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聊世界经济 -- MRandson

共:💬309 🌺5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啊

          一般来说,对于相对弱小的经济体,热钱不是好事。热钱迟早必然离开。来的时候,一片泡沫,走的时候一片危机。

          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的幽灵,不论大国小国都有可能会遇到。走夜路走多了,遇到鬼很正常。

          当然,还是不遇到的好。希望央行和财政这次能够联合出手,再次化险为夷。

      • 家园 房地产问题确实非常严重,金融危机的事

        还不太好说。

        不才并非想粉饰太平,但金融危机的概率的确不好说,可能很大,也可能不大。

        银行倒闭大体也就是三种情况:

        1、借出去的收不回来的钱太多了。按照《胡雪岩》里面的说法,就是吃倒账了。吃得太多了,亏本了。

        2、有天灾人祸,或者谣言,或者其他原因,大家不但不借钱给银行,还纷纷提钱。银行贷款,不可能及时收回来,结果发生了挤兑。一般来讲,银行里短期存款越多,长期贷款越多,对抗挤兑的能力越差。当年,黄楚九把日夜银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回报告但是周期长的房地产。结果,黄金荣的谣言一来,日夜银行土崩瓦解。

        3、原先资产中就有大量的不良资产,但是因为缺少竞争对手,本来还能维持。突然出现的竞争对手,分流了大量的业务。借来的钱少了,贷出去的款少了,利润少了,倒账的比例却上升了。原本还能维持,现在只有关门了。

        兄台说的这三条,第一条不要过于担心。前些天不才的一个帖子说了,大量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已经剥离了,减轻了银行的负担和信用风险。新增的不良资产已经提取了足够的拨备,造成的影响也不大。目前随着国有银行的陆续上市,不良资产率还在下降,资本充足率还在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在增强。

        第二条是个事,不过尚在两可之间。现在国有银行的存贷差很大,虽然有很多贷款期限较长,带有投资性质,但剩余的存款很多,存款与贷款之比高于世界水平,于是应付挤兑的能力就比较强。这种能力越强,挤兑就越不可能发生,因为提款者会损失利息收入,只有当银行支付提款的能力很差时才会为了保本而挤兑。但是,问题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现在流动性过剩,各银行都有很强的贷款冲动,这些钱无论流进股市还是房地产都会造成泡沫,反过来也就增加了坏账产生的概率,所以目前限制流动性是非常必要的。以政府当前的能力而言,或许可以控制住。

        第三条竞争对手是个长期问题,国有银行提升竞争力任重道远。但对手的发展也有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不好说。

        现在一方面需要深化金融改革,国有银行海外上市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提高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谨慎而聪明的应对人民币升值、房地产过热、流动性过剩等一系列互相作用的因素,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 家园 呵呵

          第一点出现的情况,并不是指原有的坏帐。是指因为经济波动突然造成某一行业利润迅速下降,而这一行业恰恰是银行的重要客户。泡沫高涨的行业,自有资金很少,都是在利用银行的资金,而这些行业也是银行的主要客户。今天的房地产业就是这样的行业。今天中国的房地产业,未必能引爆中国金融炸弹,但是如果听之任之的话,一两年之后,到时候就回天无力了。

          关于原有的坏帐,一直是国有银行的包袱。和GDP相当的坏帐,不是一两下就能化解的。所谓的剥离,不过是把问题从左手转移到右手。类似医学上的保守疗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金融危机的爆发,不见得只有银行才能引爆,财政一样能引爆。墨西哥的金融危机不就是由债务引爆的吗?

          至于深化改革之类的话,我觉得已经喊了若干年了。改革是深化了,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不断转移,并且以隐性的方式积累起来了。太祖讲量变到质变,我们能否控制住质变,我不是很乐观的。

          • 呵呵
            家园 一个通胀能够不知不觉地把坏帐抵消么?

            要看国内的金融大鳄,制造业大鳄和一工资收入为主的白领公务员之间的斗争了。

            • 家园 只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这些不良资产(或者另一个形式:政府债务)能在长时间内缓慢消化掉。考虑到社会能接受的通货膨胀率和现实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这个长时间的概念,决不是三五年。

              中国这些年,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不断地把矛盾和问题推给金融业。现在的难题是,中国的经济能否保持长期稳定的同时,保证金融问题不再继续扩大。

          • 呵呵
            家园 兄台忧国忧民,花之
        • 家园 三位都花!

          接着学习。。。

          BS不好好讨论问题,煽风点火的

      • 家园 没这么严重,中国会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后一个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

        经济增长最高,实物经济比例最高,虚拟经济最少,国债水平最低,币值最被低估,人民对货币的信心最好。这是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有利国情,不利的一面是坏账高。坏账高也不是新鲜事,多少年都这样过来了,坏账总数增长了,但从比例上来说,反而有改善,因为经济运行越来越合理。政府财政状况好得很。

        现在中央政府高调防金融风险,指的是那种小规模的过热、泡沫,希望连一点乱子都不要有。要出了乱子,虽然经济增长仍然会是全球最高,但就不是理想的波动不大的增长。

        房地产崩盘也是不可想象的事。现在中央好象很不满意地在调控房价,是因为中央想按自己的步骤去炒房子。现在有些地方涨得快了些,超过中央的规划了,那么就控一下。房价长期上涨是板上钉钉一样的事,只不过中央想一年年稳步上涨,房产上涨带来的利益分配平均一些,你5000成本建房或者买房的6000卖,6000成本的7000卖这样。下面有些人以及外资却想抄底一步到位,买最低,卖最高,5000的成本就想直接就卖到10年后才应该达到的10000去。那么中央就要出手整整这些想独吞的人。何况这些人还是借银行的钱来炒的,当然要整他们。炒疯了,是说本来长期也就10000的房子,黑心地产商与游资非要按15000来炒,那就会出事,现在还不是这种疯狂的程度。

        银行的房贷,大多数还是安全的,因为房子本身就值那么多钱。就算有人把房子拋给银行了,最后政府出头把银行的房子弄到不陪本的价格卖出去不成问题,无非就是用些年头慢慢消化的问题。这又不是最后会倒闭破产的工厂那种收不回来的坏账,而是可以用几十年的房子,价格相对周边地区也还在低位,长远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外资跑来买房,根本不怕什幺短期涨涨跌跌,反正它本大,就一放十年,稳赚不赔的。

        • 家园 你这话说得有失水准

          房子难道就是金娃娃?有房子抵押银行就不会损失本金?

          房子的价值是对于在本地区居住的福利的预期,不是这块地皮、这堆钢筋混凝土疙瘩。要是预期没有了,倒贴钱这房子也没人要

        • 家园 我对国内的房地产也是悲观的很,北京今年一季度

          我对国内的房地产也是悲观的很,北京今年一季度的涨法,放到全球任何地方都是大崩溃的前兆!我本来打算这个月回成都买套房给国内的长辈住,研究了半天还是算了。等来年崩了再说吧。

          • 家园 不必太担心了

            这轮涨势连一些地产大颚也在到处扑火降温,可能他们也知道,照此下去,中央政府必有更加强力的调控措施出台,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也许现在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吧。

            • 家园 怕的不是措施,是没有接棒的了

              措施怕的不也是这个吗?

              经济中一点虚的部分是有助于活力和发展的,也是可以DEFER给未来发展的,但放到哪里,放多少,什么时候放可不是乱来的。

              现在到害怕垮了才想办法的地步,那就只好指望人民群众吧。

              他们是信上帝的。

        • 家园 呵呵

          经济增长最高,实物经济比例最高,虚拟经济最少,国债水平最低,币值最被低估,人民对货币的信心最好。这是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有利国情,不利的一面是坏账高。坏账高也不是新鲜事,多少年都这样过来了,坏账总数增长了,但从比例上来说,反而有改善,因为经济运行越来越合理。

          经济增长最高,
          结构合理、实实在在的有多少?陈兄大概不知道统计数据怎么来的吧。

          实物经济比例最高,虚拟经济最少
          金融玩的是信心,不是实物和虚拟的比例。

          币值最被低估
          如果按购买力平价的话,越落后的国家,币值被低估的越多。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币值被低估而逃避了金融危机。

          人民对货币的信心最好
          有些数据如果公开出来的话,恐怕就没那么好的信心了。中国强力的金融管制,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金融稳定,但是也让金融问题越积累越大。

          坏账高也不是新鲜事,多少年都这样过来了
          原先能幸免,不代表以后仍然能侥幸。

          银行的房贷,大多数还是安全的,因为房子本身就值那么多钱。就算有人把房子拋给银行了,最后政府出头把银行的房子弄到不陪本的价格卖出去不成问题,无非就是用些年头慢慢消化的问题。这又不是最后会倒闭破产的工厂那种收不回来的坏账,而是可以用几十年的房子,价格相对周边地区也还在低位,长远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外资跑来买房,根本不怕什幺短期涨涨跌跌,反正它本大,就一放十年,稳赚不赔的。

          呵呵,泰国金融危机、日本经济衰退以前,许多人也有类似的看法。银行的资金链如同血液循环,一时一刻也不能停的。以后值钱,不代表现在能应付挤兑。黄楚九的日夜银行的例子非常典型。

          政府出面,我觉得很困难。

          第一、政府财政要拿出多少钱接?一个单元几十万,上百万,一栋楼几千万,甚至上亿,政府的财政能掏出多少钱承担这样高价的房子?

          第二、楼价下跌的时候,必然带来土地收入的减少,恰恰是政府财政紧张的时候,政府有多大能力接?

          第三、中国政府显性的国债少,隐性和或有负债并不少。到底有多少,没有人说得清楚。

          第四、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生子女长达成人,多数地区都会出现一阵房屋供大于求的浪潮。长期看,房屋在未来是否还能值那么多钱?

          第五、这次接了盘,消化问题又需要若干年,能不能消化还是两说。国企的问题已经成为金融的定时炸弹,房子的问题又要成一个定时炸弹。接盘不过是又扬汤止沸一回。

          第六、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中国的经济能否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如果经济停滞,金融炸弹很难不爆炸。

          我原先是在基层的,看问题矛盾多一些,没老兄那么乐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