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股市的禅悟 -- 倥偬飞人

共:💬72 🌺18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timing is everything

        地产市场有明显的周期性,实际上你自己也明白这个问题:香港目前在那个阶段?全球资产价格的泡沫正在破裂,地产在现在不是一个最值得考虑的方向。

    • 家园 【原创】股市的禅悟 8 狂野的期权

      一般人觉得,投资股票短时间内拿个双位百分数的回报,是个很好的结果,但是想象过三位数的利润吗?甚至4个月内赚到20倍?俺第一次向一位朋友提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几乎要跳起来,连说那是不可能的事!

      现在俺就告诉你:这是可能的,如果你博对了,这种投资有可能在短期之内让你有坐火箭的感觉,那就是股票期权。很简单的说,期权是一种权利,可以让持有者有权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一只股票。如果你想知道期权的基本知识,可以到Yahoo金融的网页上看看:

      外链出处

      再简单的来说,期权实际上放大了股票的波动:股价的波动从P1到P2, 百分比的变化是(P2-P1)/P1 x 100%

      而期权的变化则是(不计入time value):(P2-P1)/(P1-P0) x 100%,这个P0小于P1的情况下,越接近于P1, 则其变化比股价的波动放大的倍数越大。注意期权本身的最小值也不可能为负数,而是0;而股价的变化则当然可以是负数。

      期权听起来是和长线投资的原则格格不入的,因为有时间的限制,比如说你买入8月份的期权,马上就要到期了,如果你不exercise,那就会变成废纸。另外一方面,确实很多人操作上也有很大的投机性。

      但是期权的好处也不少,首先,无论你看好还是看淡一只股票,期权给你一个固定的止损点,主动权掌握在你的手里。

      这里试举一例,下面是一架科技公司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ENER)的走势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公司有很酷的技术,首先是镍氢电池,从平常咱们数码相机用的小型电池到日趋流行的混合动力汽车用的大型电池,都在他们的范围之内。其次是新型太阳能发电技术,还有新型记忆芯片,而这个公司的创始人和发明家却只不过是职业技术中专毕业,多年来孜孜以求发展新技术。即使是镍氢电池一项,他们拥有美国等地的专利,通用汽车已经开始使用他们的产品,大面积使用的话,前景也是非常好的。正因为如此,这支股票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串来串去,股价波动很大。如果你持有的是本股,一会儿上天一会儿下地,心脏不好的要么伤心得难受,要么高兴得难受!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的资金大部分保持安全,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那就是期权。现在本股的价格是33美元,如果你买入1000股,动用的资金是33000美元,如果公司突然消失了,您这33000元就血本无归了,100%完蛋。如果你买入1000股call,07年3月到期strike price(也就是规定的买入价)为35美元,那就是5.5美元/call,共计5500美元,也就是六分之一的代价,你也可以持有同样数目的股票。如果本股也是完蛋了,你也就只损失这1/6,不必再多。这样你总资本的5/6都得以保全,像是在风险和大部分资本之间加了一道防火墙。如果股价向上升,你同样可以享受到升值的利润,没什么太大区别。当然,如果股价不动,如铁手前面提到的头痛问题,你的损失就比单纯持有本股要大。所以买入期权,要看其本股价格波动性,这个因素也同时被计入了期权的价格,波动性越大,期权的价格相对本股的百分比也越高。

      卖权put可以用来保值,一个技巧就是买入一股本股的同时,也买入一股卖权,这样在卖权到期之前如果本股跌了,卖权会相应升值,补足本股的损失。

      期权的交易技巧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还是走势的判断问题。如果你可以相对准确地判断出股票的走势,并应用在期权的买卖上,回报将十倍百倍于本股的买卖。例如上面的ENER,05年6月触底,才16元多,随后4个月内长到40多美元,如果在6月份买入strike price 为25元,当年底到期的卖权,价格可以从不到1元美金长到20多美元,所以这4个月内是可以赚到20倍的!

      话说回来,期权交易风险极大,如果你押上全部本钱在这上面,您绝对是赌徒!拿出一部分闲钱来玩一玩,看看自己的投资眼光、大市及个股走势判断到底怎么样,倒也蛮有意思的。

      • 家园 不懂这个,不过很好玩
      • 家园 感谢好文,不过有几个具体问题没太看明白

        1:

        在计算期权变化的公式中:P0,P1,P2都是什么?

        2:

        在ENER的实例里面,

        “现在本股的价格是33美元,如果你买入1000股,动用的资金是33000美元,如果公司突然消失了,您这33000元就血本无归了,100%完蛋。如果你买入1000股call,07年3月到期strike price(也就是规定的买入价)为35美元,那就是5.5美元/call,共计5500美元,也就是六分之一的代价,你也可以持有同样数目的股票。”

        这“5.5美元/call"是怎么算出的?

        3:

        以上面的ENGR为例,在真实的期权市场交易中,当07年三月到了,该股票涨到了40美元,我必须真地再准备35*1000(call)=35000资金兑现这笔交易,然后以40*1000=40000卖出该股票获得收益,还是对方,或第三方直接将差额(40000-35000)划到我帐下?

        对金融交易不太明白,但很感兴趣,多谢您赐教

        • 家园 landy看进来

          公式是俺自己编的,简单说明一下问题而已。P1可以理解为买入价格,P2可以理解为当前或者卖出价格,而P0可以理解为一个strike price,此处应该低于P1.

          5.5美元/call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在ENER的OPTIONS报价中查到的,Yahoo金融中可以查到:外链出处

          期权的买卖不必涉及到如你所说的股票交割,在到期之前,可以直接将期权卖出即可,除非你选择exercise,即买入或者卖出本股。一般不会选择exercise,因为期权的价格有time value在里面,往往还不少,如果exercise,你就放弃了time value,不如直接卖出期权。如果到期,股票经纪行往往视情况处理,如果你账面上有盈利,他们也可能自动帮你exercise,规定可能不同。

          基础知识可见Yahoo中的options 101,链接见前文,good luck!

    • 家园 【原创】股市的禅悟 7 模糊产生价值

      来到北京,在入住的酒店里看到一本很有意思的杂志,叫做中国电子商务,今年第六期,讲了20个投资者和他们的项目。而封面报道是关于一位互联网时代的传奇基金经理Andy Kessler,此公在5年左右的时间,将1000万美元的投资变成了10亿美元,并且在网络泡沫爆破之前全身而退!5年100倍,是一个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的纪录啊!当然,他玩的不是二级市场,而是风险投资,这是一个不同级别的游戏。但是,这篇文章的题目,也就是Kessler的座右铭,却是完全可以为股市投资所借鉴的,那就是:模糊产生价值。

      投资的核心,就是尽可能早于别人发现一个伟大的企业,用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入其股份并且持有,直到别人把它们的价格推到难以企及的高度,然后出售以图利之。既然要早,那么就必须在一定的模糊甚至充满争议的状态下,相信其成长前景并投入之。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什么都可以算无遗策,这种公司肯定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否则的话,投资不必单独成为一门学问或者一个行业,找会计师行就得了。习惯于农贸市场上斤斤计较鸡毛蒜皮的人,不必投资也罢。

      试以一例说明俺的观点:

      Integral Technologies 是俺最近4月份买入的一只股票,消息的来源是一些推销性质的电邮,就是让你掏钱买他们的投资信息那种,所以并没有透露公司的名字,本人放出狗狗,利用关键词找出来了。买入成本1.50美元,现在刚好涨了一倍到3.04美元。但是如果该公司成功的话,股价不可限量,为什么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该公司的产品是导电塑料(树脂),其导电性能可以接近于铜,而重量只有铜的20%左右,成本已经低于铜了,而工业加工性能显然有铜无法做到的地方,因为搞工科的人比较明白,塑料可以做成几乎任何形状,而加工成本相对低廉。俺对铜的市场还是了解一点的,卖方市场啊,仅中国每年40%的需求需要靠进口来满足,全世界的供求关系实际上比石油还要紧张。

      NASDAQ/OTCBB(所谓店头市场)是一个充满了陷阱的地方,以后另文再述。但是Integral的技术确实拿到了十多项美国专利,而且还有99项在申请中,感兴趣的可以到其网站上看看,俺还是比较放心的。这种技术的应用前景很广阔,通讯、航空等等,但是不可能给出一个很准确的数字说市场规模如何如何。说句实话,俺没有时间也懒得去算,像这种取代性、颠覆性的科技,值得一搏!这家公司的市值很小,才一个多亿美元,蚊型的,所谓microcap是也。感觉上成长到几十亿美金的市值是有可能的,那股价照着至少10倍的上涨空间。

      这类的公司还有一些,例如作RFID,太阳能等等的。但是最近有一家号称作cellulose ethanol的XNL,原来也是OTCBB升级上去的,看来欺骗的成分很大,如果你还有它的股票,要看仔细一点。

    • 家园 【原创】股市的禅悟 6 雾里看花

      马上要飞了,想在此先聊一聊当前的形势,因为前途暗潮汹涌,充满了不确定性,仿佛雾里看花一样,大家小心为上!

      世界经济,唯美国这个马头是瞻。由于房地产泡沫和高油价导致的通胀压力,以残忍的笨(brutal Ben - Ben Bernake的新雅号)领头的美联储在老格退休之后又继续进行了一连串加息,直到最近才稍缓。然而,通胀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甚至可能出现长期滞胀stagflation的局面,高通胀高利率,这是当局者、投资者和消费者共同的噩梦!

      首先,当前所谓核心通胀的计算方式十分的偏颇,居然不考虑一些重大的支出项目,例如住房和能源!具体如汽油、燃油、天然气、按揭利率的影响。政府作统计愿意剔除啥项目就剔除啥项目,但是普通老百姓得为任何开支增长掏腰包,一分钱也没得跑,您少付您的账单试试看?在房屋价格大涨,石油天然气价格大涨,按揭利率提高的情况下,每个月的支出增长的幅度比所为核心通胀率大得多了,也就是说,按日常生活开支来计算的通胀率远超过政府统计口径,实际通胀也就严重得多。

      房屋价格的跌落,对经济的影响更加负面,因为已经买房的人,这高房价加高利率的包袱已经背上了,而那些用自己拥有的房子抵押借钱来消费的人,面对利率的增加也要减少消费以便减少债务或者还债,注意美国消费者的储蓄率差不多是零甚至是负数!借贷成本的提高对他们的消费能力有直接的影响。房屋市场的冷却又会影响就业市场疲软(过去几年与房屋建筑关联所增加的工作占到了全部就业增长的30%),导致经济放缓。在目前不仅仅是石油,而且所有基础商品commodities,如金属的价格都大幅上扬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导致70-80年代滞胀的重新降临。

      更加令人忧虑的是,美国经济的放缓,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很可能对全球经济都产生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即使是欧洲、中国、印度、俄罗斯等等都无法幸免!

      此外,由于美国存在贸易(经常账户)和政府预算的两个方面的巨大赤字,美元贬值是不可避免的,而美国经济的放缓,投资回报下降,会导致迄今为止大量投入美国的外资的抽离,这将是雪上加霜。

      从股市指数来看,在2002年10月左右触底之后,直到2006年5月为止已经涨了三年多,如果出现熊市并不奇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持以上观点的著名学者是Nouriel Roubini,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人杂志将他主持的Roubini Global Economics (RGE)Monitor 评为世界第一。其中的文章可以看这里:

      外链出处

      然而,即使股市总体十分萧条,也无可否认总有些个股表现亮丽,就如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加上9.11带来的雪上加霜,从事与安全有关的股票出现过10余倍的涨幅。所以今后更加要注重个股的选择。

      接下来俺如果有时间,再和诸位探讨。

      • 家园 【文摘】谢国忠:2007年全球性衰退即将来临 熊市或超2年

        谢国忠:2007年全球性衰退即将来临 熊市或超2年

        来源: 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 2006年07月03日 07:58

        作者: 谢国忠 关键词: 谢国忠;全球经济

          摘要与投资结论

          全球流动性泡沫看来快将破灭:美联储正着手抑制通货膨胀。全球流动性在过去六个季度表现平滞,但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开始收缩。金融资产估值已开始回归平均值。我认为,这次熊市可能延续两年或更长时间。

          2007年全球出现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通过紧缩流动性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做法将可能导致房地产价格下滑。如果走低速度是渐进式的,世界经济也许能避免陷入衰退。然而,美国和中国是支撑起全球增长的两大支柱。它们不能依赖其它国家来缓冲其房地产市场下滑带来的冲击。

          经常账户逆差持续扩大的新兴经济体将面临首当其冲的冲击:经常账户逆差持续扩大的新兴经济体,由于金融市场忽视其赤字同时夸大其增长前景,它们与其它经济体一起随着周期的上升而受惠。但当流动性泡沫破灭,它们的货币将会贬值,继而引发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依我所见,它们可能会陷入一场金融危机或衰退。

          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拥有良好的基本面,但将难逃被抛售的命运: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在本次周期都能实现经常账户有盈余。不过为了减轻风险,投资者可能会抛售这些资产。尽管如此,预期它们的货币将能够承受冲击,其货币政策只做出有限度的紧缩,而且它们的经济在即将到来的全球不景气中也将表现坚韧。

          目前下跌是衰退的开始

          全球流动性泡沫可能快将破灭。目前即将发生的不仅仅是另一次的调整。我认为,在全球资产价格正常化之前,数个热点市场的下滑幅度可能达到50-70%。

          美联储和其它中央银行正在着手抑制通货膨胀。尽管在过去五年经济增长强劲,几个一次性的反通货膨胀因素(包括新兴市场危机、中国国企改革、以及日本的银行改革等)使主要央行能把利率维持在低水平。随着这些因素的消失,主要央行将有需要缩减流动性以抑制通货膨胀。

          由于人为的偏高流动性,在过去三年的强劲增长中,有部分是借自未来。随着流动性正常化,我认为2007年出现全球性不景气情况的可能性很高。一些经常账户逆差持续扩大的新兴经济体,由于流动性泡沫使市场忽视其赤字状况并夸大其增长前景,它们都乘着周期的"东风"而受惠。的确,资产泡沫使它们的基本面(比如货币实力和公司盈利)看来比较强劲。

          随着流动性泡沫消退,它们的货币将走低同时通货膨胀将增速。它们的央行可能需要大幅度收紧货币政策,以避免一场可能使它们掉进衰退泥沼的危机。

          在本次的周期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都能实现经常账户盈余--然而它们的资产有可能被投资者连同其它资产一起抛售。我认为,鉴于它们的货币应抵受得起冲击,它们的央行也许不会显著收紧政策,而这些经济体在即将到来的逆转周期中应能有不错的表现。

          廉价流动性终结导致股市下跌

          如果有人可以明确地指出目前熊市的启动点,这可能就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于6月5日发表的讲话。

          当美联储已进入做好准备迎击通货膨胀的状态,流动性就开始下调了,而熊市只不过是伴随而来的一个副产品。这解释了为何我认为现行的抛售不是一个调整,与发生在2004年春和2005年春秋两季的抛售潮不一样。在之前的抛售潮,美联储和其它央行不用顾虑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过去六个季度的问题所在。主要央行对此一直持否定态度,表示核心通货膨胀目前处于低水平而且仍落后于整体消费物价指数。现在,央行们担心其抑制通货膨胀措施的可靠性,并突然改变了它们的看法。

          全球的净流动性水平(短期资金增长率减名义GDP增长率)自1996年以来上升了约60%。非经常性冲击(包括新兴市场危机、中国国企改革及日本的银行改革等),使全球金融体系能够容下这些资金而不致引起通货膨胀。但随着上述因素的消失,这些资金正引发通货膨胀。

          全球流动性在过去六季度表现平滞但却没有降下来。鉴于主要央行已进入做好准备迎击通货膨胀的状态,流动性可能会显著下降。我们不知道自1996年建立起来的庞大流动性有多少能持续,而流动性收缩过程才刚刚开始。

          新兴市场危机也许标志着市场已到达谷底。过去四个星期的抛售情况还相对温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自2006年5月8日的高峰水平下跌了约20%,但从年初迄今是持平。该指数在2003年3月12日至2006年5月8日期间上升了228%。到目前为止,相对于大市造好时的情况,抛售程度不算严重。

          很多人认为,按市盈率计算,新兴市场并不昂贵,但这个论点不无缺陷。大宗商品泡沫也许夸大了主导新兴市场的商品生产商盈利状况。此外,处于流动性泡沫中的信贷繁荣可能同时夸大了(紧随商品生产商而主导着新兴市场的)银行的盈利。把这两个因素计算在内,按绝对值来说,新兴市场相对于成熟市场似乎也不便宜。

          在我看来,新兴市场危机可能标志着抛售潮的结束。一些经常账户赤字持续扩大的新兴经济体,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无视它们的赤字并不断向其输入廉价资金,它们均随着周期的上升而受惠。通货膨胀给它们的货币提供了支持并压低了其息率水平。随后的信贷上升周期夸大了它们的经济增长率,并因而暂时满足了外国投资者对它们抱有的错误期望。

          随着廉价流动性的终结,这些经济体可能出现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攀升的情况。它们的央行可能需要大幅度加息来保持市场稳定,此举可能使它们掉进衰退的泥沼中并使股市出现大规模的抛售。我认为若干之前"热点"市场的潜在跌幅有可能达到50-70%。

          抑制通胀就会结束游戏

          对于全球经济而言,问题是房地产价格将下滑多少。受全球流动性泡沫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不断上升的房地产价格与收入的比率。假如这个比率必须回复到1996年的水平,全球经济便将面临一次严峻的衰退。

          假如我们很大方地接受土地价格(相对于劳动力价格)的增长中有一半是永久性升值,这样的下调仍足以引发一场颇具规模的全球性衰退。假如房价是渐进式的向下调整,像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世界经济也许能避免陷入全面的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延续的缓慢增长周期。

          然而,澳大利亚和英国房地产市场能够软着陆,是有赖于全球经济表现强劲。中国和美国想同样地软着陆将困难得多。中美两国是全球增长的主要源头。这就是为何我认为2007年全球不景气的风险上升的原因。

          近来宏观经济界很流行把通货膨胀和增长分开来讨论。很多人认为增长比通货膨胀更为重要。对此我并不敢苟同。我认为两者的关系刚好相反。如果通货膨胀维持在低水平,流动性便可以仍然高企,同时金融投机活动便能制造增长。

          由于金融投机活动在制造增长的过程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次周期本质上就是在于通货膨胀。主要央行开始顾虑通货膨胀之时,也就是游戏终止之日。(美国纽约国际证券公司《国际金融论坛》专栏文章)

      • 家园 【文摘】谢国忠:2007年全球性经济衰退即将来临

        谢国忠:2007年全球性经济衰退即将来临

        【来源:全景网—《证券时报》】

          □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谢国忠

          摘要与投资结论

          全球流动性泡沫看来快将破灭:美联储正着手抑制通货膨胀。全球流动性在过去六个季度表现平滞,但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开始收缩。金融资产估值已开始回归平均值。

        我认为,这次熊市可能延续两年或更长时间。

          2007年全球出现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通过紧缩流动性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做法将可能导致房地产价格下滑。如果走低速度是渐进式的,世界经济也许能避免陷入衰退。然而,美国和中国是支撑起全球增长的两大支柱。它们不能依赖其它国家来缓冲其房地产市场下滑带来的冲击。

          经常账户逆差持续扩大的新兴经济体将面临首当其冲的冲击:经常账户逆差持续扩大的新兴经济体,由于金融市场忽视其赤字同时夸大其增长前景,它们与其它经济体一起随着周期的上升而受惠。但当流动性泡沫破灭,它们的货币将会贬值,继而引发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依我所见,它们可能会陷入一场金融危机或衰退。

          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拥有良好的基本面,但将难逃被抛售的命运: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在本次周期都能实现经常账户有盈余。不过为了减轻风险,投资者可能会抛售这些资产。尽管如此,预期它们的货币将能够承受冲击,其货币政策只做出有限度的紧缩,而且它们的经济在即将到来的全球不景气中也将表现坚韧。

          美国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

          资料来源:CEIC、摩根士丹利

          目前下跌是衰退的开始

          全球流动性泡沫可能快将破灭。目前即将发生的不仅仅是另一次的调整。我认为,在全球资产价格正常化之前,数个热点市场的下滑幅度可能达到50-70%。

          美联储和其它中央银行正在着手抑制通货膨胀。尽管在过去五年经济增长强劲,几个一次性的反通货膨胀因素(包括新兴市场危机、中国国企改革、以及日本的银行改革等)使主要央行能把利率维持在低水平。随着这些因素的消失,主要央行将有需要缩减流动性以抑制通货膨胀。

          由于人为的偏高流动性,在过去三年的强劲增长中,有部分是借自未来。随着流动性正常化,我认为2007年出现全球性不景气情况的可能性很高。一些经常账户逆差持续扩大的新兴经济体,由于流动性泡沫使市场忽视其赤字状况并夸大其增长前景,它们都乘着周期的“东风”而受惠。的确,资产泡沫使它们的基本面(比如货币实力和公司盈利)看来比较强劲。

          随着流动性泡沫消退,它们的货币将走低同时通货膨胀将增速。它们的央行可能需要大幅度收紧货币政策,以避免一场可能使它们掉进衰退泥沼的危机。

          在本次的周期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都能实现经常账户盈余——然而它们的资产有可能被投资者连同其它资产一起抛售。我认为,鉴于它们的货币应抵受得起冲击,它们的央行也许不会显著收紧政策,而这些经济体在即将到来的逆转周期中应能有不错的表现。

          廉价流动性终结导致股市下跌

          如果有人可以明确地指出目前熊市的启动点,这可能就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于6月5日发表的讲话。

          当美联储已进入做好准备迎击通货膨胀的状态,流动性就开始下调了,而熊市只不过是伴随而来的一个副产品。这解释了为何我认为现行的抛售不是一个调整,与发生在2004年春和2005年春秋两季的抛售潮不一样。在之前的抛售潮,美联储和其它央行不用顾虑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过去六个季度的问题所在。主要央行对此一直持否定态度,表示核心通货膨胀目前处于低水平而且仍落后于整体消费物价指数。现在,央行们担心其抑制通货膨胀措施的可靠性,并突然改变了它们的看法。

          全球的净流动性水平(短期资金增长率减名义GDP增长率)自1996年以来上升了约60%。非经常性冲击(包括新兴市场危机、中国国企改革及日本的银行改革等),使全球金融体系能够容下这些资金而不致引起通货膨胀。但随着上述因素的消失,这些资金正引发通货膨胀。

          全球流动性在过去六季度表现平滞但却没有降下来。鉴于主要央行已进入做好准备迎击通货膨胀的状态,流动性可能会显著下降。我们不知道自1996年建立起来的庞大流动性有多少能持续,而流动性收缩过程才刚刚开始。

          新兴市场危机也许标志着市场已到达谷底。过去四个星期的抛售情况还相对温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自2006年5月8日的高峰水平下跌了约20%,但从年初迄今是持平。该指数在2003年3月12日至2006年5月8日期间上升了228%。到目前为止,相对于大市造好时的情况,抛售程度不算严重。

          很多人认为,按市盈率计算,新兴市场并不昂贵,但这个论点不无缺陷。大宗商品泡沫也许夸大了主导新兴市场的商品生产商盈利状况。此外,处于流动性泡沫中的信贷繁荣可能同时夸大了(紧随商品生产商而主导着新兴市场的)银行的盈利。把这两个因素计算在内,按绝对值来说,新兴市场相对于成熟市场似乎也不便宜。

          在我看来,新兴市场危机可能标志着抛售潮的结束。一些经常账户赤字持续扩大的新兴经济体,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无视它们的赤字并不断向其输入廉价资金,它们均随着周期的上升而受惠。通货膨胀给它们的货币提供了支持并压低了其息率水平。随后的信贷上升周期夸大了它们的经济增长率,并因而暂时满足了外国投资者对它们抱有的错误期望。

          随着廉价流动性的终结,这些经济体可能出现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攀升的情况。它们的央行可能需要大幅度加息来保持市场稳定,此举可能使它们掉进衰退的泥沼中并使股市出现大规模的抛售。我认为若干之前“热点”市场的潜在跌幅有可能达到50-70%。

          抑制通胀就会结束游戏

          对于全球经济而言,问题是房地产价格将下滑多少。受全球流动性泡沫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不断上升的房地产价格与收入的比率。假如这个比率必须回复到1996年的水平,全球经济便将面临一次严峻的衰退。

          假如我们很大方地接受土地价格(相对于劳动力价格)的增长中有一半是永久性升值,这样的下调仍足以引发一场颇具规模的全球性衰退。假如房价是渐进式的向下调整,像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世界经济也许能避免陷入全面的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延续的缓慢增长周期。

          然而,澳大利亚和英国房地产市场能够软着陆,是有赖于全球经济表现强劲。中国和美国想同样地软着陆将困难得多。中美两国是全球增长的主要源头。这就是为何我认为2007年全球不景气的风险上升的原因。

          近来宏观经济界很流行把通货膨胀和增长分开来讨论。很多人认为增长比通货膨胀更为重要。对此我并不敢苟同。我认为两者的关系刚好相反。如果通货膨胀维持在低水平,流动性便可以仍然高企,同时金融投机活动便能制造增长。

          由于金融投机活动在制造增长的过程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次周期本质上就是在于通货膨胀。主要央行开始顾虑通货膨胀之时,也就是游戏终止之日。(美国纽约国际证券公司《国际金融论坛》专栏文章)

      • 家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