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也来说说“彭帅.庐山.为民请命”。 -- 十八亩段

共:💬195 🌺187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相信您对事实还是尊重的,并不妨碍您们的观点啊。

            最关键致命伤:A-科尔教授用的推算方法,数学上不能成立!中国政府部门公布的资料,没有分城市数据和农村数据,而是混合在一起的,中国城市人口,在59年~61年,保证了口粮供应,没有饥荒-死人的嫌疑。

            可是推算出来的城市非线性死亡人口数字也很大,却怪不到“饿死”头上,一下揭露、戳穿了,推算出来的“非线性死亡人口”归罪于饥荒的说法,数学上是不能成立的。数学是最最严格的学科了,数学上不能成立意味着什么,网友都明白吧。

            按五六十年代的人口增长率,推算最近二十多年的“非线性死亡数”。怎么算,这个“非线性死亡数”也应该在3亿以上。

            由此得出,最近二十多年来,

            “非线性死亡数”超过了3亿。。。。

            “非正常死亡数”超过了3亿。。。。

            GCD谋害了超过3亿的中国人。。。。

            • 家园 哪里有什么“推算出来的城市非线性死亡人口数字也很大”了???

              您那贴里所引数据表,给出的是各年人口总数字。仅根据这个表,您是如何拆开城市死亡人口与农村死亡人口的呢?不拆开,又怎么得知城市非线性死亡人口数字也很大 的呢?莫非您手里另有一个数据表 支持您的这个推算??

              请您在进行逻辑推算时不要有跳跃。每一步请给出清晰的叙述来。这里的朋友逻辑思维能力是不相上下的,缺了哪一步大家一目了然。

              • 家园 A-柯尔教授推算出来的数字是不是涵盖城市人口?

                A-柯尔教授推算出来的数字是不是涵盖城市人口?

                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人口的“非线性死亡”如何解释?也是饿死的?

                90年代后期,有人搞过各省市自治区分开的,网上大概也查得到,(我有)。这里又有新问题:四川包括了重庆、成都、宜宾……,山东包括了济南、青岛、烟台……,安徽包括了蚌埠、合肥、芜……。怎么算?没有城乡分开的数据,数学上推算不成立,就这么简单。

    • 家园 【原创】不用推测了,你去找个当时不非常富裕的农村,调查一下。

      山东的农村算是比较富裕的,土地也算肥沃,就这样还饿死了很多人,50岁以上年龄的,对那个时间段的事情记忆的很深刻。

    • 家园 GCD公布资料,美国人推算非线性死亡数,有人改非线性为非正常。

      GCD公布资料,美国人推算非线性死亡数,有人改非线性为非正常。

      首先,我们看到的所有关于59年~61年饥饿死人的数字,统统是推算出来,没有一个能例外。而推算依据的唯一原始数据,来源于82年中国政府公布的《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中国从来没有专门有关饿死人的统计数字。

      如果真有59年~61年饥死那么多人的事情,文革中却很少提起,太耐人寻味了,也多少说明一点问题:多半假的,文革后编的。因为文革当中,无论怎样混乱、动乱、瘫痪,人们的确把以前的事情(GCD干的),几乎都审了一遍,这是不争之事实呀。说那些死了那么多人的地方(四川、河南、安徽、江西、山东等),决不会不提才5~6年的这件事,非但当权派一定会遭批,遭报复都可能,可是事情到84年,才一石激起千重浪,因为美国人发表了有关研究论文。

      ANSLEY J COALE 教授,当时任美国人口研究学会会长,是第一个推算中国在59年~61年间“非线性死亡”人口的人物(1984年)。如果这项研究得诺贝尔奖的话,A-柯尔教授是获奖者第一人选。

      他说得很清楚:“按官方开列的死亡率计算,1957年的死亡数为 590万,1964年为802万,这些年的死亡数呈从590万到802万的线性趋势,可算出1958年至1963年(线性)死亡总数为4180万。由官方记录得出的死亡人数为 5740万,照此计算,困难年代超量死亡数约为1600万”。[美] 安斯利-柯尔( Ansley J Coale):《1952年到1982年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美国全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版。

      他又在同文中说:“1957年和 1964年经过对少登记数调整后的死亡数力1040万和940万。按照线性趋势,1958一1963年调整后的死亡总数当为 5940万。实际死亡总数为 8620万,超过线性趋势的死亡数约为2700万”。[美] 安斯利-柯尔( Ansley J Coale):《1952年到1982年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美国全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版。

      A-柯尔教授弄出来的非线性死亡人口数字,到了港台某些人手里,如获至宝,并且逐步变成了“非正常死亡人口”,有的干脆就说:饿死的。GCD饿死了三千万,接下来就破口大骂……,中国人民的救星何其多啊,呵呵……。

      你还别说,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至理名言“谣言重覆一千遍就是真理”,有时候真会发生。59年~61年“饿死三千万”,便是一个例子。这样的推算,得到的数字,真那么值钱?让我们看看吧。

      随看看:非线性死亡数1600万,2700万,A-柯尔自己就推算出两个数字,相差1100万之巨。一千一百万,是个不小的国家总人口数啊:荷兰、匈牙利、秘鲁……,一误差就差掉了呢。

      再看:按对称原则,57年为起始年,63年就该为终止年,57年~63年才对。或56年~64年,58年~62年也行。可是A-柯尔教授用的是57年~64年,不伦不类,在这种小地方耍小聪明,千方百计地把出非线性死亡数字推算大一些,“大大益善”呃,这样的推算

      有多少科学意义?

      再看:如果从51年(再往前没有资料了),推算到69年,51年~69年划一直线,那么非线性死亡就消失了,就没有人饿死人了?同样的方法啊,这样的推算不荒谬?

      ……。

      最关键致命伤:A-科尔教授用的推算方法,数学上不能成立!中国政府部门公布的资料,没有分城市数据和农村数据,而是混合在一起的,中国城市人口,在59年~61年,保证了口粮供应,没有饥荒-死人的嫌疑。

      可是推算出来的城市非线性死亡人口数字也很大,却怪不到“饿死”头上,一下揭露、戳穿了,推算出来的“非线性死亡人口”归罪于饥荒的说法,数学上是不能成立的。数学是最最严格的学科了,数字上不能成立意味着什么,网友都明白吧。

      也许A-柯尔教授不知道这个情况,所以“白”费功夫了。其实,我们后生们,不听人说,也是不明就里的。

      BTW,A-柯尔教授,用来推算“非线性死亡人口”的文献资料是下列几种,特别是“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1982年)”,是中国第一次公布较详尽的人口普查资料:

      *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编:《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电子计算机汇总)》,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版。 * 国家统计局编:《中因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编:《中国人口年鉴》(历年),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1982年)。

      ……。

      * [美] 安斯利-柯尔( Ansley J Coale):《1952年到1982年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美国全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版。

      * [英] 班-久蒂(J Banistcr):《对中国人口普查结果的惊奇与确认》,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合会1985年佛罗伦萨会议文集。

      * [法] G-卡洛(G Calot):《为便于分析中国人口统计资料的建议》,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合会1985年佛罗伦萨会议文集。

      ……。

      希望,读过这些原文之后再来讨论。好比没有读过《红楼梦》,光看别人评论红楼的文章,却参与评红楼人物等,没有多少意思。

      认为A-柯尔教授首推的“非线性死亡”---->“非正常死亡”---->“饿死的”--->“GCD饿死了三千万”……,这符合历史或不符合历史,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希望以后别再说这是中国官方公布的资料了,承认这是推算出来的数字,仅仅是认定一个事实,不再弄错。

    • 家园 文章可能搞错了一些关键概念

      58-59年这两年信阳地区的实际粮产量和上报产量是多少?后者和上交公粮的数量直接相关。

      既然说到信阳地区某专员的回忆,我不妨引几段在这里。

      http://peacehall.com/forum/lishi/396.shtml

      就是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的地区,在50年代末的“大跃进”期间,由于浮夸风,、“共产风”的肆虐,竟然造成了大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成为举国震惊的“信阳事件”。

        事件发生时,我任中共信阳地委副书记、行政公署专员,经历了事件的全过程。虽然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年,但这一和平时期的血的教训,无时不在我的脑海中翻腾激荡。

      。。。

      在 1958年夏收中,当时在嵖岈山人民公社坐阵的遂平县委副书记赵光,将一块亩产四五百斤的小麦浮夸成3200多斤。随之,西平县城关公社出现了亩产小麦 7320斤的更大浮夸典型。他们是把多亩产量集中起来谎报的,当时我就不相信。地委书记路宪文跟我说出现如此的高产典型时,我说那是胡说八道,根本不可能。我想一亩晒场能晒多少,怎么会一亩产几午斤小麦呢。于是地委就派副秘书长王秉林到西平县实地调查,回来说是真的。然后我亲自到现场察看,证明并不真实。就在这时,继《河南日报》之后,《人民日报》也大登特登亩产几千斤的消息,还发了号外,从此以后,谁要说是假的就挨批斗,全区为此挨批斗的人大约有 12000多人次。于是浮夸风越刮越大,信阳县有名的鸡公山公社浮夸到亩产万斤水稻,有个别的地方浮夸说亩产几万斤,还出现亩产几十万斤的大典型。不过, 1958年毕竟是大丰收,虽然由于大办钢铁等误了农时,没能及时收割,损失了10%左右的粮食,但群众生活没有出大问题,这年全区完成征购任务16亿斤。。。

      到1959年,信阳地区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一百天不下雨,秋粮眼看着大面积歉收或无收。当时地委几个书记分工,我主管农业、政法、财贸三条线。为了让全区各县市领导认识问题的严重性,我在8月初召开了一个各县市有关负责人的会议,让大家实事求是地估计秋收形势,认识灾情,及早采取措施如多种蔬菜等,将灾荒消灭在春节之前。但这个会议事先未经地委讨论,有些人就有了看法。不久,省委要召开贯彻庐山会议精神(反彭德怀)的会议,地委让各县报秋收预产。地委办公室汇总后,召开常委会讨论。当时地委9个常委中,8个人认为1959年农业生产比1958年丰收,是特大丰收年,因为根据各县市预报的粮食产量是72亿斤,而1958年不过56亿斤。我在会上谈了和大家完全不同的看法,认为今秋是个大歉收年,全区总产大概就 30多亿斤,最多超不过40亿斤(后来证实只有20多亿斤,我说的也多了)。 。。。

      扩大会议后,我回到地区抓秋季粮食征购任务。省委仍按1958年大丰收的标准征购,我们地区又完成了16亿斤,将农民的口粮、种子粮都交了征购。秋收刚完,很多地方群众就没饭吃了,开始出现了逃荒要饭的现象。很多食堂开不了伙,群众无奈,就在家里煮红薯叶、野菜充饥。干部发现后把他们的锅给砸了,群众就外出逃荒。地委认为这是破坏“大跃进”,就让各县市在各路口设岗拦堵群众,不准外逃。当时地委不仅没有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认为是有人将粮食瞒藏起来了,于是决定在全区开展反瞒产运动。 。。

      总共才收了20多亿斤粮食,交掉16亿斤,你还指望老百姓不挨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