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商榷评钱先生文章的几点异议--[和梦飞兄] -- 东门之杨

共:💬57 🌺9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hoho,我又来了,继续谈,

          梦兄认为宋神宗做为伯乐,有意让苏轼的命运起伏,小可认为这也太高看了宋神宗了。苏轼在坎坷的命运中坚强的接受挑战,写出优秀的文词,那是他自己的意志坚强,才华出众,苏的成就和宋神宗的安排没有逻辑联系。

          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前是自请外放,之后被贬斥黄州做团练副使做了五年,神宗死前一年才迁往常州。苏轼在黄州期间,有官员之职,却不得行官员之权,近于流放。因为经济困难,请求开垦东坡荒地,境遇未必好到哪去。

          安徒生在光荣的荆棘路写到:七个城市国家在彼此争辩,都说荷马是在自己城里出生的--这也就是说,在荷马死了以后!请看看他活着的时候吧!他在这些城市里流浪,靠朗诵自己的诗篇过日子。他一想起明天的生活,他的头发就变得灰白起来。他,这个伟大的先知者,是一个孤独的瞎子。锐利的荆棘把这位诗中圣哲的衣服撕得稀烂。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认为那七个城市的统治者深刻了解荷马的才华,才让这只鹅过着那样的生活?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的结论是正因为在这世已经无可指望,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文化在重压下结出了奇葩,不能说重压就是成就奇葩的必要条件。

          曹雪芹在生活困苦之际写出了红楼梦,但最后因为沉重的压力,书未完已身死,压力是要有个限度的,压力的施予者未必有心。

          沙皇让陀思妥耶夫在刑场上走上这么一回,难道也是出于伯乐的心态?梦兄是不是把统治者想的太完美了。

          统治者在处理这些鹅的时候着眼点绝不在文学,而在政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嘿嘿,下面搬点小历史,

            先查查苏轼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 苏轼降生

            1054 娶王弗

            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 举家前往京都

            1061 仁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 任职史馆

            1065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2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 娶王闰之

            1069 返京;任职史馆

            1071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 任密州太守

            1076 任徐州太守

            1079 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 谪居黄州

            1084 往常州

            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 北宋亡

            1071到1079之间是苏轼自请出京,其时正是王安石执政之时,与他同时自请出京的还有司马光。司马光一心编写资治通鉴去了。苏轼这时候并没有闲着,做各地地方官之余,还写了大量的诗文,正是这些诗文让他惹下乌台诗案。要说苏轼完全没有讽刺新法那也是不可能的,比如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本诗熙宁五年(1071)冬作于湖州】当时正是新法施行之时,苏轼写这些如果发在司马光做斑竹的版里自然是鲜花朵朵,下面的跟帖自然也是写的好呀,苏先生大才之类。如果发在王安石做斑竹的版面那鸡蛋是免不了的,遗憾的是宋朝BBS这个大坛子的管理员是宋神宗。平心而论,宋神宗(1048-1085)不是个糊涂皇帝,他是了解当时朝廷的弊端的,但怎么解决这些弊端皇帝心里是没底的,而他的目的却是富国强兵。当时有二个解决方案:一个是司马光的,一个是王安石的。宋神宗虽然选择了王安石,但在变法的过程中,皇帝本人摇摆不定,出现过很多反复,无数的压力让皇帝心神不安,他哪有什么闲心来关心苏轼的文词?

            梦兄说:宋神宗是一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他很清楚苏轼的才能,也知道该怎么才能使这只罕见的聪明鹅叫起来。他先是让他从天堂一下子跌到地狱,威胁着要砍他的脑袋;然后,把他从地狱里提上来,还给他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做。这里就写的太戏剧性了,首先皇帝本人在乌台诗案之前没有主动找过苏轼的麻烦。元丰二年三月,监察御史何大正在弹劾苏轼的时候,特意进呈了市面上买到的苏轼文集,但神宗本人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把文集和奏章送到中书省,一压就是四个月。乌台诗案审理完毕后,按常规当处死刑,神宗判其“以官当徒”,把苏轼贬职到黄州做团练副使。

            苏在黄州期间,生活是比较困苦的,所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在苏轼的乌台诗案发生后,虽没有明令禁止苏轼的著作,但那些东西也已经成了危险品,连写给朋友的都无人回,出版商也不需要冒掉脑袋的危险去翻印这些反诗吧。就算印出来了,谁敢贩卖呀,这些东西可都是大逆不道的苏轼写的。梦兄说这时候皇帝正在津津有味的欣赏苏轼的文集,太夸张了。谁敢把苏轼写的进给皇帝?那些弹劾苏轼的家伙估计不会,而苏轼本人由这件事也会更加小心,他敢随意的出示自己的作品吗?既然无人出版,无人收集,作者本人也不出示,皇帝又怎么能看见?

            梦兄说神宗皇帝毫不犹豫地下令:把苏轼给我一贬二贬三贬四贬……这个与历史不符。

            我们赞扬苏轼,不需要去感谢宋神宗,我们需要感谢的是苏轼的意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这个......兄台这样讲,我真的就木话说了!

              前人曰:君子可欺之以方!想不到今天真的遇到了。

              东门兄真是一谦谦君子,非常非常实在厚道的人!在下实在是佩服。

              不过,老实说,在下那篇文章是“水煮”得不能再“水煮”了!要在里面找个稍微正经一点的观点,那可能算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吧!一个人的苦难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可能裨益不浅,当然,也不能苦过头了!

              有关宋神宗的那些话,完全是瞎扯淡!梦飞再浅薄,也不会认为他是个文学发烧友,为了文学才这么做。之所以这样写,完全是为了制造一个喜剧效果,如:“每次当苏轼在那里悲苦得不可名状时,这一切苦难的造就者——宋神宗,正一个人躲在深宫里,吟咏着刚送来的《苏大胡子诗文选》,击节赞叹不已!”

              没想到东门兄这个厚道的君子竟然当起真来!说实话,梦飞看了真的有些哭笑不得。心里很庆幸东门兄只是厚道,而不是陈凯歌的霸道,否则梦飞还得吃官司!哈哈!

              梦飞类似的拙文还有隔壁的张天师,里面扯淡得更厉害!东门兄不妨移驾一观,恐怕对梦飞的为文习惯,多少会了解一些。

            • 家园 赞!

              很喜欢这样的有理有据。

        • 家园 英语是很土鳖的语言
        • 家园 还有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