      胜必骄、败必馁,所以你富不过三代啊,并且你一旦家道没落了,你翻不了身啊。

      说完了,所谓的“一代不如一代”我已经说清楚了,这是特别简单的事。

      “这就说完了?”

      因为有些话我前面说过了。种树就要挖洞,对吧?不能一味的往宽了挖,也不能一味的挖深里挖,对吗?所以我们中国的发展路径就是:广博了再专精,专精了再广博。前面我们有一段时间,就算2000年吧,主要是广博,把洞往宽里挖,他的目的是接下来往深里挖,所以现在的主打风格就是专精。专精的目的是什么呢?下一个阶段,又要往宽里挖。广博、专精,专精、广博,无穷尽也。

      过去我们稀罕的是什么?专精。眼下我们稀罕的是什么?广博,李德胜他不就是善于把大家捏到一块吗?

      “依你这么说,我家孩子是走广博路线好还是专精路线好呢?”

      你就是个商人,投机商。孩子,要看他自己,他适合干什么这才是根本,不是你家长搞投机给他指定一个选择。比如他适合搞广博,你就要多给他谈一点专精的内容,他虽然不会,但他有鉴赏力,这样的话,他就知道怎么跟专业人员打交道。反之亦然,他适合走专精,你要多给他介绍广博,他也可以成为这方面的美食家,同样,他知道怎么跟综合能力强的人相处共事。

      “我有一个问题啊,你为什么不用盖房子来打比方,却要用挖树洞呢?”

      盖房子他不是无穷尽的,所以他提前算好了地基要打多深,盖多少层楼,所以他可以规划、设计。挖树洞我主要看中的是无穷尽,所以他不可能提前规划出来,他只能是广博了专精,专精了广博,两条腿交替前进。

      “哦,明白了,我确实活错了,我一直以为我的人生就是盖房子,难怪我这房子如今变成了老破旧。”

      你就别说全人类了,就是一个个体,他也是海水不可斗量,前途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生怎么可能像盖房子那样呢?其实人生也不是挖树洞,而先挖洞种下种子,然后培育他茁壮成长,不管长成大树还是小草,关键在于他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海水不可斗量,前途不可限量”指的并非是世俗中经常讲的发达,他也是讲发达,但他讲的发达是【永动机】。不管你一个人是大树还是小草,最重要的是永动,生命永动,所以叫自强不息嘛。什么叫真正的教书育人?就是往孩子心里安一个永动机,这个永动机的名字就叫自强不息。至于孩子将来自己往哪个方向发展,具体怎么发展,根本就不需要你这些老师、家长操心,你那是操闲心,或者说,你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装上永动机,转了一会就停机了,你操心又有什么意义呢?

      自强不息牌永动机,国产的,杠杠的,超级棒。你不知道吧?白活,白白投胎在中国。

      西方人论证之后认为不存在永动机,哈哈哈,我们中国人早发明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先祖的智慧和勇气。原理是啥?超级简单嘛,人类社会以人为本嘛,人永动是必然的嘛,如果所有人都停机了,也就没有人类了嘛。所以一再说嘛,你不干有人干,你不动有的人是动,动不动,你自己看着办。

      天地永动,人永动,天人合一。

    • 家园 想不通是好事嘛

      我不知道大伙有没有挑过担子,我是试过的,只能说试过。为什么呢?我走两步就走不动了,但是我看别人很轻松,几十斤、上百斤的担子人家挑起来那叫一个健步如飞,还唱歌呐,于是我就去请教别人,“有没有什么技巧啊?”人家是怎么说的呢?人家哈哈一笑,“技巧嘛就是有劲,你弱得跟只鸡一样,你没劲。”我一听到这话吧,那叫一个无地自容,“哦,原来我是一只弱鸡。”

      不管你有没有挑过担子,但我相信类似的经历人人都有,可是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相信,只要你有过类似的经历,你就会想“我得强大,否则我能累死,累死了也挪不动步,没有办法把担子挑到目的地,解决不了问题。”这样的想法是油然而生、无师自通的,但它很原始。为什么说它原始呢?因为没有准确的回答出来到底什么叫强大。

      你看央视著名主持人白某松他就很原始,他那个金句“痛并快乐着”一听就叫人发笑。痛,他怎么还能快乐呢?他要是快乐,他怎么又痛了呢?妥妥的悖论嘛,妥妥的逻辑不能自洽嘛,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去解决。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跟挑担子是一样的,你要能挑起来,你一边挑你还能一边唱歌,这样你才能挑到目的地,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痛并快乐着”,妥妥的悖论,但你想不通错在哪,那怎么办?只能去学习,只能去劳动,通过真正的学习劳动发展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强大到某个程度,可能就把“痛并快乐着”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给解决了。于是,读万卷书,于是,行千里路,于是干万般活。自觉自愿的去做,做了就发展了,发展了强大了。

      我就是经了这样一个过程,最后我把这个悖论给破解了,没有什么神秘的,没有什么神奇的。

      总有人说,他能想象出来李德胜有多么的孤独,他能想象出来李德胜有多么的痛苦。我一听这话就马上意识到了,这不就是白某松的“痛并快乐着”之翻版吗?这肯定不是真的呀,一个人他如此痛苦,他怎么可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呢?可非有人他坚持说“痛就是可以前进的,你爬过山吧,爬山的时候腿酸不酸?那你能不能爬上去。”你要不动脑子,他这么一说,你还无语了。我这个人就不一样,我是行了万里路、读了万卷书、干了万般活的,所以我不会无语,我反驳道:“10万米的高山你给我爬,1000斤的担子你给我挑,李德胜干的事岂止是10万米的高山、1000斤的担子?”

      说,爬山的时候腿很酸但仍然能继续向上爬,这是一种极其原始的经验,这种经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所以如果你把这种原始经验当成一种真理,那你肯定就回答不了一些问题,李德胜的问题你就回答不了。我敢打保票,李德胜绝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孤独那样痛苦,李德胜的心也是肉长的,肉长的人心是承受不了这样的孤独这样的痛苦的。

      你别说李德胜的问题回答不了,就是一个司令员的问题你也回答不了。司令员下达了命令,“我们要打一仗”,他不知道打仗要死人吗?既然他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他为什么还要去打呢?有人是这么解释的,“好理解啊,他把战士都当成棋子了嘛,他不把别人当人看嘛,所以有人说了嘛,一将功成万骨枯嘛,所以有人说了嘛,圣人不仁,视百姓为刍狗嘛。”(注:此处对刍狗的理解是错的,刍狗指的是小狗,指的小狗一定会长大,并非是指视人为草芥)你一听,这个解释好像说得还挺对,但是……为什么战役结束司令员去视察的战场时候看到牺牲的战士会落泪呢?你这么一问,刚刚那个人他就有点语塞了。语塞了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他给问住了。但是他的脑子 一转,又解释了,“这也很好理解嘛,装的嘛,装给别人看的嘛,跟前面是一体的嘛,他不把人当人看,但他又要装成他爱兵如子。”你看,这么一套说法很容易说服你的。我就不一样了,我是读过万卷书的,我是行过万里路的,我是干过万般活的。确实有人就是这样的,他其实不把别人当人看,他其实是装成他爱民如子,但还有人不是这样的,这种人他不是装的。既然不是装的,那问题是不是又转回来了呢?是不是又转回了“痛并快乐着”呢?

      铁证嘛,打扫战场 的时候司令员落泪了,痛。那快乐呢?哦,我明白了,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咦,这也不对呀,不是场场都能打赢的,打输了司令员还是会落泪嘛。哦,明白了,司令员的快乐来自于他打的是正义之仗。咦,还是不对,“打的是正义之仗”这是在讲过程,不是在讲结果 啊,人不要结果 的吗?说什么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这难道不是自欺欺人吗?不对,肯定是有哪里不对,还要是结果 的。哦,我又明白了,正义是必胜的,胜利的果实一定是属于人民的。好,行了,快乐来自于我走在通往必胜的道路上,必胜,当然就快乐。但是,这个痛也是真实存在的。咦?怎么转了一圈又圈回爬山了呢?怎么我就转不出来了呢?

      我在这被卡住了,一卡就是十多年,我感觉我掉进了一个迷宫,怎么转都转不出来,所以我一发狠,我不转了,想不通算了,我睡觉去了。“睡觉”不是真睡觉,而是继续读书、行路、干活,我这个人就有这样一种觉悟,如果我想不通,那说明我劲不够大,我发展得还够,我只能去发展自己,发展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就通 了。

      这就好比说,起初生物学家去研究壁虎,怎么都想不通壁虎究竟是靠的什么在光滑上的玻璃上爬来爬去的,死都想不通。一时半会想不通,不就只能去“睡觉”?不就只能继续发展?你把全人类看成一个人,全人类当中的生物学家不就相当于这个人他一时之间想不通吗?你看后来就想通了嘛,物理学家发现了是因为范德华力。

      想不通是好事啊!想不通就在告诉你,你还得发展自己。然而好多人不知道,他想不通他就痛苦,他不知道想不通其实是很快乐的,想不通的快乐就在于明确无误的告诉你,你还不行。

      所以这里有一个公式:如果某个问题你想不通,你不能强行结账,比如强行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强行解释成“小概率事件我搞不清就算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没有想通就是没有想通,不能强行结账,这个账得挂起来,打个欠条。打了欠条你得还账啊,怎么还?发展自己去啊。所以,想不通就是你有欠账,具体欠什么你可能还不知道,因为这种欠账不可能转换成金钱,金钱并不万能,但你知道,绝不能坐在那闭门造车的想,这种干法其实就是坐以待毙,坐在那里活活把自己想死。

      这是我特别大的一个本事,想不通就说明我有欠账,我有欠账我就得还,我怎么还,我只能去发展自己,并且这种欠账是绝不可能用金钱来偿还的。想不通对我而言叫好事,如同肚子饿了对我而言叫好事,如果我样样事都能相通,如果我吃一顿就永远不饿了,我必然死透了,死80000回。

      我如今已经回忆不起来了,究竟是干了什么我把“痛并快乐着”这个账给还了,反正我已经把这个欠账给还了。

      痛并快乐着,它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内涵。

      其中一种内涵就跟美国人那样,他们明知道收入分配极不公平,但他们仍然在幻想“只要自己打拼几年就能实现阶级跃层”,所以他们的快乐来自于对未来的幻想,他们的痛苦则是现实的、眼下的、真切的。为什么说是幻想呢?数据 表明,美国是发达国家当中流通性最差的国家。正因为“痛并快乐着”有这样一种内涵,所以你会有悖论之感啊。

      另一种内涵就不一样 了。这个内涵我事后发现其实我早就知道了,就是我刚刚提到的,某个问题你想不通你认为是痛苦那是因为你没有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如果你建立了正确的发展观,想不通是快乐,想不通就是铁证,证明了你还得发展,你不发展你就想不通。事后我发现,我是提着灯笼找灯笼啊,答案就捏在我自己手里,我非要到处去找。所以,“痛并快乐着”的第二种内涵指的就是人的身体是有限的,人的精神是无限的,这里的无限 不是指人有能力胡思乱想不受限制,而是指发展是没有尽头的。一开始你认识到了3比2大,后来你又认识到了1万比1千大,再后来你才认识到“3比2大”跟“1万比1千大”是一码事,所以你就提出了一个疑问:难道世界就此终结了吗?等你读到亚里士多德你就明白了,亚氏犯了严重的错误,他说“一切数都可以写成分数”。你汲取了这个经验教训之后,你就想,怎么才能从“3比2大”、“1万比1千大”这座庐山里跳出来呢?你脑子一转,有了!无穷大要比所有的有限数都要大,这俩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 上。精神的无限指的是这个。

      所以,人的身体是有限的,人的精神是无限的,这俩并不相背,相反,这俩非常和谐。无限的精神就是人的导师,引领着人的身体向前走,否则就变成了空想,否则就是思而不学。思而不学什么结果 ?殆。另一方面,如果不认无限的精神为领袖,只任由人的身体原始的盲动又是什么结果呢?学而不思则罔。你看美国的老百姓不就是学而不思则罔吗?所以他会幻想“只要打拼几年我就能实现阶层跃升”。尽管他已经看到了铁的数据,美国的流通性是最差的,但他还是抱着这个幻想不放。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不知道出路在哪,他其实是处于混乱 当中,罔就是混乱。

      任由人的身体原始的盲动,一个人,他一咬牙他能爬1000米的高山,他能爬3000米的高山,但他绝不可能爬10万米的高山,人的原始的身体是不可能做到的。可是,宇宙在不停的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爬上10万米高山这样的任务一定会来,不是将来一定会来,而是在过去就已经来了,李德胜的干 的活就是爬上比10万米高山还要高的山,所以李德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虽然 我们无法看到李德胜的大脑中发生了什么,但我们完全的把握做出这样的推理分析:李德胜十有八九发明出了防护罩、氧气瓶、火箭推进器。你认为他跟你一样气喘吁吁然后无论如何爬不上去吗?想多了,想少了,他是把装备穿好,再把火一点,“噌”的一声他就飞上去了。李德胜不痛。

      李德胜的这个不痛也被描述成“化悲痛为力量”,跟我前面讲的“想不通是个好事嘛”异曲同工。所以,“痛并快乐着”的第二种内涵根本就不相悖,“化悲痛为力量”还相悖吗?“想不通是个好事嘛”还相悖吗?

      怎么才能get到“痛并快乐着”的第二种和谐的内涵呢?显然是需要条件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建立起了正确的发展观。这个正确的发展观就是顺应天道、顺势而为,因为宇宙就在不停的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

      怎么样,通了没有?

      这个白某松啊,他就是个原始的人。原始你也不能说他错了,但如果你一直原始,你就是逆天啊。逆天还有活路吗?白某松在央视干了几十年,依我看,他一直都很原始,完全没有发展壮大的痕迹,所以这个人恐怕……下面的话我就不说了。

      我这个人从来就不向往“早日财富自由”,这是作死啊,如同向往“吃一顿饭管一辈子”。我活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作死呢?本来就有人想谋害我,我还自己作死?我傻不傻啊。

      为什么我从不向往“早日财富自由”、“吃一顿饭管一辈子”呢?我建立了正确的发展观啊。我抬头望天,我低头看地,天很高,有多高?无穷大;地很厚,有多厚?无穷大。所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啊,我明白了。”

      你明白了啥?

      “嘿嘿,我长经验教训了,你从骑马这开始,就在一直在写发展。你的意思就是说自己下马、跳车的人他不发展;你的意思就是说发展他是不均衡的不是所有人同步完成的,所以虽然只欠东风但不要急;你的意思就是说大起大落是发展的死敌,并且有人故意在引诱大家向往跌宕起伏这种所谓的精彩人生;你的意思就是说天下大势只有一个,就是发展,但N多人他逆天,逆天就是找死。等于说,你这一个月全部都在写发展。”

      果然长了经验教训。但漏了一条,“拿不起、放不下”、“举轻若重”、“负重前行”还是因为没有建立 起正确的发展观,还是因为逆天。

      后记

      这一个月,我又写了几十万字,起码有十几万吧。就一个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你是不是还坚持“第10回再扔正面的可能几乎为零”?还坚持是吧?还是不服,对不对?不要紧,你继续不服,我再想想,回头我再写几十万字。你可以不服到死,我可以发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并不矛盾。

      聊个闲天

      改开以来我听到的宣传就是:天天得刷牙,一天得刷两次,每次至少刷3分钟。如果我说这是牙膏厂商、牙医为了搞钱故意生造出来的谎言,那估计也没有人信。

      最近 两三年,我的牙不行了,吃不了牛肉,一吃就疼。我自己探索了一番,不是牙坏了,而是牙龈萎缩了。牙龈萎缩了牙缝就变大了(或者说成牙根露出来了),所以就塞牙,疼是因为食物顶到牙龈了,不停的在那儿磨。

      讲真,我起初有点心慌的。我想,这是我要死了的征兆吗?我才50岁,我的牙龈就萎缩了。我后来一想,不至于吧。我就定下神来了。定下神来我就去翻古书,中国古人不刷牙,或者不怎么刷牙,那么他们是怎么保健呢?找来找去,让我找到了。

      每天清晨起床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一小撮盐,岩盐,放入口中,再喝上半口温水,不要往肚子里咽。接下来,用自己的舌头给自己的牙龈按摩,里三圈、外三圈,上三圈、下三圈。按摩结束 之后再叩齿,300下。最后把盐水给吐了。

      点看全图

      古人诚不我欺,他说五日就是五日,不到一个礼拜我就能吃牛肉了。

      刷牙我就给停了,没有完全停,一个礼拜刷一回吧,或者是我想起来了才刷一下。我刷牙纯属在洗澡,你老不刷牙牙齿外面就会有“泥”,跟肌肤是一样的,这就是 变黄的原因。其实不碍事,冬天你一个月不洗澡都没事,这是一码事。牙齿是黄还是白,这就看你个人的取舍了。反正我不是敢再要白牙了,我宁愿黄着,因为我要吃牛肉。

      早上起床,我有一套按摩,这是一;一般不刷牙,这是二;饭后如果塞牙了,就用牙线剔牙,但不管有没有塞牙,我饭后是必定要漱口的。我这个饭后不完全指的是正餐,因为现在吃零食、水果比较多,我要吃过东西就会漱口,这是三。

      顺带说一句,天天洗澡有大害,信不信由你。顺带再说一句,经常洗头有大害,信不信由你。顺带再说一句,你之所以天天刷牙一天两遍、天天洗澡、两天就要洗一回头,是有人在害你,他们为了搞钱什么瞎话都能编出来,信不信由你。

    • 家园 真无为了就举重若轻

      点看全图

      哈哈,让我抓 到了一个现行。写这段文字的人是影视圈的人,不是普通观众,他的看法自然相当专业。可是你看出来了吗,他的专业是什么?能挖掘出故事里最能引发情绪震动的点,放大、强化,哪怕需要牺牲故事逻辑、人物为代价。“能挖掘出故事里最能引发情绪震动的点,放大、强化”这话什么意思?意思 就是在刺激观众。观众受到了刺激之后反而产生了愉悦感,慢慢观众就会上瘾,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越来越刺激。当我们回顾美国电影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今天,这短短60年的美国电影发展史就在你面前呈现出一条异常清晰的逻辑链:越来越刺激,比如枪战场面越来越血腥。

      如果观众能够保持清醒,分得清哪是戏,哪是生活,讲真,其实这没有什么,关键在于观众不能保持清醒,他很难从戏中走出来。这样一来,戏就不像生活了,生活反而更像戏,换成大白话就是【脱实向虚】,越来越走向虚妄。

      我为什么说一些创作者跟资本家是一伙的呢?我并不是在说他们需要资本家投资,而是说,他们的思路跟资本家是一模一样的:“创造”出刺激。实际上,我在我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暗示 了这一点,我说我写文章很多人读了之后觉得难受,其实我已经是循序渐进了,“剂量”是逐步加大的,我完全可以一上来就玩“狠”的。如果我这么做了,我敢说会有读者精神崩溃,读了我文章立刻就崩溃了。我也同样清楚哪些【点】能引发读者情绪上的震动,但实际 上并不是点,而是线,像琴弦,绷得很紧的那些线。这些绷得很紧的线,只要有人在其上轻轻一弹,它就会发出剧烈的震动。但很显然,我的思路跟资本家完全相反,我追求的是尽可能的缓和平稳。所以,资本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我是他们的死敌。

      当然,我的个人修养还不行还差得远,我虽然是这样的意图,但在具体实践中会有过火之处,这就好比资本家们也有水平高低之说,他们故意的去“创造”出刺激,但是没能得手。老子、庄子、李德胜他们是真的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为什么?文如其人,见文如见人。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你的鉴赏力必须高才行,否则你只能看热闹。

      就拿老子来说罢。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很多人就去研究烹小鲜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几个字在表达什么呢?表达的是举重若轻,他并不是在表达如果你会炖鱼你就会治国了。举重若轻就是无为。

      再比如,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话很多人给掐头去尾了。可以掐头去尾,但前提是你真的明白了什么叫不仁,否则你就得看完整。完整的话是这样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为什么很多人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给读错了呢?因为这句话的解释在后面,“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段话的意思翻译成俗话就是叫你不要自作多情,宇宙始终在运动,始终在变化,始终在发展,这是超越了人的意志的,换言之,人必须变化、运动、发展。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又要去鼓动大家怎么样怎么样呢?你老去鼓动别人如何如何,你这个叫多余,画蛇添足。当然,老子是站在战略层面来谈这个问题的。从战略层面来看,不需要你人类操心,一切都在运动、变化、发展,你人类的任务是顺应。什么叫顺应?不足那就不叫顺应了,过度还是逆天。人类怎么才能做到顺应呢?一个是你要不断的去探索发现天道,对人而言这叫外部,另一个就是你的心要放平,不要老觉得你人类是宇宙的主宰,你在地球上都不能称之为主宰。通俗的说,不要老觉得你是个干部你就是领导了,你不是领导,你是领导的分支机构、派出人员。所以,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这个“不仁”指的就是没有你人类当中N多成员身上的那个自作多情,老天爷、圣人他不是故意在折腾你,他是自己要运动、变化、发展。这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太阳不是为了去照亮你,它自己要爆炸,它炸它的,你活你的。

      “视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说这就是指的众生平等,一视同仁,这个理解又是典型的似是而非。“视万物为刍狗”里面确实包含了一视同仁的意思,但它的重点在于“刍狗”而不在“万物”。“刍狗”是什么意思?就是小狗的意思。小狗是什么意思?小狗一定会长大的,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刍狗,也就是小狗,它要长大,这就是天道,不是人类的意志可以转移 的,如同你人饿了非要吃饭,否则 受不了。所以,老子的这句话也可以改写成:天地不仁,视万物为饿汉,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饱汉。啥意思?你饿了你就要去觅食,你现在吃饱了过了一会你又饿了,天道就是如此。其实,“视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就汉语的表达习惯来看,很明显重点不在“万物”而在“刍狗”,对不对?所以你这么一看,就能发现老子前后文是一个意思,在讲同一个道理,这就对了啊,这就合情合理了啊。

      “视万物为刍狗”在日常生活中是什么意思?生老病死,人间常态。所以生了孩子你为什么要大喜呢?某亲朋好友去世了,你为什么要大悲呢?小小的喜一下,小小的悲一下,顺应天道。这不是在进行自我压抑,而是顺应天道的产物。有人说,“你是要我压抑我的情绪”,那不好意思,这就说明你活得很逆天,倒行逆施,你这个人就喜欢刺激,你认为刺激才叫精彩。

      大家看,老子在给大家讲非常重要的道理,给大家指出了光明的道路,那是不是无价之宝呢?可是,就这么个无价之宝,老子说出来却非常平淡。你看,这又是举重若轻。所以说,如果你真的会读文章,你确实是内行,你就能从老子的行文中看出来,这个人绝不是把道理背下来了,绝不是只会耍嘴皮子,他已经做到无为了。

      再比如,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同样的道理,但这个话如果是从我的嘴里说出来,从我这样一个修行不够的人嘴里说出来,你可以听一听是什么味道。

      我们人类社会总有一些超级傻boy,大愚若智,人家给他讲金玉良言,他不识货,他反而会说这是垃圾,人家送他一匹宝马,他驯服不了,他反而会说这马糟透了。并且这种大愚若智的超级傻boy数量还不少。还有一些人他很混乱,他始终 活在半信半疑当中,说他不信吧他还是信一点的,你说他信吧他又总是畏手畏脚,这种人的数量也非常多。只有一种人,他是听话的好孩子,他仿佛天生就是行家里手,一下就明白谁说的话是真话是好话是非听不可的话,然后他就去践行了,所以这样的人他就算是一只乌龟他也要比其它人要爬得远得多,他的发展一定是别人比不了的。

      不了解我的人,读了我这段话就能读出来“满满的恶意”,说我嬉笑怒骂搞人身攻击;比较了解我的人他知道我没有恶意,但如果他的修行不高他其实看不出来我现在还不能像老庄那样举重若轻,一旦谈及特别重要的问题时我就暴露了,暴露出我距离无为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所以我为什么老在“攻击”鲁迅呢?如果鲁迅确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么他就有两种可能了:要么,他在加戏,他是个戏精,搞刺激;要么,他修行还不如我,他是举轻若重,但归根结底还是后一种,修行不够。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知道自己的差距了。老子,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字字都是无价之宝,但人家说这些话的时候,那叫一个风轻云淡呐。《道德经》人家就写了5000字,不写了。一定有人能读懂的,5000字够了。一定是流芳百世的,5000字易保存易流传。马先生写的《资本论》长达两百多万字,且不说他的道理对不对,你就想吧,工人能把这两百多万字给读下去吗?那你说他写给谁看的?工人看不了,这样,就必然会出现“二传手”,这样,问题就来了。就算你马先生的道理全是对的,经了“二传手”的手最后才达到工人那里,我可以保证会变味,你无法保证原汁原味。

      再看庄子。虽然老庄两个都是无为派的,但很明显庄子的风格跟老子不一样,庄子是轻盈、飘逸,读来有飘飘欲仙之感。

      “我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庄子老写故事,神话故事,比如你看鲲鹏啊,你看河神啊,都是神话嘛,所以读来就飘飘欲仙了。”

      真的是这样吗?同样都是寓言故事,为什么《皇帝的新装》你读不出来飘飘欲仙之感呢?为什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你读不出来仙气仙味呢?庄子的轻盈飘逸还是因为他确实做到了无为,他同样是引领大家走向生门,关乎生死的大事在他做来还是一个举重若轻。

      换成别人就不一样了,如此重大问题,那一说就是捶胸顿足,就是嚎啕大哭,就是声嘶力竭,其实我的文字就有这个不良的成分在里面。对此前面我曾经解释过,我余毒未尽。

      最后我们再来看李德胜。李德胜的讲话、谈话、文章,N多人都是读过的。

      “对对对,我就读不了不少,李德胜那叫一个情绪饱满啊,那要依你前面所说的来看,这个……你懂我什么意思吧?”

      这是真的吗?不如我们来看一下李德胜的一首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这个《满江红》大家是很熟悉的,岳飞就写过一首。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情绪非常饱满,并且非常复杂。你看,他第一句就是“怒发冲冠”,浩然正气直冲云霄。接着他又“仰天长啸”,这里面有他的压抑,有他的不平,当他看到天地如此之雄伟,他的这种压抑和不平就情不自禁的喷发出来了,释放出来了。

      再往下,他是“空悲切”、“何时灭”,他相当的焦虑。前面是我走过了八千里路,我干了三十年,但是,“靖康耻,犹未雪”啊!我吃不好,我睡不踏实啊。这种焦虑跃然纸上,拦不住,“控制 不住ji ji”。

      岳飞为什么焦虑?他活在有限当中,所以他后面说了,得是我,我岳飞,率领千军万马收复旧日山河,他没有那个“自有后来人”。所以很显然岳飞的修为是有限的,他领略不到无限的风光,他没有进入无限的领域。

      你看,人如其文吧?见文如见人吧?但很多人他是怎么看岳飞的这首《满江红》的呢?他说这是神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作。为什么?情绪很饱满,情绪很复杂,他作为读者被感染了,所以他觉得这个就叫精彩,精彩绝伦,他也控制 不住ji ji,拍案叫绝。

      说完了岳飞的《满江红》,我们来看李德胜的《满江红》。

      我们来看头一句,“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读出来举重若轻了吗?小小的地球,地球很小的,你不知道吧?在我李德胜看来就是很小的,这并不是因为我李德胜如何如何,而是本来就是如此,搁宇宙里地球很小的。“有几个苍蝇碰壁”这是在讲霸权主义,李德胜都不说他们是大坏蛋,而是小小的苍蝇,地球本来就很小了,你这些个苍蝇就更小了,所以你们这些小苍蝇搞出来的所谓的风浪只不过是苍蝇在碰壁,不能改变任何事情,无法阻止人类不断的发展壮大。

      所以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岳飞的《满江红》还能叫神作吗?在岳飞的认知中,宋朝的地盘很大了,很重了,比天地还要重,地球他都没有概念。一比我们就知道了,同样是《满江红》,李德胜不是说远在岳飞之上,而完全不是在同一个层面 上,李德胜已经进入无限的领域了,岳飞还在比较,1万肯定要比1千大。所以“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这不能用气势恢宏来形容,这样的形容并不妥帖,应该叫气势无穷大。

      我们再来看第二句,“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这个话我其实就说过,前段时间我说过了。我说,眼下这些个网络大V,他自觉他的嗓门高,他的能量大,其实他就是个癞蛤蟆举着个喇叭在那呱呱呱,回头给人倒夜壶的份都没有。

      好,接着往下走,第三句,“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第三句很明显是对前两句的呼应,你们这些搞霸权主义的,自以为是不可一世的霸主,其实是蚂蚁胡吹、蚍蜉撼树。自吹自擂有用吗?你这些不可一世的霸主,你是不是真的认为你们能得手啊?笑不活人嘛。

      我并没有蔑视你,我只在陈述一个事实嘛。所以第四句,“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收拾你们这些个霸权主义就如同狂风扫落叶,easy,既so easy,又take it easy。啥叫take it easy?莫急,很快就来收拾你这些个霸权主义了,已经在收拾你们这些个霸权主义了,所以,“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字面的意思是急,其实真实的意思是莫急,无须急,没有这个必要嘛,任何阻挡人类不断发展的历史 车轮的人,最后都被碾死了。所以为什么要急?不要急,顺势而为。这不叫我给大伙加油鼓劲,这叫我在跟大家重温一个简单的必然,固本培元。

      其实这个大家都 会呀,比如我们经常在街头听到某张三指某李四说:“你这个小瘪三不要猖狂啊,一会我就来收拾你了。”是不是一模一样?那为什么你就写不出来李德胜的这个《满江红》呢?因为李德胜确实举重若轻了,你不行,一到重大问题,一到核心利益,你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你平时的那种洒脱就不见了。

      我们来看最后两句。先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里的四海、这里的五洲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全世界,全世界的人民都盼望着推翻霸权 主义的暴政。 有没有说对?完全说对了嘛。这首《满江红》是李德胜1963年写的,今天是2023年,60年前李德胜就已经洞察了一切。怎么做到的?显然是因为李德胜通晓了天道,运动、变化、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所以最后一句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正义的事业是必然成功的,没有什么需要怀疑的,没有什么需要犹豫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没有什么需要怀疑的,没有什么需要犹豫 的,这条路是肯定对的,你只管去走,一定能走通,全无敌。所以李德胜的这首《满江红》不就是在写无为吗?不就是在写顺应天道吗?不就是在写顺势而为吗?

      另外,我们还需要知道,李德胜的这首《满江红》叫“和郭沫若同志”,所以郭沫若写了个啥?我们来看一下。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

      真金在,岂销铄?

      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郭沫若用的词牌也是《满江红》,但他比较岳飞,对不对?你看,他讲的是6亿人。6亿什么人?6亿中国人。所以李德胜才会说,郭沫若同志啊,地球是很小滴,你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问题,中国是世界滴,世界是中国滴,你还需要加强学习啊。

      因为郭沫若比较岳飞,所以他的态度虽然很坚决,但实际上他还不行,他心里是有点怕的,他这个怕不叫胆怯,叫没有信心。为什么没有信心呢?并不是真的知道了天道,并不是真的做到了顺势而为。这其实很危险。我们都知道郭沫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如果换成你,你读了郭沫若的《满江红》你搞不好就急了,“同志啊,我知道你赤胆忠心呐,我知道你无限 忠诚啊,但是你这么写其实并不好啊”,你会急的。李德胜有没有急呢?并没有。郭沫若同志,方向是正确的,数量上嘛,确实还是要差一点的,这就好比说郭沫若在乐队里拿的是一件音量比较小的乐器。有没有关系呢?没有关系。方向是唯一的,数量上必然有多有少,这是合理的,总有人玩小乐器,总有人玩大乐器,但一定还有一个总指挥,所以叫“和”郭沫若同志。“和”的意思就是我来,我来引领大家走向生门,但光靠我一个人不行,我们一块干,我们配合着干。这个“和”反映出来的也是顺应天道,顺势而为,大家一块干,我是舵手你是水手,各司其职。

      有人赏析李德胜的这首《满江红》时是这么说的:“不难感受到,李德胜是带着强烈激情进入创作境界的,因此才如此气魄宏伟、气势磅礴,才如此挥酒自如、淋滴尽致、一气贯通。”

      我怎么就感受不到呢?我怎么感受到的是举重若轻呢?一个人如果真的是充满了激情,那么他写出来的就是岳飞式的《满江红》,只有一个人真的淡泊宁静他才能写出来“小小寰球”,起笔这四个字就已经告诉所有的读者了,平天下若烹小鲜。你看刚刚这个赏析的人,显然,他喜欢受刺激,没有人刺激他,他可以刺激自己,自己给自己加戏,他“不难”感受到激情。一点都不难,自己给自己加戏。

      好吧,就说这么多。要成为一名内行,不要停留在看热闹的外行这个层面 上,做不了大厨,你可以成为美食家嘛。或者这么来说,真无为了就举重若轻,负重前行全是“有为”之士。或者这么来说,心窄了路就窄了,路窄了你怎么去发展壮大呢?

    • 家园 八个错误

      我挑了八个危害巨大的错误,分别 解释如下:

      小农思想:小农思想主要指的是“满足”,不明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被小农思想控制 的人很容易“乐”,稍有积累就会“乐”,这样的人一般来说晚景都很凄凉,而实际上人到中年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主要指的是误把个人努力当成最大,不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能认识到或者不接受人的唯一属性就是社会性。个人主义的危害极大,因为它必定会造成所谓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踩踏事件,因此它也必定会叫一部分人卷,另一部分人躺。个人主义的另一个巨大危害就是会催生出等级观念 和等级制,人们会自觉自愿的认领社会底层、中产、人上人这样的社会身份,会自觉自愿的形成阶层之概念,会自觉自愿的反对提高最低收入、向富人征收更多的税款——这是因为他们总在幻想“只要自己打拼几年就能实现阶层跃升”。

      感官刺激:感官刺激主要指一个人不知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真实含义指的就是【内心越是平静人越是快活自在,越是快活自在越是能不断发展壮大】,相反,他误认为大喜大悲才叫精彩,他误认为故弄玄虚叫妙笔生花,他误认为越是刺激越带劲越有意思。因此,这样的人神往就是【死】,他一定会自己去【找死】的。

      特权思想:特权思想和个人主义可以说“双胞胎”,它有几种具体的表现,一种比较普遍,就是“双标”,就是总是对自己网开一面,总是对别人严格要求;另一种比较常见,往往发生在手中的金钱、权力、名望、容貌身材、学识、见闻、人脉较为丰富者身上,他们总把自己当成特殊情况来处理。正因为如此,特权思想总是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混淆在一起,用鱼目混珠的方式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

      “现实”主义:这里“现实”二字是打了引号的,意指一些人仅凭眼睛和耳朵等五官来认识一切而没有脑子。这样的人自然只能活在过去,过去怎么样他现在就怎么样;这样的人自然只能活成多数人,多数 人怎么样他就怎么样。这样的人通常都是保守的,看不到未来的。

      认识肤浅:认识肤浅主要指的是一些人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知表面之下还有文章,指的是一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指的是一些人望文生义,指的是一些人胡乱总结经验教训。这样的人通常都自以为很懂,比如他们经常会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充满“想象”:“想象”一词也是加了引号的,主要指的是一些人脱离现实来认识一切,从文字、图像、声音中拼凑出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认知,比如他们会“想象”红军战士之所以能爬过雪山、走出草地是因为他们都是铁人,他们会“想象”科研工作者之所以孜孜不倦是因为有一把枪顶着这些人的脑袋,他们会“想象”枕戈待旦的人晚上一定睡不踏实,他们会“想象”静如处子就是昏睡不止……

      思想禁锢:思想禁锢主要指的是一些人自觉自愿的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他们不光自己不敢想,也不允许别人敢想。这些人的活法就是修一座在自己看来固若金汤的城堡,然后自己躲在里面,与世隔绝。

      总而言之:

      点看全图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列的八种巨大错误其实是四对?

      比如,思想禁锢和小农思想就是一对,对吗?思想禁锢不就是讲的是画地为牢吗?小农思想不就是讲的固步自封吗?可为什么会有两个词呢?我一直重复一个说法,非愚即奸,这其实是一个重要公式,有了这个公式,你就能避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家说1/3你自己就能想到2/3。那么思想禁锢和小农思想区别在哪呢?各自的侧重不同,小农思想主要强调的是小富即安,吃饱就万事大吉了;思想禁锢主要强调的是墨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对于【未知】抱有极大的恐惧感。

      个人主义和特权思想也是一对,个人主义主要强调的是夸大了个人努力 的作用,特权思想主要强调的是企图把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

      感官刺激、充满“想象”、认识肤浅、“现实”主义这四个算一组,其实都可以归为肤浅二字,但各自的侧重不同,感官刺激侧重于“入戏太深”,充满“想象”侧重于胡乱脑补,认识肤浅侧重于缺乏刨根问底的精神 和能力,“现实”主义侧重于N多人错误的历史观导致他们永远活在过去时。

      光是这个八个词很多人都弄不懂,并且还自认为很懂。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客气的说,N多人打小起就是望文生义。人家跟他说,读书最需要的就是四个字,琢磨推敲,他一听就懂了,“哦,琢磨就是推敲,推敲就是琢磨,这是汉语的惯例嘛,我很懂的。”人家说的琢磨指的是读题,比如人家说了一个词“个人主义”,这个“个人主义”到底是什么内涵,你需要琢磨的,不是简单的联系上下文你就能琢磨出来的,需要很大的力气很长的时间才能琢磨出个皮毛;人家说的推敲指的是解题,你已经把题读得差不多了,你现在来表达,你就需要推敲推敲,到底用什么词最为妥帖,既把意思说清楚了,又不会让人产生误解。

      由于多人打小起就是望文生义,所以他一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他立刻就懂了:“哦,淡泊就是跟和尚一样,白菜豆腐、豆腐白菜,宁静还是跟和尚一样,跑到深山老林去修一座庙,远离红尘俗世,这不就自然宁静了吗?”至于说什么是明志什么是致远,他脑瓜子一转也秒懂了,“哦,这意思就是说,只有像和尚那样清心寡欲住深山老林里才能避祸趋福,长命百岁。”

      过了一阵,这个人他又“受不了”了:“我就是一个俗人呐,我就喜欢喝酒吃肉啊,天天豆腐白菜、白菜豆腐我真受不了啊,我实在忍受不了这些世俗的诱惑啊。”纠结了最后一圈,他最后“老实承认”自己是个俗人。

      有那么一天,有一个人比如就是我,对他说:哈哈哈,你完全读错了,淡泊才能宁静,宁静其实指的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怎么才能拿得起、放得下呢?得从有限领域跳到无限的领域,一切有限,再大,也大不过无穷大,所以用有限的眼光来看很重的东西其实都是轻的,用有限的眼光来看很轻的东西其实并非一文不值还是有重量的。别人之所以能做到举重若轻,那是因为“你”认识水平不高所以觉得重,人家认识水平人家已经跳进无限的领域了所以觉得轻。通俗的说,活在有限当中的“你”力气再大也大不过蚂蚁,力气再小也是能举一点的,活在无限 当中的人家 没有什么举不起来的,没有什么放不下来的。明志和致远指的是不断发展壮大,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壮大是无法可挡的天下大势。所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说的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他一听,“啊?!不可能吧,不可能是这个意思。”他就崩溃了。

      正因为如此,正因为N多人打小起就望文生义,他就老去鼓吹他那种所谓的“艰苦朴素”,结果 一句话人就把他给噎住了:“你怎么就不倒退回原始社会呢?你可以钻木取火啊,你用什么天然气呢?你可以挑水吃啊,你用什么自来水呢?”举个例子。最近 10年,暖气这个东西慢慢的跨过了淮河,向长江“挺进”,有人就认为这是奢侈浪费,认为这是有钱了就烧包,并且他还振振有词的说,正因为这么干,所以N多人被腐蚀了,社会风气越来越糟。其实事情 恰好 相反,暖气这个东西,甚至上,北纬30度以北是普遍需要的,也就是长期需要。所谓的南方也就是长江中下线这一纬度附近 ,之前没有暖气是因为不够发达,在资源 有限的情况下,只好先满足北方群众的需要。因为这些地区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暖气可用,所以生活在这一地区的N多人他得了哮喘,他有关节炎,他有风湿病。

      一个人,他不淡泊他不宁静,跟俗语的穷或富没有什么太大关系,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是【他认为】、【他觉得】淡泊宁静就是指住在深山老林的和尚天天豆腐白菜。

      他根本就意识不到,他之所以不淡泊不宁静,是因为他总是患得患失,他根本就认识不到,他之所以总是患得患失,就是他把得失看得太重或者太轻,他完全就理解不到,他之所以把得与失看得太重或太轻,其实就是因为他不知道无限 才是解药,他不知道这个解药是如此的“简单”如此的唾手可得。

      这样的人,他根本就不知道他天天挂嘴边的“哎哟,我也就活几十年,我操不了那些个心”就是他自己喂给自己吃的慢性毒药——当然,这毒药并不是他自己发明出来的,而是别人故意赠送给他的,但他却自认为是自己思考 的结果 。

      一个人也就能活80年,这80年放在人类无穷大的历史 进程中是不是只值一文?有什么拿不起、放不下的呢?我说N多人只值 一文,并非一文不值,有人望文生义之后又受不了了,认为我说的“只值一文”比“一文不值”还要恶毒。“只值一文”是啥意思,意思就是它必然大于零,所以你不要妄自菲薄,它必然小于无穷大,所以你不要妄自尊大。重点不在于值 几文,因为不管是几文都是必定大于零必定小于无穷大。

      0<x<+∞,简单不简单?so easy。

      0<x<+∞,就这么个式子,只要你认识到了每一个个体都是x,你自然就能摆正位置,你必定就能端正心态,你当然就淡泊宁静了,你淡泊宁静了你当然就能不断发展了,你不断发展了你的日子当然就是越过越好了。

      简单的你把它搞得很复杂,复杂的你把它简单化了,你这不是完全活倒了完全活反了吗?你这不是天天用脑壳在走路吗?有的人他完全活反了到了什么程度呢?他举轻若重。他买了一双鞋,心仪很久的鞋,他终于咬牙买了下来。买下来之后,他不肯穿,搁鞋架上,每天看一眼就所谓的“心满意足”了。煎熬了一个礼拜,“忍无可忍”之下还是穿了,出门了。刚出门,他又心痛了,“哎哟,脏了,鞋脏了”,于是他赶紧拿出纸巾把鞋擦了又擦,每走几步他就要擦一下鞋。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是我胡编出来的夸张的寓言故事?不是的,这是真的,我亲眼所见,这个具体的人物嘛,我就不在这指名道姓了。

      这样的人他还有一番自我解释:“还不是因为穷吗?我要是有钱,我要是腰缠万贯,我要是富可敌国,你看我还这样吗?我一双鞋就只穿一次!”所以这样的人他往往还特别“勤奋”,他一门心思的搞钱,在他的想象中,只要他搞了很多钱他就解脱了。他还跟别人说,他这种活法,就叫痛并快乐着。为什么痛呢?不需要我解释了吧。为什么快乐呢?他一想“拼上几年就财富自由了”于是就快乐了。最搞笑的是,这样的人,他的父亲或他的母亲就是如此这般痛并快乐着的,痛是真实的,快乐永远处于幻想状态,他是学得有板有眼,原汁原味的给学了过来。

      这样的人,我认识的不少。其中一个,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个走两步就要擦一下鞋的人,这个人跟我的交往是很多的,所以我对他是很了解 的。他不光是走两步就要擦一下鞋,他每天擦手机的频率是平均每小时1次以上,他还经常在我面前 夸口“你信不信,以后我会比你有钱。”每次我都笑而不语,就算你 有钱恐怕 你也是有钱没命花。更何况像他这种人根本就挣 不到钱呢!拿不起、放不下的人一定心窄,心窄的人一定路窄,路窄的人一定得不到发展壮大,所以去哪挣钱?当然是越“努力” 越失败了。这种人的愚昧、野蛮、落后之程度都叫人不忍心提他的名字,你看我刚刚就忍住了,没有指名道姓。一个人活成这样,谁也没有办法了,只能任他自生自灭了。

    • 家园 无为

      点看全图

      我写了这么多年,这么多字,其实一张图就足够了。

      提问:为什么会说【胜不骄、败不馁】统领了一切?

      答:因为从【认识无为】走向【做到无为】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一定会有所得,故不可胜骄,一定会有所失,故不可败馁。

      比如,只有认识到了无为才会意识到个人主义的危害,个人主义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把眼下活着的人看得太重,然而跟天下这无穷大比起来一切有限都叫轻,把轻看得重,就是本末倒置,自然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自然寸步难行,自然处处碰壁,自然徒增烦恼,自然无法轻松活泼,自然无法随心所欲,自然无法不断发展。

      光是这里面出面的词汇就不容易 认识清楚,比如“随心所欲”就很容易被误读,误把无法无天当成随心所欲,实际上随心所欲是不拘一格,是在一般性表意作图时不需要用尺子圆规追求精致……

      又比如,只有认识到了无为才会深刻理解“只能听县官的,但必须同时学会跟现管周旋”,这是因为现管有两种,一种是整个人类就好比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整个人类充满了各种偏见、误见、谬见,这样的历史 阶段是不可能跨越的,这样的偏见、误见、谬见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的;另一种就是总有【一小部分人】在故意搞破坏,他们一旦混成了现管就会危害天下,而这小一部分人很难对付,因为他们异常狡猾,总是在躲在不明真相的群众背后捣鬼。只有在充满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才不会鄙视、厌恶、憎恨多数人,不会重复王明的错误,才能认识到王明的错误其实就是富不仁,自己的认知水平相对高就瞧不起大多数认知水平相对低的大多数,更不愿意去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加强自身修养,而富不仁说到底是胜骄的产物。

      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追求与向往,如果一个人他不明白无为就是平平淡淡,他不明白平平淡淡就是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波动起伏,他自然就不会追求 与向往无为,他自然就不可能像庖丁那样“臣之所好者道也“,自然就不可能像庖丁那样“进乎技”而游刃有余。相反,这样的人他一定追求 与向往的就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九死一生、峰回路转、大喜大悲这样所谓的精彩人生。

      无为就是生门,“有为”则是死路,说起来似乎没有人会选择死路,但现实中所发生的却表明事情恰好相反,所以说,“胜不骄、败不馁”是求生存、谋发展的必须。

    • 家园 电影《风声》

      我给几个朋友推荐了一部电影《风声》。这是一部谍战片,在豆瓣获得了高票,坊间对《风声》的评价是“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传奇”,意指后来再也没有同类的电影能超过这部拍摄于2009年的《风声》。

      我推荐这部电影真的是因为它好看吗?

      果不其然,一位朋友看了之后直呼“看来我是不行了”,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他是当年的地下工作者,如果他被敌人抓到了,他肯定是扛不过严刑逼供的。我要的就是这个,所以接下来我对他说:

      这部电影是胡编乱造,它有几个严重的错误。

      第一、按电影中的设定来,特务们根本就不在乎抓错了人,只要怀疑他们就会把人抓起来,再进行严刑逼供。特务对严刑逼供极为自信,没有人不交待的,这个明示在电影的一开始就告诉所有观众了。所以既然如此,特务为什么还要布一个局,把五个人软禁在同一栋楼里呢?有这个必要大费周章吗?

      第二、严刑逼供确实有,但不可能是电影中那么的可怕,因为没有必要。多数人打上几板子,有罪没罪都会招。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 中,很少有用严刑逼供获取【真实口供】的,恰好相反,大部分严刑逼供都是为的屈打成招,要么就是在泄愤,比如在抓人的过程中费力了、受伤了、挨了上司的骂,要么就是乱抓无辜,冒充领赏,所以才会用严刑。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说这样的手段卑鄙下流无耻,我们才会说这样的手段冷酷无情,因为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价值的口供(情报)。

      第三、把专业情报工作拔到了致胜关键的高度,这完全是一派胡言。诚然,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情报工作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说的情报是大情报,而不是小情报。苏联前领导人斯大林在二战时就做这样一个批示:“让呈送这份情报的谍报员见鬼去吧。”这是因为大情报才可靠,小情报真假难辨,双方都会释放出大量的情报用来迷惑、干扰对方。什么叫大情报?说白了,就是人心向背。获取大情报不需要偷偷摸摸,随便找几个人聊一聊就行,当然,这前提是调查员有很高的政治素养。

      把这三条说完了之后,我话锋一转,抛出了我的问题:

      一、一部好看的电影或小说显然就是引人入胜,问导演或者作者是怎么让观众或读者忘乎所以的?

      二、引人入胜一定是好事吗?

      引人入胜可不一定是好事啊,因为想引人入胜并不是很难,四个字就可以做到,奇技淫巧。奇技淫巧中的“奇”和“淫”是什么意思?就是过度、过分。

      电影《风声》是如何把观众摄住的?靠的就是这四个字,奇技淫巧。这部电影有两个导演,其中一个叫陈国富,陈国富的专长就是拍恐怖片,换言之,怎么通过制造恐怖来让观众不可自拔,他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所以才会在电影《风声》里出现花样翻新、手段极其残忍的五段严刑逼供的场面,一共五段,每一段都不一样。

      正因为如此,有人看了之后就会【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不可靠,自己是干不了这样的工作的,也会极其纳闷,当年那些革命先烈究竟是怎么挺过来的。【而这,就是要我谈的重点:你是怎么越来越脱离现实的。】

      前面我有写,我这个人爱学习,24*365,我相信有人听了之后直呼“可怕”、直呼“不可想象”,但我并没有夸张。前面我有写,我这个人就是要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我相信也有人听了直呼“可怕”、“不可想象”。为什么会这样?你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想象】。 同理,很多人认为像长老那样鞠躬尽瘁是“不可想象”的,像科研工作者那样孜孜不倦是“不可想象”的,像红军战士那样战斗到底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一再重申,【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样】,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可怕”,而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不是我这一个人这么说,比如你看红军老战士的访谈,他们就会告诉你“当时我也没有多想啊,然后我就这么一路过来了”,比如你看一些老科学家的回忆时,他们也会告诉你“我并没有去想什么孜孜不倦啊,我就是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然后我就一直往下走”。

      那么,为什么我们社会中会有这么多人活在想象当中呢?

      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你看影视剧看多了,你看小说看多了,你玩游戏玩多了,【包括】你读的诗歌读多了,因为这些作品多数 都是商品,作者为了卖出去,就必然的【奇技淫巧】。所以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平淡无奇没有意思,总在想象别人的活法——当然往往是他们根本就接触不到的“大人物”——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或者是想象别人的活法是在阎王殿里的油锅里炸了又炸了。

      我一再讲一个道理,人心都是肉长的,一个人最好是不要跌宕起伏,不要波澜壮阔,波动越小自己的感受越是快活自在,波动越大自己的感受越是痛苦,可似乎没有人信这么个浅显的【至关重要】的道理。老子在谈“无为”的时候,就是在讲这个【至关重要】的道理,你既不能刻意的回避 波动,绞尽脑汁的把波动抹掉,也不能向往波澜壮阔,比如要建大功、立大业。换言之,老子那看似高深莫测的“无为”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为什么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很多人说跟我一块看影视剧、看小说、玩游戏,包括读诗词,【很没有意思】,因为我这个人总在【破坏】气氛。

      我确实是在破坏气氛,但我这个破坏需要加上一个引号,明明是你入戏太深,无法自拔,我用某种方式把你从戏中叫出来,你自己不愿意出来,你自己不愿意回到现实世界中来。

      我是怎么“破坏”气氛的呢?就拿许多人极其推崇 的诗歌来说,我要么说,人家可能只是一时的情绪表达,不是一世,他表达情绪的方式总是写诗,好比有人表达情绪的方式总是在跳舞;我要么说,这样的诗人其实啥也不关心,他有吃有喝然后闲得没事做,无所事事就借题发挥,看到这个他要感慨一番,看到那个他要唏嘘唏嘘;我要么说,还有一种诗人,他就是靠这个骗吃骗喝的。你看,经我这么一“破坏”,那些极其推崇诗歌 的人自然就会觉得扫兴,所以他们会说我这个人总是在搞破坏。

      严以律己的“严”在此处指的就是【出戏】,戏已经结束 了,观众读者【理当】自觉从戏中走出来,千万不能认为戏里讲的就是真的。宽以待人的“宽”在此处指的是,有的人在搞创作时,他不一定就是个奸商,他有可能认知水平很低,他不明白这种奇技淫巧对人造成的巨大危害,或者是他学艺不精,为了提升自己作品的吸引力只好去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比如一个故事若按时间线来记叙没有什么奇处,但如果把顺序打乱,用倒叙、插叙的方式来表达,观众就会生出无数个疑问,又被 这些疑问、悬念给摄住,一集又一集的追电视 剧。总而言之,创作者多半并不是那种万恶之徒,但他确实做得不好,可你怪他是没有用的。

      可能我说了这么多,你仍然觉得“哦,知道了”,你仍然认为我在文章中谈到的怎么做人其实是把别人当圣人来要求,那么我就再举一个真实的案例:麻将。

      某宝APP中有麻将游戏入口,这种麻将是怎么个玩法呢?首先,它的牌少,东西南北风没有,中发白没有,红中是当赖子用,也就是万能牌。你看,这胡牌的难度一下就降下来了,对吧?其次,它有意的给玩家配发好牌,比如你一上手就是3个五万、3个六万再加1个七万,这可以打“三节高”, 是大胡牌型,它保证每个人都领到相差无几的大胡牌型。这两条加在一起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可以连玩10个小时】。

      实际上你可以连玩24小时,因为我发现这个麻将APP还有第三条规则 :故意气你。故意气你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有一个大牌,差一张听不上,后来终于听上了。你听上了就得打一张牌出去,对吗?而你打出去的这张牌,另外三家总有人会胡!【并且】,请注意了啊,这是关键,由于这种麻将的玩法是一直胡,不是一家胡了这一盘就结束 ,所以由于你前面没有听,人家一直胡,你的筹码不剩几个了。你一听,你就要打出去一张牌,你这张牌一打出去,人家立刻胡了,你的筹码立刻输光,输光了之后你就在旁边看,你会看到【接下来】一张牌就是你要胡的牌。你会怎么想?你会想“我的运气也太差了”,所以呢?所以你认为只不过是赶上小概率事件。【但是】,你被骗了,这根本就不是小概率事件。我为了验证这一点,我连玩一个礼拜,【次次都是如此!!!】

      某宝APP中不止麻将这一种游戏,里面大部分游戏我都研究过,手法完全相同。不管它采用怎样的具体手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套牢”玩家,不让你出戏,就让你活在戏当中。

      我写了这么多,如果你还觉得“没有你说的那么可怕 吧”,“我看你才是最喜欢搞耸人听闻的”,那我就只能是悉听尊便。

      某宝上的麻将,我再补充它的一条规则:一共四家,有两家已经先输光了,就剩两家,这两家,都是大胡,比如都是“三节高”,一胡就是满贯,每胡一次都是满贯。假设说,其中一家叫张三,他是缺【筒】,也是说他只能胡【万】和【条】这两门;另一家叫李四,他是缺【条】,也就是说他能胡的是【万】和【筒】,那么显而易见的是,哪家自摸【万】这门牌多谁就赢得多。我玩了起码有100局之后确信这个APP它的第四条规则 是这样的:比如说,张三的筹码多,他可能是在这一盘里先胡了,很早就开始胡牌了,等到只剩两家的时候他的筹码已经有18万了,而李四的筹码少,他的筹码是6万,如果是这样一种情况,你就会发现,李四会不停的摸【万】,不停的自摸,而张三不光摸不到【万】, 【条】他也摸不到,他老摸【筒】,所以李四不光连续自摸,张三还不停的放炮,几个回合下,张三的筹码从18万变成了4万,而李四的筹码从6万变成了20万,这个时候牌已经不剩多少了,大约还剩15张。可是,画风突然逆转,张三不停的胡,李四不停的输,筹码又从李四流向张三。

      问:稍微打几把你是不是会自动提取出一个经验教训:我的筹码越多越好,只要我的筹码足够厚,我能等得到“画风逆转”,对不对?

      这里要说明的,每盘每个人的原始筹码是6万。如果你想超过6万,你就得连续打。第一盘打完了,你还有筹码(超过2万),你可以选择退出,然后重新打第一盘,你可以选择【继续】,【继续】的话你上一盘的筹码就能带入下一盘,换言之,只有在【继续】模式中的第二盘,你的筹码才有可能最多达到24万。可是,在第二盘当中,你会遇到什么人,那就不一定了,并不是第一盘中的每个人都是6万的筹码,你有可能遇到其中一个人有100万的筹码,这就意味着他至少连赢了2盘,第一盘最好成绩只有可能是一杀三,最后24万筹码。

      【因为】你已经得出了一个经验教训:“我的筹码越厚越好”,这个前面已经讲过了,人人都有大牌,只要筹码足够厚,人人都能听大胡、胡大胡,只要筹码足够厚,人人都可以“逆转”连续自摸,【所以】你有很高的概率选择【继续】。

      这四条规则 我早就发现了,所以我不选继续,就打“第一盘”,不管输赢,我都会选择退出,重新再打“第一盘”,所以我这个账户上的总筹码就赢了不少。我之所以要这么干,是因为我想去实验,究竟会让你连赢几盘:我个人的成绩是连赢7盘,盘中我的筹码已经高达100多万了,接下来两盘输光。怎么输光的呢?第8盘,有人天听天胡【四节高】,这是最大的胡了,这个人从一开始就在不停的胡,每一胡都是满贯2万,这一下就输掉几十万,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第9盘,又是天胡。这是【必然事件】。

      如果你看到这,还在痴心妄想“以后我盘中赢多了,我也不选继续,我退出这些筹码不就落袋了吗?”那只能说明你是属猪的。这是人家设计出来的陷阱,根本就不怕你这么操作。如果你个人账户上的筹码很多,不好意思,你打100把要输90把,一回事。

      某宝APP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这种引人入胜的小游戏呢?我【估计】为的是增加在线时间,你虽然 玩的是游戏,但统计数据 是把你的时间计为逛某宝,这样某宝就能保持高在线了。换言之,游戏设计师非常了解N多人他【容易 入戏,入了戏就出不来】,据此,他开发了看似N多款风格不同的游戏,其实是为了尽可能的把人给吸引过去。这些游戏,并不能直接给某宝创造金钱,但某宝需要的是在线时长,这么多用户的这么长的在线时间,对于某宝来说就是下鸡的蛋,至少它的财报中【在线总时长】这一栏会非常靓丽。最关键的是,它这么做,合法。

      如果你还坚持“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干,再说了,我就是玩一下”,那我只能悉听尊便。我只是举了两个【小小】的例子啊!!!一个电影《风声》,一个某宝麻将。

      注:我没有打错,不是误打成了“下鸡的蛋”。

      如果你还需要我明示的话,那我就这么来告诉你,第四条规则 不就是【跌宕起伏】吗?筹码先流向张三,后又从张三流向李四,再后来又从李四流向张三,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眼看就要一杀三了,但对方峰回路转;对方峰回路转,似乎是有神明在眷顾,可是后来又再次峰回路转。就是这个东西,引人入胜。

      这完全是系统 背后操作出来的,并且我高度怀疑已经进化了,不是简单的依靠事前的规则 ,而且加上【实时规则 】。简单说,AI已经猜出来你是喜还是悲了,不停的给你玩“反转”。我为了确信这项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可靠的,我玩了整整一年,正因为我很严谨,【因此】我已经免疫了,电影、小说、游戏以及其它形式,都不可能突破我的【防疫系统】 ,我最多只有可能一时(非常短的时间)上当。

      我之前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说我们人类记载自己的历史已经有5000年了,对于人心、人性是怎么回事,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如果一个人,他不发生真正的学习劳动,他不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必定会被活活玩死的。“我”设计出来的电影就是会让你哭的,就是会叫你笑的;“我”设计出来 的小说,就是能你厌恶“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我”设计出来的游戏,一定会让你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你”不可能从“我”的手心里逃走,除非你发生真正的学习劳动,除非你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为什么如今会有这么多人卷?会有这么多人躺?

      因为你看电影你看小说你玩游戏,你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不行”。你十分确信这个结论,比如“如果我是地下工作者,我肯定受不了那样的严刑逼供”,比如“如果我是科研工工作者,我肯定受不了那样的孜孜不倦”,比如“如果我提纲领导职责,我肯定受不了那样的日夜操劳”。

      【那样的】是哪样的?你是从哪来得出了“那样的”呢?

      我一再说,首先是方向,然后是数量,数量 上不并不存在“我不行”,当你说“我不行”时你指的是方向还是数量?在数量上跟别人比较是没有尽头的,所以如果你自觉你有本钱,你就会卷,正因为如此,家长是985毕业的、名校,都会卷,对吗?如果你自觉你没有本钱,你就会躺,对吗?

      你认为或卷或躺是你自己选择出来的吗?就跟我刚刚说的电影《风声》说的某宝麻将那样,是你自己选择出来的吗?真的是你自己选择出来的吗?你确信吗?

      【给人卖了都不知道。】

      通宝推:林三,
      • 家园 《风声》还有后来周迅梁朝伟那个,不都是电视剧《暗算》翻拍的吗

        十几年前,我记得河里还有很多人对《暗算》不屑一顾。

        最近看到柳云龙也是出轨了,有私生女,算是颠覆了人设。

    • 家园 为什么美国穷人特别替美国富人着想?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这个人在说什么呢?他说,在美国,没有钱吃饭的人,不仅高于法国和法国,而且比立陶宛和斯洛文尼亚还要高。这个立陶宛就是波罗的海三傻之一,居然敢跟我们呲牙,现在知道原因了吧?饿的。

      点看全图

      还是这个人,他又说了,说的什么呢?他说,尽管差距这么大,但是跟其它国家相比,美国人不太支持二次分配,并且美国人越是了解这一点,越是不支持。二次分配就是要“找平”,把富人的钱拿出来 分给穷人,这我们中国人都是很清楚的。

      点看全图

      这是他的一个补充说明: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没有意识到不平等如此严重吗?根本就不是这样的,美国人自己的描述就是“非常不公平”。

      点看全图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美国人如此了解自己的国家收入分配“非常不公平”,却并不支持二次分配呢?这位作者他又回答了:我们美国人很讲“自立更生”的。他的原话就在说,美国人并不认为政府应该为些做一点什么,因为错全在低收入人自己身上。

      点看全图

      接着这位作者又跟大家介绍,你们不了解 我们美国人:美国人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成为人上人,有那么个几年自己就能实现阶层跃升,美国人还认为自己这个国家跟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是最具有向上流动性的。

      点看全图

      但他很快就来打脸了:But,美国其实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流动性最差的国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 工作实现阶层跃升“在美国几乎要比其它任何地方都不太真实”。要不然为啥叫美国梦呢?less ture,太缺乏真实性了。

      点看全图

      不能空口无凭,对不对?紧跟着作者就贴了个数据图,less true,美国梦。

      点看全图

      最后作者总结一下:

      美国人认识到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知道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始终拒绝解决(方案),所以呢?所以有:

      向富人征收更高的税?NO,thanks。

      提高最低工资?不!

      这不是政府的问题,是个人的问题。

      说明一下,这可不是美国富人的态度,而是大部分美国人的看法,穷人也不支持提高最低工资,不支持向富人收更多的税。我们有一个关于美国的笑话说的就是这个事:美国穷人是最替富人着想的。

      这是非常典型的本末倒置。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来到底哪里本末倒置了,我对这些问题研究得比较多,当然是一边看一边笑。

      大家有想过,为什么美国精英会特别卖力的宣传个人主义吗?你看出来个人主义是为美式“自力更生”服务的了吗?个人主义在美国的“实践”就是把个人的努力拔到了无限 高的位置,所以个人主义的危害并不是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在别人面前 趾高气昂,或者低三下四,而是刚刚在文中反映出来的,美国人自己就会拒绝二次分配。

      在我们中国恰好 相反,对不对?我们大部分中国人都明白,个人努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我们中国的语境下讲“你收入不 行,那是你懒出来的”并不是美式的“自力更生”。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一些个人,他得到了表彰,他上台发言的时候,不管他自己是不是由衷的,但是都说的是: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所有人,我个人的 努力 是有限的。这不是自谦,这是一种非常准确的认识。

      美国人到我们中国来之后,他如果有机会参加这种表彰会,他是极度 震惊的,因为在他看来,个人努力 是最大的。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所有人都告诉他,个人努力 是最大的。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美国的那些精英有多坏?通过不断的鼓吹个人主义,他就能保住自己的位置。你如果看过特朗普的演讲,你就会知道他有一个特色,每回他都要讲“我是非常富有的人”,并且他每次这么一讲,台下就是欢声雷动啊,然而台下很多人是低收入。不了解这一点的中国人他就会非常奇怪。这样的事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谁要在台上说自己特别富有,下面的人心里想的是“你要是没有抢骗偷我就是你孙子”,对不对?怎么可能欢声雷动呢?

      个人主义在美国已经牢牢的建立了一个公式:有钱就是优秀,没钱肯定就是又懒又蠢。这个公式之所以在美国能够根深蒂固,就是本末倒置,把个体这个【末】,提到了【本】这个位置上面来了。

      所以,在美国搞不了革命。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被洗脑了,还是有一些人很清醒的。可是清醒有什么用呢?他很绝望,在美国没戏了,没有可能了。这些人多半都会离开美国,有一部分就会来中国。

      我为什么说指鹿为马(当然就包括了颠倒黑白、本末倒置)是生死线呢?你现在还坚持 认为我这个人严苛了吗?这不是生死线是什么?我也经常在文章说,好多人不够勤奋,可是我还同时说了另一句话,“就你这样,没点运气,你死800了”。我说的运气是什么?是你投胎在中国。你投胎到美国去试试,你岂止是死800回,你能死80000回。纯属命好啊,命都好成这样了,还说自己命苦。你投胎在美国,你必定会被洗脑,你根本就没有可能跑得掉,你必然接受美国式的“自力更生”。反过来,如果你投胎美国,你与众不同,你能清醒的看到这个本末倒置有多么可怕,那你相当了不起了,你是个人物啊,你可是不一般人,你的水平非常高了,我必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我是因为命好,你是真的脑子好。

      为什么我在前面一再讲,大家不要认为我是一个有智慧有勇气的人,都是先祖给我的,是我们这个文化给我的,我基本是个非常蠢笨的人?就是这个道理。

      说一点我个人的体会。

      我确实很“感谢”美国人、西方人,如果没有他们,老实说,我估计我自己是很难认识到我们这个文化到底有多伟大,这样一种伟大对于我们中国的每一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就拿士、农、工、商这个排序来讲,我一开始其实不能很明白背后的是潜台词是什么。我后来研究了西方所谓的崛起之后,才明白一个事后来看特别简单的道理:商人如果你没有人去约束他,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包括商 人自己。商人赚钱确实是很容易的,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买的没有卖的精,你作为一名购物者,你永远搞不清商贩的利润到底有多高。为什么呢?我们中国还有一个词叫奇货可居,数量越少就是越能卖出高价,你指责他趁火打劫是没有意义的。最可怕 是,他不用趁火,他自己就可以制造出一种假象,供不应求的假象,对吗?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可能指望这个社会上的多数 人随时随地脑袋清醒,时时刻刻能顶得住威逼利诱,所以商人他确实是很容易得手的。比如,他有意的去炫富,很多人就是会跟风的,这样一来你这个社会就必然被撕裂,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他要的就是这个。但是你知道吗,如果你自己不从商,你只看中国的历史你是看不出来这些的,你只能看到一些趁火打劫的片断,我们中国的历史整体上没有这个东西。只有你读了西方人的历史之后,你才能把这个问题看得非常清楚。

      我为什么会说马先生他分析得不对呢?他说资本家如何如何剥削,表面是对的,其实他没有抓到最根本的问题。并且,就算他是发自的内心认为只要工人团结起来就能推翻资本家的暴政,但恐怕 他的脑回路太短了,这种团结就跟农民起义一样,只不过是昙花一现,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马先生不读中国历史。我就汲取了这个经验教训,他不读中国历史,我要读西方历史。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

      这样掉过头来,我认为我理解了士、农、工、商这样一种排序的背后是什么。四个字:抑强扶弱。知道商人是最容易 赚钱的,所以要抑制他们。

      那为什么会把士放在最前面呢?从金钱的角度来看,士,也就是为官者,历朝历代官方规定,收入都不高,通俗的说,就是工资条上的数字都很小。我们现在能找出来的古籍《学记》上面就写得明明白白,你为什么要来学习?你是来当官的。你当官是干嘛的呢?你是来平天下的,为所有人谋福的,潜台词就是你要高工资干嘛呢?我们中国最近 老有一种声音,说什么高薪养廉,有些人还觉得挺有道理,有个屁的道理,完全没有道理。所以,从金钱、从个人收入的角度来看,士是最弱的,所以要扶他,把他放在最前面。士农工商这四个字就是在表态,抑强扶弱。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但不成器的人很多,官商勾结,自古以来都相当的普遍,“我不靠工资吃饭,我有灰色收入”。

      既然我们是一个抑强扶弱的文化,那我们必然就是会严肃批评富不仁、贫不勤的,这很好理解。批评富不仁,就是在抑强,你不要觉得你有钱你就可以欺负别人,实际上自古以来,这种富不仁被杀掉的,可以说尸体都堆成了山。为什么也要批评贫不勤呢?你弱,我会扶助你的,但你自己要争气啊,你得能扶起来,你怎么能躺平放弃呢?

      如果我们发生进一步的思考,就会对我们文化有绝对信心:抑强扶弱是谁搞出来的?小朋友吗?目不识丁的人吗?

      大家看美国人搞的美式“自力更生”有多荒诞啊!依他们这个逻辑,小朋友是不是最蠢的?是不是最该死?你为什么要教育他?杀死他,他活该。依他们这个逻辑,婴儿,刚生出来,连话都不说,这是妥妥的傻boy,摔死算了。这不荒诞吗?这还不够荒诞吗?可是美国人他就接受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打你出生起,如果有人就在害你,你很难有机会意识得到的。所以这一对比不知道了吗?我们中国的先民,也有先富和后富吧,抑强扶弱是先富提倡的吧?我们中国先民中的先富,他就想不到美式“自力更生”吗?他是想不到吗?他也能想到的,但他不干,他不愿意这么干。所以,我有绝对信心。他想害你,早动手了,几千年前就动手了,你没有机会的。

      这里面有一个特别关键的点,我刚刚已经说过一遍,但我还需要再重复一次。日耳曼人天生弱智是吗?他为什么能让人骗500年呢?美国的老百姓天生弱智是吗?他为什么穷人还替富人着想呢?他为什么居然反对提高最低薪水、反对向富人征收更多的税款呢?

      这是教育的产物啊!!!

      如果有人成心害你,你没有可能的,你根本就没有可能意识到你学的全部都是在要你的命。所以,我再问一遍:我们中国先民的先富们,他有没有能力,跟西方精英 一样,搞他们那种教育,坑害老百姓?他们有没有这么干呢?根本就没有嘛,他们要干早就动手了。如果他们早动手了,我这篇文字是不 存在的,因为我根本就认识不到这些问题,我会跟美国人一样,我认为个人努力就是全部。我写不出来这样的内容。

      你看在我们中国,稍微受了点教育的人,甚至就是文盲,他很容易明白 一个道理:所有人在一条船上。所有人在一条船上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这条船上有舵手,有水手,各司其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船开好,乘风破浪。所以怎么可能有个人主义呢?这不是莫名其妙吗?我这个个体我向上爬,我爬什么呢?有什么意义呢?

      在我们中国的语境下,向上是什么意思?向上的意思就是我觉得你不行,我比你行,这活我来干,我比你干得好。因为我们不管是哪种社会都有一个叫科级制度的存在,司令【下面】是师长,师长【下面】是旅长……所以,这里的向上,并不是等级制。我本来是个团长,但我认为上面这个司令不行,我要来当这个司令,我当了这个司令,部队就带好了,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在我们中国即便是文盲,你很容易 跟他讲清这个道理,但在美国就不行呢?美国人天生智障?所有中国人生下来就睿智?不是的,不是他美国的老百姓天生的,也不是中国老百姓天生的,文化使然。两种文化之下,培养出来的就是天差地别的两种人。我们中 国人看美国的制度,太可笑了,活不活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不是“你”脑子灵光,是我们这个文化赋予“你”的。所以我一再讲,你要多听多看啊,中国的、西方的,你都看一看,不用我多说,你很快就能明白。

      附:颠倒黑白和本末倒置

      我之前老说蠢就是坏,坏就是蠢,我估计有人不太理解,今天正好说一下。

      什么叫颠倒黑白?举例:某个张三他欺负别人,他自己是很明白的,但他却说那个被欺负的人是活该。

      什么叫本末倒置?举例:西方人炮制出一个木桶理论,说木桶盛多少水由最短的板子决定。听起来完全正确,其实是本末倒置,缺板子是本,板子短是末。只说末不提本,这是本末倒置术的惯用手法,很难识别出来。

      看出来这俩区别了吗?方向完全一样,所以说蠢就是坏,坏就是蠢。这俩的区别只在于数量,也就是说,小蠢货,大坏蛋。小蠢货他脑子 不够用,人家一眼就能识别出来,所以就给枪毙了呀;大坏蛋的脑子要比一般人好使,你看那个木桶理论,你不可能指认他使坏,他戴了白手套的,他会坚持 说“我说的没有错啊”,他都不会承认“说得不完整”,他会坚持说“我就谈的是多少问题,我没有谈别的”。所以你根本抓不住他,用一般的程序是不可能抓住他们的,所以很多人被大坏蛋带到沟里去了。正因为如此,我才会说,你让小蠢货给骗了,那说实话,你也太不行了。颠倒黑白和本末倒置是一个意思,从词义上看,完全相同,放在实际中,一个容易识别,一个很难识别。赵高其实是个小蠢货,这不是大坏蛋的行事风格,大坏蛋干坏事,永远戴着白手套,他不会给你留下证据的。

      所以,我说我的红线就是指鹿为马,过线就是杀无赦,你不可模仿,你搞不清的。我都不能完全搞清楚。所以说,小蠢货,你不能姑息,天真的认为他们干不出来多大的坏事,这种人一旦窃取到了权力,那就是赵高,就是魏忠贤。大坏蛋,你不见得能识别出来,搞不好你还会信他的,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实质上的为虎作伥了。所以,少站队。这里关键就是要读懂自己,你发现你不行,你就得少说话。我在这里就说一条,西方经济学理论,几乎全是本末倒置。

    • 家园 发展就是硬道理

      什么叫发展?换成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怎么把面团做大呢?得有面,得有水,先加面,再加水,再再加面,再再再加水……

      问:你会不会?

      “呃……你不用再搭理我了,我纯属就是个弱智。”

      我再加一点料,“打击打击”人。

      之前我 在一篇文章中“无意间”提到我们人类最近才搞明白壁虎是靠范德华力吸附在物体表面上的,这其实是一个物理问题,可最开始参与研究的主要是生物学家。接着我又“顺带”说,范德华力我们人类早就知道了,可为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发明白壁虎是靠的范德华力呢?因为没有那么高倍数的显微镜。今天的你,有没有发现我在说A1-B1-A2-B2……这样一种“曲折”的发展道路?

      据我调查,我发现N多人他是这样的:

      一派认为发展就是把【1】坨面团做好,一斤面配7两水,不软不硬,刚刚好。这个【1】坨面团指的就是如今人均【预期】寿命为80岁。

      另一派【也】认为发展就是把【1】坨面团做好,跟前面一派不同的是,这【1】坨面团无穷大,所以加面、加水、加面、加水。结果有人问他一句话,就把他给问懵了:你就是天天揉面是吗?你不吃馒头的吗?还有啊,你这个面团永远都是处于“不是水多了就是水少了”之状态,或者说“不是面少了就是面多了”之状态,就算你蒸了馒头,那也不好吃啊。

      依我说啊,这两派都是数学没有学好,也不是别的地方没有学好,就是没有学好无理数。

      无理数化成小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无理 数不稳定,他振振有词的说:“小数点后面 有无穷多个数,当然不稳定啦!”所以他认为π是个活值,其实他也无法接受1=1/2+1/4+1/8……人家证明给他看了,他勉强接受了,主要接受的是“有规律”,还是无法接受【无穷】多个数加一块是一个定值这样一种存在。

      注:不是所有的无穷多个数加一块都是定值的,加一块叫定值的在数学中叫收敛,还有一种叫发散,不是定值,还有一种叫“摇摆”,比如昨天提到的1-1+1-1……

      没有规律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他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比如√2,他不接受的意思就是说:我本来就不承认无穷多个数加一块是一个定值,你前面证明了,有规律的无穷多个数加一块是个定值我勉强同意了,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这个人怎么得寸进尺呢?现在又要我来接受无限不循环小数,也就是无穷多个无规律的数加一块是个定值,是我不讲理还是你不讲理!人家的名字都写得清清楚楚,无理数!不识字吗?!

      嗯,“无理数”这三个字是日本人“发明”出来的,我们是从日本那船舶过来的。日本人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他们带着【崇拜偶像】的心情把西方人写的数学书一看,“懂了”,所以√2这样的得叫无理数。

      有没有发现,真正的、正宗的发展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无理数?

      不是只做“一生也就能活80年”这样【1】坨有限的面团,也不是【总在做】【1】坨无穷大的面团,连吃都不吃,即便想蒸成馍也没法蒸没法吃,而是无穷多个有限的【1】坨面团、花样翻新的面包馒头(对应的就是不循环)加一块。

      所以人类社会中还有第三派,他承认只想着自己这【1】坨有限的、“一生也就活80年”的面团是不对的,换言之,他接受了无限,但他不接受不循环、“无规律”,也就是说,他只承认无限循环小数,比如1/3=0.333……并且这样的人还特别聪明,如果你拿出1/7=0.142857 142857 142857……他会哈哈大笑,说道:“你这也只能骗骗小学生,不就是循环数的个数增加了吗?今天跟昨天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太阳 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人其实是亚里士多德,亚氏在几千年前就下了【定论】,找到了“真理”:一切数都是分数。

      承认无理数,承认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死了很多人的,但对于有些人来说,确实是白死了,因为这些人他始终活在猛犸象时代。

      注:无限不循环小数中的“不循环”三个字并非是指无规律,而就是指的不循环,也是没有周期性的出现同样的数字,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有规律的!!!

      点看全图

      社会的发展也好,个人的发展也罢,都跟求圆周率这一过程很相似,你对真正的规律掌握得越好,你就越有可能求出小数点后面的数,一开始你只能求出3.14……,慢慢的你总结经验教训,于是你求出了3.141592653……,再后来你求出的圆周率是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693993751058209749445923078164062862089986280348253421170679……

      如果你只能求出圆周率为3,那就说明你并不讲理,因为你不讲理,所以你无法发展下去。如果你求出了圆周率为3.14后不求了,那就说明你自满了,自以为足够了,到头了,你还是不讲理,你不讲理那是你的事,别人是要讲理的,所以你很快就所谓的被时代所抛弃了。

      【发展就是硬道理】。

      大家看,我这个人从来就不讲“感恩学”,什么如果没有前人的努力哪里今天的你呢?什么要不是前人种树你哪有地方可以乘凉呢?我就讲一个最“残酷”的:你不发展那是你的事,就算你这样的人很多也无法阻挡人类不断发展。就这么个事,自己看着办。

      你愿意自满你就自满,你觉得路不好走你天天生气到要爆炸你就爆炸,你愿意意志消沉你就消沉,自己看着办。几千年前就有人承认了无限 不循环小数,今天是21世纪,可有人非要说“现实太残酷,为什么要不停的发展呢?求求你不要折磨我啦”。说去呗,自己看着办。这样一种人他就是患了懒癌,你就是把他扔到戈壁滩去也改造不了他的。虽然 到了戈壁滩他也没办法偷懒躺平了,但他的心里还是要懒下去的,懒惰就是他的信仰,极其坚定。

      我估计还是有人不服的,怎么办?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试一试吧,也许管用:怎么求√2?

      (其中一种)方法如下:

      第一步:设a和b分别为一个矩形的两个边的边长,这个矩形的面积为2,a和b具体为多少可以任取。

      第二步:求得(a+b)/2之值,且重新设它为上述矩形的一个边之边长,故另一个边的(新)边长为4/(a+b)。

      不断重复第二步,就能不断求出√2化成小数后的小数点后面的数。

      来,操作吧。比如令初始a=1,b=2,就有:

      1和2

      3/2和4/3

      17/12和24/17

      577/408和816/577

      577/408=1.414215686274509803921568627451……

      816/577=1.4142114384748700173310225303293……

      有没有注意到上面两个无限循环小数“1.41421”这部分是相同的?

      所以只走到第4步,就已经求出√2=1.41421……了,想知道后面的数就得继续求下去。

      √2化成小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循环并不是没有规律,如果没有规律,我们人类又是如何找到上述方法来求√2化成小数是多少的呢?方法蕴含在规律之中,而不是用某种方法去寻找规律。我还可以继续“证明”下去:怎么求√2不止这一种方法,既然不止这一种方法那就说明有一个更大的规律存在,对吗?有N多人他的认知水平就是很低的,在他看来规律就是重复出现,0.333……他认为有规律,0.142857142857142857……他认为有规律,可换成1.414213562373……他就认为没有规律了。他的认知为什么处于如此低下的水平呢?这个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说N多人不具备正确的发展思想,服不服?

      不服是吧?不服我再想想,下一回我再换一种说法。

      我就没打算说服这种人,他不服对我而言是很有价值的,因为他不服,所以我老要去尝试新的,今天我琢磨出了一个说法,他不服,明天我又拿出了一个新说法,他还是不服。你看,我发展了,所以我得“感谢”这种人啊。

      你看那个石头嘴就很硬吧?不要紧的,我人类找一块更硬的石头去锤它,就给锤成小石块了,小石块就可以为我所用了。你看那个铁矿石嘴也很硬吧?不要紧的,我人类先造出一把锤子,再用锤子把它里面的杂质都给锤出来。你看那个高山的嘴硬得不得了吧?我人类在它的肚子里钻个洞,它还挡得住我的去路吗?

      你再看小日本是相当的不服吧,“凭什么说我就是错的?”结果呢?你看如今美国人的特别不服吧?来啊,come on。

      我人类并不是为了修理 你这种不服,而是我人类要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我人类确实要“感谢”你这些不服的,但只是“感谢”,一分钱不给,哈哈哈,并且还要在“感谢”二字上面加上引号,哈哈哈。

      不服就只管来。

      有的人就是坚信“第10回再扔正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你试了很多方法就是跟他讲不通。讲不通你就再换一种方法呗,你看我就找到了新的方法。

      有的人他说“凭什么密度是质量除以体积,凭什么不能是体积除以质量呢?”你跟他讲不通。讲不通你就再换一种方法呗,你看我就写出了一大篇文章。

      有的人他就是到死嘴还是硬的,他是个鸭子,可你为什么要郁闷呢?这种方法不行你就换一种,换了一种还是不行你就再换,难道没有发现你的方法越来越多了吗?慢慢你就相信了,办法总是比困难多,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即便我这个个体拿不出方法来“解决”某只具体的鸭子,即使今天拿不出办法来,但不要紧呐,一、我得到了发展,二、别人、后人总会有办法的。

      现在有没有发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八个字妙不可言?有家长在网上发表感言,“我这天天带着孩子去学习,孩子是啥也没有学会,反而是我学会了很多,我得到了发展,我发现我越来越快乐了。”瞧见了没有?这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就是“教学相长”。

      不要钻牛角尖,某个具体的人你说服不了他,这是没有关系的,你得到了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一旦你醒悟过来,你就从牛角尖里走出来了。这话往好听里说,那就是你突然发现自己练就了一身武功,行走江湖没有什么问题。有人就这么讥笑过我:“你不是号称自己就喜欢找硬骨头死磕吗?搞到今天你解决了什么重大难题呢?”我听了之后笑而不语,因为这个人把我的话给篡改了,我的原话是“我就喜欢找硬骨头练手”。我说的是“练手”,他非要给我改成“死磕”,我想起来就忍不住要笑。你一个到死嘴都是硬的人我跟你死磕个屁,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哥们儿珍惜的是自己的生命。冥顽不化是吧?我正好拿来练手。这有的人吧,他就喜欢死磕,还认为死磕是一种美德。死磕不就死了吗?美在哪呢?发展才是硬道理,你再硬硬得过发展吗?坚持发展也不是死磕,实在一时之间发展不下去了,我睡一会,等我起来机会就来了。我说我琢磨、尝试,怎么说服坚信第10回扔正面几乎不可能的人,没有8年也有5年了,我是死磕吗?这个问题悬而未决,我存起来了,有机缘我就琢磨一下、尝试一番。我为什么能把所有的大牌都给胡过了呢?一样的干法嘛。牌拿到手里来,发现确实有机会打大胡,但打了一会感觉这一把没戏,我就掉头打小胡,大胡改小胡一会儿就胡了。老胡牌就总在赢钱,赢了钱就能继续打,继续打不就有机会打大胡了吗?我喜欢 打麻将并不是我真的喜欢,而是我在打麻将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内容书上也写了,但我消化不了,打麻将我就给消化了。我从小学起就开始打麻将,一直打到现在,在我看来,麻将就是一个宝库,有无穷无尽的东西可以学。

      再说一个打麻将的事。有一回,我手上的牌不错,缺一张。左摸右摸摸不上来,后来终于摸上了,一旦摸到了这张牌,我就是大牌,能赢很多钱。但是,转眼之间我就出局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打的这种麻将它的规则 就是:一、可以一直胡,直到把牌打完;二、每一盘,只能拿出定额的筹码出来打,输光了这一盘就出局。所以,前面我左摸右摸没有摸上来,可别人在一个劲的胡,虽然 不是大胡,但是 我的筹码在一点点的输掉,所以等到我摸到那张牌时,我只有一次机会。这就是说,接下来的一张牌,如果是我胡,我就翻盘了,我只需要这一张牌就能起死回生,后面全是我的了;但如果是别人胡,我立马就输光了。我有说明白吗?我只需要一张牌的机会,这个机会如果出现了,我就是一杀三,通吃。但我想都没有想,我就做出了选择,我要赌这个机会。所以在有的人看来我是好赌成性,总在玩悬的,总在钢丝上行走。但并不是这样的,我的总筹码很厚,所以我有资本在某一盘去赌一把,在这一盘当中叫大赌特堵,要么通杀三家,要么输光光,然而在整体来看,这叫“毛毛雨啦”。

      求生存、谋发展这是不能赌的,也不需要赌。当你看到某人特别好赌时,他有两种可能,第一、他确实就是你认为的好赌成性;第二、他的本钱多得超乎你的想象,你认为是大赌,他其实是小赌怡情。天很高、地很厚的。为什么天很高、地很厚呢?他在不断的发展啊,盘古开天地,不就是在告诉大家天高地厚是发展出来的吗?除了盘古,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先天下之忧而忧,不全都是在谈发展吗?你咋没有学会呢?远古、近古的故事就不提了,这李教员是手把手的教啊,你咋就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呢?天下是发展出来的,从修身开始,进而齐家,进而治国,进而平天下。

      中国是世界的,世界是中国的。你呀,完全跟不上趟。发展这个硬道理无比硬,坚不可摧,可你就是要倒行逆施。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无理数我有说明白吗?无理 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就是用适量的面和适量的水和出一团面,然后切成若干小份,再上锅蒸,蒸出来香喷喷的馒头;不断的和面,不断的蒸馒头,每锅蒸出来的馒头都是与时俱进的,你以前没有吃过的新馒头。你看我写的文章从来不重样,每锅蒸出来的馒头都是新馒头,我已经活成无理数了。然而确实有人说过我,“我就没有见过你这样无理 的人”,哈哈哈。光打麻将不琢磨,则罔,光琢磨不打麻将,则殆。光学√2不思考 ,则罔,光思考 不学√2,则殆。学与思交叉前进,这才是正确的发展路径。

      人长了两条腿,除非你很不幸,只有一条腿,天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W411F7Lz/?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36e257fa8c22676a0023d5362858c510这有的人吧,他明明生了两条腿,但他是用自己左腿去绊自己的右腿,于是右腿又很生气,反过来报复自己的左腿,并且还“不亦乐乎”,并且还振振有词:“有个长了胡子的人,非常睿智的人告诉我,矛盾才是发展的源动力。”还有的人吧,他也是明明生了两条腿,他倒不是左脚 绊右脚、右脚 绊左腿,他很喜欢挑战自己,他只愿意一条腿向前蹦,另一条腿就是不用,他还特别喜欢“反思”,左腿蹦累了,他就换成右腿蹦,他感到特别的纳闷,“怎么就这么累呢?”于是他就“到处”打听,结果他发现了,别人“都”很累,其实他这个“到处”就是一口井那么屁大点的地盘,井里的蛙就坚信这世界上只有蛙,全是蛙,“都”是蛙,跟他一样。

      “我长了四条腿,我是四条腿换着蹦,你不要污蔑我!”

      不好意思,我弄错了,你有四条腿,每次只用其中一条腿向前蹦,你真棒。

      “有什么好笑的?你信不信我长出来八条腿,我八条腿轮流蹦,你看我还会累吗?”

      不是,你可以长成蜈蚣那样,岂止是八条腿?

      再谈谈壁虎的问题。

      研究壁虎是怎么做到的,生物学家首先发生兴趣这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并不能事后诸葛亮的说“这也太蠢了吧”。这是其一。其二、后来物理学家提出猜想,是范德华力在起作用,而能“触发”范德华力只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距离。所以,只有当高倍显微镜被发明之后,物理学家才有机会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们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壁虎放到显微镜下去看,去测量它脚上的那些肉眼不可能观察得到也不可能测量出尺寸的数量惊人的微小突起;第二件事就是自己制造出仿真壁虎手套,带了这种手套果然就能爬墙。

      可是,仿真壁虎手套不是那么好用,如果真的很好用,早就普及了,就算没有普及到民用级别,那至少也普及到军事层面 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一个“线头”,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线头”。我很怀疑,壁虎能在光滑玻璃上爬来爬去,不完全是因为范德华力,物理学家只拿到了一半答案,还有一半答案只有生物学家才能搞明白。可是,很遗憾的是,研究壁虎这个事,目前阶段,生物学家已被踢出局了。这其实是胜骄的具体产物:你们生物学家不行,还得靠我们物理学家。西方人长久以来,一直都是如此,他所有的事都是这么干的。其实我们社会中有很多人就是这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拿到了其一就盖棺定论了。

      就拿道路是曲折的来说罢。N多人他观察 到了,就是有人在搞破坏,所以道路就曲折了。他又发现,从古至今一直有人在“坚持”搞破坏,然后呢?然后他就算了,“哎哟,我也就能活几十年,操不了那么多心”。我就不一样,我的经验可以说很丰富了,我已经知道了,我拿到的手往往只是“虎符”的一半,只有一半“虎符”就调动不了兵马,派不上用场,所以我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的,我还得找到“虎符”的另一半才行。你当我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人吗?我是混社会的人,难道我不清楚总有人在“坚持”搞破坏吗?

      “虎符”的另一半是什么呢?不恰好就出现在人类研究壁虎的历史进程中了吗?你物理学家没有高倍显微镜,你再怎么猜想也无法验证,你物理学家没有精密的仪器,你也不可能制造出仿真壁虎手套。范德华力的作用范围到底有多小呢?只有几个分子的距离。几个分子的距离 到底是多长呢?300~500pm。pm是什么?是皮米,皮米是多少呢?1皮米等于1米的一万亿分之一,10的(-12)次方。我们现在手机厂商天天吹嘘的纳米是什么概念呢?10的(-9)次方。纳米还有一个名字,叫毫微米,皮米的另一个名字叫微微米,纳米比皮米整整差了一个级别,也就是千分之一,10的(-3)次方,你要知道,这一个级别可是惊人的一个级别啊。所以我还得说,天很高地很厚,你吹嘘你已经达到纳米级别了,人家早搞到皮米级别了,好吗。做出能观察到、测量出壁虎脚上微小突出的高倍显微镜,是你物理学家自己能完成的吗?

      所以,不可能是A1-A2-A3这样的发展路径,而一定是A1-B1-A2-B2这样的,所谓的曲折发展路径。实际上,要比这个还要复杂,A1-B1-A2-B2这已经非常简单了,真的能这么发展已经相当满足了。“虎符”并不是只有各两半,这只是一种表达,表达的是,你要凑齐了才行,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国古人才会说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缺嘛。

      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虎符”到底有多少块,也许对于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言,只有三块,可换一个具体的问题,它是30块。你想过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你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奋斗了一生,但你搞不出任何成果来。过了几十年,有人把你的笔记一读,他把成果搞出来了。因为某种原因,你是最先拿到其中一块的人,但别人没有跟上来,为什么没有跟上来,不好解释,反正就是这样。所以说,如果一个人,他不懂得道路是曲折的之真意,他会很痛苦的。

      我在这吹一个牛,你信不信有一种合作,它跨越时空,横跨了几千年?在这几千年当中,最早一个人捡到了A,若干年后另一个人发现了B,又过了若干年再有一个人发现了C,可是没有人意识到A、B、C……要合到一块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或者是尽管意识到了却尚未凑齐,所缺多少、在哪,一概不知。这里顺带说我的一个猜想:我认为AI将来可以把死人复“活”,这个复“活”是什么意思呢?好比说有一个人他已经死了,他的笔记很有价值,但其中一部分字迹不清或者语焉不详,那怎么办呢?以前只能靠后人来猜,我认为有了AI之后就不必猜了,复“活”这个人。“哥们儿,你笔记中那一段我们看不懂的,到底说的是啥啊?”他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但只能是复“活”,这个人不可能回答新问题,他已经死了,他无法再发展了,他只能活在他死前的那个发展水平之内。

      前面所说的可能有点高科技了,那我就再说一点接地气的吧。某本书,某段文字,你之前曾经读过,当时没有什么感觉,可是现在读很不一样,这样的经历可以说几乎是所有人共同的经历,可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当时你没有凑齐,所以你没有感觉,眼下你可能仍然没有凑齐,但凑了个差不多,你已经能看出来那就是一个“虎符”了。所以说,发展至少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大家熟悉的、渴望的纵向发展,还有一个是N多人陌生的、根本不向往的横向发展。同样一本书,同样一段文字,多年之前你读来无感,但现在你再读你很有感觉,不见得是因为你取得了纵向发展,更有可能是你“横跳”的结果 。

      有经验的人一再告诉我们,既要广博又要专精,其实指的就是发展规律必然是“曲折”着前进。俞伯牙为什么琴艺一起徘徊不前呢?他就缺了一样,大海。跑到大海边去坐一会,他就凑齐了,凑齐了那就不得了了,拿到了完整的“虎符”就能调动兵马了。所以说,一个人他如果没有建立正确的发展观,他无法帮助自己,他也听不进去别人的劝。人家说,你出去走一走吧,他不去,人家说,要么你养条狗吧,种盆花也行,他不干,他就愿意“坚守”,在他看来,那走出去的人都是无情无义的人,抛弃了原先的那口井。他还振振有词的说:“那些人,他抛弃了农村,你当我眼瞎吗?”确实有人是这么干的,他是猴子掰玉米,捡一个新的就把旧的扔,可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走出去不是抛弃原来那口井,而是在发展,越做越大。十多年前,我跟我闺女的舅舅聊过一次,他说他走到眼前这一步不知道怎么发展了,我说你可以读一点书,他说我一向都没有读过什么书的,我说恰好 就是因为如此,你应该去一个陌生的领域闯一闯,没准你就能捡到宝,但他舅舅听不进去。接下来这十多年,他就一直在他的老地盘上打转,越转越难过。李世民就不一样,他能听得进去劝。李世民早年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他主要就是骑马打仗,后来别人劝他,说你读点书吧,他听进去了,他把书一读,高兴得手舞足蹈,确实应该读。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双修,文武双修、中西双修、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修等等,双修其实说的就是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以前我就给人讲过一个比方,我说你种过树吗?要先挖洞。挖洞不能一味的往深里挖,那样做是挖不下去的。正确的挖法是,纵向挖一点,再横向挖一点,然后再纵向,再横向,交替着来,你这个洞就能挖得很好。猜对方是怎么说的?你猜不到的,他说:“我搬个电钻过来,我就一直往下钻。”你说也真的是奇怪了,这个世界上总有这种人,你轻易说服不了他。这种人他非常的“坚持”,他就愿意“坚守”在他那口井里面,油盐不进,刀枪不入,他似乎有一种信仰,“如果我能被别人说服,那就说明我不行”。但其实我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我认为还是有办法的,只是我没有想到,就跟那些个坚信“第10回再扔正面几乎不可能”的人一样,一旦让我找到了办法,我就能“秒杀”他。

      一个人,你再硬,你硬得过高山吗?我在山的肚子里钻个洞出来;你硬得过大海吗?我在海底铺一条隧道;你硬得过发展吗?发展的车轮是螳臂可以阻挡的吗?朋友们,发展就是硬道理啊,这个道理硬到无人可挡啊,正确的发展路径一定是“曲折”的啊,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呐,这两条我们必须认清啊。

      “啊,我终于听懂了,发展就是硬道理对就的是前途是光明的,正确的发展路径一定是曲折的对的是道路是曲折的,难怪你经常说不要天天喊口号、打鸡血一个劲的说前途是光明的,原来前途是光明的指的就是螳臂无法挡车。”

      善。

      就说这么多吧,自己看着办。你非要说,大把的人躺平我怎么就不能躺平呢?你说去;你非要说,别人天天生气、打滚 、哭号,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你可以的;你非要说,我就想找个山洞住里边,反正我早晚要死的,我不想操那么多心,那你就去找山洞。总而言之,悉听尊便。我对某些人没有兴趣,从来就没有兴趣,我的兴趣就是找块“硬骨头”练手,发展我自己,哈哈哈。别老自作多情,好不好?

      “哈哈,我又听懂了一句话,原来地球离了你就不转啦说的也是螳臂无法挡车。”

      善。

      “等等,你别走,我还有一句话要说,我又明白了,天下大势这个大势就是指发展是硬道理,哎呀你看我琢磨了N多年,天天找人问答案,到底什么是大势,我这走了多少冤枉路啊,不过好在我现在明白了。”

      善。

    • 家园 密度为什么是质量除以体积而不是倒过来?

      密度为什么是质量除以体积而不是倒过来?有人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他提的,是他的学生提的,他说他当场被问懵了。

      我说:如果换成我,我就会问学生,为什么速度是路程除以时间而不是倒过来?我会把“皮球”踢还给学生,哈哈哈。我在向学生表达什么呢?不要觉得自己很聪明,比你聪明的人有很多很多。

      在【不考虑其它要素】的前提下,谁当分子也就是被除数,又是谁当分母也就是除数,这是无所谓的,因为像速度、密度这些【值】它其实不是分数,而是比值,A:B跟B:A有什么区别吗?没有。比值描述的是两物或者多物之间的配比关系,面1斤水1斤这个面团就软,水半斤面1斤那个面团就硬。

      “既然如此,为什么约定俗成的是速度就是路程除以时间,密度就是质量除以体积呢?”

      在【不考虑其它要素】的前提下,大家都用A:B或者都用B:A是没有区别的,这像不像扔硬币,扔出正面、反面的几率各占50%?然而但是,有其它要素影响。

      你坐公交车时,如果车上只有3、5个人,你会说“车好空”,如果车上有20个人,你会说“好挤”,你说的就是密度,你说的这个密度就是质量除以体积,质量:体积。

      所以为什么你会说面1斤水1斤的面团软而不是硬呢?

      “我去,这难道不叫软而叫硬吗?”

      哈哈哈,我可以把命名给颠倒过来,只要大家都能接受就行。一口咬下去咬不动,“哎呀,这馒头谁做的?这么软?咬都咬不动。”至少已经有几千年了,人们约定俗成的就是:面不变,水放得多,揉出来的面团就越软。【软】是叫出来的,并且显然,面的多少是分母,水的多少是分子,也就是水:面,而不是面:水,水:面的比值越大我们就说面团越软。

      做为一种猜想,我认为这样的约定俗成并不是随机事件,而是必然事件:在【很多人】看来,面是有限的,水是无限的,公交车的空间是有限的,人可多可少,所以,面的多少就成了分母,公交车的空间就成了分母。

      如果我这种猜想恰好 就是真相,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很多人不具备 发展的思想,相反,他们习惯于画地为牢。他总是看到空间是不变的,人会变多或者变少;他总是看到面很不容易获取,水容易得到。

      什么叫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本质上就是发展的思想之产物,或者说这是 发展思想的另一种表达,其实是一回事。不信的话你可以随机去做调查,你会发现有很多人他“抱怨”中国的人口太多了,但“开源节流”这四个字他是经常挂嘴边的,所以谁当分母谁当分子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把空间当分母,就说明在有些人看来,这种人还很多,空间是变不了的,所以人口多了人均资源不就变少了吗?人均资源变少了不就是日子不好过了吗?他想不到如何节流,在空间不变的前提下如何精耕细作,进一步提高效率,他想不到如何开源,在人口增加的提前下拓展空间,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这样的人他的“抱怨”并不是真抱怨,只要你能拿出开源节流的方案出来,他认同你这个方案,他就不会抱怨 了。关键在于,他往往不认同你这个方案。就拿中国股市来说罢。很多股民说,你这个股市都开张几十年了,还在3000点,3000点你都守不住,你居然还在不断的融资,不停的从股市里“抽血”。如果你跟他说,“事情不是你看到的那样的,中国股市当前 的任务就是做大,这个做大的其中一个内涵就是发展成世界股市,向全球所有人提供金融服务,这是关乎生死存亡的事”,他不会信的,或者说他会觉得自己倒霉了。

      新中国成立之初,长老说小小的庆祝一下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得勒紧裤腰带发展工业和国防,工业和国防搞不上去我们还得挨打,当时其实是有很多人不同意的。他们想的是,“我刚吃饱肚子,接下来我想吃得好一点,你却说让我勒紧裤腰带,我就不明白了,那么多人流血牺牲 那是为什么,有什么意义,当初不是说好了吗?要让大家生活越来越好。”你跟他们讲,勒紧裤腰带的意思不是叫你饿着,而是说你想吃肉的愿望要暂时的放一放,从吃饱到吃肉不是直接完成的,而是“曲线”实现的,先吃饱,再发展工业和国防,然后才是吃肉。他们会听吗?看起来是接受了,其实是半信半疑。正因为半信半疑,所以后来打架了,有个由头他们就打起来了,有个不是那么顺利,比如苏联人把专家撤走了,比如出现了天灾,他们就打起来了。

      一回事,中国股市的发展路径其实是一回事,对吧?但很多人他是不接受的。“我进了股市我是要来赚钱的,我不是来奉献自己的”,这是很多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没有人让你奉献,好吗!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这样的,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先吃饱肚子,然后发展工业和国防,再然后是吃肉,并不存在从吃饱“直接”跳到吃肉这样一种发展路径。先吃饱肚子,然后发展工业和国防,再然后是吃肉,这样一条发展路径是不是已经呈现在大家伙面前 了?是不是已经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但是,很多人你就是说服不了他的。

      我说很多人不具备 发展思想,我估计有人是不服气的,“我的愿望就是日子越过越火红,这是我一个人的愿望吗?这是所有人的愿望!”所以这样一种人,他的所谓的发展愿景是怎样的?先吃树皮,再吃米饭,先吃饱,再吃肉,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就是A1、A2、A3……如果你跟他说:“事情不是这样的,你这个叫异想天开,你这个叫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发展路径只有可能是A1、B1、A2、B2、A3……你不是犯了一般的错误,你这个错误错得离谱”,他会怎么说呢?他啥也不说,他就在心里想,“又在欺负我,欺负我书读得少!我虽然 书读得少,但我不是那么好骗的!”

      事物的发展规律真的是道路是曲折的吗?并不是,这个所谓的“曲折”并非走了弯路,而是只能交叉着走,如人的两条腿,很多人所认为的“直线”路径如同一个人只长了一条腿,他蹦着前进,他当然会很累了,又因为他很累,所以他半途而废了。这是其一。其二,总有人在搞破坏!!!我说的破坏不是 指的多数 人他一厢情愿,他胡思乱想,他根本就没有搞明白发展路径只能是交叉着来,“曲折”着走,而是指少数人有意的搞破坏,所以就真曲折了。一个是珍珠,一个是鱼目,可N多人根本就分不清这两者有质的不同,却自认为长了眼睛,总也认识不到自己有眼无珠。

      点看全图

      所以,为什么密度是质量除以体积,而不是倒过来呢?我有一个猜想。我不想跟谁争论,这只是我的猜想。

      • 家园 不用猜了,看来您不是物理专业的

        密度的倒数叫做:specified volume, 我不知道中文应该翻译成什么。

        速度的倒数,这个也有。叫做slowness,这个中文翻译我知道,叫做波慢。

        为什么定义这些东西呢?是不是没事闲的。主要就是在某些特定的领域,人们天天研究一个参数,大家觉得每次还得说XX的倒数是如何如何,太麻烦。于是就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

        比如波慢,人们研究地质的时候,用到各种波。一般是发射一个波,或者是等着反射回来,或者在另一个点接收。所以可以认为在固定的距离上测量,直接的测量参数是时间。你当然可以把测量的数据当除数算时间,那多麻烦啊,人们还是喜欢做乘法。 用时间乘以一个常数(1/距离),就是波慢图。

        单位,或者物理量的定义主要取决于工程实践。以上这些基本还有点科学道理。但是有大量的物理定义其实跟科学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反映了早年的工程实践,你这个量的定义必须有利于现场工人进行清晰,不出错的操作。反而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要想办法怎么把你们这些土定义转化成有意义的科学数据

        • 家园 最著名应该是电阻和电导率

          其实说它们的物理单位大家更熟悉,就是欧姆和姆欧。刚刚查了一下维基,原来现在姆欧也不用了,而是西门子。特斯拉,西门子都是物理单位了,不知道爱迪生什么时候能成为物理单位。

        • 家园 我的一个畅想

          在前面有一段文字我是这么写的:

          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虎符”到底有多少块,也许对于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言,只有三块,可换一个具体的问题,它是30块。你想过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你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奋斗了一生,但你搞不出任何成果来。过了几十年,有人把你的笔记一读,他把成果搞出来了。

          这可不是我的猜想,这是常态。问题越复杂,越不可能是一个人完成的,越不可能是多人同步完成的,所以往往给人一种错觉,最后的成果是某某某取得的。显而易见会出现 两种情况,一种是光明正大,这个某某某会告诉大家,这个成果不是他一个创造出来的,而是谁谁谁,都干了什么;另一种就很龌龊了,那个某某某把一切都据为己有。

          问:哪一种出现的最多?

          其实我不知道具体的比例,我只是把我看到的资料和我对人心的研究结合到一起之后认为,后一种居多。

          首先大家不要对科学家抱有偏见,实际 上很多科学家是多才寡德之人,这不是我乱说的,都是有铁证的。牛顿就是其中一个,你知道他干过什么事吗?篡改实验数据。并且,我看过他的资料之后,我非常怀疑他剽窃过别人的研究成果,但只能停留在怀疑这一步,我没有找到无可辩驳的铁证。再也一个非常重要,缺少监督。科学家干的事往往参与的人并不多,普通人都不知道他们整天在干什么,你怎么监督他们?没有办法监督,那就完全靠良心了。良心不可靠啊,问题是。所以我们最近 一些年,主要是最近 一些年,曝光出来N多科研届的丑闻,明明是大家伙一块干出来的,他说是他一个人干的,这是一类;还有另一类更嚣张,这个我相信大家听得比较多,就是导师压榨学生,成果完全是学生们干出来的,导师直接就给抢走了;再一种就是篡改或胡编实验数据,为的是证明某个理论是正确的,后来才发现这个所谓的理论根本站不住脚。

          这种丑闻对人的打击很大,很多人受不了,一个缺少正义的社会你不能指望大家伙精神焕发。

          所以,我个人有一个畅想:现在工作时长越来越短了,对吧?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长,可干嘛去呢?当警察去。

          我一个普通人,我可以成为科研届的警察,专门抓捕这种学术败类。工资哪来呢?我可以成为辅警啊,兼职嘛,并不会给你财政增加多少负担。可能我没有执法权,但我有调查权,你赋予我一定的权力我就可以干这种活了。

          我认为我们现在有一种风气 特别不好,过于依赖专业人士,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这就好比我之前讲,其实搞情报有两种人,一种是专业的谍报人员,另一种就是普通人,后一种同样能收集到高价值的情报。如果能及时转变思路,我相信我这个畅想是会实现的。有正义感的人,给予一定的培训,赋予一定的权力,他就能发光发热。把这些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整个社会就会面貌一新,所有人都会受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