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旧贴新发】辽宁没落的原因 -- 凉菜热了
俺是大连农村(辽南)的。
二两粮的说法没听说,老人都说是三两粮。
也有说一垧地是6亩。
再接纳时,却提示我"已经被处理过了",抱歉.
这两年,就在西西河里看文章,感觉河里的人用词用句都非常谨慎,即使很生气,亦保持克制与礼貌,而今常常可以看到不雅的字句.
总感觉一个人真正的爱自己,是在他被激怒与被漠视之后的表现.如孔子所言"以直抱怨,以德抱德",您前面已经说出了您的观点,对方理与不理,那是个人的问题, 您大可不必随着他的话, 用这些不雅观的字句来装饰您自己的想法.
言之过多, 小唠叨了,见凉.
东北文化中的哪些具体内容与先进生产力不相容呢?
他有切身感受,我可没有。
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家乡的未来。
我的家乡现在的情况如此:
1)全国百贫县之一,农业县。
2)成了产煤县,因为前两年发现了一个较大的煤矿,经济情况一下与周边的产煤区县拉近了距离,家里人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工资都翻了三四倍有余。比如,父亲05年之前,因为是全国优秀教师,属于高工资的,仅七百余元,而今已经3K有余。
3)房价上涨,留在家乡供职的非官员子女的同学,大学毕业十余年,仍没有买得起房子。05年我家房价750元/平,现在附近房价已经涨至2K。物价上涨更严重,比邻近县的物价要高出许多。
4)县开发以佛都为名,于是所有公务员被志愿捐钱,近几年工资上涨的部分75%上交县财政,政府支付白条。
5)最惨的莫过于教育,县重点中学老校长退休之后,轮番上来知名贪污大户,一坐坐楼房建起,优秀教师外流,学生升学率年年在全国快速提高的录取率中下跌。初中学生纷纷至邻县或远方求学。大学毕业生在外工作待遇未必有初中毕业打工的孩子挣钱多,导致之前人们对上学的期望越多低,尤其在广大的农村。
6)脑袋活一点,上学出息一点的,或去外地做生意,或去外地上学工作,平民家的孩子回城找工作较难,官员们的子女每年都等待几个极少的分配照顾名额。近两年有所改善,公开考取公务员,许多同学有机会进驻了公务部门,从村官开始做起,通过他们的博客,可以看出他们有他们的追求与梦想,并非只是利益之徒。
7)农村条件好转,养老福利都有很大改善,百岁老人会有奖励,鼓励子女孝和,可以为无业老人一次四千元买下养老保险,之后每月可以领取一百元保险金,待百年之后,可以退还4K。
8)现在的工业:
a,有一家亿元收入级机械工厂,
b,因为有山,有许多石料厂,本地所开的石料厂已几乎全被南方商人并购。
c,还有一些小型轻工业加工厂。
d,有一家年年亏损的棉纺织厂,曾经致使当地的一家国有银行破产,县政府为了保障就业,年年借款,年年象流水一样不见,曾经有一个外县的经理人来负责该厂,并与政府签订了协仪书,禁止政府插手厂内事务,刚有好转该厂长出差途中因遭遇车祸去世,几里长街送走之后,重回旧路。
e,曾有的面粉厂,兴旺后倒闭。
f,曾有的浸出油厂,兴旺后倒闭。
g,一家国有机械厂,曾经某县长的侄子使其濒临破产时离去,下一任刚刚做到有一点起色时,又被县侄杀走,重回半死不活的状态,平均月工资近几年一直保持在六百元以下。
h,有一条河,有大坝,许多人靠非法获取坝上的沙,发财致了富,当然这一条发财路,是一系列的利益分配,灰色的政府人员,黑色的利益搏击
里面最令人担心的是经济和教育,
当煤资源空了,又无其他资源踉进时,整个县的经济何去何从?虽然听到有人说家乡的人机灵精明,但我却感觉观念的陈旧与政府部门的灰色不作为是一个可怕的炸弹。
现任的县长,把未来定位在旅游上,大投入大支出的修复古塔,人工制造了十景(虽然有些模仿他处,但在北方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改造旧城,挖通老渠,引入新水,以佛教为支点,在宣传与建设上投入了巨资。
但在教育和工业上,没什么作为,也没有投入精力去改变,反倒更尴尬了。
因为经济的增长,所谓饱暖思XX,出轨离婚不再是怪异的新闻,家庭的不稳定也带来了许多有问题的孩子与社会环境的恶化。
我之前没有调查清楚相关的信息,所以才有殖民地工业体制一说。
不过按你的说法,东北工业是投资拉动型,而不是内生发展的。当一旦停止投资拉动,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长三角,珠三角,包括沿渤海经济带的河北唐山/山东等地,都是滚雪球式的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发展模式,决定了发展是否是可持续的。
政策是国家给的,不过地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意忙总的某些观点,东北的政府架构从吏治到观念都是问题。曾在南方某港口的宣讲会上听到“财政封闭运作20年”的话语,大惊,中央没有批过吧。细问之下得知国税还是上缴的,不过地税封闭运作。这种擦边球的运作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是地方政府思路之活跃甚至说过火确实是东北不能比的。
不过忙总提到的技改资金其实是存疑的,据我所知实际连忙总所提数字的2%都没达到。在这里提到统计局的一个笑话,说东北某明珠城市到香港办招商会,实际已落实招商金额3亿,报省拟引资10亿,省阅后扔回,笑曰,汝知省城报多少?摇头不知。曰,200亿。办事员大惊拿回,急报领导。领导开会后决定,100亿,并紧急联络外商,求的谅解,合同草签数字大幅上涨。后有陈某开会,要求大家“一定落实”,在座无不嗤之以鼻,暗道,谁知道那200亿现在在哪里?
至于说东北农业,鄙人也仅略窥一斑,芸豆作为蔬菜大家肯定都吃过,但是作为杂粮,了解的朋友又有多少呢?仅以此为例,说明非圈里人,对实际情况实际发言权不多,欢迎专家就这一问题多谈一点。
结果就是都没说服对方,我们现在不讨论这些了,知道是雷区就避免踩,没必要一定要和朋友争论这个
最典型的是浙江了,要资源没资源,要政策没政策,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GDP呢?
说到底还是人的因素,这是我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体会到的。我家是北方一个省会的,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的时候经济情况还是很好的,很多浙江人来到我们这里挣钱,我们家附近尤其多,他们人生地不熟的,只能做些补衣裁缝等一些工作。当时中国的商品还没有这么极大丰富,商场里的衣服款式没有这么多,价格也高,所以这些浙江人就靠着自己衣服的款式与价格来生存,而且无论什么时间都营业,每天就是夜里九十点钟,如果有需要,还是会给顾客服务。这可能现在看为不算什么,但在当时一切都是国营的时候,各个单位都是正点下班的,下了班之后就什么人也找不到了。所以这些人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有几次我家人叫我拿着衣服去改一下的时候,都是在他们吃饭的时候,他们二话没有说,放下手中的饭碗接过活来就干。而且由于生活习惯以及一些地域观念问题,当地人对这些浙江人还是比较排斥的,常常以一种轻蔑的眼神来看待这些浙江人,不屑于他们干的活,但他们还是顽强的挺过来了,并且逐渐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我上了大学之后,这些浙江人好像就渐渐的少了,最近几年几乎就没有了,不是混不下去了,而是当地的经济发展已经停滞了,他们中的大部分去更好的地方挣钱了,一小一部分人在批发市场租了摊位,生意已经做的很大了这些人一没有背景,二没有政策,靠的是他们自己辛勤的努力,一步步的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所以我觉得一个地方的成功,人的因素要远远大于政策的因素。
实际上其中有一位还是当年我的课题组成员之一,我还是组长。
我家在安徽江苏交界处,老家是江苏的,爷爷那辈迁到这边来,很小时候听老人说七几年以前江苏老家那边还不如这边,可以后几乎是看着老家那边一年年好起来,每年清明回老家都能感觉到,骑车到了好路就到江苏了。十岁的时候去了趟高邮,是我对城市的第一印象,第一次看到那么宽的马路,很羡慕那里的小孩,居然还有少年宫,呵呵。记忆中直到上高中家里的电视都收不到安徽台,但能收到江苏台和南京周边的地方台,所以我很长时间都不知道俺们的省长、书记是谁,但知道陈焕友。初中唯一一次春游也是去的南京。到现在我还认为南京是最适合生活的地方。
安徽其实是两大片区域硬捏到一起的。皖北和皖南从自然地域和风俗文化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皖北更类似于河南,皖南连着浙江,皖东自成一片,和扬州淮阴更像一些。省内风气感觉就是沉闷,政府也好事业单位也好,办事更多的是讲人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和江苏对比下,两位老省委书记主政大致是同时期吧,时间都挺长,可江苏远远把安徽甩在后面。这不能不说是主政者在打基础的时候就没跟上。后来安徽似乎成了省部级过渡专用省,一届届反正是没看到什么变化。几个发展好点的地方还都是自己搞起来的,芜湖、马鞍山更多的是向南京靠,省里只知道在合肥大干快上。
不太明白国家对安徽的定位怎样,不过我觉得,哪天作为一个缩影的安徽发展起来了,中国就可以说真正起来了。
东北没落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什么振兴没有预期结果?为什么东北国企技改普遍失败?这是我一直在找答案的问题。
生产队不可能把所有的地都种上,荒地很多,农民就自己开荒种地,算是不入册的自留地吧。如果当地领导不那么左,这些地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我插队的地方也有这样的情况,虽然是牧区,大队里也种了些地。大队集体种的地上收获的粮食国家是要计入口粮的,就是收了多少就从国家供应的口粮中扣去多少,如果超出还得卖给国家,不过据我所知没有超的。当然大队也有瞒产,但不多。口粮都是大队从国家粮库买回来再分发到各家,所以大队的地产得再多口粮还是不变。
但有不少牧民在自家屋旁圈块地种草种庄稼,这里的收成大队是不管的,全归自己。
支持忙总,hoho