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纪念】【人物】寻找项俊文 -- 蛇公子

共:💬24 🌺9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一定要花!
    • 家园 雷烨生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项金土(俊文)[右一]与同学陈敬德、严金明

      模范共产党员、优秀摄影战士雷烨

      雷烨同志,浙江省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高中尚未毕业,即奔赴陕北参加革命。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时,就喜欢写作,爱好摄影,兼任各报刊的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他写的通讯《创造抗战突击队员的斗争——抗大献给抗战一周年的礼物》,《抗大同学毕业上前线》,及所摄的“抗大四期毕业欢送大会上毛泽东先生致训词”、“参加欢送大会之学员”等照片,曾在1938年8—9月间出版的武汉《新华日报》上先后发表(图一),显露了他的新闻摄影写作才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雷烨同志在抗大毕业后,为八路军总政治部选拔、派往华北前线任战地新闻记者。他于1939年深入到敌人后方的冀热边境,在极端困难与险恶的环境中,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工作。雷烨是个勤奋好学,多才多艺的青年,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革命工年认真负责,埋头苦干。他除了写稿拍照,还爱好写诗和报告文学等,同时还善于联系众、团结同志,做宣传、组织工作。

      雷烨同志到达冀东,正是我党领导的冀东大暴动失败之后,日寇乘我军主力向面转移,集中优势兵力对群众施行野蛮的镇压与屠杀之时。雷烨目睹这种惨状,即自愿做群众工作,深入受苦受难的群众中,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正因为他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组织领导群众对敌斗争,所以他的作品就充满了群众的情感,反映了群众的呼声与愿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为了团结冀东爱好文艺的人士,并改进当地的文艺工作,雷烨同志发起组织“路社”互勉向着鲁迅的道路前进!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先后出版了《路》、《文艺轻骑队》、《国防最前线》等刊物;这些刊物,对人民对部队都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在冀东人民中赢得了很高的威信。

      1940年以后,冀东敌我斗争更加尖锐、残酷,斗争的主要方式转为游击战争。雷烨同志根据革命的需要,服从党的分配,于1941年转到冀东部队领导机关工作,开始任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后又改任组织科长。繁忙的日常工作并没有影响他采访和写作,相反,却使他搜集到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当他发现那时冀东一些部队还没有摄影工作者,许多生动的对敌斗争镜头还没有人摄取的时候,他就义不容辞的拿起照像机来,一面积极的参加斗争,一面忠实的反映斗争;尽管那时的照像器材十分缺乏,拍摄条件又很恶劣,但他在组织

      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终于克服了一切困难,走到哪里照到哪里,能多照一张就多照一张。因为他充分了解:拍摄敌后火热的对敌斗争场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真实地形象地反映当前斗争的照片,不但有现实性,还有历史性,它比用笔写的通讯报道更能吸引广大群众,和更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在1941年和1942年里,雷烨同志随部队转战在冀东滦河沿岸和热南伪满边境,亲手拍摄了很多新闻照片。他反映了冀东人民子弟兵驰骋滦河,挺进热南,突破“伪满国防线”转战古长城内外的实况;用照片向全世界宣布:冀东,不仅是我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强有力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是我们多年伸展在日寇深远后方,安排着反攻和解放东北的前进阵地。他记录了日寇血洗潘家峪、烧死杀死我无辜同胞一千多名的“潘家峪大惨案”,纪录了日寇拆房并村制造“人圈”,奴役人民的情景,让我们永远记住日寇屠杀中国人民

      的淋漓血债;但他更着重的报道了在血泊里站起来的冀东军民,英勇不屈坚决斗争获得的光辉成绩,他用照片向人们显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胜利一定属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他不是一个专职的摄影记者,但他辛勤采访、精心拍摄的照片无论在质量上或数量上,都比专职摄影记者毫不逊色。既注重思想内容,又注重造型技巧,以优美的形式来充分表达内容是他创作的最大特点。1942年他在塞外的山林中拍摄的“熊熊的篝火”,以及“战斗在喜峰口附近”等作品都是思想性艺术性兼优的,深受群众喜爱,被认为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摄影佳作之一。至今仍经常为画刊或展览会所采用。

      1942年冬,雷烨同志被选为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参议员,带着照相机和所拍摄的材料,从冀东越过敌人的封锁线来到冀西抗日根据地。他参加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后,即到主持摄影采访、编辑、出版工作的晋察冀画报社去,将自己在冀东所拍的全部底片送交画报社长期保存、使用。画报社决定立刻选用这批新闻照片,他就热情地抓紧时间协助画报编辑选稿,还准备写篇长文对冀东作全面报道,配合照片一同发表。

      1943年4月20日,雷烨同志拍摄的照片已经选定制版,他正在河北平山县的曹家庄村最后增订照片说明和写文章,突然遇到日寇奔袭;由于道路不熟,转移时又与敌人遭遇了,在紧急情况下,雷烨同志以一当十用手枪和敌人展开短兵格斗。当他身负重伤、弹尽援绝,而野兽般的敌人向他蜂拥扑来要他投降的时候,他毫无惧色,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党的光荣和民族气节;他从容不迫地先将自己最心爱的照相机和自来水笔等砸碎,然后用最后一粒子弹结束自己生命,壮烈地在敌前殉国。

      一个多月以后,刊登着雷烨同志五十一张照片的《晋察冀画报》第三期终于出版,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而雷烨同志已经不能亲眼看到它。为了悼念这位忠实的革命战友,杰出的摄影战士,《晋察冀画报》就在这一期里增辟了追悼专页,并刊登了雷烨同志的遗作“滦河曲”(诗),“我们怎样收复了塞外的乡村”(报告文学),做为永恒的纪念。冀东军区政治委员李楚离同志在得悉雷烨同志壮烈牺牲消息后,在悲痛中写了“悼雷烨同志”一文,悼文说:“雷烨同志是个模范的共产党员,具有布尔什维克的优良品质,他对民族对阶级对他所担负的工作,具有无限的忠诚与热爱”。“雷烨同志这种英勇奋斗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与临难不迫从容赴义的光明态度,使法西斯匪徒在他面前低下头来,他这种为民族全气节,为党争光荣的精神,在抗日史上又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模范共产党员、优秀摄影战士雷烨同志和我们永别了。但他那无比高贵的思想品质、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及为革命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将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原载《大众摄影》1959年6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38,雷烨(左一)率总政记者团第一组抵晋察冀(聂荣臻接见)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创造抗战突击队员的斗争

        抗大献给抗战一周年的礼物

        雷烨

        在战壕里准备好了明早就冲出去!抗大是一道坚强的铜墙!

        学生在战壕里。

        感谢抗战的血火,感谢它烧红了这巨块铜铁。

        感谢抗战的突击,加工的锤炼了这巨块铜铁。

        创造突击员的号召

        校政治部号召全样教师学员,事务人员总动员起来,

        为创造大量突击员斗争!“这是为了回答日寇凶横的进

        攻,为了接受开学纪念会上党政军领袖与校长的战斗号召

        ,全校干部会议上的精神,特发起抗战突击运动,作我们

        献给抗战一周年纪念的礼物。……”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抗战突击员呢?这是有一定的具

        体要求的:

        学员:

        一、军政学习:要求深入实际,无原则错

        误,平衡发展,成绩很高,学习方式方法很

        进步。

        二、军队生活:切实遵守校规校风的要求。

        三、思想意识锻炼得很正确。

        干部:

        为实现干部会议上三大号召而斗争。

        一、忠实于培养抗日干部的事来——

        ——决心教育,负责工作。

        ——团结一致为着教育事业。

        ——坚决执行命令和遵守纪律。

        ——艰苦耐劳的工作。

        四、加紧自己的学习提高自己:

        ——加紧军事政治理论学习。

        ——参加各种必要听的报告。

        ——参加各种必要到的会议。

        ——看党报和文件过党的生活(党员)。

        ——生法政治化。

        五、创造与改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

        ——深入群众。

        ——建立正确的军事生活制度、群众组织、指导

        方式和教育方式。

        ——工作要有计划和勤密的督促检查。

        ——要协同动作和互相联系。

        ——要建立经常工作慧础和抓住中心。

        ——不断的研究和创造适合于新的情况中的领导

        方式和工作方式。

        雷厉风行的总动员

        像撒下一把火种在原野里,火燎天了。也像是洪水滔

        滔的动员力量是可惊的。

        在热烈机动的总动员浪潮中,首先校刊起了鼓动作用

        ,造成热烈动员环境。从大队干部会议上进行讨论,各

        队召集班长以上的干部开会,救亡室主持下的军人大会,

        民先大会,一直深入到小组举行座谈会来进行讨论号召的

        内容,一直深入到每个人者深刻了解号召的方向和决心争

        取突击员的胜利。

        一切都准备好了。在各大队总动员的晚会上,展开队

        间的挑战,在救亡室军人大会上展开区队间、小组间的挑

        战,在小组座谈会上展开个人间的挑战。干部与学员间,

        事务人员都提出挑战书,例如有一份不算标本的挑战书上

        明确的要求:

        “X大队,X协理员请转第一队全体教职学员同志

        们:为了响应学校首长突击运动的号召,和保证这一

        号召的彻底胜利的完成,同时为了互相交换学习与工

        作的经验起见,我们很诚恳地以革命竞赛精神来和我

        们的长兄队进行下列的革命竞赛:(甲)学习方法:

        一、自觉的遵守学习纪律和时间;二、看书方面:要

        有中心同时也要有系统,做到全体做笔记;三、讨论

        会做到充实准备,有中心,普遍的发言,并不重复,

        做到不发生无原则的争论。(乙)日常生活方面:一

        、军事生活做到动作迅速,遵守时间与服从命令,严

        守军风纪,操作认真和熟练动作要确实;二,内务整

        洁划一保持经常性;三、加强同学间团结力量,互相

        帮助与互相勉励,发扬自我批判精神,发扬吃苦耐劳

        的精神。(丙)课外活动:一、文化娱乐墙报做到百

        分之百的投稿,内容充实,救亡室布置合于民族统一

        战线,歌咏每周学会两首歌,加强事务人员的教育,

        保证听课者不厌倦,建立课外座谈会;二、体育做到

        每个人自动积极参加球类竞赛及集体劳动(如修路、

        担水、种菜、……);三、经常卫生:保证没有病人

        ,不生虱子,保证不超过学校所预定的伙食量,……

        自觉的严守校规校风。”

        以上仅是一个队在政治部总的号召方向下,依据自已

        大队的教育计划和根据具体环境提出最具体的执行办法。

        同时事务人员(包括勤务员、炊事员、通讯员、马夫

        、管理员等。)他们也自动的发动竞赛,提出竞赛条约:

        “一、积极工作,服务命令不讲价钱;二、紧密团结,做

        到没有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消除一切坏倾向;三、

        爱护公物,注重公共卫生与个人清洁,消灭疾病;四、做

        到将来政治分数在八十分以上,积极参加文化娱

        乐工作;五、比赛突击队员的多少来回答校首长的号召。”

        无疑的这“战约”是响亮的得到答复,大家“一齐干吧

        !”

        在适合各种个体环境里,保证突击胜利的组织也纷纷

        建立起来了。

        全校性的组织是校突击员检查委员会。分做学员、干

        部、事务人员等突击员检查股,股下而设组,担任总检查

        的工作。

        大队性质的组织,多半是以各个救亡室的竞赛委员会

        代表组合,大队竞赛委负会,负责会报与检查督促的工作。

        队除原有的竞赛委员会之外,好多队组织突击队——

        作不定时的袭击式的检查工作。

        发扬作风的轻骑突击

        风起云涌的突击动员中,各个队各个组和学员干部都

        创造了很宝贵的新的战术,风行的突击日报……等也收到

        了迅速及反映一日间的优点与弱点。有些队活跃得使人兴

        奋,这里只略叙其中几种:

        学习中斗争出来的火花飞扬在每个角落里:“在突运

        中的学习情绪高涨如潮,请求不睡午觉,补授政治工作、

        游击战术等学科,我们只要看看第一组的学习动态,就可

        以窥见全豹了,组长余英领导的方式很灵活而且很精密而

        实际,全组分成三个座谈小组,每个座谈小组的组成是依

        照着全组文化水准而配合起来的,每得到一个题目,先由

        座谈小组中水准较高的同志揭出题目里秘含的问题来,并

        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参考书,各人去准备,然后开始用零

        碎时间座谈。题目中的问题得到轮廓后,就交换看提纲,

        到开讨论会时,就先由水准较低的同志发言,然后由较高

        的同志加以吸收或补充,大题目中的每个小问题,都依照

        着统一的提纲,和水准的配合而适当的处理,每一个题目

        的结论是由组长宣读题目时就指定一个同志负责,这样的

        学习小组讨论会,对问题可以达到普遍了解和深入认识的

        要求了。”

        六队研究委员会起了核心作用:“六队研究委员会的

        组织很灵活切实,分时事报告组,社会科学研究组,军事

        学术研究组,及流通坊书组,他们在学习上已经起了核心

        作用,时事报告组的抗日形势大地图和军事学术的沙盘作

        业,都能够与抗战实际情势密切连系,使课堂成为参谋业

        务的情报室,至各科研委逐曰公布讨论提纲,变成为各小

        组座谈会夺取原料的策源地。”

        五队纷纷派遗留学生:“五队的学习情绪在突运高涨

        中更见活跃,除在自己队里各组互相交换学习处,还大批

        的派遣学员参加友队的课堂学习和小组讨论会,每次派遣出

        十人至十二人,事前都能具体的分工规划各人所应该

        注意的事项,所以回队会报时能够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作为参考和吸收学习。”

        一群争取突击胜利的战士们:“谢国贤同志建造沙缸

        ,百折不挠卒使平地涌出泉水来,一队经委谢同志领导建

        造滤水沙缸,有计划有方法,在一天之内,就使厨房门外

        听到潺潺声,不但确立饭料卫生的基础,同时达到创造了解

        除哨后深夜解寂寞的美妙音

        乐,大力士孙德奎同志一气

        担了十二担水,把所有大缸

        小缸都灌满了,他还说:挑

        水的瘾还没有过足哩!”

        承继了八路军的革命友

        爱:“在突击运动的高潮中

        ,五队经常举行大扫除,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抗大同学毕业上前线

          雷烨

          “我的位置是在别人的前面,是在前线上。”——列宁

          新成长的千余战士

          抗大好比一块磨刀石,青年的战士被磨得锋芒四射。

          一大队二支队、二大队、随营学校千多个战士,结成

          一个铁的集体。

          一大队二支队,这一支抗大的大哥队,他们是在上海

          陷落后和第二期抗战开始前后的日子里,含着仇恨与悲痛

          从各地汇集到杭大来的。他们有一页新的学历:云阳青年

          训练班优秀的学习者选拔到延安抗大第三期三大队学习,

          那刚是一九三七年寒冷的冬季。三个月的政治洗礼,冰雪

          风砂,小米饭,青菜和豆腐,住破庙,刻苦的生活与雷厉

          风行的作风,锻炼了他们。

          一九三八年初春时节,三期毕业了。他们和陕公一部

          份的壮健者、优秀者受过入抗大四期军事队的严格的甄选

          试验,一跃而学习军事成为革命的军人了。

          驰名于延安的一大队中的佼佼者的二支队学员们,塞

          外的风雨冰雪和太阳磨练了他们,粽红色的面孔挺耸的

          胸膛,一个军人的姿态和青年政治工作者朴素的风格,正

          和他们的政治思想一样的健康。

          以学习期的长久论,仅亚于二支队的二大队学员,他

          们又怎样的锋利呢?——他们来自陕公与民大,随校二部

          份,与一队彪壮的东北青年、远大的前途等着他们。

          新女性组成的一个五队,她们多半是三期的毕业学员

          及陕公的学生甄选试验的合格者编成的一个队,她们在杭

          大里解放了自己,也准备着在民族解放的血战中献身工作

          ,战斗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在学习时日里,她们成长起一个坚定顽强的意志:她

          们在黑夜里爬山越岭,演习急行军,她们在大风雨中演习

          攻击战而泅过河流,给满身涂上了泥浆,那算什么哩!不

          管是雨淋日晒,却满引为愉快的作业。如有名的五月行军

          ,和接近毕业时的野营演习,她们同是担当艰辛的工作。

          这一期毕业的学生,他们在八路军总司令部领导下创

          造了一页新的历史。在临汾失守后,他们奉令移到别处进

          行教育,尽管敌机追踪炸射,对于他们这支铁的队伍并不

          能有怎样危害。他们自由的平安的越过冰雪掩盖着的一层

          一层的山。他们在黎明前走过一条黄河的冰桥,刚到彼岸

          ,冰桥随即断了。

          背着包袱徒步到延安,毛泽东先生曾经赞美他们的战

          斗精神,长途中不管脚打起了泡,或是倦乏,只要一扎

          下地,随即展开对居民的宣传、组织的工作、这样一直到

          洛川。他们以团结的力量、组织的力量战胜了困难,始终

          以战备的姿态完成了军事、政治的教育计划,大批的毕业

          了。

          毕业就是“誓师”

          八月的风云驰荡于延安的晴空,是收获的季节。在

          “八一”反战反侵略纪念这一天,在八路军诞生日这一天,

          在统一战线发起日这一天,抗大四期一千多个中华民族优

          秀的儿女,抗大的一大队二支队、二大队及随校全部学生

          毕业了。在保卫大武汉的今日,这是杭大的宝贵的贡献,

          这是抗大给全国爱护抗大的人们一个告慰,也是给日本强

          盗一个回答。

          八一的午后四时,抗大举行四千人以上的欢送四期毕

          业同学上前线的大会。大广场上铺满了太阳的光辉,活泼

          的青年战土们,在这毕业礼场上,也就是战斗前的“誓师”

          吧,四千条喉咙合唱出他们的毕业歌:

          “…………

          是时候了,同志们!

          ——该我们走上前线,

          我们要去打击侵略者,

          怕什么艰难万险!

          我们的血沸腾了!

          不除日寇不回来相见。

          快跟上来吧,

          我们手牵手,去和我们的敌人血战,

          别了,别了,同学们!

          我们再见在前线!”

          隆重的杭大四期毕业典礼,中国共产党延安党组织、

          八路军领袖,及许多来宾们都来参加了,并且亲自给战士

          们一份光辉的礼物:

          手创抗大的毛泽东先生说:“我们要全国民众团结起

          来,用团结的力量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用团结的力量去

          建立一个新中国。然而这不是一件短时期的工作,所以我

          们必须“继续劳力,以求贯彻”。

          自武汉归来的林祖涵先生,新自苏联回国的王稼穑先

          生,从前线赶回延安的八路军X师师长萧克将军及八路军

          总参谋长滕代远先生,都给战士们致词与祝贺。

          军事委员会的来宾乔茂材先生,在最热烈的掌声里出

          现在人群中间,每个人倾听着他的指教:

          “各位同志在毛泽东先生领导之下热烈的艰苦的为民

          民解放事业而奋斗。以后我们要团结全国一切力量,坚决

          继续下去。十年前国民党共产党的血流在一起,汗流在一

          起,打倒军阀;今天我们要把国民党共产党的血流在一

          起,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所以各位要记住蒋委员长所告诉

          我们的“精诚团结抗城到底”(热烈鼓掌)!各位同志

          要记住毛泽东先生常常向我们说的话:“只有团结一切力

          量才能抗战,才能战胜敌人”的话……兄弟以代表军委会

          的资格在这里庆祝各位同志的健康,并庆祝抗战胜利!”

          热烈欢送战士上前线

          抗大与群众的关系,是血与肉,鱼与水。一大队二支

          队在瓦窑堡学习的时期里,群众纷纷借家具给他们用,帮

          助他们解决许多困难。当出动之前,边区安定县政府和群

          众们还献给二支队一面旗,上面绣着斗大的字:“抗日先

          锋”,并且还答复二支队的战士们:“一、优待抗日军人

          家属,代耕田地解决困难,二、动员群众参加自卫军、小

          儿队加以训练,三、加紧一切抗战动员工作,加紧国防经

          济文化建设,四、希望与二支队同志永远取得联络与交换

          经验……”

          随校驻扎在洛川,那里的农民们缝了十几面红色的旗子

          给毕业队作纪念,绣的字是:“为民族解放奋斗到底!”

          群众爱抗大学生,在出动日,老年人、壮年、小娃娃、

          妇女……像欢送自己的亲人上前线一样的兴奋、愉快,

          融和着依恋的情感欢送抗大的毕业队。

          毕业后的两周里,进行政治补助教育,举行毕业队的

          座谈会,尽量的提出对母校的意见,在校的同学们开欢送

          他们上前线的晚会,“别了,别了!同学们!”

          你们去了,后面后来了!

          抗大毕业学生的出路:

          到军队中去,到群众中去,到八路军和新四军去,加

          强抗战力量,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

          到敌人的后方去,到游击队去,发动广大的普遍的游

          击队,创造新的抗日根据地。

          到群众中间去,到工人中间去,到农民中间去,到学

          生中间去,到一切救亡团体里边去,坚决执行抗战建国纲

          领,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参加抗战。

          在母校里为培养大批抗日干部而工作。

          一批一批的战士出动了。带着抗大的忠诚与民族解放

          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献给不愿作奴隶的人们。

          保卫大武汉的旗帜下!抗大的青年战士哟!你们走近

          战斗,你们走近炮火,走吧!

          “你们去了!后面就来了!”

          ——在延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们怎样收复了塞外的乡村

            雷华

            黑河山的山岗仿佛像这塞外的农民在朝阳里裸露着砂金

            色的胸膛。山上繁茂的桦林里还有篝火的青烟轻轻飞散,我们

            的队伍在林子里高声呼唤着隐蔽在山中的老乡,我们的队伍

            在新鲜的气流里,青年战士们因为在新的环境中,因为紧张,

            因为愉快焕发着在周身潜伏的热力,在呼唤老乡的声浪里还

            有口琴伴奏着歌声,还有为取联络而吹起来像画眉鸟歌唱似

            的口哨,这些音乐似的声浪亲密地溶化在林子里。

            他们亲密地呼唤;“老乡,咱们是从口里开来的八路军

            ——中国队伍——大伙快出来见见面吧!……”没有声音答应

            我们队伍的呼唤,热情的呼唤像青烟似的溶化为桦林所吸收

            了。

            村长却领着李教导员来了,周营长向密林里吹响集合的

            哨子。闻哨音而来集合的战士中间却出现了十几个惊恐的农

            民,他们是被战士们挽着臂膀才走出来的。他们以忧虑和狐疑

            的眼睛向村长,向队伍张望。村长,他已经从营长,从教导员,

            从战土的行为当中知道这支队伍,不是匪,也不是讨伐队,是

            确确实实的八路军。这时,他决定地对这些农民招呼;”你们只

            出来十几个人,队伍走了一夜,还上山找大伙一直到天明,去,

            我跟大伙都赶紧去把全村的人招呼出来,还用队伍摆酒席请

            你出来吗?”

            “出来吧!出来吧!开来的队伍是八路军!”——呼唤的声

            浪仿佛象黑河里的流水深沉地流向桦林、岩石间、峭壁下,隐

            蔽的人们就为这熟悉的呼唤所振荡,被吸引出来了。

            “开来的队伍是八路军?”老人们喘着气息走出来了,零零

            落落地坐在青草上,远远地向绿色的队伍张望,年轻的女人用

            手遮着太阳,张望的眼睛闪烁着忧虑、狐疑的光芒。

            我们的队伍唱起歌来啦,歌的音节因兴奋于新的生活而

            明朗,农民们让这新鲜的歌声所吸引过来,走拢来的老人们用

            模糊的眼睛来注视这支新的队伍——他们心里想这眼前面的

            队伍,也有闪闪发光的枪刺,但是完全和善,这许多年轻的“老

            总”的眼睛看我们的男人……,也看女人和小孩,但是眼睛完

            全亲近。——注视着队伍的农民,昨夜的忧虑狐疑,在心里一

            片片地被分裂,信任这支开来的队伍是八路军,就象春雪后的

            麦苗。

            “要相信我们是从口里开来的八路军!”——周营长的沉

            静和喜悦的眼睛,向集合拢来的农民征求最后信任的第一句

            话。他接着问:“大伙相信吗?”

            长年的忧虑扼紧农民的喉咙。被激动的瘦损的老人忧虑

            得低了的头又抬起来,用烁烁的眼睛望着队伍说:——我有这

            么大的年纪,没见过队伍央着老百姓说:”大伙相信吗?”什么

            时候老百姓都一样:不该挨揍的还是得挨,我这么大的年纪·

            年轻的时候不说,立了“满洲国”以后,我挨过揍,到老骨头痛

            得不能做活的年纪不该挨饿的年纪还得挨饿。——这老人为长年

            的忧虑而颤动地注视着队伍,哭泣似地接续说:—一队伍

            走了一夜,还上山找大伙到天明,要是口上“官家”的队伍,

            老早就打枪啦!现在,无论大人小孩,该挨揍的没挨揍,该哭的

            没有哭,你们真是吉祥的队伍,你们真是从口里开来的八路

            军,中国的弟兄,我盼望你们有十一年了……

            “--我们的眼睛都盼烂了”,农民群里发出低长的叹息,

            应和着老人哭泣似的声音:”那怕今夜死掉、也算亲眼看见了

            中国的弟兄……”

            “是的,老大爷、婶子、弟兄、姐妹们,十一年了……”周营

            长的柠檬色的脸上闪着宁静的光泽,伤痛地招呼大伙的时候,

            一个赤膊瘦饿的壮年农民,插嘴说:“中国队伍再不开过来,我

            这条破裤子就穿不到明年了,十一年的罪是我们受了,中国还

            要我们吗?‘满洲国’把鸡狗都上了捐,把人也当牲口一样的上

            了捐,我们让‘组合’、‘配合’、‘集家并村’、抽壮丁、当‘国兵’

            压住了……”长年的抑郁绝望过的眼睛凝注着痛苦的眼泪,使

            他颓丧地说一:“十一年的苦没处诉,八路军也会不要我们吗?”

            我们队伍用同样的湿润的眼睛迎接了他的注视,我们想扑过

            去拥抱他,拥抱坐在我们身旁的大人小孩,要告诉他们,我们

            要跟你们生死在一起的话。可是,周营长注视着队伍激动地

            说:“同志们!我们是冀东的子弟兵,也是口外的子弟兵,我们

            是和老百姓要生死在一起的队伍……”。“我们在一起呵!”李

            教导员领导着卷起队伍高亢的声浪。像桦林一样正直的身材

            高大的周营长,他注视着农民群众接续地肯定地说:“老大爷、

            婶子、弟兄、姐妹们!我们八路军说要和老百姓受苦在一起,就

            受苦在一起,我们说要打就一定要打掉害你们的‘组合’、‘配

            给’、‘集家并村’,让他不敢向你们来收‘牲畜捐’、‘人口捐’

            ……”直挺站着的高大的周营长,人们用亲爱的信任的眼睛注

            视他。

            孩子们也看得出神了。蓦地一只大雄鸡从一个女孩子的

            怀抱里挣脱了,在人群头顶上拍着翅膀飞叫着,女孩子哭嚷地

            张开手,母亲咒骂着,爸爸——一个赤腰的、瘦损的壮年农民

            乱舞着手指挥着伙伴给捉鸡……。

            好一会,秩序恢复,捉回了的大雄鸡,在女孩子紧紧地怀

            抱里惊恐地仍然喧叫,所有孩子们怀中的鸡,都跟着唱和起

            来。“嘿嘿!瞧!你们这些鸡巴孩子……”——这个瘦损的农

            民满心舒服似的笑骂着。——周营长还象春风一样柔和接续

            说着:”以后,队伍就得住在大伙家里了,要给大伙添麻烦了。”

            “不打人,不骂人,自己的兄弟来了,ife还嫌麻烦吗?”一个农民

            热烈地在旁边接口说。他仔细地望着周营长,郑重地继续说下

            去:“吃呢是用自己带来的油盐,吃菜给菜金,粮食呢——他向

            大伙投过了诚挚的征求同意似的眼光:粮食吃你们一斤小米,

            按市价给你们钱,大伙看行不行呢?”

            农民群众顿时活跃起来,大伙的声音轰然答应着:“弟兄

            们在冀东没饿着,来到咱口外大伙也敢管饱!”这回答的声音

            使队伍就像雨里的麦苗一样的喜悦着。李教导员向队伍高声

            鼓动:“同志们,我们自己打柴呵……”但马上他的声音被另一

            个黑黄脸的农民的大声所淹没:“弟兄们辛苦,不用上山打柴,

            我们家里的木柴是烧不完的……。”——“谢谢老乡们呵!”李

            教导员重新领导着卷起队伍的高呼。

            “噢!还有点事”,周营长向大伙提出:”得去两个精明的

            小伙子,到山头上去帮助哨兵了望了望,因为队伍是新来的——

            叫谁去呢?”一个胳臂粗壮的机灵的青年农民走出来答应道:

            “就是我去!”周营长注视着他,他原来是“满洲国”承德县黑河

            甲的牌长呢。一个刚过童年不久的媳妇,从他手上接过了他们

            看来才刚满月的婴儿,在大家亲密的注视里,她的苍白的面颊

            开始泛起红晕。

            口琴又奏起愉快的调子,大人孩子纷纷地站起来了,裸屁

            股的女孩子们蓬乱的头发上,红色的小甲虫时时张开小翅子,

            想飞,蓦然地,女孩子们举着泥垢斑驳的小手,向从林荫里跑

            出正爬上山头的两个男人的背影喊叫着:“大福叔叔、四锁哥

            哥!”我们的队伍也和大人孩子们一齐从灼热的阳光里向那里

            凝望,山脉的棱角在阳光里闪着鲜明的虹采,闪着蔚蓝色的峰

            峦,仿佛是海兽们的奇怪的头角,巨大的背脊在光波里浮动

            着,在这燕山山脉的光艳里,队伍的哨兵和两个青年农民,屹

            立在山头上了望着长城线上的要塞,那屹立的人像看去仿佛

            是巨匠雕塑成的铜像。

            --庄严、勇敢、壮美的铜像啊!

            “大伙回村去啊!”——红色的小甲虫终于在女孩子们头

            上纷乱地飞舞起来,孩子们怀抱里的鸡们喧叫起来厂,口琴伴

            奏着《八路军进行曲》,女人穿着用灰、黑、蓝色还有红色的旧

            碎布缀连的衣服,沾在脱线的布片上的蛛丝,在阳光里闪着苍

            白的光亮……

            暖和的、光艳的天气,我们的队伍和喧闹的大人小孩的行

            列,回到新收复的乡村里去。

            已经是塞外的十月了。夜里,农民们在泥盆里燃起桦树枝

            了,还有人没有睡下,那就是营长、教导员、村长三个人:村长

            要求队伍不要打仗,打了仗,他怕敌人到村里来残酷地报复。

            营长、教导员他们早已顾虑到:在新收复的乡村,长年忧虑的

            人民是再经受不了敌人残酷地报复的,——“好吧!村长,可以

            答应你不打仗。队伍进山沟里去隐蔽,可是,明天天亮时刻,不

            会有敌情吗?……”。刚抽足大烟的村长,没有一点狐疑地说:

            “电话机在我手里,没有坏人去报告,讨伐队就不会出发,我敢

            担保没有坏人。”他轻松地风趣着说:“电话机总不会自己说话

            吧7营长。”“不会的,绝对不会的,哈哈……”

            山脉的棱线上已经出现下弦月了,村长从街道的窗前走

            过,窗里,那温暖的泥炕上发出健康、匀和、疲劳的鼾音,——

            他铭记着这开来的队伍是八路军。

            塞外的十月拂晓,我们队伍,睡眼惺忪地吃饱小米饭,和

            老乡慰劳的猪肉,也喝足了南瓜汤,虽然还有人打呵欠,但个

            个人肩起枪,走出新收复的乡村。

            沉静的队列进人山沟里隐蔽目标。一班班的战士浴着曙

            光围着燎火,吸着老乡们赠送的新采的烟叶。……当朝阳从样

            树上流过来的时候,周营长和李教导员上山去观察地形了,青

            年的战士们仿佛周身都在向外挥发着青春的蓬勃的生命力,

            他们一班班地在继续讨论教导员传达的李司令员的报告——

            收复塞外的乡村,坚持地区,巩固、壮大部队,要保证胜利完成

            这三大任务!

            我们的队伍开始分散去收复祖国的疆土了。塞外的十月,

            一个个的突击组,像轻骑小队似的在广阔的沦陷十一年了的

            祖国疆土上驰骋。在十月的塞外,我们的队伍纷纷地燃起抗战

            的烽火,举起《双十纲领》的旗帜,去呼唤逃向山林的人民回家

            里来。一个突击组在一个月里收复了四百里的幅员。从承德

            城到幽暗的山沟,卷起了纷纷的议论:“开来的队伍是八路

            军。”桦林里牧牛的少年敢唱起八路军歌子了。太阳下,山岗

            上,纷纷地站立着新生的仿佛铜像似的了望哨。

            我们的队伍从那时候起就有计划地收复起那些被日本法

            西斯奴役十多年的土地,有什么力量可以强制阻止这蓬勃的

            运动呢?——长城线上的要塞上的关东军和戴着钢盔的“满

            洲国”兵么?是关东军司令部和梅津脚底下的“满洲帝国政

            府”的庞大的统治机构么?

            虽然,我们的队伍被关东军和他的爪牙所日夜迫逐着,阻

            止着,但他却阻止不住“开来的队伍是八路军!”

            我们的队伍,克服着被追逐的艰难,技巧地隐藏着,围抱

            绕着人民,回旋在广大的新收复的乡村里,呼唤人民和日本法

            西斯无情地分裂。

            我们的队伍是和猛兽似的关东军进行隐蔽的白刃战,我

            们的队伍隐蔽着而又突然地去袭击,也为他的锐爪攫去过年。

            轻的战友,——在繁星照耀我们队伍,在险峻的山道上行军的

            时候,突然遭受敌人的伏击,两个负伤的青年战士,共产党员

            李义、张为民就在突围中坠落在山下黑幽幽的深潭里淹死了。

            但新收复的乡村,相信八路军不会离开他们了!

            塞外,大雪花卷旋了的黄昏,雪花卷旋里我们的队伍穿的

            是夏秋的服装,还有战士赤脚拖着破烂的布鞋头,走向新收复

            的乡村去宿营。

            新收复的乡村里,母亲的湿润的眼睛,凝视着冒着大雪花

            的队伍,告诉自己的儿女:——一孩子!那开来的队伍是八路军!

            大雪花卷旋了。塞外新收复的乡村里,家家燃烧桦树枝升

            起闪闪的火。围着火,我们的队伍还是讨论着李司令员报告的

            政策——不给收复了的乡村增加一丝一毫负担:吃的、用的、

            穿的都要自己买。坚持《双十纲领》的精神呵:不要把参加“协

            和会”……的人看成是汉奸,要到处去团结各阶层,对吸大烟

            的人更要劝告和宽大……

            新收复的乡村相信八路军不会离开他们了。

            雪后,塞外的天是那样明净,是那样蔚蓝,白金似的太阳

            辉耀着新收复的乡村、山脉。孩子们穿着战士们在秋天赠予的

            绿色的衬衫;白的、绿的裤子,在火线和战士们欢笑,孩子们竟

            答应向战士叫声叔叔以争取他唱一支歌或奏一次口琴。

            村外,仿佛是用大理石雕塑的山头上:披着伪装雪色的外

            套的哨兵,和拿伐木的钢斧的农民一起屹立着,仿佛是用大理

            石雕塑的巨像。

            那塞外山头的巨像,他们手里的枪斧,在保卫着塞外新收

            复的乡村。

            • 家园 战斗的记录--雷烨作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人圈”--雷烨作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圈”中的妇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2年,冀东子弟兵帮助人民重建家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八路军为“人圈”解救出来的人民重修的房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抗战--雷烨作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滦河晓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祝捷大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潘家峪大惨案--雷烨遗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