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这次经济会议,先立后破, -- lanlong

共:💬856 🌺5502 🌵4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广东的省级比例则继续维持50%

                                                【文/观察者网 唐晓甫】1月2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开《关于进一步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拉开了江西财政体制改革序幕。

                                                这也使得江西成为继广东、贵州后第三个相应国务院“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号召并做出具体安排的省份。

                                                相比较而言,江西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地方部分)的省级比例为30%,贵州的省级比例则在20-23%之间,而广东的省级比例则继续维持50%。

                                                • 家园 一客不烦二主,请教一下

                                                  这个省级比例是指省内除了上交中央财税的那部分,省财政和地市县分配时省占的比例么?

                                                  广东50%我认为还是合理。盖因广东的经济目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要平衡粤东西北,需要省政府集中财源。二则一些大项目,需要省政府集中财源。三是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太肥了,与其低效的锦上添花,不如给省财政雪中送炭。不过穗禅莞珠江中恵的官员肯定强烈反对我的说法。

                                                  • 家园 真不知道!

                                                    您有兴趣的话,看原文吧!

                                                    • 家园 谢。是的。

                                                      根据江西财政改革方案,省与市县按照3∶7比例分享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地方所得部分、环境保护税和铁路运输企业税费收入。今后中央新下划以及新开征的税种地方所得部分,省与市县原则上均按3∶7比例分享。

                                                      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告诉第一财经,江西省与市县收支划分除西部政策延伸县为“4:6”外,大体上统一为“3:7”原则,不同于国内其他省份的“多分法”(一般为好、中、差“三分法”),较好体现了规范统一的原则,如此“一刀切”的做法,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克服了市县间相互攀比,降低了财政体制交易成本,体现了一种进步。

                                                      事实上各个省份对收入划分差异明显。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研究发现,税收分成比例的设定和调整主要是基于省本级财力的需要,而非从税收属性出发,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在各省份政府级次间的分享比例跨度大,但又缺乏合理的理论依据。从我国各省份的实践看,目前省与市县的共享税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等,以将省市县利益充分绑定到一起,降低监督成本。

                                                      罗志恒表示,从分税比例看,省本级分享的增值税比例大多集中在30%-40%。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省本级占比分布在12.5%-60%。建议省以下收入划分逐步从目前侧重省本级财力控制的角度,转到根据税收属性划分税种以及不同税种的分成比例。

                                              • 家园 依然基于粮食有粮食,能吃饱。

                                                这组贴子让我想起管仲茅贼李瓜,巴西阿根廷,糟运修路江浙财团,公有制两弹一星大小三线重工业水利农田建设。

                                                粮食问题太基本了,所有的问题,在“吃”这个问题前都得让开。脱离了“能吃上”去谈任何问题都是虚的。

                                                我坚定的支持 @陈王奋起 河友的观点。

                                              • 家园 江汉平原粮食为何在杭州武林门附近交付?

                                                顺江而下难道不该在扬州镇江一带交付么?

                                                • 家园 我理解是这样

                                                  我前面的内容包含了几件事

                                                  1 江浙尤其江苏重税这里主要是粮税

                                                  2.粮食纲运自杭州开始解,如果我没记错,出于对江浙防范的需要,粮食纲运就是在杭州和苏州集中然后北上。(是不是法定的我没查)

                                                  3.徽商自古商路就有从江西水系和长江水系到江汉平原还有明中后期开拓的洞庭湖平原。再有就是经过江西到杭州的水路。

                                                  4.因为1江浙尤其苏州到明中期已经拖欠粮税严重,如果我记错引起明中央政府讨论的时候账面亏空已经有七十年的份子。

                                                  回到,正题,我关注这件事还是 从关注安徽汪氏为源头的。我看到的杂说就是,当时汪姓在朝廷一度二房三尚书的全盛时期。那时候明朝廷已经视江苏催讨苏州粮税亏欠为政绩大坑。大白话就是随着江苏或者南直隶的官僚和举人越来越多,不止是亏空屡催无果,就是正常粮税也因为历年亏欠的烂账也无法上缴。所以在明中期某次廷议折中方案就是,以徽商背后的汪氏做担保,一方面徽商转运其他地方的粮食冲抵拖欠。一边保证此后正常交粮税。最后在减免一部分历年拖欠。开了这先例后,逐渐就是常例。

                                                  我再说细点,这里实际要分三部分看。其一是,江浙承担的运河纲粮一度超过总比例过半,是针对江南的打压。这种打压包括指定交付纲粮的安排。

                                                  其二是江汉平原开发成熟后,在长江中游的特殊地理优势,叠加从宋开拓的围绕水系贯通的商路。再加上汪氏在特殊时期的作用。促成了一次先例。

                                                  其三 就触及上面帖子里江浙豪绅的土地兼并了。这里就是平时交粮食的时候,用外来粮食打压本体粮食价格。然后囤积之后在灾年兼并中小农户土地。甚至一边乘灾年 向朝廷要求减免税负一边趁机打压灾民扩大灾情大肆兼并。这就是所谓惯例了。

                                                  通宝推:驿寄梅花,青青的蓝,桥上,凤城,
                                            • 家园 一下子跳到明末了

                                              承包和明末没什么可比性。

                                              另外明朝的灭亡不是江南地主毁田种桑这一单一原因造成的,首要原因是明朝皇帝和明朝的制度。

                                              如果你一定要以毁田种桑作为例子的话,刚承包的时候我们那里在承包水田里只能种水稻,而且不许抛荒。直到90年代以后才有所松动,可以改种其他作物,但是抛荒还是不可以的。所以我家96年左右把地给人家种,还要倒贴给他每亩100多元钱。

                                        • 家园 陈王是不是有了任务

                                          原来不是这样,现在基本的东西你应用的很熟练。

                                          我说东来你道西,这个逻辑可是他们特有的。

                                          你前面说的都正确,而且还少了很多,比如小学生每天都得拾粪交到学校呢。

                                          我没有说过高产的事,我只说过76年高产,那是因为75年发了大洪水,很多地方秋庄稼都淹死了,再加上大水过后,土地比原来肥沃。

                                          很多人把粮食高产归功于分田到户,这个我从来都是反对的。跟你说的原因一样,是化肥、农药、种子的普及,跟分田单干关系不大。

                              • 家园 这是个常识,邓小平造假也罢了,他们总是拿一些个案当事实,也是

                                有意思,今天各单位划水的人也一大堆,还有哪些光拿钱不干活的领导老婆,亲属,等等,这类事和当年的大锅饭吃大家比较如何呢?

                                其实都一样,呵呵呵,但是他们就不认,就拿自己周围作为标准,小岗村有啊,大家都知道啊。

                                但是如果都是小岗村,在化肥不足和种子还没到位的情况下,毛时代的粮食产量哪里来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就装无视,也是没办法。

                                好领导也好,好员工也好,除了物质诱惑,也有精神压制,就是社会主义任务啊,领导达不到,就要受到冲击和压力,和批判啊。

                                这他们又不干了,叫所谓打击管理者,不人性,呵呵呵。

                                就是这样吧。

                            • 家园 改革前的农民是人

                              改革后的农民是奴隶

                              • 家园 相当多的农民和农家子弟不认可你的观点
                                • 家园 嗯,改革前与改革后都是奴隶

                                  老一辈有的领导人可能是想着把农民变成人的,但失败了。

                                  现在从养老金制度到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都从法律上证明中国人真的是分等级的,城乡户口就是不一样。

                                  好在耶教给我们送来了“人人生而平等”,马教给我们送来的“同工同筹”,资本主义送来了“金钱万能”.......只要种子一经播下,任何统制阶级都无法一手遮天了。

                                  很佩服黑哥们的,“黑命贵”又是给全世界最底层群体的一份大礼,仅此一项,美帝国祚又可延长30年。

                                  • 家园 全世界各地哪里没有等级,关键是上升通道

                                    全世界哪里都分等级,美国没等级吗?欧洲没等级吗?川普和上萝莉岛的各路豪门跟纽约街头的叫花子可能都住在纽约,但能是一个等级吗?

                                    中国人在一百年前90%以上也是都是农民,北上广深现在的居民往上三代多数也都是外地农民,关键是进城的通道是什么?考学,分配工作,打工,买房,拆迁,城乡融合,各种手段五花八门,都是根据国家需要,而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的福利待遇也一点不比城里的平民差。

                                    通宝推:青青的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