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天才训练指南 -- 同人于野

共:💬121 🌺45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Susumu Tonegawa情况很逗

                  他是大学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考进了名古屋大学(而不是东京大学),大学毕业后跟导师没搞好关系,读不成日本研究生,跑来美国读研究生。

                  快读完博士,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事,跑到隔壁Dulbecco实验室,毛遂自荐,说我来做博士后好吗?Dulbecco一口答应了。

                  然后Dulbecco叫秘书准备一份fellowship申请书,让Susumu Tonegawa填了,几分钟手续就办完了。Susumu Tonegawa后来回忆原来做科学就这么容易啊。

                • 家园 写的精彩

                  看来平时是下了很大功夫了

                  我就比较懒惰,不去放狗了

                  waston放火烧苯可不是杜撰。如果您精读waston的传记,大概可以看到他调侃自己的话:辞退一个无知博士,比冒一次爆炸的危险更安全一些。我前面搞错了他的去向,既然是化学不行,那应该去补化学,所以他为此去了哥本哈根。

                  另外问一下,卢里亚-德尔布吕克试验是什么?记忆中卢里亚是自己从老虎机领悟出了波动试验,德尔布吕克后来在数学上推论了一下,是这个东西么?

                • 家园 所以我不认为华生有示范意义

                  他太天才了,太聪明了,机遇太好了。

                  以至没人敢反驳他的胡说八道。

                  直到一天,光辉形象轰然倒塌.....

                  对于大师,我的建议是考察这个人:Kurt Wüthrich。

        • 家园 这个说法有问题

          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就是四个字,大浪淘沙。淘到最后,留下来的才是最耀眼的金块。

          杨振宁李政道47年到美国,58年拿炸药奖。

          大陆78年开始派出留学生,30年来尽遣精英30万,难道都是沙子,淘不过西南联大的几百个研究生?

          中国的教育,一定是出了系统误差。

          • 家园 这个误差当然有

            就是一个字,钱。

            再次是这些受教育者专心的接受培养。如果培养到1000人的时候,某大银行来招人,呼啦啦大家都挣钱去了。要想出大师,也是梦想。

            我不是说我们派出的精英不行,但是大家刚从温饱线上过来的,能够不被迷失双眼的,的确有,但是绝对数量很少。不信的话,看一看目前还在学术圈里面坚持的,能有1千就不错了。我这里是说能够自己独立出来当老板带学生的,不是给人家当廉价劳动力的博士后和技工。

            另外一点,现在的科学研究,从1980年开始,已经跟传统的方式截然不同了。简而言之,就是从手工作坊到集团化工厂化的转变。单靠一个名师就能够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以,我不否认在此之前,大师的重要性。但是看看靠80年以后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奖获的,你会明显的发现一条清晰的筛选轨迹。至少在生物医学方面是如此。

            • 家园 水风师父蒸个包子吧

              所以,我不否认在此之前,大师的重要性。但是看看靠80年以后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奖获的,你会明显的发现一条清晰的筛选轨迹。至少在生物医学方面是如此。

              关于这个轨迹您能否详细谈谈?洗耳恭听。

              • 家园 呵呵,我就稍微说几个

                还是捡着我熟悉的说吧。2004年得主Richard Axel,他的父母是波兰移民。因为避开纳粹的迫害来到美国,就居住在纽约市的布鲁克林。Richard Axel小时候咱就不去说了,他高中是Stuyvesant High School,如果你住在纽约市,或者对于全国高中排名有兴趣的话,你会知道这所高中是多么的有名。这可以看作是是筛选的第一步。

                然后,同绝大多数的移民孩子进入City College 去拿个学位然后找工作不同,Richard Axel接收了哥伦比亚大学的gracious scholarship,进入哥大学习。这可以看作是筛选的第二步。

                Richard Axel很快在教授Bernard Weinstein 手下找到了一个洗瓶子的活。但是,这份不起眼的工作让他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最前沿的解密遗传密码的工作。于是,作为一个不合格的洗瓶子工,Richard Axel很快被炒了鱿鱼(是不是很像现实里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啊),但是,因为他强烈的爱好,他被继续留用作为一个研究助手。从此开始了直接的研究工作和对于遗传学研究的强烈兴趣。

                然后,Richard Axel被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录取。这可以看作是筛选的又一个重要步骤。但是,这只是说明Richard Axel的能力是卓越的。因为很快,Richard Axel就被证明是一个拙劣的医生。在他的自传里面,他毫不隐讳的说,自己是因为若干教授的帮助才拿到了医学博士的学位,并且保证不会在活的病人身上行医。

                所以,其后他只能在哥大拿到了一个病理学的实习职位。但是,这却打开了对于科学研究的大门。他随后在哥大的Sol Spiegelman 和NIH的Gary Felsenfeld,做过博士后。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著名人物,但是这两位的教导使得Richard熟悉掌握了除了分子生物学之外的广大领域,并且使他一直能够保持在研究的前沿。

                Richard在此期间发表了一篇自然与几篇美国科学院院报。正是这些文章,使得他在1974年应 Sol Spiegelman 之邀,回到哥大成为了一个助理教授。这可以看作是筛选的进一步。

                Richard在某些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天才型人物。当他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他广阔的背景知识和训练使得他能够向着多个方向进行科学探索。他在继续从Sol Spiegelman那里得来的病毒学研究的同时,也在继续开展在Gary Felsenfeld那里开始的对于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调控的研究。

                同时,他确立了自己实验室的超级技术,DNA重组克隆技术。下面的若干重要发现,都是这项技术的直接受益者。

                他还指导Dan Littman(这个人大家恐怕是不熟悉,但是搞免疫学的应该是如雷贯耳吧)把T细胞分为CD4/CD8两大类,并且鉴定出了相应的特定分子。(这是早期免疫学最重要的两大发现)。然后这个小组对于艾滋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艾滋病病毒的受体,就是CD4.十几年之后Dan Littman的研究小组发现了艾滋病病毒的辅助受体。(大家都在猜想Dan Littman什么时候也会因为对于艾滋病和免疫学的研究而拿到一个诺贝尔奖,只不过这家伙的脾气坏透了,恐怕要多等几年)。

                另外一项重大的发现是Richard Scheller,(现在的全球第一大生物科技公司Genentech的指导者),在Richard将目光投向神经生物学之后,发现了若干神经短肽是本能性行为的直接调控者。

                而另外的一个天才的博士后,David Julius,则跟其他人合作克隆发现了神经递质的受体。David Julius目前在UCSF,也是一个诺贝尔奖候选者级别的人物。

                最后,是Linda Buck的工作,发现嗅觉受体,以及整个的嗅觉神经调控体系,让他们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Richard Axel,是少数的没有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手下工作过的得奖者。他的指导者们,虽然已经站得足够高,但是还没有到大师的级别。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一步步的向上前进,并且在同事和博士后的帮助下,自己爬升到大师的高度。

                Richard Axel,也是我的一个偶像。

                • 家园 Dan Littman啊!

                  我以前的老板是Dan Littman的学生,也脾气不好,我们实验室也有很多人说话很损,莫非这个会向下传播?

                  • 家园 有一个规律

                    老板和善的,手下的关系一般不会太好;而如果老板属于超级刻薄的那种人,那么手下的学生和博士后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好哦。

                    不过近朱者赤,你老板受影响也是一定的。

                • 家园 今天经济状况好转,总算能送花了

                  呵呵,多谢好贴

            • 家园 客观的筛选其实一直存在

              科技期刊的匿名评审,名校、研究机构的职位授予,各种研究奖项的秘密投票,都起到筛选的作用。

              但是,不客气地讲,大陆出去的华人筛到最后所剩无几。我想根本原因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或者说初期的筛选出了偏差,而不是其他的客观原因。

              简单说,国内的教育过于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重视的是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而非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这样教育选拔出的人会考试不会创新,能白忽而不会应用。

              被拔过得苗换什么大师来辅导也难成才。

              • 家园 你说的原因的确存在

                我也赞同国内教育过于重视获得的知识,而忽视了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这一说法。但是,这不是我们这30万留学生出不了大师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思路不对,对于我们这一代必须循规蹈矩,反对创新意识的教育方式,直接扼杀了出现大师的可能性。这一点你也提到了。

                推动科技发展的三大动力,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观念。前两者可以累计,可以碰运气,唯独新观念不能。而大师与其他人的区别之处,我看就在于开创性的思维。

                而胡兄之所以认为大师是培养大师的关键,在我看来,就在于思维的开创性上。所谓近朱者赤,看惯了不落俗套的思维方式,自然而然的会套在自己的科研中。

                至于你所说的另外一点,能白呼却不会应用,也不尽然。这个固然是我们教育体制下所培养出来的陋习。但是我还是见过不少国内出来的人,具有超凡的应用能力。而国人在科研方面,冲锋陷阵,出苦力干活,已经是非常闻名的了。至少在生物、化学、医学方面是如此。所以,这一点还不能算是主要原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