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豫北之鷹-記滑縣抗日英烈王泰恭 -- 司徒卡

共:💬300 🌺523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张钟灵没死在刑场才是值得中国人思考的问题

            黄埔生,天子门生,所以可以随便开枪杀老婆。不过,比起白起算好了.

          • 家园 reply

            Ok note. thanks.

          • 家园 送花~

            随手写个观点,您上文以张灵甫比史可法,个人以为略有不同。史可法时代,满汉之争乃为民族求生存独立之战,与今日五族共和远远不同。国共之争,乃主义之争也。故窃以为史可法之死,最让人感到的是钦佩,钦佩其以身为国家之盾,而钟灵将军之死,更让人感到的是痛惜,使一个优秀的军人丧生在内战战场。

            其实,张钟灵之死,是一个很值得所有中国人思考的事情。张灵甫其人,不贪污,有韬略,抗战时为一代名将,军人做到此处,可算完美。然而,这样一个优秀军人,却没有成为国防军的中坚,而是死于党派之争的内战战场,是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共军打74师没什么不对,你死我活,生是命大,双方只能是全力以赴。

            国共之争,乃中国悲剧,这是我的看法。

            俺也觉得王之“抗日英烈”的用词可能有点不妥,如果其抗日战绩没有水分的话,跟张一样冠以“抗日英雄”可能更合适些。

            不过司徒兄以张灵甫比史可法我觉得亦无不可,这是以满清的角度(自居正统,所以可算内部之争了)来打了一个治史(如何评价前朝敌将)的比方,倒不是说认可明亡清代的内战性质了。

            • 家园 我也同意这个说法

              不过司徒兄以张灵甫比史可法我觉得亦无不可

              老萨的意思说主义之争的意义比不上民族之争,我倒是持保留意见。当年清军入关,史可法对他们的态度与抗战时国共英烈们对日本人的态度也差不多吧。

              • 家园 老萨的说法和司徒兄的说法都没问题,仅仅角度的不同

                司徒兄的角度:像明史那样对待前朝敌将的评价比较符合治史的普遍意义(以史为鉴),并没有刻意去强调明亡清代的内战 or 外战性质;

                老萨的角度:主义之争的意义比不上民族之争。

        • reply
          家园 where it is? 可否容俺去瞅瞅,花一朵先~

          在此之后朋友与司某出钱搞了一个不开放的小论坛,少了争议,写的东西就多了,

      • 家园 河里争论的事情

        也只有老萨这个“扫地神僧”能摆平。

    • 家园 花一个
    • 家园 feedback

      利用午餐時間略抒己見,也不算回復.煩參考拙文的小記,公私交瘁,無從逐一作復,見諒.

      1.鄙人對論史"情緒"的觀感

      個人因為生活,教育背景的不同,對歷史的認同,自然有其獨具之觀點.同是中國人,來自香港,來自台北及來自上海,他對歷史的情感,就截然不同.甚至在同一地區,也要大不相同.例如司某少年時在台北,往往要看到一些曾經為台籍日兵的老人,頭頂日式軍帽,招遙過市,就司某個人感受,就要覺的不痛快,即使他算是我的鄰居.如此一個小地方,對歷史的認知,即無從統合,遑言全國乃至全華人地區?所以對歷史事件的感情不同,是極正常的.對歷史事件感知的情緒差異,除宏觀的整體地域背景差異之外(例如,大陸對台灣,外省對本省,本省對山胞...),尚有微觀的個人因素差異.這就使對歷史事件的情感差異無限複雜.而在交流之中因情感而流入無理性亦不講究史實之謾罵,這也是在所難免.即使自稱"研究",也會有這層情感問題.

      那,搞點研究,應不應該以個人的情感為發揮之基礎?在西方,19世紀有一種蘭克史學派,蘭克派認為歷史研究即為資料之匯理,研究者應極端客觀,不應加入主觀意念,也別搞什麼史觀(例如唯物史觀).但這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社會進化日趨繁雜,社會科學亦隨之繁複的今日,單純的史料匯整不儘研究者個人不易達成,也很難滿足現實的需求.例如,經濟史研究在上個世紀的重點著眼於老美的Dpression,如果各家研究者,只是將有經濟意義的事件條次整理,這就只是一堆乾燥材料.但若研究者實入自己的見解進行詮釋,就能構成對現實社會有益的成果.例如Keynes看到流動性陷阱,Schumpeter看到資本主義必將自我毀滅的輪迴,都是一代精典,深切影響後代的施政與學術研究...(當然,有實用的,也有不實用的,同樣是Schumpeter大師,他另一個景氣循環論,就公認沒什麼價值).又如1990年代蘇聯東歐等共產主義國家幡然資本化,中國大陸也開始改革開放,對這個時代的歷史研究,今天成為"轉軌經濟學".而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也獲益於高層對中外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史蹟之反覆整理研判,原來"摸著石頭過河",才能有點科學基礎.....

      所以,沒有研究能迴避主觀.那麼,如何在個人的主觀情緒與客觀審察之間取出邊際最高效用?這就有待於研究者的器識.黃仁宇說的"大歷史",實際上也就是讓研究者儘量藉廣博的學識與個人涵量,踏破現實局限.個人家庭背景是局限,教育背景是局限,政治背景是局限,地區意識是局限,個人學識是局限......只有能築基廣雅而心存高遠,"放寬歷史的視界",研究者的玩意,就能"突破自己的年代",獲得"傳世的價值".

      2.什麼是突破自己的年代

      就以這個帖子例吧,許多"河鮮"賜教,中共是戰勝者,國民黨是失敗者,國共內戰敗了,連台灣競選都選敗了,所以你不配發言,發言也要搞清楚你身為"殷頑"的身份,其言之激切,直如再做一篇微子之命.

      同樣的,司某亦可以對中共是否真的勝利,依個人情緒,作其駁斥.例如,昨夜司某覆王君文之第二段.

      事實上,自我國通史經典<史記>起,太史公就曾對這種現象,抒其觀感.他寫項王本紀,那不知在當代受到多少攻擊,可是流傳後世,就是經典.太史公說的好,"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滅國絕世,都是早已"失敗"的勝朝前塵.那為什麼還要興滅國,繼絕世?儒士之個人抱負,此不議論.如果以歷史研究的觀點,就是國史之'不可動搖之完整性".

      而要如實審查,唯有能突破自己的年代,您若因因為劉邦得天下,就說項王是戰犯,虞姬是黑五類,田橫的五百壯士是頑軍偽軍,將霸王別姬演成樣板戲白毛女以控訴內戰之戰敗者,誦揚內戰之勝利者.那,程老闆說的好,戲就不是戲了.而中國的國史,就有一代的失落.

      3.小人物大道理

      鯰魚君指教:

      楼上的说到项羽本纪和太史公。请问,有人对秦末汉初一个冲突中被杀的县长感兴趣么?历史上有这样的泽被后世的县长么?

      小人物应该有小人物的自觉。几十年后,被胜利者翻出来,充当酒桌的笑料,已经够了。居然有人还想借这种

      小人物“突破自己的年代”,获得“傳世的價值”,甚是滑稽。

      謬矣.

      史家論史,自太史公之下,只要有一事堪述,一跡堪追,小人物就能有大道理.例如,循吏列傳有五位,四位國相,而李繼只是"晉文公之理也".但是他有奇志瑰行,就能載入史傳.如果比官職,三代以下至漢初上下千年,李繼一個小法官,那真是芝麻般小了.

      不過,司某必需多說一句,司某認為歷史作品需能突破自的年代,才能有傳世的價值,但是司某並不認為這篇短文本身能有什麼傳世價值,請參考拙文中的小記,

      "司某必需承認,在這篇小文章上著力不深,因為這原是司某另一篇文章的一個章節,司某將這個章節剪出,草草修飾文詞,將附註的次序略作修改,並沒有如何刻意進行深度鑽研或文詞鋪疊.譬如,司某寫東西一向不重視標題,原本只標題為<王泰恭傳>,但看到王君的標題如此炫目,不免東施效顰.正好,滑縣民謠以王泰恭比作掠食日本免的鷹,所以司某就隨手標了個豫北之鷹.所以這篇小文,竟是很粗糙的".

      這只是一篇粗糙小文.要傳世,依司某搞法,就需致廣大而盡精微,不能靠這種粗淺小文就自稱能傳世.司某強調,有志氣,更需有能力,有見識,有功底.要有深入的耐性,也要有切察所論的誠意.否則即使眼界超出所處時代,也無從傳世.

      司某正著力於自詡傳世之作,但可不是這篇小文,幸勿誤會為禱.

      小結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司某無意以XX偉大導師自許,司某不是老師,亦非傳教士.司某親歷時代變換,有幸涉獵多方史料,深識國史之闕,所以發願以一己之力,鑽研其間,興許能夠微有貢獻.司某被視為"殷頑",那是好事,有助歷史研究,太史公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困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有點鬱結,也是好事.沒有鬱結才需要擔憂.至於,司某是否能傳世,那就是諸君的玄孫輩才能知道的答案了.

      • 家园 不是很同意,但是花一个
      • 家园 糊涂

        治史是为了什么?

        不是为了一个人抱着它缩在角落里取暖,治史是为了以史为鉴、以史为镜。

        同样,一个东西是不是现在广受吹捧,或者在孙辈重孙辈能有人记得,不是取决于你认为它有多好,甚至也不是取决于它实际上有多好,而是取决于它是否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老先生现在整的这个东西,是想整给谁看的呢?

        是给岛上那些人看的?绿营的人对它感兴趣吗?

        是给滑县的老乡亲看的?共匪可是胜利者,滑县的老乡亲的情绪可能不会同你老先生的情绪合拍。你老先生整出这个东西出来只怕是只能给几个遗老抱着取暖用。

        老先生如果就是为了整出一个东西,为了抱着取暖用的,就请继续努力,不打扰你。如果你是为了有所作为,为了在台湾、在大陆都能产生影响,我倒是劝你换一个课题,研究一下人口问题,研究一下人口生育率对社会的后果(我怎么这么。。。。倔泥?????戴好钢盔,躲过板砖)。

        无论蒋匪还是共匪,都已经是历史了。按农业时代的传统治史是跟不上工业时代发展的脚步的。无论你心比天高,还是才比心更高,治出来的史都不可能作为镜子来用。

        现在台湾汉族人口占83%,大陆汉族人口占90%。台湾已经落入“现代化的陷阱”了。生育率在1.7还是1.8,人口就要进入负增长了。整个西方白人世界,日、韩,一旦落入“现代化的陷阱”,人口就要逐渐消失,还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先例。大陆的问题更严重,对汉族“一胎化”,论消灭人口的规模,无论是历史上的蒙古人、金人,还是近代的日本鬼子,都是不能比的。按现在趋势,大陆的汉族成为少数民族只是三五十年时间的事。

        老先生若能从人口问题这个角度切入,肯定比你现在的东西有价值的多,影响也大的多。

        • 糊涂
          家园 你这人有完没完

          一天到晚喊汉族汉族的,有事没事你插一脚汉族人口减少论。你自己是不是汉族还有待考证呢!

          你一天到晚拿着些似是而非的数据在这里兴风作浪,无聊不无聊!你所攻击的所谓多生育的少数民族里,最大的维族也就800万人口。你怎么不说中国大陆除了汉族有90%,其它大民族是满蒙回朝壮,加上汉族人口,零头都比剩下的民族大呢?包括回族在内,这些民族除了高考优惠,跟汉族比基本没什么差别,全中国到处都是,也不闹分裂,也不在什么事上拖中国后腿,各有各的优点。你这人不是无事生非么!

          国共打了个一塌糊涂,现在还在打嘴仗,够没意思了吧?你怎么着,还要让汉人跟少数民族比赛生娃娃?嫌这么些年把中国折腾的不够惨是吧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