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迷信西方(特斯拉)的中国落入新能源产业陷阱 -- 思想的行者

共:💬91 🌺282 🌵4新 💬65 🌺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迷信西方(特斯拉)的中国落入新能源产业陷阱

    对于中国政府扶持电动汽车的产业政策,有着各种不同的声音

    1,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实现了遥遥领先,形势一片大好

    2 ,认为中国电动汽车造成大量的新兴企业坏账,形成严重产能过剩,而且在可见的将来可能带来严重的火灾隐患(例如如果电动汽车停在地下车库,不仅可能造成大量汽车被点燃,并且可能烧坏大厦承重柱,而且由于电池本身自带大容量氧化剂的特点,普通的隔绝氧气的灭火方式无效,因为电池起火不需要氧气这个氧化剂,它自带氧化剂)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我是认可第二种观点的。

    但在中国的各种网络平台,当人们给出第二种观点的时候,常常有人反问:特斯拉不也是这么干的吗?

    这就是中国人普遍的思维定式:

    跟着西方人干不会错

    而这种思维定式是什么?

    就是迷信。

    这种迷信导致中国政府在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制定上根本就没有经过独立的审慎的调查研究,仅仅因为西方某个国家开始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就大规模跟进。

    这与当年博古们迷信苏联模式有什么区别呢?

    某车企现在产能一再扩张,看起来形势很好,但是盛极而衰的事情我们见过太多。

    唐朝的天宝盛世很快转化成安史之乱的遍地狼烟

    恒大的辉煌很快变成遍地烂尾楼

    贾跃亭的乐视也曾盛极一时,引来狂蜂浪蝶的资本追捧。

    等等

    一旦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火灾频发,该车企用公关手段再也压制不住的时候,该车企的激进的投资手段(大量占用供应商资金,通过迪链延长账期,并且强硬要求供应商降价等等)不断扩大投资,最后增大的投资与突然崩溃的市场信心形成剧烈反差就是该车企重蹈恒大覆辙之时。

    总之,中国的产业政策需要有更多的毛泽东一样的能够独立的根据中国国情而制定政策的人物。

    中国因为迷信而吃的亏还少吗?

    • 家园 看到你的评论,我就知道这条路是对的

      本来我对电动车也颇有微词,但是看到你这么热心反对,我就知道这条路大方向是对的。

      河友大多中庸,偏右还是偏左都是自己的想法居多。

      只有少数几个ID明显是来带节奏的,比如那个不怎么看到的“亚细亚孤儿”,可惜带不动。

    • 家园 基本事实都没有弄对,还空发什么议论

      中美的新能源汽车几乎是都是起步的,中国还略早一些,谈何迷信特斯拉?!

      比亚迪决定做新能源车,收购秦川汽车是在2003年1月,

      半年后的2003年7月,特斯拉公司才成立。

      两者的业务路线也截然不同,比亚迪的目标始终是燃油车市场,它推出的第一款新能源车F3DM,是在2008年,走的是混动路线;

      而特斯拉的目标始终是城市的精英人群,走的是纯电路线,它推出的第一款纯电量产车也是在2008年,几乎与比亚迪同时。

      比亚迪的电池选择的磷酸铁锂,这里综合考虑了安全、成本和全球矿产可获得性,而特斯拉选择的三元电池,其中若干年还带偏了中国的技术路线,片面追求能量密度,几年后中国又还是回归到了磷酸铁锂路线。

      现在的结果更是说明问题,比亚迪已经开始颠覆燃油车市场,是中国市场含燃油车之内的市场份额第一,在全球也开始挑战燃油车霸主丰田。

      中国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可覆盖超远距离到最后一公里的电网配送技术的全产业链已经全球领先,必然与新能源汽车一起出海攻城掠地。

      中国高铁虽然也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但高铁是2G(政府)业务,受政治影响极大,时间太长,涉及面太广,推进难度大。

      但新能源汽车是2C业务,只要产品有竞争力,推进的难度就低多了。

      最近因为业务关系,研究了一下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发现其极为缺电,电网非常落后。对这些国家,建火力发电、水利发电都要看先天的环境条件,且投资规模巨大,投资时间长,在非洲几乎不可行,而建立光伏微电网只需阳光充足的空地即可,也可以很靠近用电的城镇甚至村庄,投资少,见效快,目前看到国家电力建设公司已经在为非洲做光伏微电网的建设方案论证。

      通宝推:方恨少,心远地自偏,审度,回车,
      • 家园 日产药丸,挺不住了正在跟本田谈合并

        还要拉着落魄的三菱,成立个日本版失败者联盟,可以跟Stellantis遥相辉映。去年河里还有人说丰田利润历史新高,日本汽车如日中天。那时俺就说最先形势不妙的会是本田日产,没想到这么快日产就挺不住了,俺以为怎么也能挺个三五年。日本的问题就不在技术上,十几年前最开始搞电动车的四家,特斯拉比亚迪日产三菱,前两家现在势不可挡,日本这两家苟延残喘,眼瞅药丸。。。

        • 家园 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者”,四十年前的日本汽车对我的影响太深刻了

          以日产尼桑为例,顶级的“总统”只看过图片。但街头的“桂冠Laurel”、“公爵Cedric”、“蓝鸟Bluebird”、“阳光Sunny”、“达特桑Datsun”、“千里马Maxima”、“地平线Skyline”、越野车“途乐(巡逻兵)Patrol"、”面包车“万里特(巴宁)Vanette”、“佳奔(郊外)Urvan”、中巴车“碧莲Civilian”, 客货车、轿货车、卡车等等,从外观到内饰,从设计到材质都让看久了北京212和上海SH760的国民们“耳目一新”,更有些车型被咱们各地汽车改装厂频频致敬模仿。尤其是当年日本车的外观,内敛、端庄的设计非常符合亚洲东方传统的文化和审美偏好。

          但和法国(还有个意大利)这种汽车界以“怪”为乐的“个性化”老手捏合在一起之后,尼桑的外观线条就逐渐豪放起来了。或许以往的方正结构不符合优化的空气动力学,安全碰撞标准设计水平低,也或许是造型显得老套,毕竟日本人的文化很久以来都是以欧洲为荣嘛,从动漫到饮食,汽车自然也不能逃出这个认知圈子。我们看到最典型的结果就是“丰田皇冠”,好歹丰田还能活着,但尼桑看样子已经坚持不太下去了。

          惊的是,如此厚重的工业和财富积累,竟如此不堪一击。

          奇的是,那么丑的轩逸,居然在国内霸榜那么多年,国人以实用为主可见一斑。

          喜的是,当下新能源车型,以及智能驾驶、雷达和视频方案、空气悬挂等等方面,上位的是咱们自己人。眼见范围内,日本人连想超车的弯道都没有,被越甩越远。

          憾的是,毕竟这里有我一点过去的青春和情怀,也罢,也罢。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 家园 说到2G,想起当年中美建交后弯弯与美国谈判时的一个段子

        中美建交后,弯弯先是惶恐继而监介,但日子还得过。在某次弯弯与美国的谈判中,弯弯代表会些英国话,喜欢中文里边夹英文;而美国代表会些中国话。谈判中气氛有些僵,在谈到以后双方的交往模式时,美国代表听见弯弯代表有些愤懑地说:是肛门对肛门还是屁股对屁股?美国代表听完立马懵了,都说美国的外交官粗鄙,怎么弯弯的更猛?翻译看了眼懵逼的美国代表,提笔在纸上为他写下:Government v. Government or People v. People?

        你所说的2G业务和2C业务的区别有一腚的道理。但是,俺觉得更根本的区别是让政府掏钱还是挣钱。以2G业务的高铁为例,高铁往往是需要政府掏钱修建的,而建成后的运营想要盈利很难,很可能是还要接着掏钱补贴维持。而对于2C的新能源汽车,是民众掏钱,而政府只要加些税就能站着把钱挣了。

        当然,如果政府意识到高铁能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带来更多的税收,即使赔钱也会建高铁的,比如中国政府。而进口新能源汽车长远来看可能不利于本土的汽车工业,那么就要加关税,一能挣更多的钱,二能保护本土的汽车工业,何乐而不为,比如欧盟。

        还有的政府莫名其妙的傲娇,利用中国迫切需要走出去的需求拿中国一把,全然不顾自己更大的引进中国产品,技术,和资金的需求,比如越南的南北高铁计划。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中国的邻居和经贸伙伴,多多少少都有些傲娇。

        • 家园 还有的政府莫名其妙的傲娇

          还有的政府莫名其妙的傲娇,利用中国迫切需要走出去的需求拿中国一把,全然不顾自己更大的引进中国产品,技术,和资金的需求,比如越南的南北高铁计划。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中国的邻居和经贸伙伴,多多少少都有些傲娇。

          --------------------

          这不是傲娇,是病急乱投医。当竞争中的一方落于全面下风,就会这样病急乱投医,会越来越孤注一掷,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一些所谓“决战兵器”上,当年的德国和日本都是这样。只是现在不叫“决战兵器”,而叫“关键领域”了。

        • 家园 傲娇肯定是认为有资本

          认为中国需要他们,其实他们连个屁都不是,只不过是大国竞争的某一时间段需要拉拢的对象,一旦大国中场休息或者是竞争出了结果,他们都会为自己的不长眼付出加倍的代价。当前不过是春秋五霸结束后的开始阶段,以色列又在加沙做了榜样,下面就是这些自以为是个屁的东西被屠城灭国。

      • 家园 实践出真知

        非常赞同对于2C业务和2G业务比较的看法。

        2G业务之所以推广难,除了投资规模大,回报时间长的原因外,关键是要与政府打交道,于是就导致两个问题,其一,中国以外的中央政府,无论是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草台班子水平,二者很难颗粒度对齐;其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搞政府项目时,之所以喜欢与西方国家打交道,是政府官员拿的回扣可以直接是美元,欧元等,这要比拿人民币方便的多,也就说,中国的人民币项目没有西方的美元项目吸引力强,东西再好也没用。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2C业务才是大有可为。

        前不久和一家搞储能的上市公司业务员聊天,业务员说他们储能业务全球销量第一,关键是国内业务份额是小头,大头在海外。

        想想也是,国内电网太强了,用户上的一些储能,主要靠挣电网峰谷差价,有用武之地的场景确实不多,好比到处都是插头,也就没必要带手机充电宝了,但国外不一样,大把的地方没电网,即便有,要么很烂,要么死贵,这种情况下,能用上电,光伏加储能的产品方案不要太完美。

        有时在想,是不是我们都低估了新能源对世界,对时代发展变化的影响。

        • 家园 国内还是人多地少

          即使想装光电风电也没有条件啊。如果有,那谁不装?即使前些年有些农村,基本上也装了一部分光伏,基本上都是并网的。你说的那是离网光伏发电,设置好光伏优先,备好足够容量的电池和光伏板,这样光伏发电用不完的充电,晚上电池放电,电池放完以后是市电自动接入。他们主要供国外也是对的,国内有庭院的农村用电需求不怎么大,用电需求大的城市住户又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安装光伏板。目前国内的峰谷电价各省都不相同,再加上阶梯电价,一旦第一阶梯电量用完,到了第三阶梯,那一度电也是0.86元

      • 家园 对,我很支持你的观点。

        电动配合新能源,是目前我能想到这个角决偏远落后地区摩托化机械化最佳方案,并且可行性十分好。

        想象一下,在偏远山村,中国不说了,三通新三通太强大了,我归之为中共第二功德的,比如柬埔寨,比如黑非就,比如南美,一些偏远的聚展点,如何最便宜最安全的用上机械?太阳能/风能+电驱动。

        我城市铺装道路电动自行车,0.9度电能走30+,我堂哥二千两钱的小电动三轮车,能拉500公斤东西,能走30-40公里,农村道路,当然大路都硬化了的,好像不到两度电,没细细核实。一个1kw的电机,可以做很多事了,不单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提高生产能力,以前做不了的事能做了。

        新能源这个东西,无法阻止,所以我根本不认为美欧打压中国新能源,在中国不主动下跪投降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并且认为他们不单不能得利,还会损失巨大。

        我现在都有点想是不是该把新能源的应泛应用当成第四次工业革命,只是感觉还是差点颠覆性。每次工业革命都是能源的突破。

      • 家园 注意我说的是中国产业政策制定受特斯拉影响

        我这里主要不是批评比亚迪,而是主要批评扶持电动汽车产业的产业政策的鼓吹者,出台者。

        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的出台应该有大量的相关调研资料为支持的。

        我没有看到,我倾向于认为是相关方面看到特斯拉的走红(在华尔街特斯拉股票总值一度超过丰田)让相关决策方没有经过足够的认证调查就开始实施大规模的补贴政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