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余秋雨与“第四座桥” -- 老平

共:💬12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余秋雨与“第四座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年研讨会的刊物及余秋雨的照片)

    网上经常有人谈论余秋雨先生,这使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

    我是从《文化苦旅》一书认知余秋雨的,后来我也看过他写的其它几本书籍,但印象较深的还是《文化苦旅》,其中里面有两篇文章打动了我,一篇是《道士塔》,一篇是《上海人》。《道士塔》说的是一个道士把敦煌石窟的佛教文献贱卖给了外国探险家的事,看完以后有点想哭的感觉。《上海人》是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它把上海人的习性写得入木三分,这种文章也只有上海人自己才能够写得出来。

    前些年,在墨尔本举办过一次中国国际文化艺术研讨会,研讨会从各地请来了一些专家学者,其中从国内来了三位,一位是电影导演谢飞,一位是程建军教授,另一位就是余秋雨先生。余秋雨演讲的题目叫“第四座桥”。

    余秋雨认为,在历史上中华文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有三座,第一座叫经典学理之桥,第二座叫器物民艺之桥,第三座叫文化信息之桥,到了21世纪,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还需要构建第四座桥梁-----艺术创造之桥。

    他说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应该有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和奥斯卡金像奖等国际公认的艺术宝座,使中华文化不再仅仅在遗迹保存上,而且在现实创造上经常出现在世界文明的制高点,被更多的文化群落所关注、所敬仰。

    他的演讲观点新颖,语言流畅。当天上午演讲的人有好几位,最受欢迎的就数余秋雨的“第四座桥”。演讲结束后大家围着他提问题,他有问必答,还应个别听众的要求留下了联系电话,我看了一下他的手写字体,挺漂亮的。他当时给我的印象是言辞华丽,反应敏捷,不大像是一个学究。

    后来听见人们对他的抨击和他的反驳,再后来就是抨击者出书和打官司,最近在网上看到围绕着“余秋雨现象”出现了三个阵营,一个是拥余阵营,另一个是倒余阵营,还有一个是中立阵营,各打五十大板的。这时候我就想起了他的那个演讲题目-----“第四座桥”,我认为在上述围绕着是非对错的三个阵营之外,还存在一片开阔地,也应该搭建“第四座桥”,那就是在看待事物时立足于自己的需要,如果余秋雨的作品当中有自己需要的东西,那就去学习它、欣赏它;如果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那就不去管它。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人与人沟通的长河里,不应该只有对、错、有对有错这三座桥梁,我们应该尝试变换不同的立场,寻求不同的角度,搭建各式各样的“第四座桥”,一旦沟通的桥梁多了,鸿沟就会逐渐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和谐,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Tags): #余秋雨#文化#整体观
    • 家园 这个观点不新鲜

      《厚黑学》的创始人李宗吾说读书有三个层次

      一是以书为师

      二是以书为徒

      三是以书为友

      老余说的第四座桥其实说白了不就是以书为友的意思么?

    • 家园 读过秋雨先生写的《道士塔》,觉得并不好

      秋雨先生为了兜售“文化”,不惜把一个穷道士钉上十字架鞭挞,实在不是什么很值得提倡的文风。

      井上阱小说敦煌里,是这么写的:

      本世纪初, 有一位名叫王圆禄的穷道士来到鸣沙山,发现了埋没在沙尘中的石窟群,于是他就在把一个石窟打扫干净, 并住了进去。自西夏入侵此地,到这时候已经过去了八百五十多年了。王道士躬腰驼背, 全无一点风采,加上满脸的晦气, 一副穷极聊倒的模样。一日,他在一个石窟中清扫浮尘时,偶然间在北面的洞壁上发现有一处地方比四周更加突出。他用一根木棍将突出处的泥土捣下来,却发现这一处壁面发出异样的声响。王道士又找来一根更粗的木棍,朝着那个地方用力地敲击。敲了两三下后竟将壁面敲破,原来是个洞穴。他向里面看了一眼, 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但他发现泥土落向里面,可知这个洞是空的。

        王道士又拿来了一把铁锹, 花了半天功夫,总算是把洞口的泥土都挖开了,但还是看不清洞内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他回到自己的洞窟,又拿来了蜡烛,借着烛光再朝洞中张望,他终于发现了洞中的秘密,这个洞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经卷。

        王道士赶紧将此事禀报敦煌县衙, 但是等候多日,仍不见有任何回音。王道士没有办法, 只好再次去县衙打听,敦煌县却只是让他代为妥善保管。

        王道士看到有游客来参观千佛洞,于是他就将这些游客引到自己发现的洞中, 向他们展示洞中大量的经卷,再添油加醋地向他们神吹一通自己发现这个藏经洞的过程,由此换得一点布施,倒也不愁温饱。

        1907年3月, 英国探险家斯泰因来到敦煌。他参观了千佛洞,来到了王道士的洞窟。斯泰因将洞中的经卷一一拿出。王道士看到这个英国人居然敢于进入自己都不曾涉足的洞穴之中,甚感惊讶。

        斯泰因对这些经卷小心翼翼, 逐一展开,仔细研读。他将洞内将近三分之一的经卷都取了出来,所以费了不少时日。英国人与王道士商量,他愿意给他一大笔钱来换取他的这些经卷。王道士这时才知道自己找到的这些经卷是古籍,他为这些书籍能够换到如此之多的钱而感慨万端。

        英国人想换取全部的经卷,但是王道士担心官府日后追究, 执意不肯依允。最后英国人只买走了六千卷,但装箱之后,雇了四十头骆驼,才将这些经卷从千佛洞运走。

        1908年3月,又有一个外国人来到这个石窟,这次是法国人贝利奥。 他想得到王道士洞中剩下的经卷。王道士见县衙始终没有回音, 他左思右想,不知如何处置是好。最后他出于对当地官府的责任,还是不愿意全部出让。

        贝利奥将剩下的经卷的一半, 大约有五千多本,买了下来,并于当年5月,雇了十辆车运走了。

        贝利奥走后,王道士也暂时离开了藏经洞。由于藏经的数量的减少, 游客也无心观赏了,甚至有人对此事起了责难之意。

        以后的数年中,日本和俄国的探险家又来找过王道士。王道士对手中剩下的宝物越来越少深感惋惜,同时又迫于贫困, 还是不得不拿它来换钱度日。他心里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些外国人都跑到这里来买这些旧书呢?

        俄国人走了之后, 又过了一年,从北京来了一些军人。他们把洞里剩下的经卷全都用马驮走了。 这些军人来时王道士躲了起来。他打听到这些军人都走了时,又到藏经洞来了一趟, 但是洞里连一片纸都没剩下,一空如洗。王道士点了一盏灯火, 走进洞内。周围的洞壁上只在北面画有壁画,这时也都可以看得到了。画上画的僧侣穿着朱色的衣服,站在他们对面的女人的裙裾是青色的,王道士面对这些精美的壁画,看得目瞪口呆。

        王道士从洞里出来,坐在石窟口前的一块石头上。千佛洞前茂盛的树木在清风的吹拂中轻轻地摇动。 柔和的阳光下, 四周静悄悄的。王道士懒洋洋地看着这些风景,心里在想, 这个洞里藏的古籍还不知道是多么贵重的物品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为什么那些老毛子会一个接一个地跑到这里来买呢?自己眼拙,看不出其中的价值。报告给县衙,他们也搞不清楚。看到外国人拿走了那么多以后,连北京的军爷也坐不住了。自己肯定干了一件蠢事,与人家做了一桩最不划算的买卖。 王道士想到自己让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从眼皮下白白溜了过去, 沮丧得不得了,呆呆地坐在那里不愿起来。

    • 家园 呵呵,这家伙屁股可是很不干净啊

      自行放狗,关键词:余秋雨 马石赛一克歌。会让您了解他的另一面。

      我觉得读他谈人生哲理,跟看卢梭写爱弥儿一样恶心。但好歹人家还写了部《忏悔录》,虽然也不见得完全的诚实。

    • 家园 【原创】喜欢顶的文章是要一顶再顶的

    • 家园 顶!

      我们应该尝试变换不同的立场,寻求不同的角度,搭建各式各样的“第四座桥”,一旦沟通的桥梁多了,鸿沟就会逐渐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和谐,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精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