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刘宏毅《千字文讲记》 -- 知行人

共:💬26 🌺4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刘宏毅《千字文讲记》

    《千字文》讲记

    引 言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千字文》全篇主题清晰,章句文理一脉相承,层层推进,语言优美,词藻华丽,几乎是句句引经,字字用典。这是其他几篇也被公认为不错的训蒙读物不能比的。所以历代书法家都竞相书写,如智永禅师、怀素、欧阳询、赵佶、赵孟頫、文征明等都有留传至今的帖本。\

    我们现代人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机缘,一生中能把《千字文》从头到尾好好读一遍的机会不是很多。现在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大陆, 能读《千字文》的不是研究生也是学中文的本科生。但在民国建立之前,这是六岁孩子入蒙学就必读的。现代人如果没有文史功底,确实读不懂。且不说弄清引经据典与用韵,只翻字典查生字一项,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兴趣全无了。有感于此,我笨鸟先飞,先求古寻论一番,作一块引玉之砖。希望我们每一个海外华人都能籍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贝,不至于耻作中国人。开讲以来大受欢迎,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听了倍感亲切,这倒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千字文》既是用一千个字编成的韵文,我们这次开讲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讲的人将字义、文义讲明白,听的人要随着文句的展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观去想。古文在理解上没有标准答案,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义”,完全看读者的领悟力和想象能力。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杀了。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发明创造,这是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传统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处处给你留门,而不是老师越俎代庖,处处关门闭户。“讲不清,师之过;听不明,学之惰”。如果真的能够随文入观,我们这些吃腻了“洋教育”快餐的人,一定会发现古人的粗茶淡饭别有一番风味。五谷杂粮是养胃的,不会伤人,希望大家多吃。

    第一讲 天地玄黄

    《千字文》三个字是本文的篇名,说明这篇文章是由一千个汉字编排而成的。中国汉字发展到今天共有二万余个方块字。记载殷商和商以前文化的甲骨文,经过考古学家、文字学家多年的整理,发现共有三千字。其中二千个是占卜专用字,日常应用的文字仅有一千个。商朝有600年的历史,常用字只有一千个。当然,那时字少是一方面,但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如果你真正能够驾驭一千个汉字,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中国自古就把语言和文字分开来,语言是语言,文字是文字,不用口语化的文字。因为古人发现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交流用的语言也不同,大概的规律是每30年一变。但是文字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永远流传下去。今天我们读到这篇《千字文》,感觉中就像又回到南北朝时代一样,与作者周兴嗣对面而坐,听他侃侃而谈。一切都是那样鲜活,栩栩如生。

    周兴嗣,字思纂,生活在南朝宋、齐、梁、陈之中的萧梁时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梁武帝时官拜员外散骑侍郎,武帝常命他做文章。六朝历史上著名的《铜表铭》、《檄魏文》等文章,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本文作于梁武帝大同年间,即公元535-543之间,距离现在有1400多年了。三国时期的书法家钟繇曾写过一篇《千字文》,但毁于西晋的动乱之中。王羲之又重新编缀过一篇,但文理音韵皆不佳。梁武帝为教育子侄,令周兴嗣再次编撰。相传武帝从王羲之所书的碑文中拓下一千个不同的字,然后把这一千张没有秩序的纸片交给周兴嗣,说:“卿家才思敏捷,为朕作一韵文可也”。周兴嗣绞尽脑汁,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编好了,但当他交文的时候,已经鬓发霜白了。(故事见于《梁史》)

    他只能用武帝给出的一千个字编排文章,像小孩子玩拼图,而且还要押韵,所以说“周兴嗣次韵”次韵。次是编排次序,韵是按照韵部、韵脚,把它编排起来。因为是奉皇帝的旨意承办的,因此前面加一个敕字,敕就是皇帝的昭命。

    员外散骑侍郎是他的官阶,这是汉朝设的官职。南北朝时期距两汉并不太久,仍然沿用汉的制度。散骑的原意是没有很具体的事情做,只是散跟在皇帝身边的顾问侍从。

    侍郎是当时政府部门“省”(以后称“部、院”)的最高领导,但明清两代的侍郎为副职,部门的正职叫尚书。员外是正常编员以外加设的职位,因为皇帝有旨,特别在正常编制之外,再加一职。所以周兴嗣这个侍郎就叫员外散骑侍郎。

    《千字文》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宇宙的诞生、开天辟地开始讲起,讲到日月星辰、气象物候、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一直讲到人类出现以后,中国太古和上古时期的历史。最后以人类社会组织的出现和王道政治制度作为结尾。这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是下面三部分的奠基,非常重要。

    下面看第一部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这两句话说的是开天辟地和宇宙的诞生。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后的初期又是什么样子?都在这两句话里,不要小看这八个字。这两句话都是引经,都语出有典。

    “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杨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所以这两句话都是经典。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这不是无病呻吟吗?能作为经典流传几千年吗?那么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在哪里呢?我只能试着解,大家来随文入观,看看能体会到哪里。

    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们熟悉的太空之天与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义,必须要读《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四书》、诸子百家,统统都是从《易经》这个根上发展出来的,学中国文化不读《易经》是本末倒置。

    《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现代物理学称为大爆炸以前的那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中国文化叫太极。150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经》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体吗?但这是物理的天地,物质世界的天地。在《易经》文化里面属于形而下的“器世间”,也就是物质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质的道的世间,那不是我们现有的智力能够讨论的,所以孔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存”是承认它确实存在,“不论”是暂且不讨论,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一说就吵架,何苦呢!

    对智慧高的人讲真话,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对智慧不够的人只能说浅话: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样都是天地两个字,深人有深解,浅人有浅说,各得其所。   

    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叫玄。在意义上来说,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叫玄。肉眼可见的天的颜色是蓝色的,怎么说是黑色呢?蓝色是水的颜色,是海洋的颜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线反上去,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但是现在的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确实是黑色的,所以从颜色上说天玄是对的。此外天道高远,像老子说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体,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是我们现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测,所以叫天玄。

    地黄也有两重意思。我们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确切地说,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再缩小范围,应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流下来,同时带下来黄土形成了冲击性平原。那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农作物黍、稷都是黄的,所以说地黄。

    另一重的含义,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地球在内,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初始状态都是炽热的物质。地球就将其温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浆之内,并借助太阳不断地补充。有温度才可能有生命现象,在色谱分析上,玄色是冷色,黄色是暖色。地黄也是赞叹温暖的大地有长养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国人又把大地尊称为“母亲”。

    天道高远,地道深邃,黄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说:“人死了以后归于黄泉,过了奈何桥就是黄泉道了”。话虽不可信,其意无非是指那个不为活人所知的另一个深邃的世界。

    可见,要弄明白“天地玄黄”四个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宇宙洪荒

    《淮南子》上说,上下四方叫作宇。上下四方又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间的概念。古往今来叫作宙,是历史的承续,是时间的概念。宇宙一个说的是空间,一个说的是时间,代表了现代科学里“时空”的观念。我们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词,只是言物理的太空,只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宇”,没有宙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时间不是客观存在,是人的主观感觉。空间状态的延续是时间,脱离开空间就没有时间,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空间拓展了时间就随着延长了,反过来,空间缩小了时间也就随着缩短了。

    南北朝的《述异记》中载有“王质观棋”的故事。晋朝的王质进山砍柴,看见松下有两个童子在下棋,他就驻足观了一盘棋。棋罢,斧子把儿已经烂了。回到家里,同时代的人都过世了。可见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今天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天的时间比起我们小时候的一天,显得很短。这很自然,因为空间缩短了。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取经要走三年,现在坐飞机几个小就到了,交通的便利缩小了空间,自然我们在时间的感觉上就缩短了。

    此外,时间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直接关系。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宇宙中的质量、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转化。宇宙的速度极限是光速,即30万公里/秒,当运动速度到达光速,时间就趋近于零。超过光速运动,时间就倒转了,就是科幻片里描绘的“时光隧道”。到达这一步,人类才能说“进化”了,否则总是研究猴变人、人变猴的,一点新意都没有。但问题是,零也是存在的一种形式,不是不存在。我们即使进入了时光隧道,也只是倒计时,还是没有超越时空的束缚。《金刚经》和《老子》是东西方两大圣人教给我们破时空的经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谓“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古代的读书人没有不读这两部经的,今天我们把它当作宗教著作拒绝接受,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福薄,享受不了。

    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是50亿年以前(太阳系形成),那时地球的地壳很薄,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洪水,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说的。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闹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一次,大约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九州,这是人类史上出现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范例。

    荒的本义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离现在至少是500万年,那时的地球上还处在混囤蒙昧的状态中。中国自古就有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说的是盘古氏开天地。在久远前天地还未分开的时候,有一个人,他像胎儿一样盘缩在像鸡蛋壳一样的天地里面睡觉,一睡就是一万八千年。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岁了,所以叫他盘古。他睡醒了以后觉得又黑又闷,就把这个鸡蛋壳一斧子劈成了两半。轻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长一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终于被固定住了,盘古也化作了天地的一部分。这虽是个神话故事,但与宇宙大爆炸说有一点神似。

    如果将以上两句话译为白话文,意思是:

    开天辟地,宇宙诞生。

    天色玄,其道高远而苍茫;

    地色黄,其道深邃而宽广。

    地球上洪水泛滥、草木蒙生,

    一片荒芜混沌。

    日月盈仄

    谈到日月星象就进入了中国传统天文学的领域。中国的天文学不同于西方天文学,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是中国传统科技的一部分。日月是最容易观察的,同时也是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体。因为,其一日月离我们距离近。月亮距地球38万公里,太阳距地球1.5亿公里;其二我们在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表面直径一样大。中国人将日叫做太阳,把月叫做太阴,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就叫做七曜,或七政。

    七曜,就是七颗光明闪耀的星球。日语里面从星期一数到星期天,他们还再称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金曜日等等,指的就是这七星。

    盈指的是盈满,这是针对月亮来说的;仄的意思是倾斜,是针对太阳说的。月亮十五是满月叫盈,又叫望,望者日月相望也。每个月的阴历十五,夕阳还没落山,满月已经升起来了。一日一月、一白一黄相对而望,蔚为瑰丽。每个月的初一,没有月光的月体叫朔,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也没有月光,那叫晦。初三到初七,慢慢有月牙出来了,开始是C形,像镰刀一样,叫新月。到了初八,是反着的D形,这叫上弦。十五是满月,再到D形,是下弦,最后到一线残月,然后就是晦。这是当月球与太阳处于同一直线的时候,二者的视表面积重合,月体完全遮住了太阳,看不见月光了。

    仄指的是日西斜,太阳每天都东升西落,正午的时候位置最高,一过午时就叫仄。中国自己的天文学里面讲究黄道、白道和赤道,这是最基本的天体运行的轨道。

    中国人出门做事,喜欢挑个黄道吉日。那什麽是黄道呢? 黄道是太阳围绕地球运转一圈所形成的轨迹。有人一听就跳起来了,胡说!不科学。太阳怎麽会围绕地球转呢?是地球围绕太阳转。我们说这要看基点在哪里,如果以地球为基点,以太阳为参照物,在地球上观察太阳的运动,确实是太阳围绕地球转。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晚上从西方落下去,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日升日落。我们换一种说法,说成:在地球上观察太阳运动所形成的视运动的轨道就叫黄道。随你怎么说都是一回事。

    黄道一个周天360度,分成十二个等份,叫做黄道12次或12宫。从子到亥,一宫30度,每月走一宫,十二宫走完,太阳转了一个周天。

    什麽叫白道呢?白道是在地球上观察月亮围绕地球转一圈所形成的轨道,叫白道。地球赤道是在南北极之间,画一条假象的平行线,把地球分成南半球北半球两部分。天文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以此为标记,天球上才有对应的九州分野。

    月亮盈亏变化的一个周期,就是中国最早使用的太阴历,太阴指的月亮。根据月光的盈亏变化来记载时间的长短,就是太阴历,简称阴历。夏商周三代各自有各自的历法,我们现在用的是夏历,也就是夏朝的太阴历。

    辰宿列张

    这一句话,语出《淮南子》。《淮南子》一书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共同著作的。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汉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子》中有一句:“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可见《千字文》的作者周兴嗣,对五经和诸子百家读得烂熟,可以信手拈来。

    广义的辰是星体的总称,俗称星辰。狭义的辰是北辰,指的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属于现代天文学的大熊星座,可以用来辨方向、定季节。辰又指太阳所行黄道十二宫(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辰宫。

    广义的宿指的是星宿。星和宿有什麽区别呢?单颗的称星,一颗以上的一团星、一组星,就叫宿。我们看看天上的星,基本上都是星座、星团,一疙瘩一块的,根本数不出有多少个,只能叫一宿,一个星宿。中国天文学最鼎盛的时代是隋唐时期,那时的星域分区,把视天球分成三大圈,又叫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垣是院墙,就是把星域分成三进的大院套。然后再按东西南北,象切西瓜一样把星域分成四块,每一块选择七组星辰,每组都是恒星。所谓恒星就是不动的星,向太阳一样,今天是这样,明天是这样,一万年还是这样,永远不变,便于观察,便于比较。每一方有七组星宿,四七二十八,加起来是二十八组,就是二十八宿。

    西方人不叫星宿,叫星座。星座是一个星群,如有大熊座、仙女座、双鱼座等等。西方天文学本有48个星座,以后希腊人又加上40个,总共88星座,都是根据西方神话传说的人物、动物、器皿等命名的,例如射手座、水平座、金牛座等等,和我们中国的不一样。

    按中国古人的说法: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实际上,是把28宿连起来以后,看它的形状像这四种动物。比如东方苍龙,一共有七组星,“角亢氐房心尾箕”,把它们用线连起来,活象一只回首收翘、奔腾不已的龙。龙宿居东,在季为春,升发温和,我们是东方龙的传人,龙的子孙,永远不要忘记我们中国人的发祥地。

    南方朱雀七组星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好像一只展翅的孔雀。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连起来的形状像只张口的老虎。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分成两组,一组象个蛇,另一组象个龟。

    古人从小就对星宿非常熟悉,行文写诗,信手拈来。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是北方玄武的两宿,月亮运行到斗牛之间,表示时值中夜了。现代科技发展了,我们对天文反而一窍不通了,中国的孩子参加国际组织的夏令营,居然不会在夜晚用星辰辨别方向,外国人很觉奇怪。

    列是排列,陈摆开来的意思;张是张布,展开挂起来的意思。

    两句话联起来,字面意思就是:

    日月在天空中运行往复,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

    星辰闪烁张布,各按自己的位置,

    陈列散布在辽阔的空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寒暑说的是气候的变化,秋冬是四季的推移。前一句是引经,虽然简简单单四个字,但出自《易经》。《易经》里说:“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寒暑想推,而成岁焉”。秋收冬藏是省略句,全称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候与物候历来就是农本国家的大事,游牧民族就无所谓了,不太重视。气候注重的是地球上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间;物候则关心生物消长的节律性,偏重在生物与自然的关系。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一年之中有距太阳最近的近日点(1.4亿公里),距离最远的远日点(1.6亿公里),造成四季日照时间的长短不一样;地球的地轴又是歪的,自转起来造成各地区日照强度不均衡,这就产生了寒暑的变化。

    天文学中所以引出28宿的概念,就是要以黄道内的28宿为坐标,研究五大行星再加上日月地球,八个天体之间的关系。28宿虽然都是恒星,但离我们至少都有40万亿公里(4.3光年),正因为它们光色暗淡,又恒定不动,所以便于作为背景和坐标,来观察五星和日月的运动。

    如果七曜中的两个或三个星体出现冲、留、合的变化,即运转角度、排列、与距离的不同,会对地球产生引力上的改变,形成不同的气象。月球质量轻、自转速度快,引力小,不能单独靠引力调集雨云。其他几个星体,可以利用其引力调集雨云,造成地球上的暴雨。通常两星或多星夹角的合力矢线所指的地球方向会有暴雨,夹角内地区的云被吸走了,会出现干旱。因此古代的天官,多用五星、七曜的变化来预报气象的变化。

    如何确定旱涝发生的地区呢? 这就要提到天文学上九州分野的概念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九州的说法。帝喾高辛氏始建九州,舜帝时增至12州,大禹治水以后又确定为九州,并铸了九鼎,以永定九州。九州就是兖冀青徐,杨荆豫梁雍。每一州对应着天上星域的一个分区,叫做九州分野。多星夹角的矢力线所指的分野,地球上对应的九州就会有旱涝冰雹等灾害,或火山地震等灾变。后世由此分支发展出占星术,那是另外一回事,与传统科技不相干。

    水星用来定四季,因为水星的公转周期为88天,接近一个季度的天数,水星在天上转一圈的时间刚好是一个季度。因为它是太阳系的内行星,永远在太阳的左右摆动,所以很好观察。北斗星也是用来定四季的,这到本文的最后一部分,“璇玑旋斡”一句时再详谈。

    金星是用来定时的,确定时间用的。金星又叫太白星,黄昏以后在西方看到它时叫长庚星,黎明之前在东方看到它时叫启明星,表示天就要亮了。

    两句话的白话译文,意思是:

    四季的气候,

    总是冬夏交替,寒来暑往。

    地里的庄稼,

    总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

    “闰余成岁“这句话,语出《尚书·尧典》,有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中国文化里面发达最早、最系统的就是天文学,中国天文学在明朝以前,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是我国传统科技的一部分。为什麽中国天文学发达呢?因为中国是以农业立本、以农为主的国家,务农的根本是不误农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定要按天时,不能胡来。所以中国历代都有司天监,有“天官”,专门观测天文气象的变化,以此作为行政施治的根据,所以把日月五星合称为“七政”。

    国家、朝廷(政府)就要负责制定律历,计算出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时间,来指导人们务农。中国的天文历立法,历来是太阴和太阳合参,以太阴记月,太阳记年。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以公元记年的太阳历,是根据太阳周天360度,运行365天制定的历法,简称阳历。中国很早就有太阳历,宋朝的科技著作,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就有详细论述,但没有正式颁布使用,因为太阳历与月律(月亮的节奏、节律)不符。月球质量轻、自转速度快,绕地轨道是椭圆。月亮盈亏朔晦,一个周期近地点时是30天,远地点时是29天,平均是29天多一点。这样,一年加起来是354天,按照太阳历算是365天,中间差了11天,这就叫闰余。闰的意思是多余,门里王为闰,家里养个王肥吃肥喝的,不是多余是什么?所以庄子说:“帝王者,圣人之余事也”。

    一年相差11天,三年加起来就差了33天,多出一个月。这样历法与物候节律就不符了,十七年以后,六月份就要下大雪了。怎麽办呢?只能每三年,加多一个月出来,这样加出的这个月叫闰月,加闰月那年就叫闰年。平年是十二个月,闰年就是十三个月。多出的这个月加在哪呢?加在有节没气的那个月。24节气中有12节、12气,平分到每个月是一节、一气。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气。阴历的月律与年律有日差,转三年以后就有一个月有节没气,因此设闰就加在这个月。所以读历史,有时侯闰八月,有时候闰十二月,不一样。三年一闰只消化了30天,还多三天呢。五年闰两回,天数又不够,后来发现十九年闰七次最合适。

    阳历也同样设闰,阳历365天为一个自然年,但一个回归年(岁)是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多出的5个多小时,四年就累计到24小时了,多出一天,必须设闰将其消化掉。因此,阳历每四年一闰,将多出的一天放入二月份,这样平年的二月28天,闰年的二月29天。

    “闰余成岁”的“岁”与“年”是两个概念。年表示从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来年正月初一的这一段时间,为自然年。岁表示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的一段时间,为回归年。

    岁的本义是岁星,岁星就是木星,木星运行的轨迹叫太岁。用岁星纪年是我国天文历法的另外一种。木星(岁星)12年绕天一周,每年行30度,为一个岁次。用之记载历史事件,就记为:岁在某某。太阳历纪年,岁星历记岁,这样年岁相符,就是“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闰的问题解决了,历法和四季在理论上总算能对上了,但是历与四季气候、与实际的物候,也就是二十四个节气,是不是能够配在一起呢?这就要用律吕来校正、调整了。什麽叫律吕呢?律吕是用来协调阴阳、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现代音乐上叫定音管。

    中国古代在音乐上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这是五个全音,再加上两个半音,一个是4,一个是7,一共七个音。这七音是一个八度的自然音阶,没有音高,也就是没有定调。怎麽办?就要用律吕来给它定调,律吕就是定调用的律管和吕管。

    黄帝时代的伶伦,用十二根竹管,其中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因为九是阳的极数。然后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上面的管口一边齐,下边长短不一,像切大葱一样,留斜茬,然后插到土里面。竹管是空的,里面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这种飞灰最轻,叫暇莩。把这些管埋在西北的阴山,拿布幔子遮蔽起来,外面筑室,绝对吹不到一点风,用它来候地气,因为地下的阴阳二气随时都在变化。

    到了冬至的时候,一阳生。阳气一生,第一根九寸长、叫黄钟的管子里面的灰,自己就飞出来了,同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定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同时可以定时间,来调物候的变化,所以叫做“律吕调阳”。

    十二根管分成六阴、六阳两组。六根单数的属阳,叫六律;六根偶数的属阴,叫六吕。 六律第一个是黄钟,六吕的第一个叫大吕, 所以音乐里有黄钟、大吕之说。

    如果再往下说,律吕之数用三分损益法,就是“先三分减一,后三分加一”。比如:黄钟的管长九寸,其数为九。先进三,就是九的三倍(三次方)得数为729,再减一倍,得数是364.5(729÷2 =364.5)。这就是阴历年加闰以后的天数,用律历对应节气勘定出来的调整数,与太阳历的365只差半天。对务农来讲,半天的误差马马虎虎地可以接受。再深入下去讨论就要看《汉书·律历制》,就不是我们在这里三言五语能说明白的了。

    以上两句话的白话译文,意思是:

    用设闰的方法,将历法纪年与地球公转的时间差加在一起,就形成了闰年、闰月。

    再用分别声音高低的律吕,对照月份协调阴阳,就保证了月季相符。

    雲腾致雨,露结为霜。

      这两句话,说明云雨霜露现象的形成。“腾”是升腾,“致”是招致。

    传统科技观点认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吕氏春秋》中说“旱云烟火,雨云水波”。天地交感,云气蒸腾,化为雨云,雨水也就从云气中降下来了。

    古汉语中的雲字,在六书中属于会意,雨在上,云在下,就有“云腾致雨”的意思。这和现代科学“天空中的水气聚集遇冷凝结成水珠,当其超过空气分子比重时,便下落形成雨”的概念,是基本一致的。

    传说中的天地有司雨之神,叫做“雨师”,为二十八星宿中的毕宿。但民俗活动中的求雨,为什么求到龙王那里去了呢?因为龙藏于水中,要乘云气而行,所谓“云从龙,风从虎”。龙到即云到,云腾即可致雨,这当然纯属迷信,与传统科技无涉。

    “霜”和“露”是同质的东西,露是液体的,霜是固体的。地球白天太阳出来以后吸热,晚上日落以后再散热。地气是热的,当它往上升散的时候由于地表温度逐渐降低,水蒸汽遇冷变成露水。夜晚气温降至冰点以下,它就凝结成白色的颗粒,是为霜。所谓“水气凝露,露洁为霜”。

    深秋叫做霜天,到阴历八月霜降节气来临以后,凌晨的大地白霜茫茫。诚如《诗经·秦风·蒹葭》描写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露结为霜”这一句话出自《易经》,《易经·坤卦》里有“履霜坚冰至,阴始凝也”的话。“履霜”是说踩到霜了,就要想到冻冰的时候快来临了。“阴始凝也”,阴气开始凝结了。这是告诫后人,看到霜就要想到冰;看到一件事情的原因,就要想到它应有的结果,不想得恶果,就不要造恶因。

    金生丽水,玉出崑冈。

    这两句述说中国的物产,黄金和玉石都是非常珍贵、非常稀有的天然物产。黄金是百金之首,众金之王,现代科技证明它的抗氧化作用很强,可以长久保存不变色、不变质、不生锈,自古以来都用黄金做流通的货币。

    古人认为,黄金可以驱邪避凶,故此多用黄金做佩戴的首饰。中国最有名的沙金产地在丽水,就是云南的丽江。当地的土人都在江边筛沙沥金,丽江因为出金沙,所以自古就被称为金沙江。

    玉石也是很珍贵的物产,相传玉是山石千百年来感受日精月华而变化的,所以有“观祥云知山有美玉”的说法。好的玉石叫暖玉,拿在手里温润莹泽。玉石含蓄坚韧,温润祥和,富有生命的灵性。它既不象宝石那样清澈见底,也不像石头那样冥顽混浊。

    现代科学认为,玉是透闪石的一种,其显微结构是针毡状的,分子间纵横交错,非常有韧性,不易折断。玉石温润莹泽、细腻柔和,与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国文化中“德”的理念非常相近。孔子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于是,玉就成为“德”的物质载体,与君子划上等号了。

    古人非常珍视玉,《礼记·玉藻篇》上说:“古之君子必佩玉”。传说中的玉可保人体平安,一旦有意外发生,随身佩戴的玉必先破碎,所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玉石中蕴含的稀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确实有益。自古还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战国时期的秦昭王愿以十五城换楚国的一块宝玉,那就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崑冈又叫崑陵,是西北的昆仑山,在中国的西北边陲,今天的甘肃一带,是中国的第一大山。昆仑山分为三面八支,其中的一面在上古时代的中国境内,也是黄河的发源之地。昆仑山以出产美玉而闻名,是古代中国采玉的主要矿脉,同时它又是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王母娘娘的洞府据传就在西昆仑之上。《西王母传》中记载:“王母之国,在西荒也。自九圣七真,凡得道授书者,皆朝王母于昆陵之阙焉”。

    以上几句话的白话译文,意思是:

    空气中的云气升腾,化为雨水;

    地面上的露水遇寒,凝结为霜。

    黄金产于金沙江,

    美玉出在昆仑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这两句赞叹世间的两样珍宝:宝剑和珍珠。

    宝剑里面最有名的是巨阙剑。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位著名的铸剑大师叫欧冶子,他平生铸了五把最有名的宝剑,其中三把是长剑,两把是短剑。长剑的头一把就是巨阙剑,第二把叫纯钩剑、第三把叫湛卢剑。两把短剑就是莫邪剑和鱼肠剑,三长两短五把剑全都锋利无比。历史上有专诸刺王僚的故事,说的是剑客专诸,受吴公子光收买,要刺杀吴王僚。僚王爱吃烤鱼,专诸就假扮厨师,手托鱼盘,鱼肚子里就暗藏利刃,趁机刺杀了僚王。那把锋利的短剑就被后人称作鱼藏剑,三长两短则成了意外灾祸的代名词。

    珍珠里面最著名的是夜光珠,但也只是传说,没有人亲眼见过。真正的夜光珠据说能将十步左右的暗室,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相当于现在的电灯泡,没有100瓦也差不太多。历史上有个大军阀孙殿英盗墓,在慈禧太后的墓里挖出一颗夜光珠,怕被治罪杀头,就托人送给将介石了。这种夜光珠,属于宝石一类的棱面晶体矿物,可以反光但不能发光。真正的夜光珠不是矿物质,而是传说中鳞甲类动物多年修炼而成的宝物,是他们的命根子。

    中国古代,有一本专门讲神神怪怪故事的书,叫《搜神记》,里面有一个隋侯珠的故事。汉朝有一个在隋地被封为侯的贵族,代表国家出使他邦。隋侯在路上看到一条受伤的蛇,在沙地里翻滚,马上要死了。他赶快用水把蛇救活,并将蛇带到有水草的地方放生了。一年以后的一个晚上,隋侯做梦见到蛇来报答他,送他一颗夜明珠。梦醒一看,枕边果然有一颗明珠,照得满室通明。

    龙天生就有一颗小珠,慢慢地越养越大,所以有狮滚球、龙戏珠的故事。蛇修炼成了有珠,蟹修炼好了有珠,大鱼精也有珠,不是有成语“鱼目混珠”吗?龙,我们没见过。

    蛇、螃蟹、鱼,等不到成精就都让我们这些人精吃得差不多绝了。现在能看见的只有蛤蚌含藏的珍珠。蛤蚌的珠含有荧光物质,经灯光照射后才有荧光,持续时间很短,不能自动发光。

    《淮南子》上有“蛤蟹含珠,与月盛衰”的故事。“蛤蚌育珠”,要在月圆之夜,皓月高悬,海面上风平浪静。这时,蛤蚌的贝壳打开了,对着月亮,开合收放,吸收月华之光,那颗珠,慢慢地越养越大。

    “犀牛望星”的故事也是一样的。犀牛到了月朗星曦的晚上,把它的独角对着北极星,来吸收星精月华。所以,犀角与珍珠都是中药里面最寒凉的,因为它们吸收的是北极星和月亮的精华。

    果珍李奈,菜重芥姜。

    上面说到了自然的矿产和物产,下面又说到植物了。水果里面的珍品是李子和柰子;蔬菜里面最重要的是芥菜和姜。李子和柰子属于同科植物,都能够“和脾胃,补中焦”,不过柰子比李子的品种还要好,价钱也还要贵。柰子比李子个儿大一点,也是紫颜色,样子有点像桃,俗称“桃李”,但不是桃树和李树嫁接的品种。

    相传西晋时,有个叫王戎的孩子,只有七岁。有一天,王戎与几个孩子在路边玩耍,看到路旁的李子树上果实累累。孩子们都去摘李子,只有王戎原地不动。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摘呀?王戎说:道旁的李子没人摘,一定是苦的。孩子们一尝,果然是苦的。所以后世才留下了“道旁苦李”的成语。

    芥菜和薑都是味辛性温,能开窍解毒,驱除人体的阴寒之气。《神农本草经》说:“芥味辛,除肾邪,利九窍,明耳目”;“薑味辛,通神明,去臭气”。二者都是蔬菜中解毒调味的珍品。《礼记》中说“春用葱,秋用芥”。《吕氏春秋》中说“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可见“菜重芥薑”,也是引经据典而来的。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很简单,海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盐分(每吨海水的含盐量大约为三十四公斤),所以“海水咸,河水淡”。如果深入推究下去,“海咸河淡”则属于地球物理学研究的课题。

    地球表层以外,有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三层空间结构。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有几万公里的厚度,其磁层和大气层屏蔽并吸收了宇宙中危害生命的高能射线和带电离子;水圈和岩石圈既为地球上的生物 (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提供了必需的水分和矿物质,同时也是生物生存和活动的环境。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七的水汇集在海洋里。

    陆地生物的生存空间,只集中于地表上下数十米的范围内,海洋生物的分布则从海面到海底,范围可达一万米。由于海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和其他物质,海水的性质和成分因而变得异常复杂,呈现相对透明的状态,对光和射线有吸收或散射作用。这使得海洋中得以保存了近二十万种动物、一万多种植物、以及众多的细菌和真菌等,最大化地为地球保存了物种族群。

    “鳞潜羽翔”四个字也足以写一部“动物形态学”专著。古人将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按其体表特征分为五大类,即鳞类、羽类、毛皮类、甲壳类和裸类。人类属于“裸类”,道家早就将人称为“裸虫”,《大戴礼记》中也说“裸虫之精者为圣人”。此处虽然只提到“鳞”“羽”两类,但却概括了除人以外的四大类动物形态。

    鳞类中最高级的生命形式是龙,羽类是凤,甲壳类是龟,毛皮类则是麒麟,因此“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鳞潜羽翔”这句话,就不能翻译为“长鳞的鱼在水里游,长羽毛的鸟在天上飞”。“潜”是水下行的意思,在水中潜行的鳞甲类动物太多了,只理解成鱼就太狭隘了。同样,长羽毛能在天上飞的动物,也不仅仅是鸟。野鸭子、天鹅、白鹤都能飞,有一天我们能长上翅膀像天使一样,我们也属于“羽翔”一类了。学佛的最高境界叫“圆寂”,修道的最高境界叫“羽化”,现代生物学叫“返祖”现象,又长毛了。总之是返璞归真,回归生命的起点。

    以上几句话的白话译文,意思是:

    宝剑中巨阙剑最著名,

    珍珠中夜光珠最宝贵。

    李子与柰子称得上是果中珍品,

    芥菜和姜是蔬菜中最重要的调味品。

    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

    长鳞甲的动物在水中潜行,

    长羽毛的动物在天上飞翔。

    截止到此的这一部分文字,把开天辟地,日月星辰、气象物候,天文历法、自然物产、包括矿物、植物、动物,统统说尽了。然后开始将人类的远古史和中国的太古史、上古史侃侃道来。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璀璨绚丽、深邃神秘。传说中的伏羲氏以龙纪官,神农氏以火纪官,轩辕氏黄帝以云纪官,金天氏契帝以鸟纪官,他们个个都是高深莫测,集上古文化之大成。“龙师”是伏羲氏,他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三皇之首,他一出场就代表了三皇: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

    火帝是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他是人类文明的奠基人。有了火,人类才告别了黑暗,进入了光明的文明时代,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火帝。

    鸟官是中国太古五帝的头一位,少昊氏,代表了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人皇是人皇氏,代表了远古史上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讲中国古代史,先要明白几个时间段: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伏羲氏以前就属于远古了。中国远古史的奠基就是盘古开天地。现代科学证明:地球是在50亿年以前形成的,生物是在40亿年以前出现的,人类是500万年以前出现的,所以我们的老祖先盘古氏距今至少有500 万年的历史了。

    盘古氏下来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个时期太久远太古老了,没有文字只有传说,所以太古史不可考证。《鉴略妥注》是儿童读的历史课本,里面唱道: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

    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

    人皇九兄弟,万八寿最长。

    人皇时代人的寿命最长,有一万八千岁。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即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于是在树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就进入有巢氏时代。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也就是“火帝”的时代了。

      火帝下来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家说的“狩猎阶段”。伏羲氏姓风,号太昊,这个时候黄河里面出来了一个长着马头、龙身的怪兽。它身上的毛带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见到以后受到了启发,划出八卦的符号,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进入了渔猎时代。因为伏羲氏见到了龙马,于是用龙来给百官命名,如有青龙官、赤龙官、黄龙官等等,因此把伏羲氏叫做龙师,在位115年。

    人类学会使用火以后,文明阶段就开始了。这个时期的冠军就是神农氏,神农氏姓姜,号炎帝,他自称是太阳神、火德王,两个火字为炎,所以神农氏也是“火帝”。神农氏选五谷、尝百草,教民稼穑,在位140年。他是农业的始祖、又是医药之王,药王庙供奉的药王就是神农氏。也有供药王孙思邈的,但孙思邈是唐朝的大医药学家,比神农氏晚得太多了。

    鸟官人皇

    五帝的第一个是少昊氏,又叫金天氏,他是黄帝的儿子,因为学会了太昊伏羲氏的学问,所以人称少昊氏。那个时候是太平盛世,有凤凰飞来,因此他手下的文武百官都用鸟来命名。比如有凤鸟官、玄鸟官、青鸟官等等,所以称他为“鸟官”。

    人皇指的远古时代的天皇、地皇、人皇,因为年代太久远了,讲起来都好像科幻故事一样。比如《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人皇有九个头,乘着云车,驾着六只大鸟,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一共传了150代,合计45600年。人皇长着九个脑袋,说起来谁信呢!只能当故事听。所以历史上把三皇定为太古时代的伏羲氏、神农氏、还有黄帝, 这是见之于史的“三皇”,在殷商的历史文献上有文字可考。

    远古的天地人三皇,就演义为天上的玉皇大帝是天皇爷,掌管人的性,人要是做事亏良心、不讲天理,天皇就降灾给你,就收你的性。地府的阎王爷是地皇爷,主管人的命,人要是不孝父母、不讲情理,地皇就降病给你,就收你的命。人间的皇帝是皇王爷,掌管人的身,人要是为非作歹、犯上作乱,皇帝就治你的罪,让你失去人身自由。让你相信有天地人三皇,无非是让人学好,不要任着性子胡作非为,一旦积重难返,就悔之晚矣了。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的传说故事,在《吕氏春秋》《汉书》等典籍中都有提及。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这两句话说的是黄帝时代。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从黄帝开始,人类的人文文明进程才正式开始了。黄帝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在位100年。从黄帝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记年,从甲子年开始记起,至今有5000年,所以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黄帝手下有六个大臣,各有贡献。创造文字的是仓颉,仓颉造字;制作音乐的是伶论,伶伦造乐;隶首做算数,大挠造甲子,岐伯作医学,发明衣裳的是胡曹。在此之前的原始文明阶段,人只是拿树叶、兽皮往下身一围就算了。胡曹发明了衣裳,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裙子叫裳,裤子是很晚才出现的。这里用仓颉造字、胡曹造衣裳代表黄帝时代完成的包括指南车、历法、舟车在内的传统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称颂了中国人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贡献。

    传说中的黄帝大战蚩尤以后,在荆山铸鼎,举行庆功大典。正当众人欣赏巨鼎时,突然东方天际彤云密布,金光闪处一条金龙腾云而至。

    黄帝知道自己离开的时刻到来了,于是乘上龙背。从黄帝登龙身的有七十余人,很多人扯住龙须也想上去,结果扯落了龙须和黄帝的弓。黄帝乘龙而去,百姓抱弓而哭。被扯下的龙须落地,长出了许多嫩草,就是中药里的“龙须草”。

    以上几句话的白话译文,意思是:

    伏羲氏以龙命名百官,被后人尊为龙师;

    神农氏以火命名百官,被后世称为火帝。

    少昊金天氏以鸟作为百官的名称,

    此外,尚有天地人三皇的传说。

    黄帝时代开始有了文字,百姓也穿上了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有虞陶唐”说的是五帝里面的最后两位。“有虞”指舜帝,他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因此人们称他为虞舜,是华夏姚姓宗族的祖先。“陶唐”指尧帝,他姓伊祁,号放勋,因其封地在陶和唐(今山东定陶与河北唐县),所以人们尊其为唐尧。他的后人多姓伊,其中山东陶地的一支姓陶,河北唐县的一支姓刘。

    尧是帝喾之子,黄帝的玄孙,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住的是茅草屋,门前是土垫的台阶,吃粗米饭,穿麻布衣,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拥戴。

    尧在位七十几年,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地把君位禅让给了舜,死时118岁。

    舜是颛顼一脉的子孙,他宽厚待人,孝顺父母,慈爱兄弟,为政仁和。古代24孝故事里挂头牌的就是舜。舜帝在位六十一年,把君位禅让给禹,自己死于巡视的路上,终年110岁。舜的两位夫人娥皇、女瑛闻讯,泪洒君山斑竹,双双投江而亡,化为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尧帝和舜帝,他们都能使九族和睦,民风质朴。在位时克勤克俭地为百姓做事,年老了,干不动了,就把自己的位子和管辖的国土推让给贤能的人。

    推的意思是辞让,推位是把自己的位子委与贤人。让的意思是禅让,禅让是把统治权让与能者。“推位让国”是连位子带权力一齐交出来,统统交出,毫无保留。后世的帝王但有一线生机就只让位子,不交权力,更有甚者连位子也不让,死了以后再说。所以历史上能够真正推位让国的,只有尧和舜。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这两句话引出了中国上古的“三王”,也就是禹王、汤王和武王的事迹。他们是夏商周三代之王,也是三个时代的代表。禹王的事迹将在第三讲中再谈,此地只讲汤武二王。

    周武王姓姬,名发,所以称周发。他讨伐暴君商纣,建立了周朝,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他的父亲姬昌是商朝的西伯侯,因看到纣王残暴在暗中叹息几声,便被囚禁在羑里七年之久。

    姬昌出狱后并没有对商纣直接采取行动,而是著易经、揽人才,使他的属地西周国富兵强,为武王伐纣积累了本钱。周朝建立以后,姬昌被尊封为周文王。

    武王灭商仅两年,便一病不起,由周公辅佐未成年的成王继位。周武王死后,按照当时的丧礼下葬,但“墓而不坟,与地平齐”。而且“不封不树”,既不起坟也不种树,所以周武王的墓地究竟在何处,至今也还是个谜。

    陕西咸阳有个所谓的“周王陵”,但那是战国时期秦惠文王、秦武王的陵寝,不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墓。

    “殷汤”说的是商朝开国之王成汤。成汤姓子,名履,又名天乙,史称“汤有七名”有七个不同的称谓。商族的远祖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漳水沿岸的商地,故称为商。

    商族的先祖叫契,号玄王,十四代以后才传至成汤。《荀子·成相》篇中就有记述,认为“契玄王,生昭明,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商族活动的地域,主要集中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一带,覆盖了整个黄河流域。历史上的商族,曾迁徒八次,最后定居在南亳(今河南商丘)。

    成汤讨伐夏朝暴君桀,建立了商朝,是商朝的第一代君主。他以水德称王,年号为祀,建都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成汤在位十三年,因病而亡。史料记载:商汤葬后也是“不封不树”,故此至今谁也不知道千古汤陵何在。

    十代以后的商王盘庚迁都殷城(今河南安阳),因此中期以后的商朝被称为殷商。《千字文》中不说商汤而称殷汤,有指代整个商朝六百四十四年历史的意思。作为历史上强大的一统王朝,商朝六百四十余年的统治,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周王朝虽曰“八百载,最长久”,但东周时期的五百十五年间,群雄并起王室衰微,周王朝等于名存实亡了。

    “汤武革命”以暴力手段推翻暴君的统治,打的旗号都是“吊民伐罪”。吊的意思是慰问,“吊民”就是安抚、慰问无辜的苦难百姓。“伐”是讨伐,是上对下、有道对无道的一种暴力行为。讨伐罪恶的统治者,就是“伐罪”。

    “汤武革命”是贵族起来讨伐无道的昏君,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民革命。古代史上真正“布衣”革命成功的,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

    中国文化历来讲究以培养道德来“渐变”,以暴力相加的“突变”必引起一段时间的天下大乱,到时候受害最深的还是老百姓。所以孔子推崇文王的品德,对武王只是承认他划时代的革命作用。

    “吊”字的本义是悼念死者,引申义是安抚活着的人。吊字的甲骨文形义是弓箭。按照上古规矩,人死后要用柴薪一盖,停放在野地里一段时间。因怕禽兽破坏遗体,送丧的亲友就要携带弓箭,也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以上几句话的白话文意思是:

    将天下的治权让予贤德之人,

    那是唐尧和虞舜。

    安慰无辜的百姓,讨伐有罪的君主,

    领头的是姬发与成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这两句是对历史上贤德君主,以王道治国莅民的描述和写照。

    “坐朝问道”是秦始皇开始的规矩,在此之前称立朝,后写为“莅朝”。君臣上朝都是站着,没座位,更没有椅子。椅子在古代叫“胡凳”,汉朝的古人还是席地而坐,以后带靠背的椅子才从西域传进来。所以立朝,一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平等,君主不过是会议的召集人而已。二是古代生活和政事都很简单,站着说几句话就解决问题了。哪里像今天,政务会议一开就好几天,不但坐着,还得住在星级宾馆里,肥吃肥喝。

    从秦始皇开始坐朝问道,君臣都是坐着,共商国事。君坐臣立的规矩,由宋太祖赵匡胤开始。据传有一天赵匡胤临朝,文武群臣起立致敬,要坐下时才发现椅子没了,让太监撤走了。《千字文》的时代是南北朝时期,君臣上殿临朝之礼还是沿用秦汉之制,所以这里称为“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的意思是垂依拱手, 天下太平。这句话语出《书经·武成书》里有一句话“纯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垂是垂挂,把上衣挂起来就叫垂衣。拱手是行个拱手礼,表示不做什么事、不用花什么气力就天下太平,无为而治了。《易经·系辞》中称赞黄帝、尧舜之德,就用了“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话。

    “平章”是平正彰明。《尚书·尧典》里有“平章百姓”一句。“平”的意思是公平正直,“章”通“彰”,有彰明、显著、鲜明的意思。

    “无为之治”不是什么都不管、听之任之,那是不负责任、是失职。无为之治是指一项政令在还没有实施之前,就要将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都想到,解决方案和防范措施都预先准备好,出现什么问题就用对应的方案加以解决。君主不要没事找事,政策才不会朝令夕改,民心才能安定。

    两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就是:

    君主坐朝临政,与群臣共商国事,

    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天下太平,政绩彰明。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黎首”代表黎民百姓。“黎”是形声字,文义从黍,有众多、数目很多的意思。

    “爱”是爱护、珍惜;“育”是抚育、养育。“臣”是臣服、接受的意思。“伏”是低头、顺从。

    颜色中的黑色为黎,夏朝崇尚黑色,夏人多用黑布包头,所以百姓又称为“黎首”。

    戎羌代表了四方的少数民族,是“南蛮北狄,西戎东夷”的简称。西戎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生活为主。周朝中叶,西戎入侵中原,当时的西戎被称作犬戎,曾迫使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由此开始了东周的历史。羌族也是西部的少数民族之一,后来与汉族融合,定居务农,属于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

    以上几句话的白话文意思是:

    君主坐朝临政,与群臣共商国事,

    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天下太平,政绩彰明。

    他们都能够爱护、体恤百姓,

    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地归附。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遐”是远,“迩”是近。天下一统,万民同心就是“遐迩一体”的意思。“率宾”等于“率滨”是四海之内的意思。

    “率宾归王”一句,语出《诗经·小雅·北山》,其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

    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画而连其中”,三画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一竖代表道,即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间的大道,它在人间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应该顶天立地,成为人群的典范和样板。

    中国传统的政治秩序,历来就有“王道”与“霸道”之别。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以德服人的”政治是王道。

    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但是到了东周时期就不同了,首先登场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他们推崇和实行的是“以力服人”的霸道,以实力说话,比拳头。例如当时的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充分利用齐国的自然资源,晒盐炼铁、渔农贸易一起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富国强兵。齐桓公曾九次主持召开诸侯大会,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

    按照中国的文化史观,一种政治秩序,或者实行“王道”以德服人,当然最理想。等而下之者实行“霸道”,靠实力形成威慑力量,令人不得不服也无可厚非。最令人不齿的是靠阴谋诡计篡权窃国。这些人不但“仁义礼智信”五德具缺,连真正的实力也没有,有的只是野心加上诡诈之术。庄子对这些统治者嗤之以鼻,称他们为“大盗”,所谓“窃钩者盗,窃国者侯”。

    这里两句话的意思是:

    普天之下,远近统一,

    四海的百姓都拥护、归附于王道的统治。

    接下来四句话所描绘的,是对当时太平盛世和王道政治的赞美。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唱,

    小白马在草场上悠然地食草。

    圣君的教化啊,覆盖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王道的恩泽啊,遍及万方的众生百姓。

    凤凰、麒麟和龙是历史上记载的珍禽善兽,只有在仁义道德的太平盛世才会出现。历史上的太平盛世时期,不少朝代都出现过,但从没有见过这些善兽。后人说它们是传说中的动物,自然界根本就没有。实际上不是没有,而是我们福薄,见不到。

    史书上记载,孔子诞生之时出现了麒麟,孔子69岁做《春秋》的时候,有人打猎捕获了一只怪兽,因不识是何物,送来给孔子看。孔子看了,流泪叹气说:“这是麒麟啊!麟啊,你生不逢时啊”!所以五经里面称《春秋》为《麟经》。

    《春秋孔演图》上说:“凤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凤凰不吃空心竹子要吃实心的,有点像大熊猫,要吃竹笋。凤凰中雄性的叫凤,雌性的叫凰,古有三凤求凰的典故。

    “白驹食场”一句也是引经,《诗经·小雅·白驹》里有“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执之维之,以永今朝”的诗句。

    白驹是小白马,古代用白驹为典的很多,庄子也有白驹过隙的典故。为什么用白驹不用黑驹呢?因为白驹代表龙。

    龙是水陆空三栖动物,在空中是飞龙,水中是游龙,在陆地上就不是龙的形象。传说中的龙上岸以后,就地一滚变成白龙马。《三国演义》故事里的赵子龙骑的是闪电白龙驹,《西游记》故事里唐僧骑的白龙马也是东海小龙王变的。

    这里的“鸣凤”与“白驹”代表了那个以道德仁义为教化的太平盛世,它具体表现在有德君主的教化覆盖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化”是教化,“被”是施加、覆盖的意思。

    化字在六书中属于会意,甲骨文字形是二个人相靠背之形,本义是变化、改变的意思。人都有医学常识,吃多吃少并不重要,要紧的吃了能消化、能吸收。否则完谷不化,吸收不良,人就不会健康。同理,人读书学习不在多,而在于化。有文有化才是有文化,有文没化,充其量是个文人,而非文化人。古人说“读书养气变化气质”,才是读书的目的,否则读书越多越傲慢,越心浮气躁,就“输”了。

    “赖及万方”的赖字,是幸蒙、依赖的意思。“万方”不仅仅指人,泛指一切生物。例如历史上有商汤“解网更祝”的故事。

    《史记·殷本纪》记载:成汤有一天出游,看见郊外的猎人四面布网,还向天祈祷说:“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网中”。成汤见此,感叹人心贪婪、手段残酷。特命解除三面猎网,只留一面,并改祝祷词说:“愿向左的往左逃,愿向右的往右逃,愿向上的往上飞,不愿逃的向下跳。只有命该绝的,才入我的网”。所以这里才说“赖及万方”,连禽兽也享受到王道统治的恩泽。

    以上是《千字文》的第一部分。从宇宙的诞生、开天辟地讲起,一直讲到上古、太古和远古的历史。说到中国的历史,不免又要多说几句。

    现在的孩子对自己国家的历史,真正认知的没有几个。教科书上讲的中国历史也是改来改去,自己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信心。由一万二千年变成五千年、三千年、两千五百年、二千年,越来越短。还认为美国才两百年的历史,我们说两千年已经不少了。

    中国传统文化里历来是文史不分家,不懂史就无法理解文,就会歪曲文义,张冠李戴。中国的历史从伏羲氏算起,有一万两千年是不错的。从黄帝开始算起是五千年的人文文明史,文字、历法、衣冠、音乐、医学都出现了,所以黄帝是人文初祖。

    从周公开始整理周以前的中国文化,至今是三千年有文献可以考证的历史。孔子第二次整理周以前的文化,集中国文化的大成,删诗书定礼仪,作《春秋》。孔子根据当时能看到的、确切可信的史料,著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就是《春秋》。从孔子著《春秋》至今是二千五百年,黄帝至今是五千年,神农氏至今有九千年,伏羲氏至今至少是一万两千年。再往前推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母系氏族的女娲氏,树上搭窝的有巢氏,再到远古时期的三皇氏,再往前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氏了。

    诸位如有兴趣,不妨可以读读《鉴略》。那是一本和《三百千》配套的儿童启蒙历史课本,不过现在的成年人不一定看得懂。

    (未完待续)
    [B][/B]

    关键词(Tags): #千字文元宝推荐:海天, 通宝推:然后203,
    • 家园 引用《千字文》时的笔误和用字

      闰余成岁

      “余”是否用原本的“餘”字更合适?因为原本就有“余”这个字,有简繁之间一对多的问题。

      更进一步,是否可以《千字文》原句用繁体字,而解释用简化字呢?

      后文中“薑(姜)”等也是同理。

      果珍李奈,菜重芥姜。

      “奈”是“柰”的笔误。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既然后面用了“盖此身髮”,为何厚此薄彼这里不用“發”呢?

      (二)链接出处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这里“洁”应是“絜”,通“洁”。

      后文有“纨扇圆洁”,而《千字文》中字字不重。

      (三)链接出处

      巨野洞庭

      “巨”当用“鉅”,前文有“剑号巨阙”。

      旷远绵邈,岩岫沓冥。

      “沓”是“杳”的笔误。

      (四)链接出处

      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戚”当用“慼”,后文有“亲戚故旧”。

      • 家园 多谢!祝上元节快乐!

        Andor,多谢,多谢!作为引文确实应该用正体字(繁体),此乃我之疏误也。早有出版社约这部书稿,我之所以在网上发贴,就是衷心希望各位网友不吝赐教,多提意见。象语迟兄、奶糖人等朋友都提出很多珍贵见解,我已一一采纳。在此一并致谢,并祝各位上元佳节快乐!

      • 家园 也要送花给Andor网友
    • 家园 刚一开头就有误?

      中国汉字发展到今天共有二万余个方块字。

      随便GOOGLE得到:《汉语大字典》全书约2000 万字,共收楷书单字56000 多个。

      记载殷商和商以前文化的甲骨文,经过考古学家、文字学家多年的整理,发现共有三千字。其中二千个是占卜专用字,日常应用的文字仅有一千个。

      Wikipedia维基百科: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

      Google能得到:范毓周《甲骨文》:根据学者们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相重复的单字四千五百个左右。这些单字并非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因为甲骨文只是记录占卜活动有关内容的文字;虽然卜辞中涉及到的内容极为广泛,但还远远不能包罗当时社会的全部生活内容。但就甲骨文的使用情况来讲,它已经是一种体系,比较完整并有比较严密规律的文字了。

      一共才4500,先生一下给省了1500。

      • 家园 谢谢指正

        谢谢师兄的指正,我智慧有限,哪里敢想当然的编造数字,那是要背因果责任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一章“甲骨文书法”部分有这样的话“根据专家统计,甲骨上所记载的不同文字,为数共约3000,其中1000字已可以辨认”。又谈到今天我们最常用的汉字“为数2万...”。黄仁宇先生言之凿凿,我以为有案可稽,可能我太守旧。

        谢谢您的指正,我会更新我的文章。

    • 家园 还差三百

      俺的要求不高.

    • 家园 文章写得有些急了,不着急,慢慢写。恕我冒昧。兄台贵庚?
    • 家园 真是好文章!,送花!保留三天后转文摘版面。
    • 家园 多谢多谢

      我要好好学习了。强烈建议一下,不要这样在一个题目下发123,最好是123.。。都分开来,然后最后再做一个总的链接,这样会便于查阅,不知道兄台以为如何?

      花一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