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日本人国民心态的日本语潜意识 -- 唵啊吽

共:💬233 🌺717 🌵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有脱离群众,是让人民更富于还是更贫穷

                    搞文革中的有脱离群众的,反文革的也有脱离群众的。至于两派中有没有联系群众的我不知道。

                    我认为想人民所想就是联系群众。人民愿意一年80个工分?人民愿意政治挂帅?人民愿意各种运动?

                    请所有愿意联系群众的,读读桃花源记。人民不比当权者愚蠢,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

              • 家园 文革被整的不只是精英,还有普通老百姓

                连打坏毛主席塑像都心惊胆战,至于到群众中去,呵呵,武汉720事件时候群众就在毛的身边,毛吓得一路狂奔,几年来从不做飞机的他做了飞机到上海去了

        • 家园 韩国人的等级观念不下于日本人

          基本上是正面支持主贴观点的证据

        • 家园 “思密达”就是敬语

          “思密达”就是敬语,类似日语的。这种敬语是说话人表示对【听话人】的尊重,汉语没有。至于那些对【句子中出现的人物】表示尊重的词语,中文也有一些,只是不能像日语那样批量生产。

          敬语可能是在阶级社会产生后才出现的。古代日语也有敬语,不过古代日语的敬语还有实词的影子(「侍り」作实词表示“伺候(身份高贵的人)”,作虚词表丁宁语),现代日语的masu、desu是完全的虚词,没有实词意思了。

          • 家园 语言会影响思维,但更是思维的反映

            中文中当然也有表示尊重的说法,但是层次有限,而日语中从极端轻蔑到极端尊重,完全一样意思可以分出十来个层次来表达,让人叹为观止。

            但个人看法,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固然存在,却也不必过分夸张,更多的应该是反过来,语言是群体思维的反映,语言现象反映出群体性的思维倾向。

            拿中文来说,我们的老祖宗们曾经创造出多达二十个以上的以“马”为偏旁的汉字,用以形容不同形态的马,反映的是那个时期马在人们生活中曾经如此重要,以及人们曾经对马如此关切。但曾几何时,这些汉字绝大部分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以至于绝大多数今天的中国人都无法识认。如果语言真有某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应该会迫使一代代中文的使用者都通过识认这些汉字而延续对马的高度兴趣——显然事实是恰恰相反,随着人们对马兴趣的下降,那些与马相关的汉字逐渐远离。

            亲属关系词汇是另外一个例子。中文中的亲属关系词汇之庞大、丰富、精确,举世无双,反映的是从古至今,在儒家思维的影响下,人们对于亲疏关系的极端重视;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特别是计划生育普遍推行之后,家庭规模开始下降,亲戚关系渐趋简化,人们对一些表示较远关系的词汇识别度也有所下降。可以想象,极端情况下,如果计划生育长期推行,人们最终会对姨、姑、叔、舅这样现在还很常用的词汇也失去识别能力,因为离现实生活太远。

            类似的,日、韩、满、蒙等语言中敬语都很发达,也许反映的是这些族群对等级关系的重视,印欧语言中普遍有发达的时态(像法语这样变态的有二十来个时态),也许反映的是对于时序关系的重视。但有意思的是,各种语言的“特有语言现象”在现代似乎都在衰退,年轻一代日本人对敬语的掌握程度大不如前,法语中第二过去时基本已经绝迹,复合过去时基本已经代替了简单过去时,中文中部分亲属词汇也逐渐退出视野,也许反映了现代社会各国民众生活习惯的逐步趋同。

            最后,以俺小半桶水的日语知识来说,日语中的简体并不一定表示轻蔑,亲近的平辈人之间可以使用简体,技术性资料中就更是普遍使用简体,语感上比较正式也比较客观。所以,并不是日语让日本人无法平等待人,如果他们接受不了平等地对待中国人,应该从他们自己的经历和性格中去找原因。

            通宝推:说几句,
            • 家园 汉语总得趋向应该是越来越简单

              马字旁的字绝不止20多。应该有小两百。很多字都没有收录,比如,【马八】。

              不过这些字大多不用了。类似的还有牛字旁的,羊字旁的,猪(豕)字旁的。说个事,摩羯座的羯字,是阉羊的意思——我突然感觉到了满满恶意(^_^)。车字旁的也算。

              其他的还有很多,比如,唇上为髭、颔下为须,耳旁为髯。所以刘备面白无须,不是没有胡子,是下巴上没胡子。关二爷的造像也没辱没美髯公的称号。到现在统称胡子。

              这种变化趋势就是用统称代替专称。

    • 家园 《菊与刀》第三章讲到日本等级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尽管日本近年来西方化了,它依然是个贵族社会。人们在每一次寒喧,每一次相互接触,都必须表示出双方社会距离的性质和程度。每当一个日本人向另一个日本人讲“吃”或“坐”时,都必须按对方与自己亲疏的程度,或对方的辈分,使用不同的词汇。“你”这个词就有好几个,在不同的场合必须用不同的“你”;动词也有好几个不同的词根。换言之,日本人象许多其他太平洋上的民族一样,有“敬语”,在使用时还伴有适当的鞠躬和跪拜。所有这些动作都有详细的规矩和惯例。不仅要懂得向谁鞠躬,还必须懂得鞠躬的程度。对某一个主人来讲是十分适度的鞠躬,在另一位和鞠躬者的关系稍有不同的主人身上,就会被认为是一种无礼。鞠躬的方式很多,从跪在地上、双手伏地、额触手背的最高跪拜礼,直到简单地动动肩、点点头。一个日本人必须学习在哪种场合该行哪种礼,而且从孩提时期起就得学习。

      不仅等级差别要经常以适当礼仪来确认(虽然这是,极重要的),性别、年龄、家庭关系、过去的交往等都必须考虑在内。甚至在相同的两个人之间,在不同情况下也要表示不同程度的尊敬。一个老百姓对其密友可以无须鞠躬行礼,但如果对方穿上军服,那身穿便服的朋友就必须向他鞠躬。遵守等级制是一种艺术,要求平衡多种因素,在特定情况下,这些因素有些可以相互抵消,有些则反而增强。

    •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很独特的观点. 我一定找几个日本人旁敲侧击一下 :-)

      原来还不知道, 原来冰冷雨天是这么个人阿.

      观点不同而已, 就为日本鬼子向自己同胞出言不逊.看来这人写的, 关于中国, 日本的文章都是信不得了. 记得他自夸回国为座上宾, 应该防着一些, 别给他机会做沃维汉才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