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孩子回国比较一下才明白大陆学生比海外华人的小孩平均差了十万八 -- forger

共:💬190 🌺991 🌵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孩子回国比较一下才明白大陆学生比海外华人的小孩平均差了十万八

    千里。

    暑期孩子回国,上来一下传说中的西城鸡娃暑期提高班,本来是想让她感受一下天外有天,但结果是是站在云端看着蚂蚁爬,国内的娃差的令我们大跌眼镜。

    之前有过房客,国内过来的,说孩子在国内多厉害,但来了加拿大就吃瘪,原以为是父母在吹牛,但现在回看,他们的水平,确实在国内肯定是佼佼者了。

    简单的说,国内上985的,99%不如海外华人小孩的中位数。

    在国外从小学学起的华人小孩,中位数的孩子,以本村为例,世界前50的大学肯定有的。

    这个是父母智商的遗传。

    申请大学,4门语言加10+硬核AP基本都是标配,至少25%的华人小孩可以做到。

    微积分BC,两门物理AP的难度和深度,都不是国内高考可以比的。

    说实话,这些海外华人小孩,秒杀国内985的。

    还是那句话,父母的智商遗传+更合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海外华人小孩在stem上面,比国内学出来的真的强了太多。

    大国争霸,最后争的是人才,实际上,未来20年,中美对抗的根本,还是在海外受教育的华人,是否能为中国发挥自己的才智。

    钱是一个方面,把人忽悠来,技术学会了,就把人弄的生不如死,各种诬告(为了不给钱),这种事情多了,哪里还有人敢回来。

    人才回国都被欺凌,都是复旦老姜,国内出去的都回不来,更不要说吸引他们的二代了。

    中国高考,如果不恢复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还是这么低水平比手速和熟练的话,几十年内,人才都不如国外的华人,感觉海外华人小孩,一年能扔出20个清北总和的一流人才。或者说,全中国未来培养出的顶尖stem人才,可能还不如加拿大华人孩子里面的1/3到1/5。(加华小孩一年能拿出一万不比北清学生差的)

    要花钱上的补习班,也许没有国内的顶尖人才,这边有谁推荐一下国内最好的暑期提高班吧。

    • 家园 F哥看来是草船借箭,盖猪圈等砖头
    • 家园 中学学微积分的目的主要在于开拓视野

      而不是为了学会微积分怎么计算。

      这些运算技巧不是主要的。

      主要在于让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就能够对数学的奥秘有一些管窥,然后形成强烈的兴趣,进而到了大学阶段能够自主的选择自己的方向,自己决定该学什么,研究什么——在兴趣的引导下。

      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度的进行技巧训练,进行重复训练,从而让人产生数学不过是一些技巧的组合这样的对数学厌恶的感受。

      这也是中国可以在奥数上很成功,但是在数学研究上很落后的原因。

      中国人没有一个数学发展的广阔视野,没有一个基于探索的兴趣的主动性,因此即使是中国数学发展的黄金一代(如许晨阳他们),他们也严重的依赖于西方学者给他们出题——即西方学者出一道题同时也就给出一个研究方向。。

      例如张寿武就得益于法尔廷斯给他出了一道题,他解出来了,然后数学地位大涨。

      看看法尔廷斯的成长历程

      高中时期,法尔廷斯的数学才华开始逐渐显现,他两次成功参加了“Bundeswettbewerb Mathematik”(一项为热衷于数学的高中生举办的竞赛),并因此成为了德国人民奖学金基金会的成员之一。

      后来,法尔廷斯考上了明斯特大学,也是这个时候,他越发迷上了思考更深奥的数学问题,经常呆在图书馆里,阅读各种数学巨著。

      一开始,法尔廷斯只是研究交换代数,后来,他的老师见他如此沉迷交换代数,就给了他一本格罗森迪克(代数几何大师) 的书。

      之后,法尔廷斯开始尝试研究代数几何,并研究与之相关的二本巨著—— EGA和SGA。

      与法尔廷斯相比,中国的学生在高中干什么?

      答曰:正在进行没完没了的三角函数换算,不等式计算的技巧训练。

      从刚起步(中学阶段)就差了那么多,黄金年代就只是用来进行技巧训练了,到成年不如人家是肯定的了。

      • 家园 为什么拿大学生跟中学生比

        中国的中学生要升学,外国的中学生还不是一样。

        中国的大学生也可以搞研究啊,现在能发高质量论文的大学生也不少了

        很多人都是静态看问题,自己以前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就认为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实际中国之前不过是处于不需要太多创新,能把别人东西学会就不错的阶段而已。这帮人就上纲上线,又是体制,又是文化的,还美其名曰独立思考,其实都是别人扯了几十年的淡了。

        • 家园 中学时期的青少年时代是黄金岁月

          黄金岁月应该拿来做最有意义的事情,拓宽视野,初步开始探索,养成一个自己独立探索,并且与他人进行友好的交流辩论的习惯。

          这种独立探索加上与他人的友好交流,就像童子功一样在青少年时代就养成对人很有好处。

          反之僵硬的惯性思维,闭塞的难以接受他人不同观点的甚至情绪激烈的面对他人反驳的,这种在青少年时代就养成的坏习惯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几十年才能消除。

          中学频繁的做那种重复性作业 就很容易让人养成一个僵化的惯性思维,以为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就是那样。

          就像坐牢对人也只是浪费了几年人生罢了,出来以后还可以重新开始。

          但是坐牢总是不好的。

          中国教育制度当然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革,而且改革永无止境。

          • 家园 你想象的是乌托邦

            实际上全世界的中学生都在为了考试反复练习

            家里有矿的确实除外

            • 家园 你去看看楼主说的是啥

              西方国家例如楼主所在的加拿大,到了中学阶段都是让学生可能的话去学大学课程,而不是老是做那些初等的题目。

              就我个人而言,做那些初等的题目都做烦了,以至于此后几十年就怕重复的事情,甚至连续接两个电话,多次报备迟到,每天签字(例如疫情管控期间每天上传各种码我都要别人帮我上传)都没有办法,会引发对中学时期的痛苦回忆。

      • 家园 美国高中学微积分主要是为了理化

        理化AP课程要求修完微积分才能上,那是工具真要用的。。。

        • 家园 你这是从理化等学科的角度来说的

          我最感兴趣的是数学,我是从纯数学的角度来说的。

          从理化的角度来说,确实没有微积分,牛顿力学等等基础理论就很难解释清楚。

          例如加速度,用微分一目了然。

          不学微积分,然后研究什么匀加速匀减速然后出什么怪题,例如物体从10米高空坠落,需要多少时间云云,形成一套解法,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从纯数学的角度来说,需要一个有志于研究数学的人找到自己,需要尽早拥有一个广阔的视野。

          对于我来说,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自学,到四年级期末开始会做二元二次方程组的求解,到了初一开始自学解析数学,然后到了初一下半学期,决心把名次搞上去,然后就开始每天背地理历史生物政治,数学的自学就停止了。

          我这种过于关注名次结果造成严重的强迫症,到最后数学也开始变差了。

          而且中国数学教育也没有提供进一步的课程让人自学,到了大学,我倒是第一个晚上就把微积分课本看完了一大半。

          中学教育加上强迫症以及此后的神经衰弱导致我最简单的加减乘除都算不对 到了大学我发现,矩阵计算要算对对我来说基本不可能,因为每一项都要做很多的加减乘除,而且到了大一下学期,我发现自己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就是明明所有的推导都懂,但是就是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等等。

          以上情况过了三十多年才好转。

          就数学学习而言,中国中学教育耽误了我三十多年,当然从研究的角度,因为社会交往面的扩大,倒是可能有更广阔的思路。

          • 家园 数学其实是兄台的心魔了

            从小到大,本人的数学就没差过,省内竞赛也从来没拉下过,只是小县城师资有限,没有经过系统的奥数训练,去省城参加夏令营,才发现很多知识压根没学过,所以得奖只能在2等奖以下。至于平时上课,数学老师特许不用听讲,只要别影响别人,所有课本全部自学,也数次解出过老师都没解出的题,所以数学一向自信。

            从兄台的描述来看,应该是曾经摸到数学的门了,但是后来掉队了,只是心里始终不服气,所以对数学有了执念。而从兄台之前挺姜萍就可以看出,老兄的数学能力掉队掉得有点狠了,但凡稍微有点数学竞赛背景的,看出姜萍是西贝货并不困难(现在差不多相当于官宣了吧)。所以关于数学方面的论断,还是请老兄悠着点吧,其实都不关乎对错问题了。

            • 家园 我现在每天都还在学习,研究数学

              我提到中学阶段,主要是为了批判中国教育罢了。

              我并没有参与姜萍的话题,我觉得这个话题特别的无聊——你应该是搞错了 。

              一个数学竞赛而已,一点点关于数学竞赛的名利而已,有什么好争的。

              中学数学,包括中学数学竞赛在几十年前确实一度成为执念,当初把数学竞赛看得很重,曾经因为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没有考好觉得多么不得了,现在我根本就不把数学竞赛当一回事。

              看那些数学书,看那些数学大师们的美妙的思维不比那些中学数学竞赛更有趣的多吗?

              自己进行研究,千回百转突然发现一个转机,甚至发现此前所有的疑点都可以突然消失,这种体验也远不是数学竞赛可以比的。

              我们学习研究数学不是为了和人比赛,而是为了品味,探索数学的美。

    • 家园 见识低了

      智商这个我是不怀疑的。我这一辈出国的本来就是国内精英,取中位数还是精英,最低标准前 0.5%,跟 985 比那是欺负人。

      微积分 BC 以简单闻名,圈子里说来,比 AB 还简单,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牛蛙考微积分是不屑于按计算器的,你考 AB 还可能多丢分,考 BC 那就稳如狗,不用计算器照样 5 分。

      说实话,你真是没见过牛蛙,无论中国美国加拿大的牛蛙,你都没见过。

      话说回来,长远的发展和贡献,也不见得就依赖牛蛙。国内 985 211 大学都不是的本科生,认真踏实,基础牢靠,成绩斐然的我也见过不少。中国有大量这样的人才。

      你呀,别学犹太人,犹太人精英不少,但是整个族群搞得很失败。

    • 家园 老F把小朋友的知识等同于能力

      微积分BC,两门物理AP在牛蛙面前屁都不是。我当年天天翘课,大学上高数一样90多分,物理直接满分,我这样的还不算牛蛙,高中最后一年多基本上都是以助教身份度过的,那时要是让我接着上微积分,一样砍瓜切菜。

      说到难度的,我只认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你看看美加牛蛙得过多少次第一?

      汉语得抽象能力世界第一,中国人基因好,双重buff,因此讲中文的孩子智商发育明显好,在海外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华人都很出色,到了第三代,一般都不懂中文,丢掉一重buff,基本上和国内的牛蛙没法比,可以虐虐白人和黑人,和闪族以及印度人比,优势就不大了。

      通宝推:时间的影子,
      • 家园 有难度的建议你去看看法尔廷斯等人在大学阶段学什么

        高中时期,法尔廷斯的数学才华开始逐渐显现,他两次成功参加了“Bundeswettbewerb Mathematik”(一项为热衷于数学的高中生举办的竞赛),并因此成为了德国人民奖学金基金会的成员之一。

        后来,法尔廷斯考上了明斯特大学,也是这个时候,他越发迷上了思考更深奥的数学问题,经常呆在图书馆里,阅读各种数学巨著。

        一开始,法尔廷斯只是研究交换代数,后来,他的老师见他如此沉迷交换代数,就给了他一本格罗森迪克(代数几何大师) 的书。

        之后,法尔廷斯开始尝试研究代数几何,并研究与之相关的二本巨著—— EGA和SGA。

        代数几何长什么样子?

        我发一张照片:

        点看全图

        中国的奥数算什么?

        象哈佛大学的优秀本科生,很多都直接在著名期刊多少中国博士想发都发不了的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了,中国的优秀本科生能够干啥?

        考试考个八九十分就算优秀了?

        还中国人抽象最强?

        抽象数学哪个概念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环,群,域,空间,理想,商环,整环,真理想,素理想,代数簇,希尔伯特空间,拓扑等等哪些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数学是最考验抽象思维的,如果抽象思维不行,看数学书完全就是在看天书。

        • 家园 你数学不行,不要奢谈抽象

          就你报的一串菜名,环,群,域,空间,理想,商环,整环,真理想,素理想,代数簇,希尔伯特空间,拓扑

          这些大部分没有什么重要性。一旦公理化方法打开,后面的不需要发明,也不需要原创,照葫芦画瓢而已。一般好点的本科生都能够做到。

          而且能够很轻易地推论开去,上世纪有一段时间就是大家都在定义新概念,快成公害了。

          数学家属于十九世纪,这个年代已经过去了。中美都没有赶上,所以教科书里的数学和物理定理,都是英法德国人的名字,还有意大利波兰甚至希腊,但是美国人的名字很少。

          化学家美国倒是不少,但那是二十世纪,譬如提出共价键的就是美国化学家,你不查资料知道是谁么?英雄年代已经过去了。

          就像人类大多数可食用植物是非洲人发现的,这说明不了什么,这个年代已经过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