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青河镇的故事 人物谱 - 婉莹和婉苓 -- 润树
系列已发:清清的河,从小镇流过 小镇的格局 农家儿女 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续) 教师的众生相
婉莹和婉苓
她们姐妹是镇上饭馆一个师傅的女儿,长大后两个都是镇上的美人儿。
我刚到镇上时才五岁,婉莹已上小学六年级,和我大哥一样,正准备考初中。每天晚上,她总是和镇上的一个女生一起,到学校来晚自习。她们通常是在教学楼一楼的教室学习,教室窗口就正对着操场。很巧,确实是很巧,我们小孩就常在那个教室外玩耍。有时我们就能听到她俩说话聊天的声音,间或还听到她们的笑声。但看不见人,因为教室比操场地面要高出一个人还多。现在想来,她们大概也不是那种很专心学习的MM。但那时,她们在我的眼里,已俨然是大人,我对她们很有些敬畏。有一次,也许是两三次也说不定,她们把我传唤到教室去说过话。说了什么一点也记不得了,真的不记得,五六岁小孩有什么要保密的呢。现在推理,她们无非是找个小孩说说话解闷罢,但在我是感觉很愉快的。后来就希望她们再唤我,但终于没有,许是考试时间临近了吧。
他们怎么考的,我不知道,只记得镇上有四个男生,包括我大哥,三个女生,包括婉莹但没她的同伴,考上了。他们考上的中学离青河镇有二十多里地,是住校的。以后几年,我就很少看到她。
他们那一届初中生是老三届的六六级。文革开始时正好毕业。那时的初中生是很有本事的,虽只有十六七岁,自己约一班人就可以跑到全国各地去串连。我大哥运气不好,受到母亲的约束,只去过成都,重庆。其他人大多去过外省很多的地方。连一个六八级的女生,就是我上篇说到,在镇上演《沙家浜》里卫生员的那位,也和她大姐一起,到北京见到过毛主席。婉莹去过什么地方,我无从知道,也不好去问。因为那时她已出落得很漂亮了:中等身材,圆圆的脸,大大的眼晴,时髦的穿着,很神气,对我们这些小男孩,是不大正眼相看的。由此我想,她一定去过许多地方,见过大世面,一定的。
过了两年,和其他六六级学生一样,婉莹也在小镇附近的农村插了队,还参加了大队的文艺宣传队。她演的京剧《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扮相酷似刘长瑜,只是更加有风韵。72年当大家津津有味地议论林立果曾在全国挑选美女的风流韵事时,有人还猜测婉莹是否曾被送选。另一个见多识广的男子嗤之以鼻,酸溜溜地说,她哪里够格。不过,这时婉莹已经被从农村选送至县城里读师范了。小镇的人们很少再见到她,而我是再也未见过她。
但我和她的妹妹婉苓从小就很接近。她比我大两岁,长得也很好看,脸没有她姐姐那么圆,棱角更分明,身体也更瘦削一些。我们都喜欢看小说,常常从别人那里借到一本书,就拿来互相交换。婉苓一点也不孤傲,在镇上人缘很好,交际广泛,因此过手的书也多。我信用好,经常不须交换,也能从她那里拿到书,但时间会限定在几天内看完。
有一天,我从婉苓那里拿到一本书,是欧阳山的《三家巷》。书的扉页上有签名,正好被大哥看见了。他说签名的人是县城里很有名气的公子哥儿,也是县二中红卫兵组织的头号人物。我们猜测,他可能是婉莹在县城里结识的朋友,他们的关系也应该是很亲密的。
果然,我们很快就听到一个关于他们的传说。婉莹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公社的小学当教师。一天,那个题签书名的公子哥,仓皇来至婉莹的学校,说自己遭到公安局的追捕,无处可逃,希望她能提供藏身之地。婉莹毫不犹豫,让他就躲在自己的房间。她每天仍按时上课,暗地里给遇难公子端茶送饭,如此达半月之久,直到他另觅到去处。小镇的人们听了,都不甚唏嘘。这美女救嫌犯的故事,虽不发生在青河镇,但与本镇到底还是有些关系,难以割爱,就一并记在这里。
不久我们迁离青河镇,婉莹婉苓家的事就不再知晓了。我77年初随区宣队参加县里的文艺会演,与婉苓有过匆匆一面。三十四年还故乡,去年夏天我和大哥顺道去青河镇走了一遭。小镇的面貌,我已完全不认得了。在旧街和新添的一条街上,几乎全是商店。街上和店里都堆满了各种物品,但卫生很不好。真应了近乡情怯,我很想但又有点怕撞上故人。奇怪的是,两条街一大半走下来,竟是一个人也不认识,毕竟时间太长了。来到学校,因是暑假,唯见将军把门。我们最后找到婉苓家原来的住址,悄声向人打听她家的情况,人说她们家早搬走了。我和大哥听了,相对而视,匆匆地离开了小镇。
三十四年,在一个人的生命中,确乎不短,但过去的人和事,于我竟宛如昨日。如今小镇扩大了,人口更多了,想必生活也更好了。
但不知婉莹婉苓可好。
本帖一共被 7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好记性啊。。。。。。。。。。
后来怎么样了,可被抓住。。。有很多人就这样留下了一段痕迹,倒让人平白挂念结局
后来也没找人打听。要是早知会在西西河写她们的故事,我肯定会侦探清楚的。但今后偶然知道,也说不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有一次,也许是两三次也说不定,她们把我传唤到教室去说过话。... 但在我是感觉很愉快的。后来就希望她们再唤我,但终于没有 ”
这个感觉很熟悉呢
怪不得这两句记得这么好呢。
青河镇上少不了青石板吧?
这是哪里的说法?
即从我们1972年迁离小镇,到我和大哥2006年重访小镇,是三十四年。毛主席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有“三十一年还旧国”句。
兄台熟读太祖御诗,小弟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