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北京小吃1 (栗子) -- 流风

共:💬25 🌺4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北京小吃1 (栗子)

八月份找机会回国,顺便绕道北京看看朋友。白天大家上班,留下我一个闲人,也乐得做回游客,逛逛北京的小吃。

尽管吃栗子不是时节,路过秋栗香的店门口我还是忍不住下了车。小店里有4,5个伙计(小姑娘),18,9岁的样子,有一个守着转炉,另外有两个把李子从一个大编织袋拣到一边。在我之前排着三四个人的队伍,看来时间还早。等了一刻钟左右,栗子终于出锅了,立刻封装被分作小的一个一个纸袋,10元钱一袋,一斤送一两,老规矩了。热乎乎的李子在手,一个个鼓鼓的,用指甲从中间划开一条缝,两手轻轻一掰,一个完整的果仁便得了。

栗子第一次买了两斤留给了朋友,后来又买了一斤一直带到国外,放在家里一个星期后才想起来,再看时袋子里已经一片绿色。

并没有觉得太多遗憾,栗子还是在北京最冷的冬天,一边捂着冻红的手,一边跺着脚吃才最有味道。

家园 我在北京已经生活10年了,还没有见过用转炉处理过的李子,

请问在这家店在哪里?回国后一定要去尝尝,味道一定很好。

家园 栗子
栗子
家园 原来是糖炒栗子,当然好吃,怀柔和天津的板栗都不错。
栗子
家园 还有,栗子和李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写成李子很容易引起误会的
栗子
家园 唉,让我想了半天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李子,还要转炉处理?原来是板栗啊。为什么我见到的卖板栗的都打着天津良乡的牌子呢?是不是那里出的糖炒栗子很有名阿?

家园 晕倒。。。原来是栗子啊

小时候没少吃,买得了使一报纸筒儿卷了。吃完了手上粘了吧唧的,就抹胸口儿上。。。。

没少挨呲儿

家园 丢脸了

敲的顺手,就直接栗李不分了。

赶紧奉上地址:地安门附近的秋栗香

家园 地安门路口的秋栗香还是很有名的~

一般都要排队大概1个小时的~

家园 现在的时节刚好吃糖炒栗子,俺最喜欢,花之
家园 【原创】我还是很喜欢吃栗子的

不过,北京的栗子也就那样

家园 谢谢,有时间一定要去这家店买来尝尝。
家园 北京小吃2(爆肚)

从秋栗香向鼓楼方向步行没多远来到什刹海边的一个石桥,桥南就是酒吧一条街,悬空挂着大红灯笼,西式的桌椅餐。我去时正当午时,没有几个人,听说入了夜还是挺热闹。从桥北沿着堤岸往上走,道路相对宽畅,只是中间有一段被一边的民房和湖岸挤成很窄的一条,东兴顺爆肚,一间很不起眼的小铺子就在这其间。拾级而上,我起先怀疑进错了地方,这是一户人家,正房明显供起居所用,只是在靠近什刹海一侧接了两间平房。园中一男子正在吸烟,见我进来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来了”。然后指了指其中的一间,“坐这边”. 屋子里大概挤了四张桌子,找了靠近窗子的一个坐下。

只有一个小伙计,大概16,7岁,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点过一个肚仁,一个烧饼,一碗杂汤,一盘麻豆腐,当然少不了燕京啤酒,便和对面桌子的老兄聊起来。告诉我他刚打牛街的一家爆肚吃过来,来这里品品老店手艺。又说打算在山东秦城(希望没记错地名)开一家爆肚店云云。 爆肚什么味道,忘了,应了洪七公的一句话“牛嚼牡丹花”了,看着窗外的什刹海,岸边的杨柳树,我有点走神。进来时看见外面的墙上粉一个拆字,下次来时估计已经不会再见到了吧,或又是穿了洋装摇身变成酒吧一条街了。

家园 【原创】我对冬天里栗子的记忆

非常喜欢流风所写的最后一句:

栗子还是在北京最冷的冬天,一边捂着冻红的手,一边跺着脚吃才最有味道。

我没有吃过地安门那里的栗子,我只吃过西直门地铁老出口巷子往西第二家的栗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那个老妹(其实是同一个系的小同乡)叮嘱过我:那里只有那家的好吃,第一家的不好吃。

在北京念书中有两年,外边有人叫去帮忙,于是每个月里兜里会有少少几个零花钱。冬天里出门干活之前,时常会在bbs上敲几个字“今天出门,要板栗的说。”当时我们刚刚4年毕业又到了一个新组的学院里念书,从各系新来的同学中颇有几个好友。男男女女,见字纷纷回应,“报名”“我要”毫不客气。

北京的冬天黑得早,当然,等我回到西直门早已经漆黑一片。西直门地铁出来那条破巷的路面有一块没一块,唯一的亮只有摊店的灯光,这样的总是让人踉踉跄跄、小心翼翼。那个钟点人并不多,但由于要的量大,有时难免得侯着。风嗖嗖地从巷子冲来往地铁口里灌着,我高频率地嗬着手,窝着身子使劲地跺脚。老板却很高兴地和我这个大主顾聊东聊西,全然不顾他的上帝站在灌风的巷子里度秒如年。买到栗子,放到背包的最里面裹着,飞快地跳上出站的375,只希望拿出来的时候依然还能是暖的。

回到宿舍,往往豺狼们已经在我屋里聊天。留下老妹两包,再打个电话让女生们过来。众人打开牛皮纸袋,板栗的香味便纷纷冒出来,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有淡淡的烟。朋友们随意地说上几句话,不知觉栗子壳便堆了我们龌龊的男生宿舍半桌子。然后各自板栗磕了一半,人们便不愿再吃,赶紧捂着口袋各自告别。

板栗的事情想起来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在北京寒冷的冬天里,少有热乎乎的吃食,能够让人稍了带回来与人分享。宿舍很小,两张可以坐的床再加四把椅子。这样的夜晚能让人觉得暖洋洋,似乎连灯光也都带了红彤的暖意。

然后几年朋友们各有各的主见,聚的次数陆续便少了起来。接着春天来了,板栗没有了。北京通了13号地铁,从西直门到五道口只需要20分钟不到,但下一个冬天再没谁提到过板栗的事,只是往后一次老妹提起,说很久没有吃到那的板栗了,便顺路给她带了一包。再往后,西直门那里整顿,我便再也没有找着,也许也是因为我再也没有认真去找。再过后一年不知是误会还是无话可说,朋友们竟少有交道。天南地北地球的各个地方,msn上留着名字,很近,但也只是一个名字。会联系的还会联系,而失去的也就失去了。

去年夏天的时候在北京,恰好也碰上一个回来,加上北京的一两头,还有人说忙不开不来了,最后带家属凑了大半桌聚了吃饭。谈着汽车、签证、工作、孩子还有房子的事情。告别的时候我们搭乘各样的交通工具,走不同的方向。简简单单地说了再见,谁都没有谈起过过去的事情。

今天突然唤起了那些记忆:有一个冬天,刮风的天气,我在地铁口挂着小红灯笼的板栗摊子,跺着脚捂着手,等着里面那些热得烫手的板栗。

关键词(Tags): #往事#板栗#北京
家园 送你绿叶

碎片兄好文章,我这砖头扔的值了。:d

可浏览量不大,好东西不要埋没了,你另单独开一个帖子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