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非关言论自由:关于《冰点》事件的几个背景(1) -- 老土豆

共:💬165 🌺19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媒体和个人的差别也就在这里了---此言也赠子矜兄

                                你个人意见没有人管你,你也不用担心宣传部封了你的说话权。但你要是公众媒体,又所谓主流,想有利发言的时候说媒体,有责任的时候说个人意见,玩这样的把戏是不灵的。

                                相声说,你怎么尽捡便宜话说啊---此言也赠子矜兄

                  • 家园 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美国多数人认为自己的政治制度是比较好的制度,否则美国如何成为最发达的国家呢? 事实摆在那里,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言论自由并不是要保障任何言论都要有一样的市场份额,只是保障言论不受政府迫害而已,至于你能取得什么样的份额和成就,那就各显神通了。

                    • 家园 未必如此

                      受众和媒体是互相影响的,一些口味和偏好是长期培养的结果,也是业内默契的结果,还是技巧问题。

                      1996年,我曾经和当时路透社驻北京记者马珍(Jane Mccartney,现在BBC)谈过中国报道的问题。她说,自己写过一些反映中国言论逐渐放开的报道,结果不是被编辑部改得面目全非,就是被枪毙,她自己也很苦恼,此后就不想写这个了。

                      这可以反映出西方媒体的导向和操作。一个西方读者起初对中国并没有多少了解,就靠媒体提供信息,媒体按一个方针连续“灌输”的结果就是对中国形成一个概念化的印象。

                      当然这个方针并未行之于明文,你可以说它不存在,但它确实存在于一些操作中。实际媒体报道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一系列选择的结果,只不过选择不在市场。市场选择的可能还是技巧的高下。

                      • 家园 我觉得你用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作例子并不具有说服力

                        因为西方一般受众对中国往往并不太关心,也不关系其切身利益,真正对中国有兴趣的受众所看到的关于中国的报道,比如Business week等,往往又更客观一些,也有很多关于中国正面的报道。

                        媒体和受众是有互动的,媒体会引导受众,但受众的意愿也会影响媒体的倾向的。你所提到的中国报道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媒体的倾向,也确实是中国长期以来已经给了西方民众这样的印象,这个印象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我觉得还是市场决定的.

                        媒体即便在一些事情上有默契,这也不是政府强迫的结果,政府不能使用强力压制,这使得一些即便是某个时候声音比较小的东西, 仍然能够生存,并可能在合适的时候变大。

                        楼下那位说得对,言论自由不能保障发言权的绝对平等,只能保障基本的发言权不受迫害

                    • 家园 兄台此言就‘自然’的有些‘神仙' 气息了

                      要照这个逻辑,首先还得怪李编辑的生存能力有问题,怪不到宣传部了。神通不够嘛,是不是?

                      以前有句话,叫主义装在电筒里,只照别人不照自己。逻辑可不能也这样,否则小学生也不信呐。

                      ---扯的太远了已经。

                  • 家园 非主流媒体当然有

                    南方那么多极端组织(三k党,右翼民兵,逆向种族主义者),他们的“机关报”上对美国政治体制的批评可一点也不少。

                    左翼的也有------当年戈尔输了以后,靠左的媒体上要求根本改变选举人制度的声音也不少啊。

    • 家园 【原创】非关言论自由:关于《冰点》事件的几个背景(2)

      二,李大同的不智。

      我虽然和李大同本人不认识,却认识他的几个同事。据他们看来,李策划主题、组织稿件的创意能力是很强的,但太喜欢自鸣得意,也听不得不同意见。一哥们说,他把《冰点》当自己的自留地了。是否如此我不敢说,但有几件事情,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

      第一就是这次袁伟时的“狼奶”狗屁文章。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这已经是个旧的烂文章,2年多里已不仅被同行,也被许多网上业余历史爱好者驳而又驳了。作为栏目主编、策划人和组稿编辑,李大同完全应该了解这些背景。

      从职业的角度来看,对这样一个问题,他至少应该同时刊登两方面的看法,如果只是全文刊登袁伟时的文章,自然让人认为这是《中青报》甚至是团中央的倾向性。从这点看,可以看出他的职业素质。

      第二就是一个旧闻了。去年《中青报》主编李而亮搞了个内部考核机制,但李大同对其中的一些条文有意见,比如被阅评小组批评要扣考核分,可能《冰点》挨批比较多吧。

      但问题就在于,两人还没充分协商,李大同就给海外的一些网站(包括多维网?)写了个上纲上线的檄文,无非又是说封杀新闻自由之类,闹了好一阵笑话,大家可以查一查。

      国内的好多媒体机构现在都搞考核机制,至于如何评分都是自己单位的事,一般而言,规章制度就得折腾好多时候。我们机构也搞考核,从2003年搞到2005年,一个考核办法才具雏形,现在也还有争议。可以说,到底怎么做是可以协商的,但像他这么一搞,头目们怎能不窝火?

      第三件事情说起来更有意思。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批评了两次《冰点》,李大同又是上纲上线写了个指责檄文发到海外网站上去了,也是说赵勇官僚主义打压新闻自由吧,大家也可以在网上查一下。

      我不知道赵勇是否真如此官僚,但说实话即使官僚,也没见过这么提意见的。如果还有人把他与蒋彦永相提并论,我也无话可说。

      就国内的现状而言,媒体仍然属于体制内,而且许多问题必须在体制内解决。我个人的体会,国内现在制度还算相当宽松,哪怕是触礁级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关键要看你怎么做。

      像李大同这种做法,是不给自己活路了,但偏生他还要霸占着体制内的好处,而且碰不得,一碰不合意的事就要捅到多维、大纪元这样的网站上,那还有好果子吃!

      一般情况下,报刊的主办单位对自己的孩子还是保护为主,像《冰点》这次,换别的媒体可能也就写个检讨,但为什么就他倒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