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汉语和英语的比较 -- 颜赤城
标题没必要
深深的河泥里,埋藏着无数的宝藏。
其他单复数还都是小事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脑子里有许多零碎的想法,但是只有在开会做表达,或写帖子发邮件时必须要把道理说清楚才会认真的去有意识的把其中的道理整理一遍。
这样做的好处是整理过后的思路脑子里从此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想。发展的极端,甚至可以会出现,不与别人交流就不能认真的思考,比如我自己有经常会在西西河发帖的过程中这样做,不是为了争论某个话题,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思路整理,并希望从沟通中受的激荡而引发新的想法,虽然后者比较少见,但是前者的目地一般都可以达到。在工作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我曾经与人说起过,发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计划根本就没有事先深入考虑过,但是开会过程中的讨论往往能够让大脑进入高效率的思维,几乎所有重大决定与考虑都是边开会边做成的,比自己一个人独自思前想后的效果要好的多。于是,大家没事就找茬开会,从早开到晚,似乎只有这样才感觉在工作,没开会就感觉什么也没做一样。
想一想都后怕,幸亏没有逼小孩子上中文学校。
沟通交流是问题
del
如果小孩子喜欢语言学习,是另一回事--特别是有语言天赋的。
"Lanuage is not only the vehicle of thought but also a great and efficient instrument in thinking." Sir Humphrey Davy
与你不一样,我可是从来没听说过这个Sir的,完全是自己的感触而言,不过很高兴有所共鸣,而且还是个Sir.
这么说,应该去找找看,他还说了些什么。不过人的认知这种事,自己没有所体会只是看到别人这么说,有时印象不深。就比如我们从小狂背唐诗五百首,也许长大后对汉语遣词造句有帮助,但是诗人的心情与世界观几乎完全不能转化成自己的思想。语言的有限在思想的传播上真是很悲哀。真正学习往往仍然需要言传以外的身教,跟从师傅,父母,mentor等,否则就要靠自己的悟性了,在思想文化传播上增添了无数的重复性劳动。
换做文言文那就更好玩了
你举的例子正好是支持四位一隔的,因为按照更广泛的应用来说,应该使用10^-9m,即纳米为单位,为了在小范围的应用中方便,而新产生了了埃这个单位来方便地表示10^-10m。这叫“如果用着不习惯的话,就发明个新的”;如果是“习惯就好了”,那应该是不要嫌那个小数点碍事,继续使用纳米,习惯就好了。
所以你举的例子实际对应的应该是:“虽然国际通用的表达方式是三位一隔,但是因为在汉语环境下和以万为进制的系统不相适应,所以应该产生四位一隔的新方法。”
只不过回到具体问题上来说,尽管上面的设想可能是仅限于汉语环境使用四位一格,但是广泛的认知已经是大家都使用这种基于英语习惯的三位一隔作为标准格式,改成四位一隔虽然使用上对个人方便,但是在真正应用于工作的时候还是要转换回标准格式的,没有太大的实用环境。与其说是习惯就好,不如说是不习惯也得习惯。
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